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是指高于海平面的高度,比如山海拔1000M就是指高于海平面1000M的山
相对高度指两个物体差,比如A物体1000M,B物体1200M,结论就是B物体相对于A物体高200M。
地面上每一个地方都有海拔高度那么,何谓海拔高度海拔高度的零点又从何算起呢海拔高度也称绝对高度,是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海拔的起点叫海拔零点或水准零点是某一滨海地点的平均海水面它是
海拔高度也称绝对高度,就是某地与海平面的高度差,通常以平均海平面做标准来计算,是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海拔的起点叫海拔零点或水准零点是某一滨海地点的平均海水面。
海拔是怎么计算的
先选取某海岸做常年的海平面观察,取常年平均位为基准海平面(海拔0米)。据此埋设基准点。我国现在用的是黄海海平面,基准点在青岛附近。由此海拔标高就利用精密布置、测量、计算得出的水准网就可以将全国各地的海拔高度统一。为获得精确的高度,要用各级精度的水准仪或是精确修正过的GPS高程测量。差一些的还可以用三角测量法。气压计法是用于野外勘探、考古、登山之用;超声波是测较深的海湖深度的。
无论怎么测,都要利用前面说的水准网做为参考,是一个相对的高度。如要测珠峰高度,一直以来的做法就是先通过漫长的水准网和水准线路将标高引到喜马拉雅山下,登山队员在山顶插标志,用三角函数计算而得,所以会有50厘米的中误差(也就是精确到1米范围内的样子吧)。当前测珠峰高程大多使用GPS测高,精度会有提高
海拔高度水平原点不同的海域的海平面高度是不一样的,如巴拿马运河的太平洋侧海平面比大西洋侧海平面高20厘米。
中国大陆:海拔采用青岛港验潮站的长期观测资料推算出的黄海平均海面作为基准面(零高程面)。
台湾:以基隆港东岸设置“台湾水平原点”作为测量基准点。
日本:以东京湾的平均海面作为基准,实际测量的基准点位于东京都千代田区旧参谋本部陆地测量部/国会前庭的“日本水平原点”。
英国:1915年5月至1921年4月英国西南岸康沃尔郡纽林的平均海面“Ordnance Datum Newlyn”。
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平均海面“Normaal Amsterdams Peil”。
海拔高度测量方法计算标准
通常以平均海平面做标准来计算,是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铅直距离。海拔的起点叫海拔零点或水准零点是某一滨海地点的平均海水面。它是根据当地测潮站的多年记录,把海水面的位置加以平均而得出的。
测量方法
当大地水准面在陆地下面,这段距离实际上是不能直接测定的。假设从海平面(可认为是大地水准面,其高程为零)起测,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到陆上某待定高程点,那么利用位差等于常数的原理,将水准路线每小段高差乘以该高差段的重力值的结果(位差),应等于待测点严格海拔高程乘以它沿重力线到大地水准面上的重力平均值。
因此,严格的海拔高等于沿水准路线测得的位差除以该重力平均值。但这个沿地下垂线上的重力平均值是不可能准确求得的,只能采用某种地壳密度模型的假定下推算的粗略近似值。为克服这种不可测性,同时避免水准路线上的重力测量工作,所有的重力值都用已知的正常重力公式计算得到,用这种方法得到的海拔高称为近似海拔高。
为了克服上述严格海拔高程的不可测性,另一种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将沿重力线到大地水准面的重力平均值换成正常重力值的平均值,后者可以精确计算,水准路线上的重力仍采用实测重力值。用这种方法定义的高程系统称为正常高系统。由于平均重力值的改变,其效果相当于高程起算面的改变,即不再是大地水准面,而称为似大地水准面。似大地水准面在海洋上同大地水准面一致,在陆地则有差别。目前,我国的法定高程系统是正常高系统。
定义1:
由平均海水面起算的地面点高度。
定义2:
平均海平面以上的垂直高度。
海拔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网络上,海拔一词也经常被用为一个人身高的代指。
详情:
>
