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为什么简称鄂

湖北为什么简称鄂,第1张

这与湖北省省会武汉市有关系。武汉位于湖北省东部,长江、汉水之畔,分为三镇:武昌、汉阳、汉口。不过在三国时期,武昌并不是指现在的武汉市武昌区,而是武汉市以东、长江南岸的地级市鄂州,在东汉时设鄂县。吴主孙权割据江东,但东吴必须占据荆州才能守住江东。公元219年,孙权袭取荆州得手。为了控制荆州,孙权将国都迁到了武昌(今鄂州)。武昌与建业(江苏南京)成为东吴的双国都,东吴皇帝经常在武昌与南京之间来回跑。武汉市武昌区在当时还不叫武昌,而称为夏口,是一个没多少人口,但在军事上非常重要的要塞。从三国到南北朝,武昌一直是指鄂州,而非现在的武汉市武昌区。武汉在南北朝时设郢州,置江夏郡。

宋代自洞庭湖以北至荆山,西包沅澧二水流域设荆湖北路,简称湖北路,湖北一名产生。 元明两代设湖北道。清代设置湖北行省。清代湖北的行政中心武昌,为隋以后鄂州的治所(即江夏),故湖北简称“鄂”。

湖北省的简称“鄂”,固然源于隋朝开皇九年改郢州为鄂州的治所而得名,但更最主要是因为春秋时楚王熊渠将中子红封在今鄂城所熟知,至于说“鄂”是因为与一个以鳄为名的古国有渊源关系则鲜为人知。

据七秩龄童考证:大约4000年前,扬子鳄广泛分布于黄河和长江流域,其时在山西汾河流域就盛产一种“汾河鳄”,而邻近汾河的今山西乡宁县在商代就建有一“鄂侯国”,以捕鳄为业,商纣王时封为三公,以“鄂”为国号。其县至今尚有鳄山(又名鄂山),鄂水,鄂谷等地名。

扩展资料:

一、相关资料:

《 元和郡县图志》摘录:鄂州,江夏,紧。开元户一万九千一百九十。乡三十三。元和户三万八千六百一十八。乡三十七。今为鄂岳 观察使理所。管(县)〔州〕六:鄂州,沔州,安州, 黄州,蕲州, 岳州。县二十五。都管户七七万二千二百四十七。

禹贡荆州之域。 春秋时谓之夏。汉为少羡之东境。自后汉末谓之 夏口,亦名鲁口。吴置督将于此,名为鲁口屯,以其对 鲁山岸为名也。三国争衡,为吴之要害,吴常以重兵镇之。魏明帝问 司马懿曰:“二虏宜讨,何者为先?”

对曰:“吴以中国不习水战,故敢散居东关。凡攻敌,必扼其喉而舂其心。夏口东关,敌之心喉,若以陆军向皖,引权东下,为水军向夏口,乘其虚而击之,此神兵从天而坠矣。”晋庾翼为荆州, 曾理于此。

义熙初,刘毅表以为“夏口,二州之中,地居形要,控接湘川,边带叹沔”,请荆州刺史 刘道规镇夏口。至六年,自临嶂徒理夏口,即今州理是也。 宋孝武帝以方镇太重,分荆、湘、江三州之八郡为郢州,以分上流之势。隋平陈,改郢州为鄂州。

州城本夏口城,吴黄武二年,城江夏以安屯戍地也。城西临大口,西南角因矶为楼,名黄鹤楼。三国时, 黄祖为太守,吴遣 凌统攻而擒之。 祢衡遇害,亦此地也。 东南角楼名焦度楼,宋沈攸之自荆州称兵至此,时焦度领兵在此,城守东南角,攸之攻之不克,遂退走,因名焦度楼。

鄂起源于湖北省大冶市 金牛镇鄂王城。鄂王城是探寻鄂文化、追溯鄂商的源泉。据《史记·楚世家》记载,鄂王城曾是江南地区最古老的一座诸侯国 都城,为鄂氏族所建。楚灭鄂之后,至少有六世十多位楚王在鄂建都,下辖享誉世界的“青铜文明”发源地——铜绿山。

早在隋朝,便有人开始在此经商,金牛镇也因此有“小汉口”的美誉。镇上的老人介绍,往日的虬川河可不像现在这么安静,从清朝至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运载货物的商船挤满了码头。 随着楚迁都郢(现荆州)和铜绿山管辖权的变迁,曾经灿烂辉煌的鄂王城遭弃,独享千年孤独,并逐渐被人所遗忘。

二、湖北简介:

湖北,简称“鄂”,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武汉,因位于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地处中国中部,东邻安徽,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与河南毗邻,介于东经108°21′42″—116°07′50″、北纬29°01′53″—33°6′47″之间。全省总面积1859万平方千米。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鄂

百度百科-湖北

湖北的简称是鄂,由来已久。我们知道在各省的简称中,很大一部分是根据战国的命名的。在战国的时候,南方的大部分土地都被楚国所占有,湖北也曾是楚地的一部分。那么为什么湖北的简称不是楚而是鄂呢?

