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弟弟用古文怎么说
一、初见面之人问姓,曰贵姓,问名,曰台甫。自说姓曰敝姓某,说名曰草字某某。
二、有亲戚世交者,应各以其名分彼此相称。普通称人曰先生或某兄,自称曰弟。老者长者,称曰老先生,自称曰后学,或称自名。
三、称人之父曰令尊,母曰令堂。向人称自父母,曰家严,曰家慈。见朋友之父,称老伯,母称伯母,自称晚或侄。
四、称人之祖,曰令祖公,祖母曰令祖太夫人。向人称自祖曰家祖。祖母曰家祖母。见人之祖父祖母,称太老伯,太伯母。自称己名即可。
五、称人之兄弟,曰令兄,曰令弟。向人称自兄弟,曰家兄舍弟。称人之姊妹,曰令姊令妹。向人称自姊妹,曰家姊舍妹。见人之兄弟,称几先生,或几兄,自称小弟。见人之姊妹,统称几姐,称自曰小弟。(书款则称侍)
六、称人之妻,曰令正或尊夫人,向人称自妻,曰拙荆或贱内。见人之妻称嫂,自称己名。(女子可自称妹)
七、女子称人之夫,曰尊府某先生,向人称自夫,曰外子。见人之夫称某先生,自以避免称呼为佳,如必要时,只称本人即可。
八、称人之子,曰令郎或公子,称人女曰令爱,或女公子。向人称自子,曰小儿,女曰小女。见人子称世兄,自称弟,称女曰世姐,自不称。
九、称人之孙及孙女,曰令孙曰令女孙。向人称自孙,及女孙,曰小孙,曰小女孙。见人之孙及女孙,称几公子几**。
十、称人或称自之已故上辈,统加一先字。如称人之故父母,曰令先尊令太夫人;称自之故父母,曰先严先慈之类。称人已故下辈不必另加字,只云「以前某兄」即可,称自故下辈,但加一亡字,或云「以前某某」亦可。
十一、称人之姑丈姑母,曰令姑丈令姑母。向人称自姑丈姑母,曰家姑丈姑母。见人之姑丈姑母,称老先生老太太;交厚者,可称老伯及老伯母。
十二、称人之舅父舅母,曰令母舅令舅母。向人称自舅父舅母,曰家母舅家舅母。见人之舅父舅母,称谓仿前。
十三、称人之岳父岳母,曰令岳令岳母。向人称岳父母,曰家岳家岳母。见人之岳父母,称谓仿前。
十四、称人之内侄,曰令内侄。称人之甥,曰令甥。称人之婿,曰令婿。向人称自内侄,甥,婿,曰敝内侄,曰舍甥,曰小婿。
十五、称人之亲友,曰令亲曰贵友。向人称自亲友,曰舍亲敝友。
十六、称人之师,曰令师,生曰令高足。向人称自师,曰敝业师。称自生曰敝徒。自称师,曰夫子或吾师。称自曰受业,或曰门生。
十七、称人之长官,曰贵某长(院部厅局等)。称人之属员,曰贵部下或贵属。向人称自长官,曰敝某长,称自属员,曰敝同事或敝属,称其某姓某职亦可。
十八、称人之主人,曰贵上,称人之仆,曰尊纪。向人称自主人,曰敝上;称自仆,曰小价。
简单的说为贤弟或幼兄
称呼对方弟弟时,也可用“令弟”
2 文言文《与弟论书》黄庭坚与弟论书 原文及译注供参考:幼安①弟喜作草②,携笔东西家,动辄龙蛇满壁,草圣之声欲满江西③,来求法于老夫④老夫之书,本无法也,但观世间无万缘⑤,如蚊蚋⑥聚散,未尝一事横于胸中,故不择笔墨,遇纸则书,纸尽则已,亦不较工拙与人品藻讥弹⑦,譬如木人⑧舞中节拍,人叹其工,舞罢则又萧然矣幼安然吾言乎?(选自宋•黄庭坚《余家弟幼安作草后》)[注释] ①幼安:北宋著名文人黄庭坚的内弟,今江西人②草:草书⑨草圣之声欲满江西:想让草圣的名声满江西草圣是古人对草书大家的敬称④老夫:作者黄庭坚自称⑤无万缘:意为没有一定的缘分⑥蚋(rul):一种吸血的小虫⑦品藻讥弹:评论好坏⑧木人:木偶人译文我的弟弟幼安喜欢写草书,拿着笔到别人家里的墙壁上乱写乱画,把人家的墙壁差不多都写满了,因此大家都称他为“草圣”,名声几乎传遍了江西他来向我请教写毛笔字的诀窍,但我平常写字本来是没有什么诀窍的然而世间的万事虽然纷繁错杂,如同蚊子聚集起来又飞散开去,但我从来不让他们横亘在我的心中以乱了真气,所以我写字是不在乎笔墨的,碰到什么纸都可以写,把纸写完尽兴就可以了,也不在乎是写得好还是写得坏,不在乎别人的品评与讥讽就如同木人舞和着节拍,人们都惊叹他的高超的技巧,结束后表演者和观众就又都一切如前幼安你觉得我说得有道理吗?。
3 描写兄弟之间的文言文1、刘义庆《世说新语 伤逝》
原文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译文
