越剧——发源于浙江嵊州,发祥于上海,主要流行于“江浙沪闽”三省一市地区。
川剧——发源于四川。其中,四川雅安市上里古镇是具体发源地之一。
秦腔——秦腔源于“西秦腔”。发源于陕西、甘肃一带,甘肃天水是具体发源地之一。
评剧——产生于河北省东部,一说发源于唐山,也有说是卢龙
豫剧——发源于河南。邯郸、洛阳各是具体发源地之一。
越剧发源于“浙江嵊县(今嵊州)”,前身是浙江嵊县一带流行的说唱形式“落地唱书”(以马塘村为主,为越剧初始起源)。男子越剧起源于浙江嵊县甘霖乡“东王村”,女子越剧起源于“施家岙”。发祥于“上海”。
1906年农历三月初三,浙江嵊县甘霖乡东王村的说唱艺人将门板铺在稻桶上,粉墨登场开腔唱戏那一刻,诞生了中国第二大剧种——越剧(是为越剧的正式起源——学术、戏曲界承认的起源年限)。艺人初始均为是半农半艺的男性农民,故称男班,也称“男子越剧”。
1923年初,女子越剧创始人、施家岙人王金水张贴告示,报名招生。艺徒都是穷人家的孩子。年龄最小的只有九岁,最大的十三岁。训练日程安排有序,练声腔、舞台动作、武功等,十分艰苦,每天十多个小时,一直训练了三个月,便开始“串红台”。
“串红台”就是科班第一次上台彩排,公开给群众观看。绳武堂旧时族规森严,不准女子上台演戏。无奈之下,施银花、赵瑞花、屠杏花等24位女子越剧科班演员只好在晒场空地搭起一座草台“串红台”。1923年7月9日正式演出,当时的剧目是《双珠凤》。那天,台前观众熙熙攘攘,艺徒们不免有些紧张,有个小丑竟躲在门角后哭着不敢上台,至今仍传为笑谈。这次演出是女子越剧的首次登台,也是女子越剧开端的标志。
越剧满堂红故事情节如下:
二百年前杭州府钱塘县,医生张一脉喜得贵子,满月时,摆酒庆贺,招待街坊。其妹子巧姑,买来一只小黄雀,系上自己的一根红头绳,送给侄儿,作为满月礼物。邻居之子宝儿要抢来玩,巧姑不肯,吵起来,宝儿不慎撞伤,哭闹着跑回家中,告诉其父母,说是巧姑把他打伤的,宝儿娘丁翠翘,怒火三丈,拔腿赶往评理。
张一脉责其妹不该和宝儿争吵,要巧姑前去李家赔礼。巧姑煮了糖汆蛋,带上伤药走上水漾桥,迎面走来宝儿娘,她二话没说,伸手就是一巴掌,朝巧姑脸上打去,就这样,事情越闹越大,一件小事竟毁掉了三个和美的家庭,枉死了九条人命,用血泪写下了一曲凄凉而痛心的悲剧。
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音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为主,艺术流派纷呈,公认的就有十三大流派之多。主要流行于:上海、浙江、江苏、福建、江西、安徽等广大南方地区,以及北京、天津等大部北方地区。
扩展资料:
“越剧”起源于“落地唱书”,后又有称为“女子科班”、“绍兴女子文戏”、“的笃班”、“草台班戏”、“小歌班”、“绍兴戏剧”、“髦儿小歌班”、“剡剧”等。第一次称“越剧”,1925年9月17日,在小世界游乐场演出的“的笃班”,首次在《申报》广告上称为“越剧”。
1938年起,多数戏班、剧团称“越剧”。但各戏报上的称谓依旧不统一,记者与投稿者经常各用各的。1939年,《大公报》记者樊迪民,兼为姚水娟之“越吟舞台”的编导,受李白《越女词》之启发,兼考虑绍兴是越王勾践生聚教训击败吴国的复兴基地,而越剧发源地嵊县是绍属之一。
又受越剧名伶姚水娟“我就是要越唱越响,越唱越高,越唱越远”之豪言触动,遂给茹伯勋编的《戏剧报》写稿,刊出正名为“越剧”的动机和意义的文章,告诸观众。 自此以后,各报“女子文戏”的广告陆续改称为“越剧”,新中国成立后,更是统一称为“越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越剧
越剧,它的前身是流行于浙江嵊县一带的“落地唱书”,至三十年代逐步发展成为“女子绍兴文戏”。
