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庄公和曹刿的故事

鲁庄公和曹刿的故事,第1张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

鲁庄公将要迎战。

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

他的同乡说:“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

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从来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把它们分给身边的大臣。”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顺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对上天说实话。”曹刿说:“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到了那一天,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

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

曹刿说:“现在不行。”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

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大败。

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

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了战车,察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打了胜仗后,鲁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

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士气

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士气。

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

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

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在那里设有伏兵。

后来我看到他们的车轮的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不是昏君,因为:

其一:鲁庄公敢于迎战强敌齐国。

公元前684年,齐强鲁弱。齐国攻打鲁国,国难当头,鲁庄公没有软弱屈服于外来强势,而是主动打击侵略者。这一点证明鲁庄公有胆有识,并非无能之人。

其二:鲁庄公懂得人心的重要。

从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中我们可以得知以下三点:

(一)、鲁庄公重视与手下的关系。有钱财宝物不独享,而是分给手下大臣和武将。一个好的国君,他所统治的地盘一定是要人心上下团结的。这首先就要从领导集团做起,如果国君吝惜财物,不肯奖赏他人,自己的臣子也不会服从自己。能得到自己属下的“心”,才能使国家稳定,属下也会尽心尽力辅佐君主。

(二)、鲁庄公非常讲究诚信。祭祀神灵时,祭品数目不虚报,在对待曹刿尖锐的问题面前如实回答。这些都可以可以体现出鲁庄公的诚心。无“信”者,失天下,有“信”者,得人心。一个国君若在对待本国事情的时候讲信用,这样他的属下和人民才会信任他,支持他。

(三)、鲁庄公知道民心的重要。一个掌握生杀大权的国君能够做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这实属难得可贵。他能把案件处理得合情合理,人民才能够服从他,归顺他。连鄙夷“肉食者”的曹刿也用“忠之属也”赞美他,可见鲁庄公重视民心,也深得民心。

从以上三点,我们可以大致看出鲁庄公的为人:不吝惜私人财产,能使君臣和睦,讲诚信,取信于民,深得民心。这足以证明鲁庄公不是无谋国君,他有能力治理好一个国家。

其三:鲁庄公知人善任,能听取他人建议。

我们可以从文中得知,曹刿是一介平民,鲁庄公是一国国君,两人身份天差地别。鲁庄公若想杀死曹刿,就如同杀死一只小虫般简单。但是鲁庄公有没有因此就摆出国君的架子,对于曹刿的建议不理不睬甚至轻视曹刿呢?显然没有。相反,战前虚心的请教曹刿,战中及时听取曹刿正确的建议,战后耐心询问曹刿胜利的原因,总结战胜的经验。这些无不体现出鲁庄公知人善任,用人不疑,虚心纳谏。一个国君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使手下的人才“优劣得所”,让他们的才能充分发挥出来。通篇来看,若说曹刿是匹“千里马”,那么鲁庄公显然就是那伯乐,可见他并非无知之人。

鲁庄公尽管不是一个十分圣明的君王,但是,把他作为一个庸君,“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实在有失公正。细细地揣摩《曹刿论战》内容,也不难从鲁庄公身上发现有许多可取之处。

首先,鲁庄公能够打破等级观念,虚心纳谏,唯贤是用。

曹刿乃一介布衣,鲁庄公则为一国之尊,两者有着何等的地位悬殊!假如鲁庄公不能打破常规,消除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观念,将无一官半职的曹刿拒于门外,那么,也就没有了日后曹刿施展才能的机会,也许历史将会改写。难能可贵的是他不仅屈驾接受了曹刿的“请见”,而且还诚恳地回答了曹刿的一系列询问,一点也没摆君王的架子,显得是那么的随和虔诚,俨然是在对知己者促膝谈心。他还进一步接受了曹刿“战则请从”的要求,很亲密地“与之乘”。 作为一国之君,这种礼贤下士的精神不能不让人敬佩。战争过程中,鲁庄公虽多次出现“将鼓之”、“将逐之”等急躁冒进的念头,但当曹刿及时阻止后,他并没有坚持自己的错误,一意孤行,而是听从于曹刿的决断,把长勺之战的指挥大权交给了曹刿。正是因为鲁庄公的开明之举,才使得曹刿能够得心应手地运筹帷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在历史上写下辉煌的一页。可以说长勺之战的胜利,是曹刿和鲁庄公精诚合作的结果。

