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本文分类:诗词名句 发布时间:2014/11/29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战国]《论语·里仁》
注释讷:言语艰难。
翻译君子说话要谨慎缓慢,工作要勤劳敏捷。
鉴赏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用以说明应当少说话多做事,或强调实际行动的重要。这句话告诉我们说话要慢慢说,要三思而后说,不要口不遮拦,信口开河;办事情一定要积极敏捷、果敢决断、雷厉风行,不要拖泥带水。不然言多必失,祸从口出,却不知所以然,岂不误了大事;而做事优柔寡断,机会必将贻误殆尽。
日计之而不足,岁计之而有余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1、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的意思是君子做到话语谨慎,做事行动敏捷。
2、出处:《论语·里仁》。
3、《论语·里仁》是《论语》的第四篇,包括26章,主要内容涉及到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孝敬父母的问题以及君子与小人的区别。这一篇包括了儒家的若干重要范畴、原则和理论,对后世都产生过较大影响。
讷于言而敏于行是一个汉语词汇,直译为君子做到话语谨慎,做事行动敏捷。内涵意思是:人们应该说话谨慎,因为祸从口出,说话不谨慎,伤害自己又伤害他人,招来麻烦甚至招致灾祸。出自《论语·里仁》篇。
讷于言,敏于行拼音:nè yú yán,mǐn yú xíng
成语形式 :6字成语
成语结构 :复句式成语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讷于言,敏于行近义词:敏行讷言
讷于言,敏于行反义词:问心有愧
讷于言,敏于行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相关造句
1、我是那种讷于言敏于行、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人,平时少言寡语,显得很酷似的,关键时刻,总能发表与众不同的言论而著名。
2、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3、相反他觉得“刚毅木讷近仁”,倡导“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强调对一个人要“听其言而观其行”,由此才能达到脱俗的境界。
4、赵无锋倒是个讷于言敏于行的君子,动作极快,半只山鸡眼看只剩个大把腿。
5、 我赞成罗素先生的一句话:“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大多数的参差多态都是讷于言敏于行的人创造出来的。
百度百科-讷于言而敏于行
原文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注释
讷nè:讷,言难也。――《说文》。不善于讲话,迟钝。这里指说话要谨慎。
敏:敏,疾也。――《说文》。聪明,机智,迅速,反应快。
意译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原文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注释 讷nè:讷,言难也――《说文》不善于讲话,迟钝这里指说话要谨慎敏:敏,疾也――《说文》聪明,机智,迅速,反应快意译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意义君子说话的时候要谨慎,而在行动的时候要积极直白点的;管好自己的嘴巴,做好自己的事情要积极的哦!出处 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以上就是关于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全部的内容,包括: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是什么意思 论语里仁的理解、讷于言而敏于行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