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氏起源是什么

何氏起源是什么,第1张

中国的何姓大部分是在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才出现的,距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据《姓纂》记载:“周成王弟唐叔虞孙韩王安,为秦所灭,子孙分散,江淮间音,以韩为何,遂为何氏。”这说明何氏得姓是十分偶然的。发源地在江淮流域,韩与何的发音十分接近,韩姓后代怀着亡国之痛,也就将错就错,从此以何为姓了。

又据《海阳水木记》载:“何姓初祖名城,为韩麓王支子。韩王安时,以祖尊励且贤,命为公族大夫。尝与韩非同秉国政,谏韩王安勿朝秦,弗听。祖乃退隐韩原,及韩王安被秦所虏,国破家亡,城与妻姜氏流寓庐江,操舟为业。后始皇出游至博浪沙间,为人所击,大索不得,疑是六国公子所为,乃下令潜访六国,欲尽屠害之,秦吏循令遗胥,密遍诘居人姓氏,胥登祖舟问姓,祖未知秦胥,适天寒,因戏指水以应日:此为吾姓,意以水寒喻韩也。韩寒同音,实非有所隐也。胥不悟曰:是河姓耶祖漫应之,氏必从人,岂从水耶!胥乃籍何而去。祖后乃知秦令,大骇而叹日:岂非天启,吾家幸免于刀斧者,乃拜何字之赐,遂以何姓,定籍庐江,力耕致富,讲礼睦邻,庐人重之。城公姜妣皆寿百龄,卒葬于庐江东乡望淮岗,世称何坟岗,至宋犹存。”

北宋崇宁间进士李光,官太常博士,为一代大儒。曾经游览何姓始祖卒葬地,并题诗云:“何坟岗上草幽青,七国仂峦尚可惊.姬裔未应灰灼火,吕蛆好怪误疑冰。川I舟百代行人济,华表千年归鹤鸣。杯土不随函谷变,骊山徒自发崇陵。”

明朝高士何不偕《不去庐集》中载有何氏初祖诗一首,句云:“扁舟来往织溪津,一字荒唐已避秦;翻觉桃源人更拙,举家何用绝交亲。”

以上所述均可作为何氏得姓始祖源起于安徽庐江的佐证。庐江是何氏始祖发祥地,所以自来即以庐江为堂号。

关于何姓起源、在客家何氏宗亲中还流传着另一种说法,认为何氏的得姓始祖为韩庶。韩庶因避父仇,在奔逃时,遇有盘诘,仓皇惊答,缘韩何音近,讹韩为何,遂以何为姓。这种说法来源于《安徽省宿松县何姓受姓源流考》。韩庶,字自修,其父信公,汉惠帝四年(前191年)举孝廉,后被封为县令,文帝时升车骑都尉,后为河东太守;祖父胜公,早逝;曾祖父隆公与高祖父允公,隐匿民间,允公即为战国时代韩国最后一个国王韩王安之子。按此说法何氏受姓要比指河为姓的韩整王支子韩城迟上百年。有许多学者认为,事实上何氏受姓要比汉文帝时早得多,而在《庐江郡何氏大同宗谱》的姓始一章中,述及韩王安在位九年,国灭于秦,而韩亡,项梁立安之子横阳君为韩王,从张良计也,既而为羽所灭,成之弟允,惧祸及,遁迹闾巷,因手有何字纹,遂改姓为何,何之受姓自此始。故安徽潜山旧谱以公为始祖。以上这些说法是否正确还需要进一步考证,不过所有这些说法有一共同点,即何姓是由韩姓转变而来的。

何氏在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世家望族就出在庐江(安徽庐江)、东海(山东郯城)、陈郡(河南淮阳)三个地方,故何氏宗祠有“东海家声远,庐江世泽长”之联语。

综上述,何姓是由韩姓分出来的。其祖先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的周文王,也就是轩辕黄帝的后裔。所以许多何氏族谱里写有“远溯吾宗,本支于黄帝,源流于姬周,派衍于韩原。”

