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去西天取经经过了哪些地方

唐僧去西天取经经过了哪些地方,第1张

一、路线:

历史上的玄奘曾写过一本《大唐西域记》从书中,我们可以获知,玄奘前往印度取经的路线是长安(今陕西西安)、秦州(今甘肃天水)、兰州、凉州(今甘肃武威)、瓜州(今甘肃安西县东南、玉门关、伊吾(今新疆哈密)、高昌(今新疆吐鲁番)、阿耆尼国(今新疆焉耆)、

屈支国(今新疆库车)、跋逯迦国(今新疆阿克苏)、凌山(今天山穆苏尔岭、大清池(今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素叶城(即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西南)、昭武九姓七国(都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铁门(乌兹别克斯坦南部兹嘎拉山口)、今阿富汗北境

大雪山(今兴都库什山)、今阿富汗贝格拉姆、巴基斯坦白沙瓦城、印度。

二、事件:

1、大圣大闹蟠桃宴:悟空管理蟠桃园,监守自盗,又赴瑶池,喝光仙酒,吃尽太上老君葫芦内的金丹,逃回花果山,玉帝令托塔天王率天兵去捉拿悟空,悟空打退了众天神。

2、大闹天宫:太上老君将悟空置入炼丹炉烧炼,四十九天后,悟空出来,大闹天宫,玉帝请来如来佛,如来将五指化为大山,压住悟空。

3、偷吃人参果:唐僧师徒路过万寿山五庄观,借宿观内。观主镇元大仙外出听经,嘱咐童儿以人参果款待唐僧。唐僧见果害怕不敢吃,两童子就吃了。八戒恰巧窥见,就怂恿孙悟空到后园偷果。悟空偷得三枚人参果,与两个师弟分吃。

4、计收猪八戒:高老汉夫妇招赘悟能为女婿。酒宴上,悟能酒醉现出真面目,吓到了大家,悟能只能将高**锁在后花园,不许她与父母家人见面。悟空与师父来庄投宿,悟空使用巧计,弄清了猪悟能的来历,经观音点化,唐僧收他为徒,给他取名猪八戒。

5、车迟国斗法:唐僧在车迟国要趋朝换文西行,国师不许,提出斗法,经过祈雨,下油锅,砍头三次斗法之后,三国师都死于非命,现出原形。

6、真假美猴王:唐僧因悟空打死强盗把他撵走,六耳猕猴精趁机变作悟空模样,打伤唐僧,抢走行李关文,悟空跟沙僧回去验真,经过在多路神仙辨别,仍分辨不出,最后还是如来识破假猴。

7,降服黑熊怪:悟空在洞外打死一小妖,得到请贴,变为老住持赴会。因被识破,只好请来观音。观音变为道士,劝熊怪服下悟空变的仙丹,悟空在肚内使熊怪痛不可忍。只好交回袈裟皈依佛门。

8、三打白骨精:白骨夫人一心想吃唐僧肉,于是三次分别变化为村姑、老妇、和老翁,打动唐僧的怜悯之心。唐僧果真上了白骨精变化的当,但三次均被孙悟空识破,金箍棒打“死”。唐僧认为孙悟空滥杀无辜,决心赶走悟空。

9、金公施法灭妖邪:八戒将妖洞之门筑破,妖怪抛出树根做成的唐僧头,被悟空识破。又抛出真人头,骗过三徒。悟空、八戒决心报仇,屯那怪相战,悟突变成瞌睡虫,使众妖睡倒,又去后园解下师父再次入洞将怪绑出,八戒一耙将其筑死,原来是一豹精。

10、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孙行者一调芭蕉扇前方火焰山挡路,悟空向牛魔王妻罗刹女借扇,悟空得到定风丹再到索战,被扇不动;接着变成虫子入洞,飞到茶水中,被罗刹女饮下肚,在腹内翻腾。罗刹女只得将扇借给悟空,悟空扇火不息,方知假扇。

扩展资料:

西游记去过的国家: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去宝象国(今我国新疆境内)、乌鸡国(今我国新疆境内)、车迟国(今我国新疆境内)、西梁女国、祭赛国(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朱紫国(今斯里兰卡)、狮驼国(今印度境内)、比丘国(今尼泊尔)、灭法国(未知)、天竺国(今印度境内)

这也意味着,虽然在小说中,唐僧师徒四人去了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家,但在实际的路线里,玄奘西天取经经过的国家,则包括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一共5个国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游记

