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
性别 男
官至 建昌都尉
子女 太史亨
容貌 身长七尺七寸,美须髯
曾效力过的势力 吴 刘繇
太史慈(166—206年),字子义,东莱郡黄县(今山东黄县东黄城集)人,三国时期吴国大将。
太史慈年轻时好学,在郡府中任奏曹史。时郡守与州牧有矛盾,不可开交,朝廷尚未理清是非曲直。在这种情况下,谁先上章说明情况,谁就可能先入为主。当时,州里弹劾郡守的表章已经送走,而郡守的表章尚未送出。郡守情急之中,寻求能够完成送章使命之人,选中了二十一岁的太史慈。太史慈日夜兼程,直抵洛阳,来到公车门下。公车,是当时的官署,由公车司马主持,天下汇报情况、上书言事或朝廷有所征召,都由这官署管辖。
太史慈来到时,发现州里使者已经到达,正准备呈递表章。情势危急,但太史慈一点不露惶急之色。他好整以暇,与州吏攀谈起来。太史慈问:“君欲通章耶?”州吏道:“然。”太史慈又问:“章安在?”州吏道:“车上
。”太史慈假作关心:“章题署得无误耶?取来视之
。”州吏不知太史慈是东莱人,于是便取来递给了他。不料太史慈怀中早藏有利刃,他接过表章,不由分说,将其割裂。州吏气急败坏,跳起来大叫:“人坏我章?”太史慈忙把州吏弄到马车上,对他说:“向使君不以章相与,吾亦无因得败之,是为吉凶祸福等耳,吾不独受此罪。岂若默然俱出去,可以存易亡,无事俱就刑辟。”州吏本无主意,且已猜知太史慈是郡守派来的,便说:“君为郡败吾章,已得如意,欲复亡为?”太史慈骗他:“初受郡遣,但来视章通与未耳。吾用意太过,乃相败章。今还,亦恐以此见谴怒,故俱欲去尔”(《三国志·吴书·太史慈传》)。州吏相信了太史慈,二人一道逃离洛阳。
太史慈出城不久,借故与州吏分手,又悄悄跑回洛阳,把郡守的表章呈递上去。
州牧知道此事,另派吏员呈递奏章,辩说是非,但主管部门因为州、郡章表相互矛盾,不再受理。州牧在这场争执中失败了。太史慈因为此事出了名,人们都夸他有智算。但州牧却深深忌恨。太史慈担心受州官迫害,逃到辽东避祸。
大名士孔融任北海相,听到太史慈的所作所为,认定他是难得的奇才,很想与他交结,于是便多次派人去看望他的母亲,并厚致馈遗。时黄巾起义风起云涌,孔融为防侵扰,出兵屯驻都昌(山东昌邑县西),结果,被黄巾军管亥部包围。正好太史慈由辽东回家,母亲命他去救助孔融。她说:“汝与孔北海未尝相见,至汝行后,赡恤殷勤,过于故旧,今为贼所围,汝宜赴之”(《三国志·吴书·太史慈传》)。
太史慈在家里停留三天,然后单人步行,直接到都昌城下。当时,管亥的包围圈尚未完密,太史慈趁夜间找机会进入城内,拜见孔融。太史慈性急,一见孔融,就要带兵出去作战。孔融想等待外面的援兵,没有依他。过了一些日子,救兵没来,黄巾军的包围圈却越来越迫近了。孔融想起了平原相刘备,想派人去向他告急,无奈城被围得铁筒一般,城里人实难出城。太史慈前来请命,孔融犹豫道:“今贼围甚密,众人皆言不可,卿意虽壮,无乃实难乎?”太史慈回答:“昔府君倾意于老母,老母感遇,遣慈赴府君之急,固以慈有可取,而来必有益也。今众人言不可,慈亦言不可,岂府君爱顾之义,老母遣慈之意耶?事已急矣,愿府君无疑”(《三国志·吴书·太史慈传》)。孔融这才答应了太史慈的请求。
太史慈整顿行装,饱餐战饭,挑选两个骑兵,让他们各自做了一个箭靶举着,天一亮,就背鞬提弓上马,打开城门,带着两个骑兵,一直冲出。城外黄巾军见状,以为太史慈要突围;非常惊骇,兵马出动,严加戒备。太史慈不慌不忙,拨马到城下护城壕内,叫骑兵把靶子树立起来,然后用箭射靶子,射完,返回城去。第二天早晨,又照样做。围城的兵士,已经有些懈怠,有的懒洋洋地站起来,有的睡卧着一动也不动。太史慈射完靶子,返回城去。第三天早晨,太史慈出城,依旧照此行动。黄巾营中人已经习以为常,连一个起来看的人都没有了。这时,太史慈突然策马,风驰电掣,破围而出。等到围兵发觉,为时已晚。有几个追赶的,被太史慈连发数箭,皆应弦而倒,无人敢再追。