相传何氏人闽最早在汉武帝时。江西九江何氏兄弟九人,因知其父参与淮南王阴谋叛乱,故偕逃入闽,居于仙游九鲤湖飞升,世人称为九仙祖。泉州城郊马甲双髻山有专庙奉祀,又称大仙公。另据福建文献记载,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汉武帝平定闽越,后因闽地险而多阻,闽人剽悍数反,诏军吏将其民徙外江淮间,久旷其地。由此可见,福建当时地僻人稀,故上述何氏入闽传说有待考证。

何姓人入闽见于记载的有:

《闽省何氏大宗谱》记载:先祖何雄于汉末入闽,拒孙策战死,子孙皆留于闽。

《邵武何氏族谱》记载:其先祖光州固始人,东晋末避乱入闽,居邵武小溪(今邵武东区七台)。

中国人的姓氏渊源流长,据说起源于太古母系氏族社会,伏羲氏就开始"正姓氏,别婚姻",但先秦时代的姓和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姓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为同族集团的名称,氏是姓的分支,表示部落分支之名称,用于区别子孙之所出。由于人口增殖,迁居异地,身份技能的变化等,可以分裂一些支派,这些支派就是氏。氏是贵族宗族制度的代表和称号,夏、商、周三代以前,男子多称氏.女子多称姓,如孔子,于是姓,孔是氏,丘是名,因男子称氏不称姓,故叫孔丘,而不叫子丘。

姓氏主要来自四个方面:

一是从土地和赐姓而来,天子就是赐姓命氏的人。黄帝对他的二十五个儿子创设了十二个姓。陶唐氏之后代封于刘地,其后裔以刘为姓。

二是以出生地为姓。黄帝生于寿丘,长于姬水,故以姬为姓。

三是以封爵、官职为姓。楚庄王少子,作上官大夫,后代就以上官为氏。

四是因事物或其他原因而得姓。

汉丞相田千秋年纪大了,出入乘车,人称"车丞相"。后人就以车为姓。葛是古姓,本来是琅琊诸县人,后屯迁居阳都,阳都本来有姓葛的,又搬去姓葛的,故姓葛的人多了,就用诸葛来区别称呼他们,从此就有了复姓诸葛。

由于部落的发展,人口的繁衍.分支逐渐繁多,氏名称也大大增加.一姓可分成许多氏,一氏又繁衍更多的氏,所以姓氏都不是固定的,实际上姓氏合一或基本稳定,还是自汉朝以后的事。秦灭六国不久,汉又统一天下,做为维系周王室的宗法制度重要标志的姓氏有别制度,也随着王室的彻底坍塌而消亡。至此.中国的姓氏才合二而一,或言姓,或言氏,或姓氏兼言。实际上皆以男氏代姓了。这就表明,以后的子孙,都是男姓血缘关系的繁衍,正如明代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所说:"自战国以下之人,以氏为姓,黄帝以来之姓亡矣。""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一",姓氏便成为维系传统之纽带,团结宗族之象征,于是尊祖敬宗便成为几千年来中国人们的传统美德,同时也是维护祖国统一的保证。如果一个中国人,连自己的先租和父母都不敬爱和尊重的话,很难想象他会成为一个爱国主义者。

至今数百千年,迁徙到异地他乡华裔外籍人,现在他们还念念不忘他们的祖国、祖籍、祖先,常常来中国寻根拜祭,在他们的族谱上,还记载得清清楚楚,如日本的刘邦后裔原田家族族谱上所载:"高祖皇帝之血统,严然存在之事,予实虽欲不感泣,岂可得耶,又想中华之国立,至汉以来;二千百四十余年,交待十三、四朝,今虽悠久。其间两国务有盛衰,然无不尽怀汉朝之盛时而慕之者,予常驰念于我高祖统政之故国,切切而不能禁地,于是刊本谱,同族其发欲为,其族谱之基,聊报高祖皇帝之余德也焉。"

据传说,姓的最早起源与原始民族的图腾崇拜有关。氏族部落不但对图腾奉若神明,禁止食、杀、冒犯,而且把它作为本氏族统一的族号。在原始部落中,图腾、族名和祖先名常常是一致的,久而久之,图腾的名称就演变成同一氏族全体成员共有的标记——姓。由图腾演变为姓的传说很多。据考证,夜郎国的国君是竹王,他的臣民以竹为图腾,姓竹。又据史书记载,晋国有狐毛、蛇平,汉代有狗未央、狼莫、鹿旗,三国有豹皮公等人。透过这些古怪的姓名和骆、虎、蚁、牛、羊、鸟、龙、竹、梧、茶、菊等与动物、植物名称相同的姓氏,隐约可见图腾崇拜对姓氏起源的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迹。

