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吴三桂和陈圆圆得诗句

关于吴三桂和陈圆圆得诗句,第1张

1那一世

《圆圆曲》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怒为红颜

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天亡自荒宴。

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

相见初经田窦家,侯门歌舞出如花。

许将戚里箜篌伎,等取将军油壁车。

家本姑苏浣花里,圆圆小字娇罗绮。

梦向夫差苑里游,宫娥拥入君王起。

前身合是采莲人,门前一片横塘水。

横塘双桨去如飞,何处豪家强载归。

此际岂知非薄命,此时唯有泪沾衣。

薰天意气连宫掖,明眸皓齿无人惜。

夺归永巷闭良家,教就新声倾坐客。

坐客飞觞红日暮,一曲哀弦向谁诉?

白晳通侯最少年,拣取花枝屡回顾。

早携娇鸟出樊笼,待得银河几时渡?

恨杀军书抵死催,苦留后约将人误。

相约恩深相见难,一朝蚁贼满长安。

可怜思妇楼头柳,认作天边粉絮看。

遍索绿珠围内第,强呼绛树出雕阑。

若非壮士全师胜,争得蛾眉匹马还?

蛾眉马上传呼进,云鬟不整惊魂定。

蜡炬迎来在战场,啼妆满面残红印。

专征萧鼓向秦川,金牛道上车千乘。

斜谷云深起画楼,散关月落开妆镜。

传来消息满江乡,乌桕红经十度霜。

教曲伎师怜尚在,浣纱女伴忆同行。

旧巢共是衔泥燕,飞上枝头变凤凰。

长向尊前悲老大,有人夫婿擅侯王。

当时只受声名累,贵戚名豪竞延致。

一斛明珠万斛愁,关山漂泊腰肢细。

错怨狂风飏落花,无边春色来天地。

尝闻倾国与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

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

全家白骨成灰土,—代红妆照汗青。

君不见,

馆娃初起鸳鸯宿,越女如花看不足。

香径尘生乌自啼,屧廊人去苔空绿。

换羽移宫万里愁,珠歌翠舞古梁州。

为君别唱吴宫曲,汉水东南日夜流!

《圆圆曲》是清初诗人吴梅村的诗歌作品,同时也是清诗中享有最高声誉的七言歌行。

2李敖写过的有吴三桂和陈圆圆的诗

笑傲五十年

浮海半世纪,来台五十年。

真正男子汉,不用月经棉。

一不不可止,不不不没完:

不讲什么学、不谈什么玄,

学说皆狗嘴,一律不自然;

不信什么教、不逃什么禅,

宗教皆狗屁,大脑变浅盘;

不入什么党、不进什么团,

政治皆狗屎,吐它一口痰!

我是大丈夫,天下第一男,

一人敌一国,骂人讨人嫌,

宁当老妖怪,不做小可怜,

戡天干天怒,凶神怒下凡,

独来又独往,专门把人缠,

一切靠自己,不靠好人缘。

自己又是青,自己又是蓝,

生平无所恋,所恋在红颜,

自非吴三桂,不靠陈圆圆。

不再十七岁,没有那么甜;

只爱一点点,没有那么粘。

不靠大家乐,不靠快乐丸,

或靠威而钢,聊饮青春泉。

浮海半世纪,祸台五十年。

老眼空四海,不坐五湖船。

不去蓬莱岛、不去桃花源,

只见浊水溪,不见易水寒。

一朝安乐死,化做李龙眠,

遗爱捐医院,枯骨临风前。

生时做猛虎,濒死变春蚕,

春蚕到死丝方尽,李敖一去兮不复还!

1999年3月26日晨5时,在中国台湾

百度李敖贴吧、李敖论坛、李敖研究网,最全李敖资料!