太史慈到平原,对刘备下说辞:“慈,东莱之鄙人也,与孔北海亲非骨肉,比非乡党,特以名志相好,有分灾共患之义。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援,危在旦夕。以君有仁义之名,能救人之急。故北海区区,延颈恃仰,使慈冒白刃,突重围,从万死之中自托于君,惟君所以存之
。”刘备闻言,恭敬地回答:“孔北海知世间有刘备邪”(《三国志·吴书·太史慈传》)!立即调遣精兵三千跟随太史慈驰救都昌。黄巾军听说有救兵前来,解围而去。
孔融一场灾难,化为乌有,越发尊重太史慈,对他说:“卿吾之少友也 。”
太史慈回乡,把始末禀告母亲,母亲笑了,她说:“我喜汝有以报孔北海也”(《三国志·吴书·太史慈传》)。
扬州刺史刘繇与太史慈是同郡人。太史慈从辽东归来,未与其想见。东汉献帝兴平二年(195年),太史慈专程到曲阿去拜访他。正逢孙策率军渡过长江(参见孙策平江东之战),连战皆捷,正欲进击杨州刺史刘繇的根据地曲阿(今江苏丹阳)。太史慈骁勇善战,有人举荐太史慈为将,刘繇不纳,说:“我若用子义,许子将不当笑我邪”(《三国志·吴书·太史慈传》)?只是让太史慈充当斥候,担任侦察。
太史慈只带一名骑兵出城侦察,在神亭(今江苏金坛北),跟孙策骤然遭遇。孙策也只带随从骑兵13人,其中有原孙坚的部将韩当、宋谦、黄盖。太史慈毫不畏惧,拍马冲锋,正跟孙策相对,孙策一枪刺中太史慈的战马,太史慈顺势揪住孙策,二人一起滚落下马,孙策夺得太史慈后肩的手戟,太史慈也夺得孙策的头盔,继续激烈搏斗。正当二人生死拼搏之时,双方救援的部队同时赶到,于是,孙策和太史慈各自撤回营地。此战,二人英勇搏战的精神为后世人称道。
太史慈跟刘繇逃奔豫章时,遁入芜湖,流亡山泽中,自称为丹阳太守。当时,孙策已平定宣城以东,惟有泾县以西尚未顺服。太史慈趁势进驻泾县,建立屯守军府。山越之人,争相归附。孙策亲往讨伐,擒太史慈。
部下把太史慈带来,孙策抢步上前,亲与松绑,并握着他的手说:“宁识神亭时邪?若卿尔时得我云何?”太史慈回答:“末可量也。”孙策大笑:“今日之事,当与卿共之”(《三国志·吴书·太史慈传》)。说完,立即任命太史慈署理门下督,回到吴地后,又授以兵权,任命他为折冲中郎将。
后刘繇在豫章去世,其部下万余人无所归附。孙策打算派太史慈去探看虚实,伺机招抚。孙策手下人都说,太史慈此去,一定不会再回来了。孙策却非常自信,他说:“子义舍我,当复与谁?”于是,孙策在昌门为太史慈送行。临别,孙策握着太史慈的手说:“何时能还,”太史慈回答:“不过六十日”(《三国志·吴书·太史慈传》),二人珍重而别。后太史慈果然如期返回。
刘表侄刘磐骁勇,多次侵扰艾县、西安等地。孙策为靖安地方,分出海昏、建昌左右六县,任命太史慈为建昌都尉,在海昏设立治所,督帅将士抵御刘磐,刘磐从此绝迹,不再侵扰。
太史慈身高七尺七寸,须髯若神。猿臂善射,箭无虚发。有一次,他跟随孙策讨伐麻屯、保屯的敌人。一个敌人爬到楼台上,用手托着楼台的护梁叫骂。太史慈引弓搭箭,一箭射去,箭射穿了敌兵的手掌,把手钉在护梁上,城外万名士兵无不称好。其妙如此。
孙权执政后,因为太史慈能抵御刘磐,把南方的事都交托他管理。
建安十一年(206年),太史慈去世,时年四十一岁。
太史慈的历史评价
陈寿评曰:太史慈信义笃烈,有古人之分。