姓的形成除与图腾关系密切外,还与女性分不开。据考古学资料表明,西周铜器铭文中,可以明确考定的姓不到三十个,但大多数都从女旁,如:姜、姚、姒、姬、娲、婢、妊、妃、好、赢等等。不仅古姓多与“女”字相关,就连“姓”这个字本身也从女旁,这大概是母系氏族制度的一个特征性产物。妇女在生产生活中居于支配地位,实行群婚制,兄弟姐妹之间可以通婚,在这种制度下,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在神话里流传着“圣人无父,感天而生”的许多故事。许多古姓都从女旁,可见我们祖先经历过母系氏族公社的痕迹。

姓的产生,从史书上看,先秦时期的《国语·晋语》记载“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周语》记载“我姬民出自天鼋”。由此说明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种族的称号。同姓之间不许通婚,是周代婚姻制度的规矩,“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同姓不婚,恶不殖也”(《国语·晋剧)。古人很早就懂得近亲婚配会产生不良后代的道理,为辨别男女姓的异同从而决定嫁娶与否,在女子称谓中标明姓就是非常必要的了。由此可见,姓的作用在古代主要就是“别种类”“别婚姻”。

在古代氏族发展的过程中,又衍生出“氏”这个称号。传说,黄帝治理天下时,已有“胙土命氏”。氏的产生,最大量、最频繁的时代是周朝。周朝初年,为控制被征服的广大地区,大规模地分封诸侯。而这些诸侯国的后人即以封国名为氏。另外,各诸侯国又以同样的方式对国内的卿大夫进行分封,大夫的后人又以受封国的名称为氏。以后,各种形式的氏的来源又不断出现,并且氏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姓的数量。但是只有贵族才有氏,贫贱者有名无氏,氏成为贵族独有的标志。至于贵族妇女,则无论怎么称呼都必须带上姓,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封建宗法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谨性。到战国时期,社会剧烈变动,旧贵族没落了,有的还沦为奴隶。这表明贵族身份的氏,已无存在的必要。

姓氏相别的制度一直沿用到战国后期。秦朝时,旧贵族瓦解,西周封建宗法制度基本结束,旧的氏族及姓氏制度也被清除殆尽。西汉时期,姓和氏的区别已经微乎其微。司马迁作《史记》时,干脆把姓氏混为一谈,“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本纪》于秦始皇则曰‘姓赵氏’,于汉高祖则曰‘姓刘氏’,是也。”(顾炎武《目知录》)此后,中国的姓与氏合而为一,或言姓,或言氏,氏即姓,人们使用姓氏时简单省事,也无贵贱之别,因而平民也从无姓到有姓。

张、王、李、赵、钱、孙……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氏。这些姓氏是如何产生的呢

在上古三代,姓和氏不是一码事。氏是从姓那儿派生出来。从汉代开始,姓氏混而为一。现代我们中国人的姓,大部分是从几千年前代代相传下来的。考其来历,大致可分为12种类别:

1)以姓为氏。姓作为氏族公社时期氏族部落的标志符号而产生,其后人有的便直接承袭为氏。母权制氏族社会以母亲为姓,所以那时许多姓都是女字旁。如:姬、姜、姒、姚等。

2)以国名为氏。如我们所熟悉的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齐、鲁、晋、宋、郑、吴、越、秦、楚、卫、韩、赵、魏、燕、陈、蔡、曹、胡、许等,皆成为今天常见姓。

3)以邑名氏。邑即采邑,是帝王及各诸侯国国君分予同姓或异性卿大夫的封地。其后代或生活在这些采邑中的人有的便继之为氏。如周武王时封司寇岔生采邑于苏(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岔生后代便姓苏。据统计,以邑为氏的姓氏近200个。一些复姓由于漫长的历史演变,至今已不复存在。