3谁知道描写陈圆圆和吴三桂的那首诗是什么

吴梅村 《圆圆曲》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天亡自荒宴。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

相见初经田窦家,侯门歌舞出如花。许将戚里空侯伎,等取将军油壁车。

家本姑苏浣花里,圆圆小字娇罗绮。梦向夫差苑里游,宫娥拥入君王起。

前身合是采莲人,门前一片横塘水。横塘双桨去如飞,何处豪家强载归?

此际岂知非薄命,此时只有泪沾衣。熏天意气连宫掖,明眸皓齿无人惜。

夺归永巷闭良家,教就新声倾座客。座客飞觞红日暮,一曲哀弦向谁诉?

白皙通侯最少年,拣取花枝屡回顾。早携娇鸟出樊笼,待得银河几时渡?

恨杀军书抵死催,苦留后约将人误。相约恩深相见难,一朝蚁贼满长安。

可怜思妇楼头柳,认作天边粉絮看。遍索绿珠围内第,强呼绛树出雕栏。

若非壮士全师胜,争得娥眉匹马还?蛾眉马上传呼进,云鬟不整惊魂定。

蜡炬迎来在战场,啼妆满面残红印。专征箫鼓向秦川,金牛道上车千乘。

斜谷云深起画楼,散关月落开妆镜。传来消息满江乡,乌桕红经十度霜。

教曲伎师怜尚在,浣纱女伴忆同行。旧巢共是衔泥燕,飞上枝头变凤凰。

长向尊前悲老大,有人夫婿擅侯王。当时只受声名累,贵戚名豪竞延致。

一斛珠连万斛愁,关山漂泊腰肢细。错怨狂风飏落花,无边春色来天地。

尝闻倾国与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

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汗青。君不见馆娃初起鸳鸯宿,越女如花看不足。

香径尘生鸟自啼,屧廊人去苔空绿。换羽移宫万里愁,珠歌翠舞古梁州。

为君别唱吴宫曲,汉水东南日夜流。

4描写陈圆圆诗词有哪些

1、家本姑苏浣花里,圆圆小字娇罗绮。

2、吴刘不争红颜女,十万清兵怎入关?

3、声声羌笛吹杨柳,月映官街,懒赋梅花,帘里人儿学唤茶。

4、秀发丰颐俏丽姿,梨园歌女动京师。

5、哭尽半生红粉泪,香魂终断五华池。

6、疑尔楚腰娇无力,如何开那山海关?

1、该句出自清初诗人吴梅村的《圆圆曲》,原文如下: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天亡自荒宴。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

相见初经田窦家,侯门歌舞出如花。许将戚里空侯伎,等取将军油壁车。

家本姑苏浣花里,圆圆小字娇罗绮。梦向夫差苑里游,宫娥拥入君王起。

前身合是采莲人,门前一片横塘水。横塘双桨去如飞,何处豪家强载归?

此际岂知非薄命,此时只有泪沾衣。熏天意气连宫掖,明眸皓齿无人惜。

夺归永巷闭良家,教就新声倾座客。座客飞觞红日暮,一曲哀弦向谁诉?

白皙通侯最少年,拣取花枝屡回顾。早携娇鸟出樊笼,待得银河几时渡?

恨杀军书抵死催,苦留后约将人误。相约恩深相见难,一朝蚁贼满长安。

可怜思妇楼头柳,认作天边粉絮看。遍索绿珠围内第,强呼绛树出雕栏。

若非壮士全师胜,争得娥眉匹马还?蛾眉马上传呼进,云鬟不整惊魂定。

蜡炬迎来在战场,啼妆满面残红印。专征箫鼓向秦川,金牛道上车千乘。

斜谷云深起画楼,散关月落开妆镜。传来消息满江乡,乌桕红经十度霜。

教曲伎师怜尚在,浣纱女伴忆同行。旧巢共是衔泥燕,飞上枝头变凤凰。

长向尊前悲老大,有人夫婿擅侯王。当时只受声名累,贵戚名豪竞延致。

一斛珠连万斛愁,关山漂泊腰肢细。错怨狂风飏落花,无边春色来天地。

尝闻倾国与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

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汗青。君不见馆娃初起鸳鸯宿,越女如花看不足。

香径尘生鸟自啼,屧廊人去苔空绿。换羽移宫万里愁,珠歌翠舞古梁州。

为君别唱吴宫曲,汉水东南日夜流。

2、该句出自张志真的《咏陈圆圆》,原诗如下:

大明气数游离间, 闯王兴师闹翻天。

吴刘不争红颜女,十万清兵怎入关?