三国时东吴名将。以孝、信、义见称。其时黄巾贼管亥围困北海,太史慈助北海相孔融对抗暴寇,善用勇略,为孔融联结平原相刘备,击溃贼众,声名大噪。其后归同郡扬州刺史刘繇,于神亭独领一将向斗孙策等十三骑,更支身与孙策大战,奋勇莫当。后刘繇败死,孙策擒获太史慈,策慕其高义,求为其将,慈慨然许诺。太史慈更替孙策招谕刘繇残军归顺,守言应诺,恪遵信义,始终如一,弭息诽论。自此太史慈便成为孙家大将,孙策在时,太史慈助其扫荡江东;后孙权领事,同样重视慈。「群英会」上,周瑜付剑与慈为监酒;赤壁战中,孙权用慈为大将先锋。后于合肥城中中伏,为魏将张辽所遣弓弩兵射至重伤,回营发遗世之言,不治身死,寿止四十一岁
《触龙说赵太后》全文翻译:
赵太后刚刚执政,秦国就加紧进攻赵国。赵太后向齐国求救。齐国说:"一定要用长安君来做人质,援兵才能派出。"赵太后不答应,大臣们极力劝谏。太后明白地告诉身边的近臣说:"有再说让长安君去做人质的人,我一定朝他脸上吐唾沫!"
左师触龙希望去见太后。太后气势汹汹地等着他。触龙缓慢的小步快跑,到了太后面前向太后道歉说:"我的脚有毛病,连快跑都不能,很久没来看您了。私下里我自己宽恕自己。又总担心太后的贵体有什么不舒适,所以想来看望您。"太后说:"我全靠坐车走动。"触龙问:"您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太后说:"吃点稀粥罢了。"触龙说:"我现在特别不想吃东西,自己却勉强走走,每天走上三四里,就慢慢地稍微增加点食欲,身上也比较舒适了。"太后说:"我做不到。"太后的怒色稍微消解了些。
左师说:"我的儿子舒祺,年龄最小,不成才;而我又老了,私下疼爱他,希望能让他替补上黑衣卫士的空额,来保卫王宫。我冒着死罪禀告太后。"太后说:"可以。年龄多大了"触龙说:"十五岁了。虽然还小,希望趁我还没入土就托付给您。"太后说:"你们男人也疼爱小儿子吗"触龙说:"比妇女还厉害。"太后笑着说:"妇女更厉害。"触龙回答说:"我私下认为,您疼爱燕后就超过了疼爱长安君。"太后说:"您错了!不像疼爱长安君那样厉害。"左师公说:"父母疼爱子女,就得为他们考虑长远些。您送燕后出嫁的时候,拉着她的脚后跟为她哭泣,这是惦念并伤心她嫁到远方,也够可怜的了。她出嫁以后,您也并不是不想念她,可您祭祀时,一定为她祝告说:'千万不要被赶回来啊。'难道这不是为她作长远打算,希望她生育子孙,一代一代地做国君吗"太后说:"是这样。"
左师公说:"从这一辈往上推到三代以前,甚至到赵国建立的时候,赵国君主的子孙被封侯的,他们的子孙还有能继承爵位的吗"赵太后说:"没有。"触龙说:"不光是赵国,其他诸侯国君的被封侯的子孙的后继人有还在的吗"赵太后说:"我没听说过。"左师公说:"他们当中祸患来得早的就会降临到自己头上,祸患来得晚的就降临到子孙头上。难道国君的子孙就一定不好吗这是因为他们地位高而没有功勋,俸禄丰厚而没有劳绩,占有的珍宝太多了啊!现在您把长安君的地位提得很高,又封给他肥沃的土地,给他很多珍宝,而不趁现在这个时机让他为国立功,一旦您百年之后,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站住脚呢我觉得您为长安君打算得太短了,因此我认为您疼爱他比不上疼爱燕后。"太后说:"好吧,任凭您指派他吧。"
于是就替长安君准备了一百辆车子,送他到齐国去做人质,齐国的救兵才出动。 子义听到了这件事,说:“国君的儿子啊,国君的亲骨肉啊,尚且不能依赖没有功勋的高位,没有劳绩的俸禄,并守住金玉之类的重器,何况做臣子的呢!”
作品原文:
《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两汉〕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太后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少解。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没死以闻。”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