王子猷、王子敬都病重,子敬先去世了。王子猷问手下的人:“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他说话时完全不悲伤。就要坐轿子去看望丧事,一路上竟没有哭。子敬一向喜欢弹琴,(子猷)一直走进去坐在停放尸体的床铺上,拿过子敬的琴来弹,弦的声音已经不协调了,(子猷)把琴扔在地上说:“子敬啊子敬,你人和琴都死了!”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死过去。过了一个多月,(子猷)也去世了。
2、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
《紫荆树》
京兆田真兄弟三人,共议分财,生赀皆平均,惟堂前一株紫荆树,共议欲破三片。明日就截之,其树即枯死,状如火然,真往见之,大惊,谓诸弟曰:“树木同株,闻将分斫,所以憔悴,是人不如木也。”因悲不自胜,不复解树。树应声荣茂,兄弟相感,遂为孝门。
译文
田真与弟弟田庆、田广三人商议分家,别的财产都已分妥,只剩下堂前的一株紫荆树没分。兄弟三人商量将荆树截为三段。第二天,当田真去截树时,发现树已经枯死,好像是被火烧过一样,十分震惊,就对两个弟弟说:“这树本是一条根,听说要把它截成三段,所以就枯死了,人却还不如树木。” 兄弟三人都非常悲伤,决定不再分树,荆树立刻复活了。他们大受感动,把已分开的财产又合起来,从此不提分家的事。 后以“紫荆”作为赞美兄弟之间团结的象征。
3、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译文
大地是万物的客舍,时间是古往今来的过客,生命短促,世事不定,如同一番梦境,得到的欢乐,能有多少呢!古人夜间执着蜡烛游玩,实在是有道理啊!况且春天用艳丽景色召唤我,大地把绚丽的文采赐予我,相聚在桃花飘香的花园中,畅叙兄弟间快乐的往事。弟弟们英俊优秀,个个都有谢惠连那样的才情,我们这些人吟诗,却很惭愧唯独没有谢灵运那样的才华。清雅的赏玩兴致正雅,高谈阔论又转向清言雅语。摆开筵席来坐赏名花,行酒如飞醉于月下,没有好诗,怎能抒发高雅的情怀?倘若有人作诗不成,就要按照当年石崇在金谷园宴客赋诗的先例,罚酒三杯。
4、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鸡鸣》:
“桃在露井上,李树在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
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4 从弟在文言中代表的含义古人以共曾祖父而不共父亲又年幼于己者的同辈男性为从弟,若不共祖父则为从祖弟,若共祖父则为从父弟。从父弟与自己的亲疏远近比从祖弟与己的近一些。对立称谓是从兄。今世将从弟、从兄合称为从兄弟。
其含义的详细介绍:
1)从弟旧义,中古时期以同曾祖父不同父亲而年幼于己者的同辈男性为从弟。
2)从弟新义,唐宋以后以同祖父不同父亲而年幼于己者的同辈男性为从弟。
3)从弟裹义,由于古时语言的地域习惯等因素,有人也将比“从弟本义”血缘隔得更远的“平辈”或“辈分难辨而年龄比自己稍小的非亲兄弟(族内兄弟)”笼统、含混地称之为从弟。
拼音标注:从弟 旧时读zòng dì ;现代读cóng dì
对立称谓:从兄关联称谓:1从妹、从姊;2从父弟、从祖弟、族弟;3再从弟、堂弟同义称谓:阿戎;堂弟与从父弟(“旧义从弟”之一)、“从弟新义”为同义称谓
5 关于弟弟的800字文言文我的弟弟
我的弟弟,他叫梅云,今年7岁,关于他,我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调皮”,说到他,我即喜欢他,又讨厌他,有时候恨不得一脚把他踢走,有时候又把他抱在怀里希望永远的不离开。
“卡片”是我弟弟最喜欢的东西,可是他每天什么都不干,就坐在地上拍卡片,因为地上很脏,所以我总是不让他拍卡片。所以每当我看见他拍卡片的时候就把他的卡片撕了,他看见我把他最宝贵的东西撕了,他即然用石头打我,当时我恨不得没有这个弟弟。还有一次,不知为了什么,我去了姥姥家,十几天都没回家,听说弟弟在家老是问:“妈妈,姐姐呢?”他还经常在一个角落里叫姐姐,姐姐。”终于,我和姥姥一起回来家里,弟弟见了我,我连忙把他抱起。弟弟说:“姐姐,我们再也不分开了。”当时,我感动得哭了。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弟弟虽然有些小毛病,但我还是喜欢他的。