3、该句出自明末清初陈圆圆的《丑奴儿令》。原词如下:

满溪绿涨春将去,马踏星沙,雨打梨花,又有香风透碧纱。

声声羌笛吹杨柳,月映官街,懒赋梅花,帘里人儿学唤茶。

4、该句出自《七绝•咏”秦淮八艳“十六首》,朝代作者不详,原诗如下。

秀发丰颐俏丽姿,梨园歌女动京师。

闯王兵败许方悔,恰是红颜不可欺。

5、该句出自《七绝•咏”秦淮八艳“十六首》,朝代作者不详,原诗如下。

空门一入世人知,正是吴周乱国时。

哭尽半生红粉泪,香魂终断五华池。

6、该句出自《陈圆圆》,朝代作者不详,原诗如下。

生来若非秀可餐,江山自出李圆圆。

疑尔楚腰娇无力,如何开那山海关?

陈圆圆(1623—1695),江苏常州武进人,原姓邢,名沅,又字畹芬,明末清初苏州名妓,秦淮八艳之一。因其美貌被吴三桂纳为妾室。当吴三桂答应投降李自成时,闻自己的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的部将所占有,冲冠大怒,高叫:“大丈夫不能自保妻室何生为?”遂投降了清军,引清军入关,与李自成的农民军开战。这就是吴梅村在《圆圆曲》中所曰:“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陈圆圆的美貌倾倒了吴三桂,倾倒了刘宗敏,倾倒了大顺王朝,也倾倒了许多年后无数的男人。即便李自成不敌清军,如果吴三桂不投降多尔衮,满人至少要晚入关几十年。所以说陈圆圆以她个人魅力,影响着别人而改变了历史。由此,陈圆圆背上了百年“红颜祸水”之恶名。其实当时的历史变革并非出自陈圆圆己愿,她作为一个烟花女子是改变不了这一切的。张志真所写《咏陈圆圆》正道出了此番心酸无奈。

5求吴三桂的一首诗

月白风清星眨眼,英雄美人无限欢。

适才倒浇红蜡烛,此番又掉夜行船。

偷香粉蝶餐花元,戏水蜻蜓上下旋。

乐极情浓无限趣,灵龟口内吐清泉。

[好梦佳时难长远啊!两人温柔难分时,出军号角紧紧吹,没办法,吴三桂只好拜别新欢……]

在众多的文学作品和关于吴三桂的介绍中,都描写吴三桂与陈圆圆在田弘遇相赠之前曾有交往,甚至是书信往来。并且还有吴三桂给陈圆圆的一首诗为证。

诗是这样写的:

华筵回首忆当时,别后萧郎尚寄诗。

人说拈花宜并蒂,我偏种树不连枝。

鸳衾好梦应怀旧,鲛帕新题令赠谁?

