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汉朝定都哪里

建立汉朝定都哪里,第1张

汉朝都城是长安、洛阳、许昌、南阳。

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定都长安,又称前汉。后世史学家不承认新朝和玄汉合法性,所以一般将其合并到汉朝历史里。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定都洛阳,又称后汉,史抄称东汉。西汉与东汉合称两汉,即为汉朝。后代的三国时期汉昭烈帝刘备建立蜀汉,自称季汉,又称西蜀。

公元25年刘秀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统一天下后息兵养民,史称光武中兴,汉明帝、汉章帝沿袭轻徭薄赋,天下安平、百姓殷富,开创明章之治。汉和帝继位后励精图治,选贤纳谏,劳谦有终,丝绸之路延伸至欧洲。公元100年罗马帝国遣使来朝,东汉国力趋于极盛,史称永元之隆。

长安介绍

长安,是西安的古称,地处关中平原中部,素有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的美誉,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10世纪间,曾有13个朝代在此建都,西安与罗马、开罗、雅典并称为世界四大古都。

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居中国古都之首,也被赋予最早的东方世界之都。西周在此兴文修武,制礼作乐,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础。秦横扫六合,确定了后世两千多年的国家框架。唐帝国励精图治,社会开放,创造了辉煌的大唐盛世。

百度百科—汉朝

汉五年,刘邦于垓下击败西楚霸王项羽,随后迅速荡平楚地,在诸侯和大功臣的拥戴下,在定陶即皇帝位,定都洛阳,后来,刘邦又将都城迁到关中。刘邦为何要定都洛阳,又为何要迁都关中?

(影视形象:电视剧《汉刘邦》中的刘邦)

首先,刘邦自比周天子,其部下大多不是秦人,所以刘邦定都洛阳。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的传主是刘敬和叔孙通,刘敬本名娄敬,因建议刘邦迁都关中而被赐姓刘氏。

刘敬被赐姓刘氏之前,由齐地到陇西去戍边,途径洛阳的时候,知道刘邦正在洛阳,便跟同是齐人的老乡虞将军说,他要求谒见皇帝,跟皇帝谈论一件天下大事。虞将军见他穿着普普通通的羊皮袄,觉得不像话,便找了一身干净的漂亮的贵气的衣服给他,他说,如果我是穿着丝绸来的,就穿着丝绸去见皇帝,如果我是穿着布衣来的,我就穿着布衣去见皇帝,我绝不换衣服。

刘邦并未因刘敬出身低微而拒绝见刘敬,反而热情地款待了刘敬,把肥美的食物赏赐给刘敬,待到刘敬吃饱喝足,刘邦才和刘敬谈论起正事来,也就是问刘敬,到底要和自己谈论哪一件天下大事。

刘敬反问刘邦,“陛下都洛阳,岂欲与周室比隆哉?”翻译成现代白话文,刘敬是在问,皇上把都城定在洛阳,岂不是要和有着八百年江山的周王室比一比,比比谁更伟大吗?

对于刘敬的问题,刘邦毫不犹豫地而给出了肯定的回答。也就是说,刘敬猜中了刘邦的心思,刘邦之所以要把汉家江山的都城定在洛阳,就是在效仿周天子,当年,周成王亲政之后,开始营造洛阳为新都,而后把都城从镐京迁到洛阳,定都洛阳时,也是周代最为辉煌的时期。

另外,这篇传记也提到,听到刘敬的一番分析之后,刘邦动了迁都的念头,但在跟群臣开会讨论时,有的人说迁都好,有的人说定都洛阳好。

说定都洛阳好的,无非两个原因,一是定都洛阳的周的国祚久,定都关中的秦在一统天下之后二世而斩,二是刘邦的功臣大多不是关中人,定都洛阳的话,离他们的故乡比较近,中国人的乡土情怀,是从政者不得不考虑的,刘邦当年被封王巴蜀,就有好多士兵做了逃兵,原因就在于离故乡太远了,刘邦之所以能很快从巴蜀出来,一部分原也是因为士兵们思乡,利用士兵们的思乡之情,可以东争天下。

故而,定都洛阳的另一个原因便是功臣们的乡土情结。

(影视形象:电视剧《汉刘邦》中的刘敬)

其次,迁都关中,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前边说了,刘邦自比周天子,又因为洛阳距离功臣们的故乡近,所以就定都洛阳了,定都洛阳也反应了刘邦君臣的美好愿望,刘邦君臣期翼汉家江山可以像周一样长久。

也就是说呢,把都城定在哪里,最根本的,还是定都哪里更利于国祚长久、更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刘敬直接指出,汉与周不同,周可以定都洛阳,汉却不可以。

汉与周哪里不同呢?