弟属于单一结构的字。
从形态上我们也能够看出,关于弟这个字,其实是不存在一些合体部件的,所以他是单体。我们小的时候学字可能也是先从笔画顺序开始,然后根据闭环的先后顺序,逐渐学习其中的一些部件以及独体字,最后学习的是合体字。
其实合体字对我们来说也是简单的,因为不管是什么样的合体字,其中的一些部件可能都是我们曾经书写过或者见过的,我们可以先从一些我们认识的构件入手,然后开始解析这一个合体字。
弟,会意字。从必、从己,像柲缠韦形, 《说文》 以为“韦束之次第也”。战国文字字形相沿袭,亦有一些变化,主要是柲形变直竖为向右(偶向左)的斜画,随之下端的一横也变成一撇;亦有不作一撇而作圆点的。
缠韦形亦有简化。秦小篆、汉隶的写法都受战国文字的影响。弟古多用为兄弟之弟。
《包山楚简》151:“步死,无子,其弟番(後)之。”《侯马盟书》309 有“兄弟”一词。《诗·邶风·柏舟》:“亦有兄弟,不可以据。”
战国文字中还有“敱弟”一词,信阳楚墓竹简1011:“敱弟君子”,敱读岂,“岂弟”见《诗·齐风·载驱》,毛传训“岂弟”为“乐易也”。
弟 [dì]
笔顺 弓
结构 单一结构
弟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最早出现在商代甲骨文中。该字也出现在《尔雅·释亲》和《吕氏春秋·原乱》等文献中。本义是指秩序,后引申为弟弟,亲族中年纪较小的男子,朋友间对自己的谦称。
笔顺:点、撇、横折、横、竖折折钩、竖、撇
文字演变:
会意字。从必、从己,像柲缠韦形, 《说文》 以为“韦束之次第也”。战国文字字形相沿袭,亦有一些变化,主要是柲形变直竖为向右(偶向左)的斜画,随之下端的一横也变成一撇;亦有不作一撇而作圆点的。缠韦形亦有简化。
秦小篆、汉隶的写法都受战国文字的影响。弟古多用为兄弟之弟。《包山楚简》151:“步死,无子,其弟番(後)之。”《侯马盟书》309 有“兄弟”一词。《诗·邶风·柏舟》:“亦有兄弟,不可以据。”战国文字中还有“敱弟”一词,信阳楚墓竹简1011:“敱弟君子”,敱读岂,“岂弟”见《诗·齐风·载驱》,毛传训“岂弟”为“乐易也”。
弟的笔顺详解:共7画弟笔顺
点、撇、横折、横、竖折折钩、竖、撇
弟(dì)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2]。最早出现在商代甲骨文中。该字也出现在《尔雅·释亲》和《吕氏春秋·原乱》等文献中。本义是指秩序,后引申为弟弟,亲族中年纪较小的男子,朋友间对自己的谦称。
名词称谓:(1)称同胞男子先生者为「兄」,后生者为「弟」。 组词:「么弟」、「胞弟」、「令弟」、「舍弟」。《左传.隐公元年》:「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也称为「弟弟」。(2)称亲戚中同辈而年纪比自己小的男子。 组词:「堂弟」、「表弟」、「妻弟」、「族弟」。(3)古代亦称女子后生者为「弟」。即妹。《孟子.万章上》:「于卫主雠由弥子之妻,与子路之妻兄弟也。」《史记.卷五十六.陈丞相世家》:「樊哙,帝之故人也,功多,且及乃吕后弟吕嬃之夫。」(4)对同辈朋友的自称。 组词:「愚弟」、「阁下海量,小弟自叹弗如!」《红楼梦.第二回》:「雨村忙亦笑问:『老兄何日到此,弟竟不知。』」(5)称年少于己者的同辈朋友。 组词:「仁弟」、「贤弟」。
名词 次序、等第。《吕氏春秋.贵直论.原乱》:「乱必有弟:大乱五、小乱三。」《汉书.卷八三.朱博传》:「徙云阳、平陵县,以高弟入为长安令。」
名词 门徒、学生。 组词:「弟子」、「徒弟」。唐.贾至〈工部侍郎李公集序〉:「可谓孔门之弟,洙泗遗徒。」
汉字:弟dì tì tuí
弟字骨刻文演变:
引自,丁再献、丁蕾《东夷文化与山东·骨刻文释读》十九章第二节,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年2月版