四十年代初女子越剧在上海蓬勃发展,在艺术上吸取了昆剧、话剧的营养,逐渐成熟。以袁雪芬、尹桂芳为代表的老一辈艺术家,较早地受到了中国***的关怀,在体制和艺术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新编越剧《祥林嫂》的演出是越剧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正是这批老艺术家的勇于改革、积极创新,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条件,博采众长,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风格,逐渐形成了各具艺术特色的越剧流派。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越剧进入了一个大发展的黄金时期,创作出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西厢记》等打批优秀剧目。
八十年代中期,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在杭州成立,随之,浙江出现了令人瞩目的“小百花”现象。一大批优秀“小百花”如雨后春笋脱颖而出。如“二度”梅花奖获得者茅威涛,梅花奖得主周云鹃、吴凤花等,他们又代表了新一代的越剧艺人,在百花园里竞相绽放,预示着越剧事业的进一步繁荣与发展。
分类: 文化/艺术 >> 文学 >> 戏剧
解析:
越剧诞生于1906年,时称“小歌班”。其前身是浙江嵊县一带流行的说唱艺术——落地唱书。艺人基本上是半农半艺的男性农民,曲调沿用唱书时的〔呤哦调〕,以人声帮腔,无丝弦伴奏,剧目多民间小戏,在浙东乡镇演出。
1910年小歌班进入杭州,1917年到达上海,1920年起,演出用丝弦伴奏,因板胡定弦1—5两音,称〔正宫调〕。 20年代初,剧种被称为“绍兴文戏”。1923年7月,在嵊县施家岙开办了第一个女班。1925年坤伶施银花在琴师王春荣的合作下,产生了63定弦的〔四工调〕,成为绍兴文戏时期的主腔。30年代初,女班大批涌现。这时期,除男班、女班外,还有男女混合演出的形式。
1938年名伶姚水娟吸收文化人参与对越剧的变革,称“改良文戏”。这时期,最有名的演员是被称为越剧四大名旦的“三花一娟”,即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姚水娟,小生为竺素娥、屠杏花、李艳芳;青年演员如筱丹桂、马樟花、袁雪芬、尹桂芳、徐玉兰、范瑞娟、傅全香等,都已崭露头角。主要编剧有樊篱、闻钟、胡知非、陶贤、刘涛等。
1942年10月,袁雪芬吸收新文艺工作者参加,对越剧进行比较全面的改革,被称为“新越剧”。编导有于吟、韩义、蓝流、白涛、肖章、吕仲、南薇、徐进等。1944年9月起,尹桂芳、竺水招也在龙门大戏院进行改革。此后,上海的主要越剧团都走上改革之路。
“新越剧”重要标志之一,是编演新剧目,使用完整的剧本,废除幕表制。内容大都是反封建、揭露社会黑暗和宣扬爱国思想。1946年5月,雪声剧团首次将鲁迅小说《祝福》改编为《祥林嫂》搬上戏曲舞台,标志着越剧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1946年9月,周恩来副主席到上海,在看了雪声剧团演出后,指示地下党要做好戏曲界的工作。此后,地下党派了党员钱英郁、刘厚生、李之华及党的外围组织成员吴琛等,到越剧界担任编导。在1946年袁雪芬被流氓抛粪事件中,1947年越剧“十姐妹”联合义演《山河恋》及为筱丹桂申冤的斗争中,进步文艺界、新闻界都给予了支持。
唱腔方面,越剧改革有重大的突破。“新越剧”在实践中扩大了表现内容,原来较明快、跳跃的主腔〔四工腔〕已不能适应。1943年11月袁雪芬演《香妃》时,1945年1月范瑞娟演《梁祝哀史》时,都在琴师周宝财的合作下,分别创造出柔美哀怨的〔尺调腔〕和〔弦下腔〕。后来这两种曲调皆成为越剧的主腔,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各自的流派唱腔。
表演方面,一是向话剧、**学习真实、细致地刻划人物性格、心理活动的表演方法;二是向昆曲、京剧学习优美的舞蹈身段和程式动作。演员们以新角色的创造为基点融合二者之长,逐渐形成独特的写意与写实结合的风格。