料忆秋风寒塞外,有人犹写断肠词。

录用此诗的人也说诗非吴三桂所作,乃是他人代笔。其用意无非就是想印证吴三桂如何贪恋美色,以至导致后来的“一怒冲冠”。

6有关陈圆圆的诗句

《圆圆曲》年代: 清 作者: 吴伟业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天亡自荒宴。

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相见初经田窦家,侯门歌舞出如花。

许将戚里箜篌伎,等取将军油壁车。家本姑苏浣花里,圆圆小字娇罗绮。

梦向夫差苑里游,宫娥拥入君王起。前身合是采莲人,门前一片横塘水。

横塘双桨去如飞,何处豪家强载归。此际岂知非薄命,此时唯有泪沾衣。

薰天意气连宫掖,明眸皓齿无人惜。夺归永巷闭良家,教就新声倾坐客。

坐客飞觞红日暮,一曲哀弦向谁诉?白晳通侯最少年,拣取花枝屡回顾。早携娇鸟出樊笼,待得银河几时渡?恨杀军书抵死催,苦留后约将人误。

相约恩深相见难,一朝蚁贼满长安。可怜思妇楼头柳,认作天边粉絮看。

遍索绿珠围内第,强呼绛树出雕阑。若非壮士全师胜,争得蛾眉匹马还?蛾眉马上传呼进,云鬟不整惊魂定。

蜡炬迎来在战场,啼妆满面残红印。专征萧鼓向秦川,金牛道上车千乘。

斜谷云深起画楼,散关月落开妆镜。传来消息满江乡,乌桕红经十度霜。

教曲伎师怜尚在,浣纱女伴忆同行。旧巢共是衔泥燕,飞上枝头变凤凰。

长向尊前悲老大,有人夫婿擅侯王。当时只受声名累,贵戚名豪竞延致。

一斛明珠万斛愁,关山漂泊腰肢细。错怨狂风飏落花,无边春色来天地。

尝闻倾国与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

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汗青。君不见,馆娃初起鸳鸯宿,越女如花看不足。

香径尘生乌自啼,屧廊人去苔空绿。换羽移宫万里愁,珠歌翠舞古梁州。

为君别唱吴宫曲,汉水东南日夜流。

7描写陈圆圆诗词有哪些

1、家本姑苏浣花里,圆圆小字娇罗绮。

2、吴刘不争红颜女,十万清兵怎入关? 3、声声羌笛吹杨柳,月映官街,懒赋梅花,帘里人儿学唤茶。 4、秀发丰颐俏丽姿,梨园歌女动京师。

5、哭尽半生红粉泪,香魂终断五华池。 6、疑尔楚腰娇无力,如何开那山海关? 1、该句出自清初诗人吴梅村的《圆圆曲》,原文如下: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天亡自荒宴。

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 相见初经田窦家,侯门歌舞出如花。

许将戚里空侯伎,等取将军油壁车。 家本姑苏浣花里,圆圆小字娇罗绮。

梦向夫差苑里游,宫娥拥入君王起。 前身合是采莲人,门前一片横塘水。

横塘双桨去如飞,何处豪家强载归? 此际岂知非薄命,此时只有泪沾衣。熏天意气连宫掖,明眸皓齿无人惜。

夺归永巷闭良家,教就新声倾座客。座客飞觞红日暮,一曲哀弦向谁诉? 白皙通侯最少年,拣取花枝屡回顾。

早携娇鸟出樊笼,待得银河几时渡? 恨杀军书抵死催,苦留后约将人误。相约恩深相见难,一朝蚁贼满长安。

可怜思妇楼头柳,认作天边粉絮看。遍索绿珠围内第,强呼绛树出雕栏。

若非壮士全师胜,争得娥眉匹马还?蛾眉马上传呼进,云鬟不整惊魂定。 蜡炬迎来在战场,啼妆满面残红印。

专征箫鼓向秦川,金牛道上车千乘。 斜谷云深起画楼,散关月落开妆镜。

传来消息满江乡,乌桕红经十度霜。 教曲伎师怜尚在,浣纱女伴忆同行。

旧巢共是衔泥燕,飞上枝头变凤凰。 长向尊前悲老大,有人夫婿擅侯王。

当时只受声名累,贵戚名豪竞延致。 一斛珠连万斛愁,关山漂泊腰肢细。

错怨狂风飏落花,无边春色来天地。 尝闻倾国与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

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 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汗青。

