恪的拼音

恪的拼音,第1张

恪的拼音为:kè。

恪,读作kè。汉字,基本字义是恭敬,谨慎:如:恪遵,恪守,恪慎。

见于人名:陈寅恪(读作chén yín què,虽然“恪”字普通话念“kè”,陈寅恪先生乃客家人,小名“恪(què)儿”)

què不是“恪”的正确读音,建国后《辞海》先后有过1979年版、1989年版、1999年版,2009年版的于9月出版,新版未读,但前几版的缩印本均承旧版(1936年)清楚标示:“恪”读音kè,旧读què。

详细释义:

1、(形声。从心,各声。本义:谨慎、恭敬)。

2、同本义。

愙,敬也。——《说文》。

敬恪恭俭。——《鲁峻碑》。

追存二代三恪之礼。——《孔子庙碑》。

恪,恭也。——《字林》。

严威俨恪。——《礼记祭义》。

3、又如:恪忠(恭敬忠诚);恪恭(恭敬,恭谨);恪虔(恭敬虔诚);恪敬(谨慎,恭敬)。

4、庄严(solemn)。

容止严恪,须眉甚伟。——汉应劭《风俗通》。

常用词组。

恪守kèshǒu。

谨慎而恭顺地遵守。

宜恪守吾言以无负。——《福惠全书》。

汉语大字典:

1、(kè)。

《广韵》苦各切,入铎,溪。

亦作“愙”。

2、恭敬,恭谨。

3、庄严。

4、通“格”。上升。

5、通“格”。法式;标准。参见“恪言”。

6、对先朝帝王后裔受封爵者的敬称。

7、姓。晋有郎中令恪启。见《通志氏族五》。

“恪”的读音是kè

恪kè:恭敬,谨慎:如:恪遵,恪守,恪慎

来源

“恪”字本音念作“kè”。陈寅恪(què)的读法应是人们“约定俗成”的一种念法。    在上世纪30年代上下,几乎大家都把陈寅恪的恪念作“què”,包括王力、赵元任等大师。    而读作què的因由,凭目前我所知原因有二:

一说是《辞海》中的解释:恪(kè课);旧读què,谨慎,恭敬。但这种说法后来有学者质疑,说是参见了几种不同年代出版的《辞海》,所见有“旧读què”这一说的只有近年来的出的一版,且无来源和出处。

还有一说来自从前读的一篇专门研究陈寅恪名字中“恪”字读音的文章,寻访了很多陈寅恪先生的亲友,最后结论是说恪读作què是方音北移的变异。这个说法要更可信一些。    因从前在南方一些省,像是四川、湖南,通常读恪字为quó,像是恪quó守成规。而陈寅恪同湖南曾家、俞家关系密切,当时的国语又没有quó的读法,可能人们把这个地方音读法普遍化,然后变音读为què了。

因此,陈寅恪(què)的读法应是人们约定俗成的一种念法。而恪字的正读之音该是“kè”。之前中华书局出版的一本《仰望陈寅恪》中对“寅恪”的读法也有解说,作者对恪què字读音的解释采取的是第一种说法。也说:其实,寅恪先生的夫人、女儿、助手和学生,无一不是念“恪”为“却”的。

恪的读音是kè。

一、释义

1、形声。从心,各声。本义:谨慎、恭敬。

2、同本义。《说文》:愙,敬也。《鲁峻碑》敬恪恭俭。《孔子庙碑》追存二代三恪之礼。《字林》:恪,恭也。《礼记·祭义》严威俨恪。又如:恪忠(恭敬忠诚);恪恭(恭敬,恭谨);恪虔(恭敬虔诚);恪敬(谨慎,恭敬)。

3、庄严。汉·应劭《风俗通》:容止严恪,须眉甚伟。

二、造句

1、我将恪守我对你的诺言。

2、历经生活的过程和匆忙,恪守内心的恬淡,许多过往都成回忆,但不能沉淀成悲伤,向前的路上有向前的风景,恪守内心的沉稳与安静,就算独自凭栏,那也是一种品味。

3、我坚信,青春并不仅仅意味着年龄或身体的年轻只有终生恪守青年时代的信念,矢志不移,孜孜以求,才是真正的青春的光。

4、恪守诚信是绝大多数大学生的共识,但在实践过程中仍有大部分学生自身存在失信行为,大学生诚信缺失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5、有些事情是可以等待的,但是少年儿童的培养是不可以等待的。儿童是我们的未来,是我们的希望,我们要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对儿童要恪守我们的天职是我们的根深蒂固的传统。

问题一:乏嗣怎么读 乏嗣

[fá sì]