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子义闻之曰:“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而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人臣乎。”
词句注释:
太后:帝王的母亲,这里指赵孝成王的母亲赵威后。
新用事:刚刚掌权。用事:指当权,掌管国事。
急:加紧。
求救于齐:向齐国求救。于:向,介词。
必:一定。以……为:把……作为。
长安君:赵威后的小儿子,封于赵国的长安,封号为长安君。
质:人质。古代两国交往,各派世子或宗室子弟留居对方作为保证,叫“质”或“质子”。
强(qiǎng):竭力,极力。
谏:古代臣对君、下对上的直言规劝。
明:明白地。
左右:指赵威后身边的侍臣。
复言:再说。
令:让,使。
唾:吐唾沫,动词。唾其面:朝他脸上吐唾沫。
左师:春秋战国时,宋、赵等国官制有左师、右师,为掌实权的执政官。
言:说,是“言于左右”的省略,“左右”承前省。“言于左右”是“对太后的侍臣说”。
见:谒见,拜见。
盛气:怒气冲冲。
揖:应为“胥”。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触龙见赵太后章》和《史记·赵世家》均作“胥”。胥:通“须”,等待。
入:进入殿内。
徐趋:用快走的姿势,慢步向前走。徐:慢慢地。趋:小步快走。古礼规定,臣见君一定要快步往前走,否则便是失礼。触龙因年老病足,不能快走,又要做出“趋”的姿势,只好“徐趋”。
自谢:主动请罪。谢:道歉。
病足:脚有毛病。病:有病,动词。
曾:竟,副词。
疾:快。
不得:不能。
见:指拜见太后。
窃:私下,私意,表谦敬的副词。
自恕:原谅自己。恕:宽恕,原谅。
玉体:贵体,敬词。古人重玉,所以用玉来比喻太后的身体。后来,玉体一词,常被用来形容美女的体态。
作品赏析:
《触龙说赵太后》一文开篇就描绘了一个气氛极为紧张的局面:赵君新亡,秦兵犯赵赵求齐助,齐要长安君作人质爱子心切的赵太后不肯让儿子去冒这个风险,严词拒绝了大臣们的强谏,并声称“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在这样剑拔弩张的情况下,触龙的谏说显然要困难许多。他深知要能说服赵太后,就必须让她明白“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道理。然而,若从正面去讲道理,则将不但无济于事,反而会自取其辱。因此,必须顺着太后溺爱长安君的心理因势利导,巧说妙谏。
在争取到面见太后机会后,触龙先用缓冲法关切地询问太后的起居饮食,并絮絮叨叨地与她谈论养生之道,使本来“盛气而揖之”、戒备心极强的“太后之色少解”。这样,就从感情上消除了太后的逆反心理和敌对情绪,为进谏的成功拆除了第一道屏障。接着,触龙用引诱法恳切地为自己的幼子舒棋请托,以期让太后产生共鸣,从而引出她的心事。果然很快就勾起了太后的爱子之情。在她看来,触龙简直可以算得上是同病相怜的“知己”了。她不仅“笑曰”了,而且饶有趣味地与触龙争论谁更疼爱幼子的问题,开始毫不掩饰地向触龙袒露心迹了。这就为下一步谈论如何爱子的话题奠定了基础。