君不见馆娃初起鸳鸯宿,越女如花看不足。 香径尘生鸟自啼,屧廊人去苔空绿。

换羽移宫万里愁,珠歌翠舞古梁州。 为君别唱吴宫曲,汉水东南日夜流。

2、该句出自张志真的《咏陈圆圆》,原诗如下: 大明气数游离间, 闯王兴师闹翻天。 吴刘不争红颜女,十万清兵怎入关? 3、该句出自明末清初陈圆圆的《丑奴儿令》。

原词如下: 满溪绿涨春将去,马踏星沙,雨打梨花,又有香风透碧纱。 声声羌笛吹杨柳,月映官街,懒赋梅花,帘里人儿学唤茶。

4、该句出自《七绝•咏”秦淮八艳“十六首》,朝代作者不详,原诗如下。 秀发丰颐俏丽姿,梨园歌女动京师。

闯王兵败许方悔,恰是红颜不可欺。 5、该句出自《七绝•咏”秦淮八艳“十六首》,朝代作者不详,原诗如下。

空门一入世人知,正是吴周乱国时。 哭尽半生红粉泪,香魂终断五华池。

6、该句出自《陈圆圆》,朝代作者不详,原诗如下。 生来若非秀可餐,江山自出李圆圆。

疑尔楚腰娇无力,如何开那山海关? 陈圆圆(1623—1695),江苏常州武进人,原姓邢,名沅,又字畹芬,明末清初苏州名妓,秦淮八艳之一。因其美貌被吴三桂纳为妾室。

当吴三桂答应投降李自成时,闻自己的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的部将所占有,冲冠大怒,高叫:“大丈夫不能自保妻室何生为?”遂投降了清军,引清军入关,与李自成的农民军开战。这就是吴梅村在《圆圆曲》中所曰:“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陈圆圆的美貌倾倒了吴三桂,倾倒了刘宗敏,倾倒了大顺王朝,也倾倒了许多年后无数的男人。即便李自成不敌清军,如果吴三桂不投降多尔衮,满人至少要晚入关几十年。

所以说陈圆圆以她个人魅力,影响着别人而改变了历史。由此,陈圆圆背上了百年“红颜祸水”之恶名。

其实当时的历史变革并非出自陈圆圆己愿,她作为一个烟花女子是改变不了这一切的。张志真所写《咏陈圆圆》正道出了此番心酸无奈。

8关于陈圆圆诗词

吴梅村《圆圆曲》鼎湖当日弃人间, 破敌收京下玉关, 痛哭六军俱缟素, 冲冠一怒为红颜! 红颜流落非我恋, 逆贼天亡自荒宴; 电扫黄巾下黑山, 哭罢君亲再相见! 相见初惊田窦家, 侯门歌舞出如花。

许将戚里箜篌伎, 等取将军油壁车。 家本姑苏浣花里, 圆圆小字娇罗绮。

梦向夫差苑里游, 宫娥拥入君王起。 前身合是采莲人, 门前一片横塘水。

横塘双浆去如飞, 何处豪家强载归。 此际岂知非薄命, 此时只有泪沾衣。

熏天意气连宫掖, 明眸皓齿无人惜。 夺归永巷闭良家, 教就新声倾座客。

座客飞觞红日暮, 一曲哀弦向谁诉? 白皙通侯最少年, 捡取花枝屡回顾。 早携娇鸟出樊笼, 待得银河几时渡? 恨杀军书抵死催, 苦留后约将人误! 相约恩深相见难, 一朝蚁贼满长安。

