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曾是什么意思

佛法曾是什么意思,第1张

亲,写错了,是“佛法僧”呢!

佛法僧,即佛教三宝。三宝是佛教的教法和证法的核心。简单地说,三宝指佛宝、法宝、僧宝。佛宝,指圆证佛道的本师释迦牟尼佛,也泛指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法宝,指佛的一切教法,包括三藏十二部经及八万四千法门;僧宝,指依诸佛教法如实修行、弘传佛法、度化众生的出家沙门。

——简单粗浅的理解,就是:佛,就是寺院里面的佛像,代表当年修成正果的佛;法:就是佛讲的言论,也就是现在佛经;僧:就是寺院里面的出家人。一座寺院,必须具备这三种要素才能算是一个正规的寺院。

佛教以佛、法、僧为三宝。

佛指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也泛指一切佛,佛是梵文佛陀音译的省略,意译是觉者,佛教认为佛不仅圆满觉悟了宇宙人生实相,并且能指导众生皆达到圆满觉悟;

法是梵文音译达摩的意译,指诸佛教诲众生的道理,也就是佛教中的义理;僧是梵文音译僧迦的省略,意译是和合众、法众,一般指出家四人以上所组成的僧团,这里指依继承和宣扬诸佛教法并按照其如实修行的僧团。

扩展资料:

三宝的分类

1、现前三宝

现前三宝就是指释尊在世时的三宝而言。释尊在世时代的三宝︰释尊本身就是佛宝,佛所说的教理就是法宝,释尊弟子如比丘、比丘尼等出家僧团就是僧宝。

2、住持三宝

住持三宝佛灭后各时代佛教中的三宝就是住持三宝。佛灭以后,被当成佛宝来崇拜的有︰由金属、木石等所塑造的佛像,或画在纸上的佛像,这些都成为信徒们归依礼拜的对象。

3、一体三宝

一体三宝也称为同体三宝。从哲学理论上来看佛法僧三宝,这三者应该当作一体来解释而不是个别的。佛发现了法,并且说法,因此而有佛的教理,如果没有佛陀悟法说法,便没有佛教教理,所以法是依存于佛的。

佛 法 僧就是三宝。我们要护持三宝。让这个世间。得有人弘扬正法。 戒 定 慧是三无漏学。首先是守好佛门的戒律。五戒十善。八关斋戒这些。这样子你才能得到 禅定。外不着相。内不着空。禅定之后。读了经书。明白里面的智慧。常随佛学。

供养佛法僧叫敬财。

接下来师父给大家讲“三福田”。第一福田是供养佛、 法、僧,这叫敬财,就是恭敬的财,是供给佛菩萨的财。 敬财就是恭敬的功德的福田,功德是最大的。第二福田是 供养父母、师父、老师,叫做供养恩田。恩田就是报恩的 福田。第三福田是供养贫困、贫苦、生病的人、残疾的人, 是属于悲田。悲田是什么?就是慈悲心供养。所以有三福 田的人就能很快地得到回报。敬田、恩田、悲田称为“三 福田”。

如果在心中经常供养父母、庙堂、穷苦的人,实际上 在你的心中就种上了三福田。做了这三种布施的人,福分 就会随之而来了。有时我们种了福分的种子,如果我们没 有给它水,我们没有让它照到太阳,善果会没有完全成熟, 但是你有了这个种子,你迟早会发芽的。意思是说,你只 要去帮助人家,你早点晚点会得到回报;你只要去供养佛 菩萨,你只要去对父母亲孝顺,你早点晚点会得到这个芽 ——开花结果。

如果像刚才说的,求菩萨而自己没有种三福田的种子, 你再怎么求是求不到。而你本身已经有这种布施了,你这 个芽已经种下去了,当时你太阳不足,水分不够,但是早 点晚点这颗芽会慢慢地长出来的。如果你这个种子种下去 之后,你看它还没有发芽,还没有长大,那个时候你去求 求菩萨,为什么有些人一求就灵啊?这个人一求财就发财 了呢?实际上他过去对人家很好,帮助了很多人,他拜佛, 他见庙就拜,他做功德……他想发财,他一求菩萨,“菩萨 保佑保佑我,给我点财运吧,让我这个生意做成吧。”“啪” 一下生意做成了。因为他求的时候是阳光和水全浇下去了, 那么这个芽一下子发开了,边上人一看,“哇,他怎么一求 就灵了?我求了一辈子都没灵啊?”因为你没有种子啊, 人家有种子种下去了。师父讲得还不够透彻啊?难道菩萨 偏心吗?是人家有种子种在里面啊。所以要明白,福分汇 聚善果显前。福分要把它汇总、聚在一起,这个时候,福 分越多,你善良的果实才会结果啊。

人学佛为什么要有智慧呢?因为智慧它是通十方法界 的。有智慧的人懂得敬师、重法、实修,所以师父教你们 成为有智慧的人,你们要懂得尊敬老师,要懂得尊敬我们 学的佛法,不该做的不能做,要实实在在地修,不是假心 假意地修。如果你想智慧更多一点的话,你要懂得行者知 错。你想一下,智慧越来越多,你就越要懂得要忏 悔,因 为你把身上的错误忏 悔光了,你的智慧才会散发出来啊。 你心中的佛性,本来是很有智慧的,但你把佛性在累世弄 脏了,你每一天忏 悔就等于你每一天把这个佛性擦亮啊, 你越擦得亮,它的光就越能照出来啊。

------心中常种三福田 通灵活佛lu军宏台长开示(恭录部分)

请问“皈依佛法僧”的意思

答 :出家人皈依佛法僧,佛指的是佛祖,佛门或是佛家;法就是佛法;僧指的就是僧团,很多的比丘与比丘尼。但是我们修心灵法 M的在家居士,要怎么皈依佛法僧呢?我们就是“佛在心中,法在行中,僧在戒中” 。我们学佛法就是以戒为本,戒就是佛法的根本,我们虽然是居士,但是我们就是像和尚一样规范自己。

在佛教中,信徒是以佛、法、僧的三宝为皈信或皈敬的对象,而不是崇拜流行于民间的诸神,故在释迦牟尼佛成道之后,最初度化在家信徒,即授三皈。所谓三皈,便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具体称为皈依三宝。

佛是大觉者,他是自觉、觉他而智慧与福德究竟圆满的人;法是由佛所说成佛的方法,以及为什么要成佛的道理;僧是学佛求法,并且助佛弘化、广度众生的出家人。

初成佛道的释迦世尊,在尚未度出家弟子之前,便对两位在家弟子(商人提谓及婆梨迦)说:“皈依佛、皈依法、皈依未来比丘僧。”因此唯有三皈具足,才能成为正信的佛教徒。

如果仅止于信佛而不信法、不信僧,那是盲目的崇拜,便和民间的神鬼信仰类似;如果仅仅探究法义而不信佛、也不信僧,那就相当于一般的学者,看书做学问,与自己的信仰无关。

如果仅皈依僧,即与民间流行的认义父义母、拜龙头大哥等相近。唯有三宝具足,才能学佛、修法和敬僧。

以上就是关于佛法曾是什么意思全部的内容,包括:佛法曾是什么意思、佛法僧三宝是什么意思、佛法僧与戒定慧的关系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83530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7
下一篇 2023-05-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