4)以乡、亭之名为氏。这类情况不多,今日常见姓有裴、陆、阎、郝、欧阳等。

5)以居住地为姓。这类姓氏中,复姓较多,一般都带邱、门、乡、闾、里、野、官等字,表示不同环境的居住地点。

6)以先人的字或名为氏。出自此条的姓氏很多,据统计有五六百个,其中复姓近200个。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开,其后代以林性传世。宋戴公之子公子充石,字皇父,其孙以祖父字为氏,汉代时改皇父为皇甫。

7)以次第为氏。一家一族,按兄弟顺序排行取姓,如老大曰伯或孟,老二曰仲,老三曰叔,老四曰季等。后代相沿为氏,表示在宗族中的顺序。但也有例外。鲁庄公之弟庄父、排行老二,本为仲氏、仲孙氏,因他有弑君之罪,后代便改姓孟,或姓孟孙。

8)以官职为氏。如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等。一些以官职为姓的姓氏,丹从字义上看,也可以分辨出来,如籍、谏、库、仓、军、厨等。

9)以技艺为氏。如巫、卜、陶、匠、屠等。

10)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到汉族中带来的姓。

11)以谥号为氏。

12)因赐姓、避讳而改姓。

何字的本义与何氏无关

先有“何”字,还是先有何姓?“何”字与何姓有无内在联系?据有关史料,早在有何姓之前,我国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中就有“何”字了。在我国的“字书”、“辞书”和书法作品及其他典籍里,“何”字写法至少有20种,义项也有数十种之多。甲骨文中的“何”字,写法是一个人肩上扛着戈的形状。“何”字在先秦诸子的著作中出现的频率很高,仅《论语》、《孟子》、《庄子》、《墨子》、《老子》五部著作,“何”字就出现过数十次,但没有一次,也没有一个义项与姓氏有关。

中国最古老的字典——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对甲骨文中的“何”字作这样的解释:“何,儋也。从人,可声。”“儋”与“檐”相通,简化字为“担”。由此可见,“何”字的本义应当是“负荷”、“负担”、“担荷”的意思,与何姓无内在联系。

何姓系韩姓所出

何氏来历怎样,如何得姓,这是许多许多何氏子孙所关心的问题。专家学者们普遍认为,何姓出现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得姓成因说法多种,归结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

1、何姓乃“韩”字误读而来。

何姓出现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得姓过程非常特殊而且偶然。这要从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说起。

司马迁《史记·韩世家》里记载:“韩姓的先祖,出自西周王族、姬姓。”周王室属于黄帝的后代,故何氏家族的许多谱系都把祖先追寻到黄帝。

史料显示,西周成王的弟弟唐叔虞的一位后人韩万被分封于韩原(现在山西省汾水以北,河津与稷山一带)这个地方,以侍奉晋国。韩万,世称“韩武子”,原本并不姓韩,乃因其封地而为韩。韩氏得姓是在韩武子后代三世孙——韩厥。按照周王朝的册封,自厥起,他和他的后代才是真正的韩姓。韩厥是一位很有政治、军事才干的人。韩厥既是韩姓第一始祖,也应该是何姓第一始祖。

之所以把韩厥列何姓第一始祖,一是因为司马迁开宗明义,在《史记·韩世家》中一开始就明确记述:自韩厥起,封姓为韩氏。二是因为何姓是在韩国灭亡之后逐渐得姓的,而韩国的振兴与发达,韩厥作为奠基者的功勋是不可磨灭的。

韩厥之后,势力日渐强大。败齐国、与赵、魏、知氏联手灭范氏、中行氏;继而又与魏、赵联合打败知氏,并三分其地,韩的力量进入鼎盛期,从而形成了韩、赵、魏“三家分晋”的局面。晋烈公十三年,即韩景侯六年(前403年),韩国历史发生了一次划时代的巨变。这一年韩与赵、魏共同瓜分了晋国。公元前375年,韩厥的第十代后人哀侯执政时期的韩国一举灭了郑国,从而结束了郑国430余年的历史。

公元前230年,即韩王安在位的第九年,韩国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内有严仲子与相国侠累的争权结冤,导致了聂政刺侠累的内讧动荡。外有秦国经过变法改革,势力日益强大起来,不断地攻城掠地,进攻周边国家,韩国的境况也越来越不好。也就在这一年,秦派内史滕大举攻韩,韩王安被俘,韩国灭亡。