第二,在鲁庄公身上体现了浓厚的国民意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尽管鲁庄公战前未曾深谋远虑,应战的条件尚不成熟,“将战”难免显出一个最高统治者的仓促和盲目;但当敌国入侵之时,能立即作出积极的反应,亦属捍卫国家尊严的正义之举,这是无可厚非的。尤其是当曹刿“入见”后,向鲁庄公询问“何以战”的条件时,他能够列出“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这些取信于民的举措,至少可以证明他的头脑中还装着老百姓,他的统治还算是仁政的,这与暴虐的纣王、秦始皇有很大的区别。这也是鲁国“可以一战”的重要政治前提。

第三,鲁庄公有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者的圣明。

长勺之战胜利结束后,“公问其故”。评论家认为这又一次显示出鲁庄公的“鄙”——战争胜利了,而国君还“不知其故”!乍一想,似乎有理;细一琢磨,我们何尝不能看到他的诚实的一面:“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吗!“公”能“问其故”,这证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浅薄和无知的一面;但他不掩饰自己的无知,不羞于向地位低下的人求教,除了具有谦逊的胸怀之外,更需要有一种战胜虚伪的勇气!鲁庄公的这种圣明之举,是不少国君乃至许多王公大臣以及诸多自以为是的人难于做到的。

曹刿:爱国,深谋远虑,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指挥才能,作战时能准确地把握战机,从容镇定地作出决策。鲁庄公:激躁冒进,不懂行军作战。但知人善任,勤政爱民,不懂就问,是个明君。 请采纳。谢谢。

鲁庄公十年(前684年),齐桓公不顾主政大夫管仲的竭力劝阻,派鲍叔牙率大军伐鲁。此前,齐、鲁几次交战,鲁国都被打败。闻听齐大军压境,鲁庄公和群臣大惊失色,不知所措。这时,一直隐居的曹刿求见庄公,主动提出为抵抗齐军出谋划策。

庄公问曹刿:“齐强鲁弱,我们能打胜吗”曹刿反问:“陛下感到自己为百姓办了哪些好事,能使百姓和您同心同德去战胜敌人吗”庄公说:“我虽尽责不够,不过还是时时想到百姓。吃穿不敢独享,常常分给人们。”曹刿说:“这很好,但只靠施这些小恩小惠,百姓还不会真心实意跟陛下去作战的。”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玉器,丝织品等,我从不敢虚报,一定按照实情汇报。”曹刿回答说:“(这只是)小信用,不能让神灵信服,神是不会赐福给你的。”庄公又说:“我还能时刻想到百姓疾苦,凡重要诉讼案件,都亲自考察,不因自己所爱而滥赏,不因自己所恶而加刑,一定按实情作出处理。”曹刿高兴地说:“好!真能做到这样,我们就可以和齐国一决雌雄了。”

庄公进一步问:“我们用什么方法才能战胜齐国呢”曹刿说:“打仗要根据战场的千变万化随机处置,决不能事先凭空决定采用什么固定的战法。我愿和陛下一同率军前去作战,根据实际情况谋划。”庄公认为曹刿讲得有理,遂同曹刿一起带领大军迎敌。 齐、鲁两军在长勺(今山东曲阜北)摆开了阵势。齐主将鲍叔牙因一路进军顺利,有轻敌之心,首先下令击鼓进军。齐军呐喊着向鲁军阵地冲来。庄公见状,也欲击鼓迎战。曹刿连忙制止,并要庄公传令全军严守阵地,不得乱动和喧哗,擅自出战者斩。鲁军纹丝不动,齐军冲不破阵势,只好退了回去。鲍叔牙又下令第二次击鼓进攻,齐军重振精神,再次向鲁军阵地冲来,鲁阵仍岿然不动,齐军又一次退了回去。鲍叔牙见鲁军两次不出动,以为是怯阵,下令第三次击鼓进攻。这时,曹刿果断地告诉庄公击鼓冲锋。随着鼓声,鲁阵中杀声骤起,士兵们像猛虎出笼般冲杀过去,其势如迅雷不及掩耳。齐军被杀得七零八落,丢盔卸甲,狼狈溃逃。庄公见齐军败退,欲下令立即追击。曹刿忙说:“别急。”他仔细察看了齐军逃走的车辙,又登上战车前横木向齐军逃跑方向瞭望了一阵,方要庄公下令全力追击。鲁军追杀了30余里,斩杀、俘虏了许多齐军,缴获辎重无数,全胜而回。