舞台美术方面,采用立体布景、五彩灯光、音响和油彩化妆,服装式样结合剧情专门设计,色彩、质料柔和淡雅,成为剧种艺术风格的有机组成部分。 40年代的越剧改革,建立起正规的编、导、演、音、美高度综合的艺术机制。越剧观众的构成也发生了变化,除原来的家庭妇女外,还吸引来大批工厂女工和女中学生。上海解放前夕,从事“新越剧”的几个主要剧团如“雪声”、“东山”、“玉兰”、“云华”、“少壮”,都受到中国 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拥有大量观众。
1949年上海解放,7月便举办了以越剧界人员为主的第一届地方戏剧研究班。1950年4月12日,成立了第一个国营剧团——华东越剧实验剧团。1951年国营的浙江越剧实验剧团建立。1955年3月24日,上海越剧院成立。
党和 重视民族戏曲,尤其是周恩来总理,对越剧艺术给予热情关怀。建国初,为扩大越剧的表演手段,适应时代的需要。华东越剧实验剧团和浙江的越剧团进行了男女合演的实验,创作演出了《风雪摆渡》、《未婚妻》、《斗诗亭》、《争儿记》、《山花烂漫》、《十一郎》等剧。从50年代到60年代前期,创作出一批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艺术精品,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祥林嫂》、《西厢记》、《红楼梦》。除此之外,还有一大批优秀剧目蜚声大江南北。其中《梁山伯与祝英台》、《情探》、《追鱼》、《碧玉簪》、《红楼梦》等被搬上银幕。从50年代初起,相继有一批越剧团从浙江、上海走向各地。到60年代初,越剧已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 1954年起,上海市戏曲学校开设了越剧班和越剧音乐班。1958年起,浙江艺术学校也开办了几届越剧班。1960年上海越剧院开设了学馆和舞台美术班。上海市虹口、南市、静安等区,也办起了学馆或戏校。有计划地培养出一大批越剧专业人才。
1977年1月起,一大批优秀传统剧目陆续恢复上演。上海越剧院还相继创作演出了新剧目《忠魂曲》、《三月春潮》、《鲁迅在广州》,塑造了现代史上历史伟人的形象。浙江的越剧团,创作演出了《五女拜寿》、《汉宫怨》、《胭脂》、《春江月》、《桐江雨》、《花烛泪》等一大批优秀剧目。南京市越剧团也创作演出了《莫愁女》、《报童之歌》等好戏。1978年,男女合演的《祥林嫂》被摄制成彩色宽银幕**。《五女拜寿》、《莫愁女》、《春江月》、《桐江雨》、《花烛泪》等剧,相继被搬上了银幕。
一些五六十年代已成名的演员如陆锦花、王文娟、张云霞、吕瑞英、金采风、毕春芳等,艺术上继续提高,风格更加鲜明,继袁雪芬、尹桂芳、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戚雅仙之后,形成新的流派唱腔。
80年代中期起,越剧界陆续试行了体制方面的改革。上海、浙江和江苏大力培养新一代青年演员。赵志刚、钱惠丽、方亚芬、陈颖、韩婷婷、单仰萍、章瑞虹、王志萍、茅威涛、董柯娣、何赛飞、方雪雯、陶琪等新秀,已蜚声海内外。
越剧,又名绍兴戏,发源于浙江嵊州,兴盛于上海。汉族戏曲之一,中国第二大剧种,五大剧种之一。清末起源于绍兴府嵊州即越过首都,由当地民间歌曲发展而成,发祥于上海和杭州,在发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性演变,历称小歌班、绍兴戏剧、绍兴文戏、髦儿小歌班、绍剧、嵊剧、剡剧。1925年9月17日上海《申报》演出广告中首次用&越剧&称之。1938年始,多数戏班、剧团称&越剧&。新中国成立后统一称为&越剧&。
以上就是关于川剧、评剧、豫剧、越剧、秦腔发源地全部的内容,包括:川剧、评剧、豫剧、越剧、秦腔发源地、越剧产于哪里、越剧满堂红故事情节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