韩国灭亡后,公子王孙们或为躲避仇杀战乱,或耻于亡国之辱,或发愤于重整旗鼓、重振山河、再创基业,而四处飘泊,散居于四面八方。而由于地理、交通条件的限制,生产、生活水平的制约,韩氏后人分散于江淮各地者居多。因江淮地区“韩”、“何”谐音,加之古代地方的音变,随着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久而久之,岁月流逝,人们就逐渐地把“韩”读成了“何”。

这是何氏得姓的一种说法。

《双坑系谱概略》则认为,韩氏是因惧怕秦始皇的暴虐,“乃改韩为何”。

但不论是“音误”,还是“惧秦”,由韩姓转化而来的这一支何氏却不断繁衍壮大,目前国内及海外的大部分何氏都是这一支的后裔。

何氏由韩氏而来,在历代典籍中也得到佐证:

唐代林宝《元和姓纂》说:“周成王弟唐叔虞裔孙韩王安为秦所灭,子孙分散江淮间,音以韩为何,遂为何氏。”

《韩昌黎文全集》的世系表中记载:“韩氏出自姬姓,唐叔虞之后,为晋大夫,食采于韩,遂姓韩氏。其后与赵魏分晋,始为诸侯,是曰昭侯虔。传至襄王仓,国灭于秦。仓少子虮虱生信,汉时封韩王,生弓高侯隗当,隗当裔孙寻,后汉陇西太守,生司空,字伯师,其后徙居安定武安,是为韩氏聚族河北之始。”

古老的文献《安徽省宿松县何姓受姓源流考》对何氏颇富机缘的得姓经过,以及何氏上溯周文王的光荣世系是这样记载的:

何姓原出于韩,与周同姓姬氏。其后,苗裔事晋,得封于回原,曰韩武子,是为韩氏。万生赇伯,赇伯生定伯,定伯生舆,舆生献子厥,盖武子后三世有韩厥,从封姓为韩氏。晋作六卿,而韩厥在一卿之位,号为献子。献子生宣子,宣子生贞子,贞子生简子,简子生庄子,庄子生康子,康子生武子,武子生景子,与赵、魏俱列为诸侯,是为景侯。

景侯生列侯,列侯生文侯,文侯生哀侯,哀侯生懿侯,懿侯生昭侯,昭侯生宣惠侯,始称王。

宣惠王生襄王,襄王生□王,□王生桓惠王,桓惠王生王安,在位五年,生二子:长曰成,次曰允,为秦所灭。

允以秦始皇十二年,避乱民间,生二子:隆、冉。隆从父隐匿民间,生一子骘,骘每叹家贫,有奋然自立之志,不幸早逝,生一子信。信以汉惠帝四年庚戌年举孝廉,吕后八年,诛诸吕,有功封县令。文帝时,升授车骑都尉,后升为河东太守。妣王氏女,封都夫人,生二子:长曰,次曰庶,因避父仇,逐迹庐江,故以庐江名郡。

祖避难时,托身舟楫之间,逢吏登舟诘公姓,戏指河水以答之,复曰:姓氏必人,岂从水乎?

庶奔窜时,遇有盘诘,则仓惶惊答。缘韩、何音近,讹韩为何,遂以何为姓。是指河为姓,庶讹韩为何,虽因避乱而随意答之,然其同认为何者,实同出于韩,此受姓之源流也。

按照上述文献,韩姓的转为何姓,是汉文帝以后的事。

不少学者不赞成安徽省宿松县何氏受姓文献的说法。他们认为,第一位转姓为何的何氏得姓始祖应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之时的韩国后裔,而不是汉文帝时河东太守韩信的长子。

台湾学者何勇仁教授指出:“……在战国七雄的争斗中,我们的祖先是担任了主角,当时贵族间彼此火拼,周威烈王廿三年(公元前四○三年),王命韩虔、魏斯、赵藉为诸侯,这一位韩虔,即为何姓祖先杰出人物。不幸其间经过苏秦所倡合纵摈秦政策的失败,张仪相秦的连横政策的愚弄,自公元前二二一年,六国尽为秦所灭,我们何姓的韩国乃被灭于秦始皇十七年(公元前二三○年)。”