战后,庄公问曹刿为何直到齐军第三次击鼓进军时才要下令出击,曹刿说;“打仗主要靠士气,而击鼓就是为了鼓舞士气。第一次击鼓进攻,士气旺盛;第二次再击鼓进攻,士气就已经衰落了;待到第三次击鼓进攻,士气已消失殆尽了。而我军却是一鼓作气,勇气十足,当然就把对方打败了。”庄公又问:“为什么齐军逃走了,你不让马上追赶呢”曹刿说:“大国之间交锋,虚虚实实,齐军虽退,也要特别提防有诈。我察看后击。”庄公十分佩服,说:“你是真正的军事家啊!”立即拜曹刿为大夫。

鲁庄公这个人物形象的几个闪光点。

一、放下尊严,虚心纳谏

《曹刿论战》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那时君主专制,帝王惟我独尊。朝纲上下,惟圣旨是从。国家大小事情,皇帝一个人说了算。鲁庄公面对“齐师伐我”,已经“公将战”。也就是说鲁庄公对这场战争何去何从,已经有了安排和布置。偏偏这个时候,曹刿,一介武夫(书本中注释为武士),执意进见。此时的鲁庄公于情于理上都不会接见曹刿,原因有二:一是战事紧急,容不得半点怠慢;二是鲁庄公已经“公将战”,迎战是铁定的了。但鲁庄公并没有高高在上,也不因曹刿是一个平民百姓而拒绝接见。不仅接见,而且有问必答。面对曹刿提出的“何以战”,鲁庄公能以实回答,在“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这两个迎战条件连遭否定后,鲁庄公并没有气恼。经过一番思索后,提出了“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终于得到了曹刿的肯定。鲁庄公能放下尊严,虚心纳谏,最终使得鲁国奠定了取胜的基础:战前政治上取信于民。

二、尽职尽责,知人善用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说明了鲁庄公尽职尽责,平时详细了解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为百姓排忧解难。身为一国之君,鲁庄公当然懂得江山社稷靠的是老百姓,所以即使日理万机,也不忘体恤民情,为老百姓做实事。君有爱民之心,民则有拥君之举。面对外强的入侵,鲁国人民绝不会袖手旁观,坐以待毙。只要鲁庄公一声令下,鲁国定会全民皆兵,那么再强大的敌人也只能葬身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再看看战争过程中的鲁庄公。“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我们看到鲁庄公亲临前线,身先士卒。同时与曹刿同乘一辆战车,也就是告诉我们,鲁庄公和曹刿并肩作战。这还不是因为曹刿战前的建议让鲁庄公刮目相看,他才有参与这么重要的一场战争的资格,可见鲁庄公知人善用。打仗时鲁庄公的指令又连遭制止,但鲁庄公能从谏如流。我们不能不佩服鲁庄公用人不疑,放手让曹刿施展才干,可谓虽鄙不顽犹大智。可以说,没有鲁庄公的宽容与支持,曹刿无论怎样有才有志,也得不到施展。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呀!

三、不耻下问,取长补短

鲁国军队在曹刿的正确指挥下,酣畅淋漓地结束了这场卫国战争。鲁国上下是一片欢腾,惟独鲁庄公仍在回忆整个战争过程:为什么曹刿要在“齐人三鼓”之后,曰:“可矣(击鼓)”为什么曹刿要在“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之后,曰:“可矣(追击)”为什么……无数个疑团,实在让鲁庄公不解。是不懂装懂,与民同庆呢,还是不耻下问,弄个水落石出呢?聪明的鲁庄公选择了后者。曹刿一番“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使鲁庄公幡然醒悟,原来是这样,战争真是太深奥了。退一步想,鲁国已经取得了胜利,鲁庄公有这个必要去追问取胜的原因吗大可不必。又有谁去询问鲁庄公知不知道鲁国取胜的原因谁也不敢。但鲁庄公认真求实,不怕暴露自己的短处,通过曹刿的分析,鲁庄公无疑获益匪浅。假使他日又有敌人侵犯,那么曹刿的这些军事理论和实战经验不就可以派上用场了吗取人之长,补已之短,鲁庄公实际上是在不断地实践之中完善自我。

长勺之战早已过去。每当人们谈及这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时,每当人们津津乐道于曹刿时,每当人们以“鄙”和“未能远谋”来武断地评判鲁庄公时,我总想为一代明君鸣不平。学会用多棱镜看历史人物,还原历史,让人物在当时当地的环境中活动。这样我们就会发现鲁庄公非“鄙”非“未能远谋”。相反,统帅弱鲁战胜强齐,创造中国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光辉范例,鲁庄公才是真正的缔造者。

以上就是关于鲁庄公和曹刿的故事全部的内容,包括:鲁庄公和曹刿的故事、请问:鲁庄公是个昏庸无能的国君吗、你认为鲁庄公是一个怎样的君主明君还是昏君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83563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7
下一篇 2023-05-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