这其实涉及到了两个问题。第1个问题就是为什么鄂是湖北的简称?在湖北省的省会武汉,在商朝时期这里曾经出现过一个小诸侯国鄂国。他们与商朝王室互相联姻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在商朝鄂侯有着很高的官位。后来鄂侯跟随周天子伐纣有功,于是周王便让鄂候继续掌管鄂地。西周时期,鄂国已然成为了周朝南方的一个大国并且实力十分强大。强大的恶果引起了周天子的不满,于是周天子曾率大军多次攻打鄂国。被周天子吊打的恶果,只得辗转各地求的庇护场所。

西周末年周天子王纲不正,鄂国为了报仇就联合南方的少数民族势力,一起向北进攻周王的土地。虽然周天子王权衰弱,但他毕竟在当时还是天下的主人有着号令天下的权利。于是在各诸侯国联合下鄂国惨败,鄂国国君也被抓。失去了国君的鄂国,不久之后就被周围虎视眈眈的楚国吞并了土地,从此之后鄂国这个国家就从历史上消失了。

但鄂国消失并不代表鄂文化消失。在灭亡鄂国之后,楚王就曾把他的儿子封为鄂王掌管鄂地。后来秦始皇也在这里设置鄂县。三国时期,孙权还把鄂县改为武昌成了当时吴国临时首都。西晋时期,司马炎把武昌升格为郡。而到了隋唐时期,鄂县则变成了鄂州,其大致的地理位置就是现在的鄂州市一带。到了元朝的时候设立湖广行省,湖广行省的省会就在鄂州。明清时期沿用前朝的地理习惯一直用鄂代表湖北。

既然鄂从古代一直就代表着湖北,那么现在为什么有人倡导湖北应该把简称由鄂改成楚呢?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湖北作为中国重要的地区。在中国的经济地位越来越高所以相应的也要提高湖北在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在战国时代,楚国在中国南方是一个大国而鄂只是在湖北范围内的一个诸侯国。况且楚国有近800年的历史向外弘扬湖北的历史悠久,向内也可继承楚文化更重要的还可以吸引游客前来湖北旅游。

实际上湖北省改简称也并无道理。楚国在攻灭鄂国的时候,就已经把首都迁往了郢都,。在战国末期,楚国在与秦国的战争中割让了西部的大片土地这导致了楚国当时的政治经济中心都在湖北境内。再者鄂易让人联想到恶会破坏湖北的形象。

而实际上,10年前鄂改楚的行动在湖北早就开始了。早在2011年,湖北省官方正式表示将他们已经使用了十几年的鄂商正式改名为楚商。在此之后,楚商就可以正式代表湖北商人。湖北省官方强调,改名之后可以使湖北省商人的品牌效应得到极大提升,并且也凝聚了湖北商人的力量,使得湖北商人以一个新的姿态展现在中国与世界面前。在湖北省一直都有着鄂菜和楚菜的争议。

于是在2018年湖北省也开始推动鄂菜更名楚菜的进程,湖北省甚至宣布在2025年要打造万亿楚菜事业。不仅如此,在湖北省的宣传片和商业运作上,大力推进由鄂改楚的政策。二零一九年,湖北省推出了楚楚动人的宣传片在央视的黄金时间段播出,这正是把楚文化发挥到了极致。

由鄂改楚唤起了湖北人内心的楚文化情结。但是湖北的操作也引起了长江沿线十个省份的不满。在战国时期这十个省份都曾是楚国的国土,所以他们认为楚文化不应该被湖北省所独占,应该由这十个省份共有。所以这十个省反对湖北作为自己的省份简称。

不仅如此,如果将简称由鄂改为楚,会给湖北省产生巨大的经济压力,当年襄樊市改为襄阳市时,就曾花费过亿来更改城市名、车牌号、街道名、文件名等工作。而如果真有一天鄂变成了楚,则给湖北省带来的经济压力会是襄阳改名的几十倍之多。到那时湖北省就要拿出一大笔钱来支持改名的工作。这会对湖北省造成巨大的人力以及经济成本与程序上的压力。所以湖北省目前做法是逐步的将鄂改楚并且加大楚文化的宣传,等待时机成熟之后再改名也不迟。

1、在古代叫荆州。

2、湖北省,简称“鄂”,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武汉。地处中国中部地区,东邻安徽,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与河南毗邻,东西长约740千米,南北宽约470千米,总面积1859万平方千米,占中国总面积的194%。最东端是黄梅县,最西端是利川市,最南端是来凤县,最北端是郧西县。

3、著名景点:黄鹤楼、武汉东湖、神农架、武当山、长江三峡、隆中风景区等。

以上就是关于湖北为什么简称鄂全部的内容,包括:湖北为什么简称鄂、湖北为什么简称鄂而不是汉或楚、我国历史上的湖北省,到底是叫做鄂地还是楚地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83814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7
下一篇 2023-05-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