关于何姓的来源,还有一段较完整的故事。相传韩国亡国后,韩王一公子逃到安徽庐江一带,在河边以撑船摆渡为业。后来秦始皇出巡,在博浪沙遇刺客,怀疑是六国公子所为,于是下令搜捕六国贵族,准备一网打尽。秦吏四处潜访,至河边遇到韩公子,问他姓名,适逢天气寒冷,韩公子手指河水随口答道:“姓寒”,以韩、寒同音,意以水寒喻韩。秦吏听成姓“河”,遂去。后来韩公子得知来者是官府密探,惊骇不已,叹道:“这岂非天意,使我幸免于难!”于是索性以“河”为姓,后来又觉得姓氏当以人附丁口,不能象河水那样泛滥无依,依音转改为何。

关于何姓的成因还有多种说法,但不管怎么说,何姓是由韩姓转变而来,并无争议。

历史上有“自古韩何是一家”之说。何、韩原本同姓,这是唐代以后所有姓氏书及姓氏学者的共识。唐朝林宝的《元和姓纂》、宋代郑焦的《通志·氏族略》以及《广韵》、《氏族大全》、《古今姓氏书辩证》、明代的《万姓通谙》、《氏族博考》、《姓(角崔凹)》,直至近人岑仲勉、孙望的《元和姓纂》四校记,无不记载“何氏为韩氏”,何韩为一家。

但是,谁才是何氏的真正得姓始祖呢?

何姓的出现,最早见于神话传说。相传何侯是五帝之一帝尧时代的人,隐居在苍梧山中,因他向往长生不老,帝尧赐他仙药一剂,让其投置酒中,全家族 300余人饮之不尽,把剩余的药酒洒在庭院房屋上,忽见整个宅第拔地而起,徐徐升人云端,何氏一门无论男女少长俱人仙境。何侯成了太极仙侯。这是最早的何氏先人的记载,出自宋代姓氏书。但这毕竟是神话传说。

何姓既从韩姓音讹而来,何姓的得姓始祖应当锁定在韩国被灭后国人“大逃亡”的人。

按《安徽省宿松县何姓受姓源流考》中的说法,何氏的受姓始祖是韩庶,也就是何庶。但是,何氏受姓始祖还有另一种说法,这个版本故事传说虽然相同,主人公却不是韩庶,而是韩瑊。

据《浈阳水木记》载:“何始初祖名瑊,为韩国后期韩王安后代。瑊以其高尚的品德和才能,被命为公族大夫,曾与韩非一起同掌国政。因在对待秦国的态度问题上与安不一致,只得退隐韩原。韩王安为秦劫掳,国破家亡,瑊与其妻流寓庐江,操舟为业。其后,秦始皇出游博浪沙,被人袭击,搜捕未果,疑是六国公子所为,就通令全国,暗访六国之后,欲斩草除根杜绝后患。秦吏遍布天下,密察居民姓氏。一日,一吏登上韩瑊之船,询问姓氏,适值天气寒冷,韩瑊指水戏称“此为吾姓”。意以水寒喻韩。韩、寒同音,并无隐匿之意,察访者不悟,以为是指“河”为姓,瑊漫不经心地应答,查访者信以为真。瑊安然无事,后得知为秦令查询,惊骇不已,瑊喟然长叹:幸有上天保佑,吾家才幸免刀斧之难,“乃拜何字之赐,遂以何姓”。韩瑊遂定居庐江,勤耕苦读为业,家道日隆。

后代何氏大多认定韩瑊是何氏得姓始祖,但也有韩庶是何氏得姓始祖的说法。

2、少数民族中的何姓加入

“昭武九姓”中的何姓。汉唐时期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中有何姓。汉唐时期的我国西域地区,有月氏人建立的康居政权,原居祁连山北的昭武城,后被匈奴人打败,西越葱岭,建立了康国,并日益强大起来,西域的米、史、曹、何、安、小安、那色波、乌那昌、穆等政权先后归附了康国,均以昭武为姓,以示不忘其本。史称“昭武九姓”,而“何”则是其中之一。