触龙抓住契机,引出太后爱燕后的话题。女儿远嫁,长期不见,而出於一个君主的威严又不能提起,这是一个母亲埋在内心的隐痛。有人提起,对太后是个释放郁结的机会,当然也愿意听了。左师说起燕后远嫁,太后曾为她“泣”“哀”“思”,可每到祭祀却祝:“必勿使反。”借此提出“父母一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命题。然后把太后为燕后长远打算的爱与为长安君短浅计议的爱作比较,并由远及近的提出帝王的子孙不是都不好,而祸及其身是因为“位尊而无功,俸厚而无劳”所致。最后直指“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与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於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於赵。”话说到这里,太后已心服口服了。左师劝谏的使命圆满完成。他俩在长安君质齐问题上达成共识,心与心在同心点上重合了。
触龙的谏说自始至终未有一语提及“令长安君为质”,而太后情不自禁地说出“恣君之所使之”,同样没有直接说穿派长安君入质于齐的话,与触龙的精彩说辞彼此配合,相映成趣。双方心照不宣,达成默契,丝毫不显尴尬。文末用“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作结,使首尾圆合,结构谨严,同时也增强了故事的喜剧色彩,彰显了触龙谏说的卓著成效。
触龙的攻心术,使赵太后从抵触到对撞再到接纳最后到契合,始终未提长安君质齐这个话题。可听了触龙一席话后,太后主动要求触龙派遣长安君使齐为质。看似无心插柳,实是以情一动人,这就是智者的风采与魅力。
作者简介:
《触龙说赵太后》出自《战国策》,作者不详。《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代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初有《国策》《国事》《事语》《短长》《长书》《修书》等名称,原书由各诸侯国史官或策士辑录,编次混乱,名称繁多。后经西汉末年学士刘向编校,除去重复的地方,将其编订为33篇,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分为西周、东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国策。记载了周贞定王十七年(前452)至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16)236年间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动态,其中以记载谋臣策士的言论和活动为主要内容,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复杂的斗争,保存了战国时代的大量富有价值的史料。同时,《战国策》语言精练,文笔委婉生动,人物形象鲜明,富有浓厚的文学意味,是我国古代有文学价值的散文著作。《战国策》不是“一家之言”的撰述,思想上并不一致,但主要贯穿了纵横家的思想。全书以记载战国时期的谋臣策士的活动为主。书中所记述的策士言行,有不少具有进步性。有的为人排难解纷,消除战祸;有的敢言直谏,忧国忧民;也有的反抗强暴,蔑视权贵。如鲁仲连义不帝秦,淳于髡劝齐王勿伐魏,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以及唐雎的“布衣之怒”,荆轲的勇刺秦王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愿望。但在这些策士中也有好些是追求个人功名富贵利已主义者,他们朝秦暮楚,毫无政治原则。有的失败时狼狈不堪,一旦得志就趾高气扬;有的为个人目的,纵横捭阖,挑拨离间,玩弄权术,造成兵革不断,给人民带来苦难,书在不适当地夸大了他们在政治中的作用,这是作者局限性所在。