刘敬直言不讳地说,周取天下,是靠十几代君王一点点地积累道德、名声,最终使天下人都佩服周,这便是孔子所说的“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而汉之取天下,从汉元年到垓下之战,也不过四年多一点,就算是把两年多的秦末战争加起来,也不到七年,七年之中,刘邦就从一个普通百姓成长为大汉天子,如此迅速的成长速度,是因为刘邦有周代君王的道德吗?或许刘邦的道德水平不低,但帮刘邦取天下的,绝非道德,而是武力。

从沛公到汉王,从汉王到皇帝,是因为刘邦能聚人,能聚起更多的英雄豪杰,刘邦的军力越来越强,强到除项羽之外的其他诸侯不得不向刘邦俯首称臣,但刘邦的武力能一直最强吗?刘邦的武力能一直碾压其他的诸侯吗?答案是很难,曾经的项羽也是武力最强的,也曾碾压几乎所有的诸侯,然而,项羽的都城彭城是四战之地,项羽从彭城出兵打谁都方便,别人打他其实也方便,所以刘邦还不能与项羽掰手腕时就能攻入项羽的都城。

与项羽定都的彭城相比,洛阳虽然不是四战之地,但可用的天险也很少,加上洛阳所在的地方并没有特别多的良田,粮食产出有限,能养活的人口也就有限,刘邦定都洛阳,早晚会被拖累死。

跟洛阳比起来,当时的关中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函谷关,就算天下皆叛,刘邦的武力已不如人,只要守住函谷关,也能保住汉之社稷,再一个,从函谷关出去,还有水路可通天下,关外的粮食、财物可以凭水路运到关中,关外有诸侯或百姓作乱,刘邦还可以借助水路顺流而下,迅速平定天下,另外,关中沃野千万里,全是好耕地,能产的粮食非常多,可承载的人口上限极高,有人就有兵力,有兵力就有武力,有武力就能威慑住心怀异之志之人。

简言之,定都关中,远比定都洛阳更能国祚长久、更能长治久安,因此,理性如刘邦,最终当然会选择定都关中,决定定都关中之后,秦旧都咸阳因被项羽毁坏不能用了,汉相萧何便重新营造了新都,新都最后定名为长安,也就是现在的西安。

(影视形象:电视剧《汉刘邦》中的刘邦)

综上所属,刘邦最初并没有把都城定在长安,而是定在了洛阳,所以在“汉初三杰”这一典故的记载中,才有“高祖置酒洛阳南宫”的故事背景。定都洛阳一年多以后,在刘敬的提醒下,刘邦发现了定都洛阳的不妥,在张良的肯定下,刘邦决定迁都关中,决定迁都关中之后,萧何营造了新都,新都最终被命名为长安,这才有了刘邦定都长安的事情。

公元前202年2月 刘邦统一中国,登基称帝,建立汉朝,定都洛阳。 公元前202年5月 刘邦迁都长安 公元前202年 分别分封无诸和 为闽南王和东越王,实行少数民族自治政策。 公元前202年-公元前195年 陆续下达一系列诏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治理天下,恢复生产,发展经济。 公元前201年 平定临江王叛乱 公元前201年 平定燕王臧涂叛乱 公元前200年 韩王信叛乱,匈奴入侵 公元前200年 北征匈奴,迅速平定韩王信反叛势力,先击败匈奴先头部队,后因增兵未到,轻敌致白登围。 公元前200年 制定礼仪 公元前199年 与匈奴和亲。领兵亲征,平定韩王信余寇,击败韩王信与匈奴勾结势力。 公元前199年 刘邦下令将六国共十万余贵族和豪强迁徙至帝都关中周围,以加强管理统治,消除六国地方原王族及贵族复辟势力。 公元前198年 处理赵国相贯高谋反事件 公元前197年 平定赵国相陈烯叛乱 公元前196年 封赵佗为南越王,巩固南方统一局面 公元前196年 划闽南国与南越国交界处一部分土地,成立东越国,分封少数民族织为东越王,实行少数民族自治政策,同时使各少数民族异姓王互相牵制。 公元前196年 平定九江王英布叛乱 公元前195年 作大风歌 公元前195年 作鸿鹄歌 公元前195年 下求贤诏 公元前195年4月25日(公历6月1日) 刘邦驾崩,终年62岁或53岁,葬于陕西长陵,庙号为“太祖”,谥号为“高皇帝”。

以上就是关于建立汉朝定都哪里全部的内容,包括:建立汉朝定都哪里、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时,为什么要定都长安、刘邦建立汉朝,定都在现在的哪个城市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83224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7
下一篇 2023-05-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