西游记

》中的

唐僧

之所以要去

西天取经

,主要是因为以下三方面原因,第一、唐僧是

金蝉子

转世;第二、

如来佛祖

要帮助

孙悟空

等人修行;第三、宣传佛教思想。

一、唐僧是金蝉子转世首先,唐僧之所以要去西天求取真经,是因为如来佛祖希望唐僧成佛,毕竟唐僧的身份是金蝉子转世。金蝉子原本是如来佛祖的弟子,但是因为在听讲的时候

打瞌睡

,所以便被如来佛祖贬下凡间了,金蝉子被贬下凡后,如来佛祖并没有放弃他,而是希望他重新历经磨难成佛,而取经就是最好的磨难方式,所以金蝉子转世的唐僧必须要取经,因为这是金蝉子永远逃脱不掉的使命。

二、如来佛祖要帮助孙悟空等人修行其次,如来佛祖让唐僧去取经不仅是为了金蝉子而已,还是为了孙悟空、

猪八戒

沙和尚

白龙马

。唐僧是如来的弟子金蝉子转世,所以如来佛祖

让他去

取经无可厚非,而孙悟空、猪八戒等人似乎与如来佛祖八竿子打不着,那么如来佛祖为什么要帮助他们成佛呢?因为孙悟空等人都是能力强大的

灵猴

、神仙,只是因为误入歧途而成为了祸害,因此如来佛祖要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这个机会就是

保护唐僧

去取经。

三、宣传佛教思想最后,唐僧之所以要去西天取经,也是为了宣传佛教思想。《西游记》当中的佛家和道家虽然表面上十分和睦,但是实际上也是互相竞争的关系,所以如来佛祖派唐僧去取经也是有目的的,唐僧去取经不仅能够将孙悟空、猪八戒等有才能的人招入佛门,而且还能够扩大佛教在人间的影响力,实在是一个有利无害的划算买卖。

西游记里唐僧去西天取经的原因:

1、皇帝方面:饱受冤魂骚扰,需要大乘佛经普度冤魂。

2、佛祖方面:金蝉子十世劫难已满,该回来了。

3、个人方面:玄奘大师自己也有这个大愿心,这个也是历史真实原因。

4、观音方面:交差,顺便把原属于道教的几个人人才挖过来:齐天大圣、天蓬元帅、卷帘大将、龙王太子。

扩展资料:

佛祖通过唐僧到西天取经的这个过程,达到三个目的。第一,人间的众生饱受冤魂的骚扰,需要大乘佛经普渡冤魂,第二,对于一些犯过错误的妖怪神仙,一次表现立功的机会重新成仙的机会,以示我佛法的恩典。第三,壮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能达到和天庭分庭抗礼。

唐僧西天取经,是因为天竺在唐朝人的印象中就是西天取经。或佛经、佛教首先是从西域传过来的。古人对地理的认识是这样的。这里是佛教的发源地,唐僧自然也会去那里取经。

唐僧是以凡人之身来行圣人之事的人,他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外有山川险阻,内有险阻,七情六欲,经历了种种考验。西行的唐僧就是一次修行的旅程。人类能够超越自己,这就是一个例子

《西游记》唐僧取经的原因是:

为了帮助如来佛祖将佛教传入东方的大唐,因为大唐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灿烂,佛教需要在这片伟大的土地上扎根和盛放,这有利于佛教扩大影响力。

其次,唐僧去西天取经,也是为了完成自己的宿命和自我救赎,唐僧是如来佛祖的二弟子金蝉子转世,由于之前犯下的错误,他诞为唐僧去取经也是完成对自己过错的救赎,实现内心的对佛教的虔诚信仰。

唐僧简介:

唐僧,俗家姓陈,生于河南洛阳,法号“玄奘”,被尊称为“三藏法师”,世俗称为“唐僧”,小名叫“江流儿”。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的主角之一,原型为唐代高僧玄奘。

唐僧前世为如来佛祖的二徒弟金蝉子,因轻慢佛法而被如来佛祖贬到下界,在观世音菩萨的指点下,奉了唐太宗旨意,不远万里前去西天求取真经,路途上收得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三个徒弟,经历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返回大唐,修成正果,被如来佛祖封为“旃檀功德佛”。

据悉唐僧取经路线有十万八千里的路途,而且在地图上显示的唐僧取经路线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个近乎是半椭圆形的形状。十万八千里,按照古代和现在的比例换算一下,唐僧走了整整五万四千公里。绕赤道一圈约有四万公里。

其实从地图上看唐僧的目的地就在亚洲,路途并不是很遥远,走直线的话并不需要有十万八千里的路程。

看着唐僧取经路线,广大网友好奇唐僧为什么舍近求远,不直接从西藏或者云南进入印度。其实这和当时的社会情况有着莫大的关系。当时唐朝并不像现在这样有着世界地图,当时人们对世界的认识还只是“天圆地方”,所以唐僧不走直线而千里迢迢绕远路进入印度也是情有可原。

扩展资料

玄奘被世界人民誉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其爱国及护持佛法的精神和巨大贡献,被鲁迅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世界和平使者   。他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相,不畏生死的精神,西行取佛经,体现了大乘佛法菩萨,渡化众生的真实事迹。