可怜思妇楼头柳, 认作天边粉絮看! 遍索绿珠围内第, 强呼绛树出雕阑。 若非壮士全师胜, 争得蛾眉匹马还? 蛾眉马上传呼进, 云鬟不整惊魂定。

蜡炬迎来在战场, 啼妆满面残红印! 专征箫鼓向秦川, 金牛道上车千乘。 斜谷云深起画楼, 散关月落开妆镜。

传来消息满江乡, 乌粕红经十度霜。 教曲技师怜尚在, 浣纱女伴忆同行。

旧巢合是衔泥燕, 飞上枝头变凤凰。 长向樽前悲老大, 有人夫婿擅侯王。

当时只受声名累, 贵戚名豪竞延致。 一斛明珠万斛愁, 关山漂泊腰肢细! 错怨狂风扬落花, 无边春色来天地。

尝闻倾国与倾城, 翻使周郎受重名。 妻子岂应关大计? 英雄无奈是多情! 全家白骨成灰土, 一代红妆照汗青! 君不见馆娃宫起鸳鸯宿, 越女如花看不足。

香径尘生鸟自啼, 屉廊人去苔空绿! 换羽移宫万里愁, 珠歌翠舞古凉州。 为君别唱吴宫曲, 汉水东南日夜流。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这句脍炙人口的诗句出自明末诗人吴伟业的《圆圆曲》,它生动的再现了镇守辽东的总兵官吴三桂在遭受父亲遇害,小妾被夺的家庭变故后,率手下将士转投清军阵营,共同驱逐大顺军的历史往事。大将吴三桂与爱妾陈圆圆的传奇故事就此流传下来,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历史典故。那么时任辽东总兵的吴三桂是如何与秦淮八艳之一的陈圆圆走到一起的呢?

陈圆圆的坎坷经历

陈圆圆是苏州人,原名邢沅,字圆圆。因母亲早逝,靠养母陈氏抚养长大,于是改姓为陈。渐渐长大的陈圆圆出落得花容月貌,艳惊乡里,贪财的养父把她卖给了戏班子,陈圆圆就此成为吴中名优,与柳如是、董小宛、顾横波等并称为“秦淮八艳”。

成名之后的陈圆圆自然引来无数名士公子的青睐,江阴贡修龄之子贡若甫以重金赎她为妾,但不为正妻所容,最终离开了贡家。随后,又与董小宛的丈夫冒襄发生了一段情缘,只可惜这对有情人始终没能结成眷属。崇祯十五年(1642年),崇祯帝的宠妃田贵妃病死,田妃之父田弘遇为了能再获荣宠,来到江南寻觅美色。闻听圆圆色艺双绝,一见之下惊为天人,花重金为其赎身,将她带入京城。田弘遇原本打算把陈圆圆献给崇祯帝,未料崇祯因国事烦剧而无心美色,致使田弘遇的完美计划彻底泡汤。

英雄与美人相会

田弘遇献美邀宠的计划泡汤,转而将目光放在了当时深受朝廷倚重的辽东总兵吴三桂身上。吴三桂是锦州总兵吴襄之子,舅舅是袁崇焕的得力干将祖大寿,都说将门出虎子,吴三桂也不例外,年仅27岁便当上了宁远团练总兵,成为明朝镇守辽东的一员大将。田弘遇邀请回京省亲的吴三桂赴家宴,宴席上美酒佳肴,极为丰盛,吴三桂正准备大快朵颐之时,一群歌女袅袅婷婷的走到场中,以舞助兴。见惯了沙场厮杀的吴三桂难得一见这样的风月场面,一时沉迷其中,无法自拔。尤其是歌女中间的一位绝色丽人,歌舞双绝,令人如痴如醉,流连忘返。

吴三桂的场上失态自然逃不过田弘遇的眼睛,歌舞结束后,他让圆圆过来陪吴将军饮酒助兴。这时吴三桂才知道这位绝色丽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陈圆圆,于是在言辞间表露出倾慕已久之意。田弘遇当然顺水推周,将圆圆赠送吴三桂,并替她置办了丰厚的嫁妆。田弘遇的想法是,利用陈圆圆跟手握重兵的吴三桂搭上关系,以保证乱世中一家老小的安危。

