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蛤的吃法

血蛤的吃法,第1张

葱姜炒血蛤做法

用料:

血蛤、红椒圈、青椒圈、葱段、姜片、料酒、生抽、蚝油、食盐、鸡粉、水淀粉、食油。

做法步骤

(1)锅中注入适量清水烧开,倒入洗好的血蛤,略煮一会儿,捞出,沥干水分;

(2)热锅注油,爆香姜片,放入葱段、血蛤,注入少许清水,炒匀;

(3)放入青椒圈、红椒圈,加入料酒、生抽、蚝油、盐、鸡粉炒匀调味;

(4)倒入水淀粉,翻炒均匀;

(5)关火后将炒好的菜肴盛出,装入盘中即可。

白灼血蛤做法

用料:

血蛤400克,姜、醋各适量

做法步骤

(1)将血蛤用刷子刷洗干净,再用淡盐水反复清洗干净;

(2)捞出放入盘中备用;

(3)锅中烧水,将洗好的血蛤放入,放入锅中焯烫十几秒,直至开口后即可捞出;

(4)姜洗净切末放入小碗中,倒入醋拌匀;

(5)与血蛤一起上桌食用即可。

酱爆血蛤做法

用料:

血蛤400克,姜片、葱段、彩椒片、柱候酱、老抽、鸡粉、盐、料酒、水淀粉、

食用油各适量

做法步骤

(1)锅中加水烧开,倒入洗好的血蛤,略煮后捞出,沥干;

(2)热锅倒油,倒入姜片、葱段爆香;

(3)倒入柱侯酱、彩椒片、血蛤炒匀;

(4)淋入少许老抽,加入鸡粉、盐、料酒,炒匀调味;

(5)加入水淀粉,翻炒匀,关火盛出即可。

自制腌血蛤—凉拌血蛤

特别喜欢吃血蛤,各地做法略有不同,结合了几种,加了自己喜欢的配料,味道还不错,记录一下~

凉拌血蛤的用料

血蛤500g    小米辣3个  

香菜2根    蒜4瓣  

小葱2根    花生碎适量  

青柠檬半个    鱼露1勺  

香油1勺    蚝油1勺  

生抽2勺    矿泉水3勺  

凉拌血蛤的做法

步骤1

刚买回来的血蛤用刷子一个个刷洗干净,多冲洗几遍

步骤2

锅中烧开水,血蛤放入锅中静置10秒钟马上捞出。这个时候的血蛤壳微张很好剥开,再久肉质就老了,这是已经剥好的

步骤3

准备配料,柠檬挤汁,葱蒜香菜小米辣切成小碎,花生粒用刀面压碎再切碎一点

步骤4

准备一个碗,调料倒入,可以尝一下咸淡,味道要比正常口味稍重一点,淋到血蛤上才入味(没有鱼露的可以不放,用生抽代替)加三勺纯净水兑开。切好的配料全部放进去。

步骤5

用勺子均匀淋在血蛤上就可以了,味道鲜美

血蛤是一种海产的双壳贝生物,它含有丰富的血红蛋白和维生素B12,具有滋阴补阳、促进生长、降低血脂等功效。

1滋阴补阳。血蛤含有丰富的钙、镁、铁、锌、硒等元素,对维持机体酸碱平衡、神经肌肉兴奋有一定的作用。镁是多种酶的辅酶,在酶、核酸的合成及神经传导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硒化物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它不仅具有清除人体自由基的作用,还参与了机体中重要抗氧化酶的组成。

2促进生长。血蛤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对稳定细胞膜功能、调节基因表达、维持细胞因子和脂蛋白平衡、抗心血管疾病、促进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

3降血脂。血蛤中含有EPA和DHA,在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抑制血小板凝集、抗动脉粥样硬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用开水煮熟后去掉其肛肠部分即可食用。血蛤,又名泥蚶、花蚶,是一种贝类海洋生物,生长在滩涂里。在东南沿海地带,经开水烫几秒之后就可以吃,拨开壳可以看见血一样的分泌液,所以称之为血蛤。

和所有滤食性动物一样,由于血蛤(毛蚶)的生活环境含有大量的微生物,未经过严格杀菌消毒的血蛤(毛蚶)是非常危险的,特别是仅仅几秒到十几秒的加热,无法杀灭细菌,1988年上海甲型肝炎大爆发,就是因为半生食用血蛤(毛蚶)引发,据上海市卫生防疫站疫情统计:1988年全市甲肝报告发病数为34万例,死亡人数由于特殊时期封锁消息难以查证,创出了世界甲肝流行新的历史记录。所以,极度不建议为了鲜嫩食用半生血蛤,血蛤(毛蚶)需要绝对煮熟后方可食用。

血蛤的做法有很多,举例以下两种:

白灼血蛤:

一、材料

血蛤500克、醋10克,辣酱10克

二、做法

烧一锅开水,将血蛤用丝网,网住,放到开水里8-10秒就可以了。

只要能拨开就可以,千万不要等到他都张开了。

都张开的话,里面的血都流光了,就没营养了。

煮好剥开,连肉带血直接吃,可以浸一点醋,或者辣酱。

凉拌血蛤:

一、材料

血蛤500克,姜末5克、蒜末5克,辣椒末5克、麻油3克,酱油2汤匙,香醋1汤匙,辣酱1汤匙

二、做法

1、血蛤搓洗干净,水滚后倒入,微开时捞起。若将血蛤煮至全开,其鲜甜之味便会尽失。

2、开边用冰水泡洗干净,滤干,挤去水份。

3、加所有材料和调味料一起拌均即可。

养血蛤可以用8-15度的水温,水流动保存。也可以通过冷冻保存。如果是鲜活的急速冷冻低温零下30度,问题不大,如果只是放在保鲜里,要确认取出的血蛤全都是鲜活才可以。

血蛤为广盐性贝类,在海水比重1008~1022之间均能正常生活,比重1015~1018时更适于它的生长和繁殖,比重低于1004时则会窒息死亡。对温度的适应性也较强,在泥温0~35℃条件下均能正常生活,高于35℃时,出现麻痹状态,40℃时则出现死亡,0℃以下出现冻伤。耐干露能力极强,在气温5~10℃可耐干露28~30天。因此,苗在长距离运输中,成活率极高。

血蛤的食用方法:

蚶肉肉嫩润滑,鲜美异常,令人垂涎。烧时不宜多煮,宜快速烹制,否则易老涩难嚼,寡淡少味。我们这里的主要的烹制方法是将蚶子洗净。将沙锅置于旺火上,将清水烧沸,放入蚶子略烫,待壳欲开时即捞起。葱末、绍酒、姜末、酱油、胡椒粉、香油、米醋蘸而食之。

以上就是关于血蛤的吃法全部的内容,包括:血蛤的吃法、血蛤怎么做好吃、血蛤如何才能安全食用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83997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8
下一篇 2023-05-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