创作背景:
文章选自《战国策·赵策四》。公元前265年,赵惠文王死,其子赵孝成王继位,年幼,由赵太后摄政。赵太后就是赵威后,赵惠文王的妻子,赵孝成王的母亲。当时,秦国趁赵国政权交替之机,大举攻赵,并已占领赵国三座城市。赵国形势危急,向齐国求援。齐国一定要赵威后的小儿子长安君为人质,才肯出兵。赵威后溺爱长安君,执意不肯,致使国家危机日深。触龙在这种严重的形势下说服了赵威后,让她的爱子出质齐国,解除了赵国的危机。
表达主题:
《触龙说赵太后》是《战国策》中的名篇。主要讲述了战国时期,秦国趁赵国政权交替之机,大举攻赵,并已占领赵国三座城市。赵国形势危急,向齐国求援。齐国一定要赵威后的小儿子长安君为人质,才肯出兵。赵威后溺爱长安君,执意不肯,致使国家危机日深。
本文写的就是在强敌压境,赵太后又严历拒谏的危急形势下,触龙因势利导,以柔克刚,用“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道理,说服赵太后,让她的爱子出质于齐,换取救兵,解除国家危难的故事,歌颂了触龙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品质和善于做思想工作的才能。
名家点评:
宋朝真德秀《文章正宗》卷六引鲍氏评:触詟(即触龙)谅毅,皆以从容纳说而取成功,与夫强谏干廷,怒骂于上,发上冲冠,自恃必死者,力少而功倍矣。
清朝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卷四:此篇琐笔碎墨,于中最为小样;然某特神会其自首至尾,寸寸节节,俱是妙避“长安君”三字。如“太后盛气而揖之”,“太后色稍解”,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其间苦甘浅深,一一俱有至理.其文乃都在笔墨之外,政未易于琐碎处尽之也。
清朝过珙《古文评注全集》卷三:左师之谏,得力在先叙两人老景,所谓同病相怜,太后不和之色安得不解。其初来时,若不为长安君而来;及言长安君,又若止为长安君计深远,闲闲说入,令威后自然感悟。
清朝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卷四:通篇琐碎之笔,临了忽作曼声,读之无限感慨。左师悟太后,句句闲语,步步闲情,又妙在从妇人情性体贴出来。便借燕后反村长安君,危词警动,便尔易入。老臣一片苦心,诚则生巧,至今读之,犹觉天花满目,又何怪当日太后之欣然听受也。
清朝余诚《古文释义新编》卷四:字字机警,笔笔针锋,自送手挥,旁敲远击,绝不使直笔,绝不犯正面,而未言之隐,自能令人首肯,真是异样出色。
清朝姚鼐《古文辞类纂》卷二十六:左师言固善矣,亦会值赵太后明智,易以理谕耳。
清朝高嵣《国策钞》卷上引韩幕庐评:触詟之言,可为人臣进谏之法,巽之妙也。子义之言,可为人臣宣劳之劝,蹇之义也。引俞桐川评:老臣老妇,款曲细烦,令人无可加怒。说到儿女之事,只作闲论,并不着急,听者自然意解。其语言文字,当日所有举动之传神,口吻之中节,则作者摹写精细处。有一毫火气,说不成此事;有一毫火气,构不出此文。说妇人有说术,强谏非术也。通篇全反强谏二字。引倪家咸评:前半纯是闲话,无一语闲话。譬如国手下棋,闲闲布置,入后皆成要着;到收局处,只争一劫,已踞胜势。如此行文,真乃出神入化。