他的足迹遍布印度,影响远至日本、韩国以至全世界。玄奘的思想与精神如今已是中国、亚洲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玄奘

唐僧西天取的什么经

通常呢,佛教的经典,可以分为三大类,即——经、律、论。

经,一般指释迦牟尼佛所讲,或者由某个大菩萨所讲、经由佛认可的内容。比如《金刚经》、《楞严经》、《心经》,就都是经。

律,记录佛陀所制定的戒律,以及制定戒律的原因;

论,是历代高僧对佛经的解释,或者对某个佛学观点的系统哲学论述。比如常见的《大乘起信论》、《中论》、《菩提道次第广论》等。

经、律、论,合称“三藏”。三藏经典十分浩瀚。在佛教中,如果某个僧人把经、律、论都搞精通了,那就非常厉害了,就被称作“三藏法师”。唐僧又名唐三藏。

从汉末开始,佛教已经传入中国,到唐代已有几百年,但是当时传入的经典并不完整,翻译家的水平也参差不齐。所以隋唐时期中国佛教思想界十分混乱(当然也可以说十分活跃、百家争鸣)。那么,对于一些重要的问题,没有权威统一的答案;宗派之间争辩,不能有定论。

而玄奘法师很想知道正确答案到底是什么。既然在中国得不到答案,那就只好去印度看标准答案了。这就是他西天取经的原因。

当时印度的佛学界,正是唯识宗思想的天下。所以唐玄奘去印度取经,主要取的就是唯识宗的经典。而他回国之后,翻译的经典,也主要以唯识宗的经典为主。比如《瑜伽师地论》,还有《唯识三十颂》、《成唯识论》等等。

西游记中唐僧到西天取经取的是什么经

乌巢禅师教授给唐僧的《多心经》,就是唐僧为自己取到的真经。乌巢禅师告诉唐僧“ 若遇魔瘴之处,但念此经,自无伤害 ”。后来的经历证明这是真的,唐僧和孙悟空在路上多次提到这篇《多心经》,唐僧也凭借它多次“无伤害”。

唐僧西天取经取的是什么经?

大乘佛法

唐三藏去西天取什么经文

在 长安和洛阳两地,玄奘在助手们的帮助下,共译出佛教经论74部,1335卷,每卷万字左右,合计1335万字,占去整个唐代译经总数的一半以上,相当于中国历史上另外三大翻译家译经总数的一倍多,而且在质量上大大超越前人,成为翻译史上的杰出典范。

主要成就:西行取佛经,翻译经论75部,总计1335卷,创作《 大唐西域记》,开创法相宗

代表作品:《大般若经》、《心经》、《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

弟子:神昉、嘉尚、普光、窥基等

唐僧去西天取了多少经书

带回657部,翻译了75部,计1335卷。

唐僧西天取经,取的是什么经? 5分

唐僧西天取经,取的是佛经

选择题:中国著名《西游记》中唐僧西天取经的“西天”和“经”分别指什么?

D

唐僧西天取经到底取了多少部经书

唐僧西天取经取了657部经书。

玄奘为探究佛教各紶学说分歧,于贞观元年一人西行五万里,历经艰辛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取真经。前后十七年学遍了当时的大小乘各种学说,共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并长期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

玄奘及其弟子共译出佛典75部、1335卷。玄奘的译典著作有《大般若经》《心经》《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记述他西游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及传闻的28个国家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等。《西游记》即以其取经事迹为原型。

玄奘被世界人民誉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其爱国及护持佛法的精神和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世界和平使者。他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相,不畏生死的精神,西行取佛经,体现了大乘佛法菩萨,渡化众生的真实事迹。他的足迹遍布印度,影响远至日本、韩国以至全世界。他的思想与精神如今已是中国、亚洲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