郎情妾意突逢大变

一个是手握重兵,征战沙场的真英雄,一个是姿容绝世,满腹才情的俏佳人,真可谓是郎有情来妾有意。只可惜,欢乐的日子总是短暂的,没过几天,辽东告急,吴三桂不得不告别佳人,匆匆赶赴宁远。他没有想到,这一次分别竟然会突遭大变。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1644年4月25日),李自成率大顺军攻陷京师,崇祯帝自缢殉国。噩耗传来时,吴三桂正在入京勤王的路途中,闻听京师陷落,君父受难的消息,吴三桂令全军将士改穿孝服,返回山海关。李自成派降将唐通携带吴襄的家书到山海关劝降,吴三桂表示愿意投诚,并率军返京。走到半路,从吴府逃出的家人告诉吴三桂,吴府上下全被大顺军捉拿,作为要挟他投降的筹码,他的爱妾陈圆圆被大将刘宗敏霸占。吴三桂闻讯怒道:“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目见人耶!”随即他掉转马头,率数万将士杀回山海关,引清军入关,驱逐大顺军,夺回了爱妾陈圆圆。

明末,李自成攻入北京城,李自成以吴三桂的父亲为要挟,要求吴三桂投降。吴三桂本来就准备投降李自成,但李自成的手下大将刘宗敏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抢走了。吴三桂听说后,冲冠一怒为红颜,直接引清军入关,直接攻击李自成的大军。李自成惨败,退回了北京城。那么,历史上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女主角陈圆圆最后的下落如何呢?

据记载,李自成仓皇逃离北京城,尽弃所掠辎重、妇女于道。在战乱中,吴三桂找到了自己的爱妾陈圆圆,两人在军营团聚。随后,陈圆圆就一直跟着吴三桂,转战南北。据《十美词纪》记载,吴三桂平定云南后,陈圆圆就住进了平西王府,一度“宠冠后宫”。这样的结局感觉很美好,但这只是开始,男人都是喜新厌旧的。曾经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吴三桂也不例外。

在吴三桂独霸云南后,也开始穷奢侈欲,歌舞征逐。他花钱买了很多年仅15岁的歌姬,供自己消遣娱乐。而此时的陈圆圆因年老色衰,被吴三桂嫌弃,日渐失宠。伤心欲绝的陈圆圆,选择了出家修行,“布衣蔬食,礼佛以毕此生”。而接下来,关于陈圆圆的下落成谜,主要有以下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她投自尽。在吴三桂反清称帝失败后,清军将其全部抄家。而痴情的陈圆圆得知吴三桂病死后,以死殉情,投池自尽。这第二种说法就比较传奇了,传说在吴三桂去世后,陈圆圆为了保住吴姓血脉,就领着吴三桂的儿子吴应麒秘密迁往贵州岑巩县的密林山洞。多年之后才下山定居马家寨。这件事情源于这样一侧新闻:2010年6月,贵州黔东南州传出爆炸性新闻,人们在岑巩县马家寨发现了陈圆圆墓。陈圆圆墓墓碑刻有“故先妣吴门聂氏之墓位席……皇清雍正六年岁次戊申仲冬月吉日”字样。

在历史上,陈圆圆是吴三桂投清的一个导火索。在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后,陈圆圆就成为了一个无足轻重的人物,鲜见于史书。至于她最后的结局,不管是投池自尽,还是躲过了清兵,隐姓埋名,死于小山沟,我们现在都还无法证实,需要进一步的考古发现。希望有新的证据,尽快揭开这个谜底。

陈圆圆是吴三桂的妾。

陈圆圆(1623―1695),原姓邢,名沅,字圆圆,又字畹芳,幼从养母陈氏,故改姓陈,明末清初江苏武进(今常州)人。居苏州桃花坞,隶籍梨园,为吴中名优,“秦淮八艳”之一

崇祯末年被田畹锁掳,后被转送吴三桂为妾。相传李自成攻破北京后,手下刘宗敏掳走陈圆圆,吴三桂遂引清军入关。

陈圆圆和李自成的爱情故事还是要追溯到李自成进京之后,李自成进京之后,大肆压榨大臣,掠夺财富,当然也不会放过当时手握重权的吴三桂一家了。值得一提的是,李自成在查抄吴三桂家产之前,还和吴三桂达成了投降协议。