清朝浦起龙《古文眉诠》卷十五引退谷评:摹神微密之文,必细分节次,愈见关目步骤之工。意越冷,越投机;语越宽,越醒听;由其冷意无非苦心,宽语悉是苦口也。从妇人情性体贴出来。
清朝唐德宜《古文翼》卷二:从一爱字迎机而入,语语说向太后心坎里来。故并不露出必要长安君出质,而太后早巳死心塌地。进言之妙,莫过于此。
教学教案:
一、关于课文
触龙用委婉曲折的方式劝说、启发赵太后:父母应为子女作长远打算,而不能只考虑他们眼前的安乐,不能让他们养尊处优、无功食禄。触龙的劝说最后终于打动了太后,欣然同意让长安君去齐国做人质,换来了齐国的救援。触龙抓住老年妇女溺爱幼子的心理特点,设身处地替她打算,将长安君的利益和赵国利益密切联系在一起,把利害关系说得具体生动,曲折委婉,层层深入,巧妙地达到了劝说的目的。
课文写的是历史事件,作者运用生动的语言,细致地描绘了人物的行动和对话,形象地揭示了人物内心变化的发展过程,是一篇艺术感染力很强的文学作品。
二、内容分析
第1段,“说”的前因。
课文一开始,作者只用简要的几笔,就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新”“急”,恰如其分地写出了赵国所面临的危机。“必以长安君为质”和“老妇必唾其面”中的两个“必”字,说明矛盾已经达到不可调和的程度。赵太后那么任性,谁还敢去冒犯她呢?因此,读者很希望了解下一步事情究竟怎样解决。这一段用字不多,却极精练地描绘出触龙所面临的局面。一系列的困难,为触龙施展其特有的才能提供了机会。
第2段,“说”家常。
“左师触龙愿见”这一急转直下的反接,为下文开辟了广阔的境界。面对强秦急攻,国破家亡迫在眉睫的形势,触龙忧心如焚,但他的身份和阅历,又使他不能像其他大臣那样“强谏”,遭“唾面”之辱。所以,他必须找到一种太后能接受的方法。这是全文展开的条件,也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之一,即办事情要讲究动机、方法和效果的统一。这一段看似日常闲聊,实际上却是触龙同太后在解决矛盾正式交锋的第一个回合,因而是这篇课文最主要、最精彩的部分。听说触龙要来见她,赵太后“盛气而揖之”,说明她非常清楚触龙见她的用意,已做好了反唇相讥的精神准备。哪知这位左师公深谙太后的心理,一出场,就有意识地显出苍老的神态。“入而徐趋”生动地刻画出触龙应当快走偏不走快的神态。“至而自谢”的一席话,又完全出乎太后的意料,说明触龙的态度是那样从容不迫。他那温和亲切的口吻,和太后的“盛气而揖”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几句寒暄之后,触龙就不厌其烦地向太后介绍了自己的养生之道。虽然得到的回答仍是“老妇不能”,但“太后之色少解”,紧张的神色有点松懈了。而这正是矛盾转化的契机。
第3段,“说”爱子。
敌对情绪逐渐消失了,紧张场面缓和了,触龙便不失时机地提出让自己的小儿子“得补黑衣之数”,即入宫当禁卫军。这就给太后造成了一种错觉,以为他此番来,不过是想“走后门”而已。
既然两人在爱幼子这一点上达成了默契,在“男人还是女人更爱幼子”的争辩中,太后情不自禁的“笑”,说明他们在感情上又接近了一步。不仅能互相理解,而且还互相寄予了深深的同情。幼子虽然“不肖”,但还是“窃爱怜之”。由于爱,必然要为他的前途考虑。这是人之常情,当然也完全符合太后的心理。这就引出怎样才算对子女真正的爱这一话题。触龙明知太后更爱幼子,却故意反话正说,说她更疼爱女儿,逼得太后赶紧声明:“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触龙就势接过话茬,从她对待燕后的态度,分析了她对女儿的前途是有长远考虑的,表明她深明大义,能用理智战胜感情,对子女也有不溺爱的时候。这就论述了连她也没想清楚的问题,也与她自己溺爱长安君的事实形成鲜明对照。然后,触龙又用欲擒故纵的手法,说到赵国及其诸侯国的子孙因“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没能长保富贵这一事实,讲清了只有令长安君“有功于国”,才能使他“自托于赵”的道理,最终完全说服了赵太后。还没等触龙说完,就痛痛快快地答应了。