汉字:弟
拼音:dì
注音:ㄉㄧˋ 部首:弓
部首笔画:3
总笔画:7
康熙字典笔画( 弟:7; )
[ 首尾分解查字 ]:丷吊(badiao)
[ 汉字部件构造 ]:弟 五笔86:UXHT
五笔98:UXHT
仓颉:CNLH
四角号码:80227
UniCode:U+5F1F
规范汉字编号:0854
[ 笔顺编号 ]:4351523
[ 笔顺读写 ]:捺撇折横折竖撇 弟
dì
同父母(或只同父、只同母)的比自己年纪小的男子:弟弟,兄弟。
亲戚或亲族间辈分相同的比自己年纪小的男子:表弟,堂弟。
称同辈比自己年纪小的男性:老弟,师弟。
学生对老师自称或别人指称:弟子,徒弟。
古同“第”,次序。
古同“第”,但。
兄
弟
tì
古同“悌”,孝悌。
兄
弟
tuí
〔弟靡〕颓唐;柔顺。
兄
兄
笔画数:7;
部首:弓;
笔顺编号:4351523 弟
dì
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有绳索围绕于“弋”,象竖立有杈的短木桩。绳索捆束木桩,就出现了一圈一圈的“次第”。本义:次第。即团结守秩序)
同本义〖order〗
弟,韦束之次第也。——《说文》
乱必有弟。大乱五,小乱三。——《吕氏春秋·原乱》
弟弟〖youngerbrother〗
男子先生为兄,后生为弟。——《尔雅·释亲》
如兄如弟。——《诗·邶风·谷风》
称小功以下为兄弟,大功以上为昆弟。——《仪礼·丧服》
联兄弟。——《周礼·大司徒》。注:“兄弟婚姻嫁聚也。”
又如:弟老的(排行最小的);弟郎(兄弟);弟兄相狱(兄弟相互诉讼);弟昆(弟兄);弟息(弟弟与儿子);弟道(做弟弟应遵守的道德标准)
泛指亲戚或亲族中辈分相同的而年纪较小的男子〖cousin〗。如:表弟;堂弟;弟长(年少者与年长者)
朋友相互间的谦称——多用于书信中〖usedinplaceof“I”〗。如:小弟;愚弟
门生;学生〖disciple〗。如:徒弟;弟子孩儿(骂人语。婊子养的,妓女生的孩儿)
古代亦称妹为弟〖youngersister〗
弥子之妻与子路之妻,兄弟也。——《孟子》
弟
dì
动
通“悌”。对兄长恭敬有礼〖respectbrother〗
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兴——《论语·学而》
国有礼有乐,有诗有画,有善有修,有孝有弟,有廉有辩。——《商君书·去强》
能以事亲谓之孝,能以事兄谓之弟,能以事上谓之顺,能以使下谓之君。——《荀子·王制》
僚友称其弟也。——《礼记·曲礼上》
弟弟
dìdi
〖youngerbrother〗
弟弟,同父母(或只同父或母)而年小于自己的男子
同辈而年纪比自己小的男子
弟妇
dìfù
〖youngerbrother'swife;sister-in-law〗弟弟的妻子
弟妹
dìmèi
〖youngerbrotherandsister〗∶弟弟和妹妹
〖youngerbrother'swife〗∶弟弟的妻子
弟媳
dìxí
〖youngerbrother'swife〗弟弟的妻子
弟兄
dìxiong
〖brothers〗弟弟和哥哥
亲弟兄
也用作朋友之间的称呼
弟子
dìzǐ
〖disciple;follower;pupil〗∶门徒,徒弟;接受他人教导并帮助传播和实行的人 [①][dì]
[《广韵》特计切,去霁,定。]
[《广韵》徒礼切,上荠,定。]
(1)次第。
(2)称同父母、同父或同母而后生的男子,对兄而言。
(3)古代亦称妹为弟。
(4)泛称亲朋中同辈年幼于己的男子。唐杜甫有《王十五司马弟出郭相访遗营草堂赀》诗。
(5)在友朋中谦称自己。
(6)指门生、学生。
(7)幼,小。
(8)即使;假使。参见“弟令”。
(9)副词。姑且。
(10)副词。只;仅仅。
(11)第宅。今通作“第”。
(12)姓。宋有弟邦杰。见《宋史·王霆传》。
[②][tì]
[《广韵》徒礼切,上荠,定。]
通“悌1”。
顺从和敬爱兄长。
[③][tuí]
[《集韵》徒回切,平灰,定。]
亦作“弚1”。
见“弟3靡”、“弟3佗”。 寅集下弓字部 弟; 康熙笔画:7;
〔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