指某地相对于平均海平面(作为零面)的垂直高度,又称“绝对高度”、“海拔高度”。自1957年以来,我国各地的绝对高度以“黄海平均海平面”或“黄海基面”作为全国统一的陆地标高起算面。
从水平面开始算起的高度
海拔3000米相当高了。。
例如喜马拉雅山海拔为:884443米
以前是8848米的
导语:大家都知道,高度是一个物理空间的概念,它是指从地面向上到某处的距离。高度是有许多说法的,如大地高大地高、海拔高、正常高等等。那么,大家知道大地高与海拔高的区别有哪些?大地高和海拔高是什么意思?以下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内容。
大地高与海拔高的区别
区别是性质不同,大地高是指地面上某点到沿通过该点的椭球面法线,到参考椭球面的距离。大地高一般用符号H表示。而海拔高(正常高)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某地与海平面的高度差,通常以平均海平面做标准来计算。某点的海拔高是该点到通过该点的铅垂线与似大地水准面的交点之间的距离。
大地水准面差距是从大地水准面上的点沿地球椭球法线到地球椭球的距离。高程异常ξ是似大地水准面与参考椭球面之间的高差。
地球表面上某点沿铅锤方向到大地水准面上的高程叫做正高。沿铅锤方向到似大地水准面的高度叫做正常高,我国目前采用的法定高程系统就是正常高系统。
大地水准面是最接近地球整体形状的重力位水准面,也是正高系统的高程基准面。由于正高与大地水准面的确定涉及到地球内部密度的假定,在理论上存在着不严密性,莫洛金斯理论作为现代大地测量里程碑,可以应用地面测量数据直接确定地球表面形状而不需要对地球密度作任何假设。
在这一理论体系中所构建的正常高系统,习惯上将所谓的似大地水准面称为该系统的高程起算面。然而,似大地水准面只是通过一定的数学关系对应于地面的一个几何曲面,它既不是具有物理意义的水准面,也不是对于所有空间各点都为唯一的高程起算面。
高程分类:
常用的高程系统共有正高、正常高、力高和大地高程4种,而高程基准各国均有不同定义。
正高:
沿地面点B的垂线方向到大地基准面的距离H称为正高。
由于该公式中的gm较难通过测量确定,因此一般通过过去的近似值来确定。
正常高:
正常高系统是为解决正高系统中ggm较难测量确定的问题而在1954年由苏联地理学家莫洛坚斯基提出的一种系统,该系统将正高系统中的gm换成容易精确计算的Ym。
力高:
由于同一水准点的正高和正常高系统测量值往往会有差别,为了在水利建设中避免出现问题,出现了力高的定义,力高的定义是指通过该点的水准面在纬度45°处的正常高。
大地高程:
大地高程以椭球面为基准面,是由地面点沿其法线到椭球面的距离。可以采用卫星大地测量法或几何物理结合大地测量法获得。
海拔高度的测量方法
1、传统几何水准测量法:是指从位于青岛的1985国家高程基准面开始,每35米设立一个标杆,用水准测量仪计算两边海拔高度的变化。
2、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高程拟合法:通过北斗基地增强全国一张网的整合与建设;构建位置服务开放平台,提供实时米级至厘米级高精准位置服务。
3、大地水准面精化法:1956年在青岛设立了水准原点,其他各控制点的绝对高程都是根据青岛水准原点推算。
示例
2005年,原国家测绘局测得珠峰峰顶岩石面海拔高程为884443米,精度为±021米。
要精确测量珠峰的高程,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海拔要从哪里算起。中国是以山东青岛验潮站的黄海平均海水面为海拔零点起算。测绘人员首先取得了西藏拉孜县相对山东青岛水准原点的精确高程。然后,测量队从拉孜县开始测量珠峰高程。
前半程采用水准测量法,每隔几十米竖立一个标尺,通过水准仪测出高差,一站一站地将高差累加起来就可得出准确的高差数字。这样一直传递到珠峰脚下的6个测量点,就得到了精确的高程数据。
海拔就是超出海平面的垂直高度。人们用一个确定的平均海水面来作为海拔的起算面。海拔也就定义为高出平均海水面的垂直高度。即高程或绝对高程。多半用来说明山峰的高度,高原的高度等,网络时代的今天,海拔一词也经常被用为一个人身高的代指,如果一个人身高不够,也有人会说,海拔不够之类的。
以上就是关于海拔和相对高度的概念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海拔和相对高度的概念是什么、“海拔高度”是以什么为标准的高度、海拔高度怎么计算 方法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