第4段,“说”的后果。
故事的结局,长安君到齐国去作人质。
三、人物形象
触龙:
触龙是赵国一个忠心耿耿的老臣,他敢于在其他大臣劝说失败的情况下,出面劝说顽固的太后。他具有丰富的人生经验,能体会妇女溺爱幼子的心理,更懂得怎样才能消除这种溺爱的偏执。所以他见到太后,先谈健康问题,表示对太后的关怀,消除了她的怒气。继而谈爱子问题,用激将法,说她爱燕后超过了爱长安君,逼着她吐露溺爱长安君的心事。然后又用赵王和诸侯的子孙为例,暗示太后的溺爱对长安君并没有好处,并最终打动了太后。他之所以能劝说成功,除了高超的语言艺术外,还在于他深切地了解对方的心理;另一方面,也由于他立论的正确,确实是出于为国家的真诚,确实是为长安君作长远打算。
赵太后:
作为一国之主,她掌握着赵国的最高领导权。当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时,她急忙向齐国求救,希望齐国能够帮助她度过危机,说明她有一定的政治头脑和魄力。作为一个母亲,她又有着善良、慈爱的一面。疼爱幼子,本也无可厚非,但当国家利益需要她作出暂时的牺牲时,她却不肯听从大臣的“强谏”,又表明她有自私和任性的一面。至于她“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的声明,则表现了她作为一个统治者的顽固和专横。从“色少解”到“诺。恣君之所使之”,一方面从反面表现了触龙雄辩的论说才能,另一方面,也说明她最终还是能以国家利益为重,心悦诚服地接受了触龙的劝说。
四、写作特色
1.纵横捭阖的游说特色。
课文充分体现了《战国策》的纵横家思想。触龙虽不是纵横家,但毕竟是以说客的身份出现的,加之《战国策》作者的“纵横”意识,使得他的劝说不同于一般的进谏。全文几乎都是在人物对话中展开的,“其继有在者乎”以下一连串的反诘句,表现了纵横家巧舌如簧、纵横捭阖的游说特色,用语精辟而简约。
2.笔调轻松,刻画细腻。
本文的另一个特点,是笔调轻松,刻画细腻。这也是《战国策》与《左传》《国语》在艺术上的不同之处。究其实,来源于作者使用了恰当的艺术夸张。说客们一旦口若悬河地游说起来,不仅会滔滔不绝,似乎天下大事都可以凭他们的三寸不烂之舌而取胜。作者还善于用精当的细节描写,来展示人物的内心变化。如“入而徐趋”“盛气而揖之”“色少解”等等。
五、教学建议
这篇课文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语言平易晓畅,容易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学时,可让学生借助注释自读课文,教师着重介绍背景材料,对课文内容稍加点拨即可,不必面面俱到。
太史慈是在合淝之战中,中了张辽的埋伏而战死。在正史记载是病逝于210年,享年41岁。 没有,昭容是古代的一种嫔妃封号。太史昭容是凭空捏造的。 希望能够帮到你 谢谢请采纳o(∩_∩)o
以上就是关于太史慈哪年去世的全部的内容,包括:太史慈哪年去世的、三国时期,东吴名将( 太史慈 字 子义 )他是怎么死的啊.历史上有太史昭容这个人吗。、触龙说赵太后全文翻译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