南朝梁代和后来的隋朝就有几位来自西域的何姓先人:一位是何细胡,梁代西域人,通商入蜀,定居郫县(今四川郫县),事武陵王纪,主知金帛,因致巨富,号为“四川大贾”。再一位是何妥,隋朝人,据说是何细胡之子,字栖风,少机警,有才名,隋初累官国子祭酒,著有《周易讲疏》、《孝经义疏》等文集。第三位是何稠,隋人,何妥的侄儿,字桂林,少有才思,隋开皇年间官至太府丞。他博览典籍,多识旧物,制作绝巧。隋辽东之役,宇文恺渡辽水造桥不成,何稠造桥两日而就,又筑行殿,令高丽人惊为神功。

北朝少数民族中有个叫何猥萨的人,事迹不详,但其姓名北史有载。

唐代北部少数民族中有吐谷浑,其中就有何姓人。五代时期的后汉乾(448)吐谷浑国就有特使何戛刺来中原朝贡。吐浴浑是我国古代鲜卑族建立的王朝。鲜卑族原在辽东,魏晋时西迁至阴山而居,晋未又西度陇,在今青海省北部和新疆东南部定居,叶延时代,始称吐浴浑,《北史》、《通典》及《太平寰宇记》中均有记载。

《菲律滨庐江何氏宗亲会会刊》(1994年版)中有这样的记述:魏晋时有一鲜卑族酋长,名叫徒何涉归,他有二子,长子“吐浴魂”,少子“若浴魔”,两人各统有部落。后来兄弟不和,吐浴魂率部西迁,到其后代叶延时,以“吐浴魂”为国名,自立政权,即吐浴浑国。

《何氏家谱》称,所记系祖居朝鲜庆南道密阳郡何姓的分支,其亲友分布在中国辽东及朝鲜一带。这或许为考证“吐浴浑”何氏家族的源流与分布提供了主要的线索和途径。

元代河南汝州陕县有“何抄尔赤”氏,很可能是蒙古人。

后金大将何和礼,原属后金栋鄂氏,其父、祖都是栋鄂部落的首领。

3、由他姓改为何姓

有文字记载的改“何”姓有几种情况:

一是朱姓改何姓。《汉书·五行志》中说:西汉时有个叫何苗的人,其本姓朱,后来自称何姓,子孙繁衍,遂成何姓一支。

二是方姓改何姓。安徽庐江黄屯何姓是明代方孝孺的后代,因避家难,从江西迁到安徽,改方姓为何姓。但该支何姓在族谱里规定,他们生姓何,死后复姓方。

三是徐姓改何姓。清代何可昆纂修的浦阳《球山义门何氏宗谱》称,该支何氏一世祖何延寿,于唐大中八年自太末迁浦阳,至元末第20代怀恩,无子嗣,遂以外甥徐宗富为继。前此之谱,宗富之前冠以徐氏世系,另两部《浦阳球山何氏宗谱》分别尊南宋徐谊或徐宗福为一世祖。

四是陈姓改何姓。康熙四十八年进士、山东新城人何世璂,官至侍郎巡抚,他本姓陈,七世祖随舅氏姓何,延续下来。这种姓源是不多见的现象。

五是集体改姓。除姬姓何氏外,何姓还有一支源于外族改姓。北魏孝文帝入洛阳后,将随同入洛的西北高车部族贺拔氏集体改为何姓。他们的子孙定居中原,繁衍成望族,号称“河南何氏”。

六是复姓。《姓谱》载:汉代匈奴单于的后裔,归汉后有“何奈”氏,又写作“何柰”氏,晋代幽州牧王浚手下有位将军就姓“何奈”名“虎”。还有“何拔”、“何居”、“何郎”、“何鲁”、“何丘”等复姓。

4、赐姓何

元朝和明朝,也有人被赐姓何。《兰州府志》载:元代吐蕃宣慰使锁南,其子锁铭,明朝时官拜河州卫指挥同知,明太祖赐姓何。何铭在与凉州羌人的战事中,不幸阵亡。

以上就是关于何氏起源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何氏起源是什么、姓氏何的由来、请问关于“何”这个姓氏的起源!!!急,急,急!!!!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84159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8
下一篇 2023-05-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