吴三桂在带兵进京投奔李自成的半路上得知了自己被李自成抄家了,当时的吴三桂本着破财消灾的想法,就没有多计较。但是最后他又收到了一条让他怒不可遏的消息,李自成不仅查抄了他的家产,还霸占了他最爱的小妾陈圆圆。愤怒的吴三桂转身就带了自己的手下返回山海关,第二天他就打开山海关大门,投靠多尔衮。

吴三桂和多尔衮大军合力在山海关击败李自成之后,李自成逃回北京城,随后清军攻入北京城后,李自成又转战云南各地,而吴三桂对李自成是紧追不舍,终于在云南追到了李自成,抢回了自己的小妾陈圆圆。

有传言说,失去陈圆圆的李自成寝食难安,最后在九宫山失踪,失踪后的李自成偷偷返回云南,找到了陈圆圆,并且两人一直维持着不正当的关系。

有关李自成和陈圆圆的故事,还有一个说法是当时强占陈圆圆的不是李自成而是李自成的手下刘宗敏,传言刘宗敏为人残忍好色,见到陈圆圆之后不顾李自成的反对,将其据为己有。当然,这种说法的可信度不高,刘宗敏作为李自成的手下,很可能是为老大背锅的。

当然不是,吴三桂引清兵入关这件事和陈圆圆没有任何关系,他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陈圆圆在当时只是吴三桂的一个小妾,对吴三桂来说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并且当时他背叛大顺攻打山海关准备引清军入关的时候,他的父亲母亲可全部都在李自成手里,这个根本就是在逼死他自己的父亲。

纵观吴三桂的一生,我们不难发现他就是一个自私自利虚伪至极的小人,不顾民族大义,只想着自己个人的利益。他的一生悲哀至极,晚年的时候起兵反清甚至打着被清人蒙骗要“反清复明”的幌子,实在是可笑至极。所谓的冲冠一怒为红颜,只不过是后人强加附会罢了,只是给吴三桂卖国求荣的可耻行径盖上一块遮羞布罢了。

1644年崇祯皇帝要求吴三桂放弃山海关回京驻守,就在吴三桂走到半路的时候,京城被李自成攻破,崇祯皇帝吊死煤山。与这个消息一同达到的还有李自成给的招降信,信里面许诺给吴三桂父子封侯,并且还赏赐来许多金银珠宝。吴三桂最开始的时候是答应了李自成的招降的,但是在得知京城里正在大规模清算前朝旧臣,进行索赃充饷时,吴三桂害怕了,他怕自己回去也会被杀了,就毅然决然地转投了清人。

这期间吴三桂几乎就没有考虑过吴三桂,大概是在后来因为投降清朝自己一家老小全被李自成杀了之后,才想起来陈圆圆的存在,想着把陈圆圆拉出来做自己的遮羞布,让陈圆圆来为自己背锅。

后来的事情我想大家都很清楚了,吴三桂投降了清朝之后,成为了清朝入侵的马前卒,举起屠刀挥向了汉家百姓。直接死在他手上或者间接死在他手上的人不计其数,他也早就清楚清朝入关以后会大肆屠杀汉人,却仍然选择投降了清朝,甚至最后为了获取清朝统治者的信任,残忍地用弓弦将南明最后一任皇帝永历帝一家老小全部勒死。在吴三桂死后,清朝史官在记述明史的时候将吴三桂列入贰臣传,将其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以上就是关于关于吴三桂和陈圆圆得诗句全部的内容,包括:关于吴三桂和陈圆圆得诗句、吴三桂和陈圆圆是如何走到一起的、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陈圆圆最后的下落到底是怎么样的呢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83061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7
下一篇 2023-05-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