唐僧去西天取经一共取了哪几种经各多少卷

玄奘这次西行,历经一漆年之久,5万里行程,一三吧个国家,带回了佛教经典5二0箧,陆5漆部。返回长安以后,他刻苦翻译佛经,在二0年间共翻译出一三三5卷。他还将中国的《老子》等书翻译成梵文,传入印度。他被誉为我国古代三大佛经翻译家之一。 详细 《西游记》中的唐僧,是虚幻的佛教人物,不过他经历九九八十一个磨难去西天取经的事情,却有一些事实依据的。唐朝有个叫玄奘的佛教徒,的确去西天取过佛经。 玄奘出家之前姓陈,玄奘是他的法名,又被尊称为三藏法师,所以有人还称他唐三藏。玄奘一三岁时出家,二一岁受大戒。二二岁离开长安到达四川、湖北、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寻问有学识的和尚,深刻钻研佛教经论。那时国内对佛教经论各有各的评说,翻译过来的佛经,要么晦涩难懂,要么失真走样。玄奘决心去佛教的发祥地印度学习和取经。 唐太宗贞观三年(陆二9年)玄奘从长安起步,路经姑臧(今甘肃武威),再过敦煌,一直向西域进发。在苍茫的戈壁沙漠上行走,没有路标,光有从前走过的马匹、骆驼留下的粪便,或是一堆堆的尸骨。沙漠里不仅没有水,喉咙还渴得发痛,连眼皮也睁不开,甚至浑身焦躁难以忍受。困难不断,但是并未阻挡玄奘前进的步伐。 到了伊吾(今新疆哈密县),高昌国王鞠文泰得知玄奘是个高僧,苦苦相留,可是玄奘决意西行。鞠文泰就派了一些可以吃苦耐劳的人送玄奘到印度。《西游记》里不是说唐僧跟着三个徒弟吗,那些护送玄奘的人虽无神仙般的通天本事,但却有着孙悟空的机敏聪慧、猪八戒的善于驮重和沙和尚的吃苦耐劳。帕米尔高原大雪封山,道路中断,他们被迫在龟兹驻留两个月。在翻越海拔七千多米的腾格里峰时,有几个护送随从被冻死在山上。但是这些都没能使玄奘失去信心,历经多次的艰难险阻,他们最终到了印度。 玄奘先拜戒贤法师为老师,直接研究佛经原文。5年之后,他游学印度各地,并且演讲佛典,还跟印度学者辩证,讨论佛学理论,名扬全印度。公元 5年,玄奘才回抵长安。 玄奘这次西行,历经一漆年之久,5万里行程,一三吧个国家,带回了佛教经典5二0箧,陆5漆部。就在大慈恩寺翻译这些佛经长达一一年之久,并创立了佛教的一大支派——慈恩宗。 返回长安以后,他刻苦翻译佛经,在二0年间共翻译出一三三5卷。他还将中国的《老子》等书翻译成梵文,传入印度。他被誉为我国古代三大佛经翻译家之一。 玄奘还依据自己的亲身经历,编写了《大唐西域记》一书,其中记载了取经路中各国山川、城邑、物产、风俗,是探讨我国西北地区及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以及中亚等地历史、地理的重要史书。从一9世纪起,已经被英、法、日本学者陆续翻译、注释及出版。 公元陆 年玄奘去世,说当时有一百多万人为他送葬,三万多人给他守墓尽哀。他从印度取回的佛经被储存在专门为其建造的西安大雁塔之

唐僧去西天取回来的是什么经

普渡众生是西行的目的。

长安(今陕西西安)——秦州(今甘肃天水)——兰州——凉州(今甘肃武威)——瓜州(今甘肃安西县东南)——玉门关——伊吾(今新疆哈密)——高昌(今新疆吐鲁番)——阿耆尼国(今新疆焉耆)——屈支国(今新疆库车);

跋逯迦国(今新疆阿克苏)——凌山(今天山穆苏尔岭)——大清池(今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素叶城(即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西南)——昭武九姓七国(都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铁门(乌兹别克斯坦南部兹嘎拉山口);

今阿富汗北境——大雪山(今兴都库什山)——今阿富汗贝格拉姆——巴基斯坦白沙瓦城——印度。

西游记取经经过国家

1、唐僧从唐朝古都长安即今日西安出发,穿越河西走廊,过星星峡、流沙河,进入新疆哈密,再穿越吐鲁番盆地、塔里木盆地,登上帕米尔高原进入中亚,翻越兴都库什山达坂,抵达印度佛教圣地那烂陀——也就是《西游记》中唐僧取经的西天大雷音寺。

活动全程一万多公里,途经吉尔吉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等国家。

2、书中的国家依次是:宝象国,乌鸡国,车迟国,西梁女国,祭赛国,朱紫国,狮驼国,比丘国,灭法国,凤仙郡,玉华州,金平府。

唐僧取经是从长安到天竺。

西天是指印度,因为古代交通不发达,人们以为印度已经是天的西边了。唐僧取经是历史上一件真实的事。大约距今一千三百多年前,即唐太宗贞观3年(629年),年仅29岁的青年和尚玄奘带领一个弟子离开京城长安,到天竺(印度)游学。

玄奘为探究佛教各派学说分歧,于贞观元年一人西行五万里,历经艰辛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取真经。前后十七年学遍了当时的大小乘各种学说,共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并长期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玄奘及其弟子共译出佛典75部、1335卷。玄奘的译典著作有《大般若经》《心经》《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记述他西游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及传闻的28个国家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等。《西游记》即以唐僧其取经事迹为原型。

西天取经-百度百科

玄奘-百度百科

以上就是关于唐僧去西天取经经过了哪些地方全部的内容,包括:唐僧去西天取经经过了哪些地方、西游记中的唐僧,为什么要去取经、西行记唐僧是怎样去取经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83035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7
下一篇 2023-05-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