没有后代

问题二:yogācārabhūmi怎么读 无著记录、闻所成地、独觉地、菩萨地。

中国注疏现存有唐窥基撰《瑜伽师地论略纂》16卷(为第1~66卷的注释)。但在玄奘以前、三摩(  )多地、有余依地,有汉、修所成地。将瑜伽禅观境界或阶段分为十七地。近代有欧阳竟无撰《瑜伽师地论叙》2卷。初明契经事,近年来发现有和阗文译本残篇)及《菩萨戒本》1卷(相当于奘译本40~41卷),慧铠、意地;④摄异门分(83~84卷),听者笔记而成。1936年印度罗T罗于 萨迦寺发现此论,均为唐法成讲述。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声闻地(20卷)、摄异门,意即瑜伽师修行所历的境界(十七地),以及修行瑜伽禅观的各种果位,于1957年由加尔各答大学部分刊行、非三摩涠嗟兀1930~1936年间由日本荻原云来校订印行、意六识的性质及其所依客观对象是人们根本心识――阿赖耶识所假现的现象。100卷、声闻地、戒胜同译、菩萨地(22卷),已有北凉昙无谶译《菩萨地持经》10卷(相当于奘译本35~50卷前半《本地分・菩萨地》,简称《瑜伽论释》。释十七地有关三藏。

内容 全书中心内容是论释眼、摄释(以上三部分不分卷)等八部分、摄事(22卷)。另有敦煌本《瑜伽师地论分门记》(已印出6卷)和《瑜伽论手记》(已印出4卷)、舌。

此论梵本菩萨地部分,特别是《杂阿含经》等众多要义,胜子撰;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菩萨善戒经》9卷(相当于奘译本《本地分・菩萨地》,燃灯吉祥智、无心地;《菩萨戒品广释》。汉译《瑜伽师地论释》1卷,分为前十二地(26卷)、有心地,海云撰,和《地持经》相仿,清素撰《瑜伽师地论义演》40卷。释十七地有关诸经。收在丹珠尔中,后四分主要是解释其中的义理;《菩萨地释》,但另有序品)和《优婆塞五戒威仪经》1卷(为《菩萨戒本》的异译),故亦称《十七地论》,德光撰,遁论集撰《瑜伽论记》48卷、无寻唯伺地,慧铠,最后加以排斥,特别是阿含经所有诸法的名义和差别、摄调伏。全书分五部分,已佚),特别是阿含经的说法和仪则、藏两种译本、《瑜伽论劫章颂》1卷(为七言颂),次明调伏事,尚有20~30种注释已散佚,即五识身相应地、无寻无伺地。论述十七地的深隐要义、有寻有伺地。初明说法应知的五分。藏文有题名为《瑜伽行地》译本,《决定藏论》3卷(相当于奘译本50~54卷)等几种译本行世,寂贤、思所成地、智军同译,录写归印。相传为古印度弥勒口述,从而使人悟入中道、摄决择(43卷),后明本母事、智军同译。五分中以本地分为重点、无余依地、耳;②摄决择分(50~80卷);禅观渐次发展过程中的精神境界;《菩萨戒品释》。瑜伽师地;陈真谛译《十七地论》5卷(相当于奘译本第1~3卷。以分析名相有无开始。此外:①本地分(1~50卷)。现存藏译本有《菩萨地释》、鼻;③摄释分(81~82卷)。释十七地有关诸经,唐玄奘译。

译本 唐玄奘译。

注疏 印度注释中最古的一种为最胜子等撰,德光撰,次明解经的六义《瑜伽师地论》

Yogācāra-bhūmi-ā stra

佛教论书;⑤摄事分(85~100卷)、身。经校订。简称《瑜伽论》、戒胜同译

问题三:邪在中国的姓氏里怎么读 姓读做shé,(蛇音),这个读音很少见,古文里原本是星宿的名,引用至人的姓,但这个古姓应该已经散佚了。

是秦始皇东巡所到之地,立“琅琊刻石”之处。琅琊东面的海中即是木星每天黄昏时升起的地方。木星是征伐之星。

邪(xié)

基本字义

⒈不正当,不正派:邪恶。邪念。邪说。

⒉中医指引起疾病的环境因素:寒邪。风邪。

⒊迷信的人指鬼神给予的灾祸:中(zhòng)邪。

⒋妖异怪诞:邪魔。邪术。

⒌古同“斜”。

邪(yé)

邪(yé)基本字义

⒈ 古同“耶”,疑问词 yé 表示疑问的语气词。如:《马说》:“其真无马~?其真不知马也。”

邪(yé)详细字义

⒈ 见“莫邪”(mòyé)

⒉ 古同疑问词“耶”

邪(yá)

基本字义

⒈ 古同“e”,琅e山。

邪(yú)

基本字义

⒈ 古同“馀”。

邪(xú)

基本字义

⒈ 古同“徐”,缓慢。

问题四:红藕香残玉簟秋,“簟”字怎么读啊??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1] 编辑本段注释 ①“裳”,古音cháng,古人穿的下衣。也泛指衣服。 ②玉簟:音diàn ,光华如玉的精美竹席。 ③雁字:指雁群飞时排成“一”或“人”形。相传雁能传书。 一剪梅 亦称“腊梅香”。得名于周邦彦词中的“一剪梅花万样娇”。双调六十字,前后阕句句用平韵,一韵到底。八个四字句一般都用对仗。有一体只须前后阕的一、三、六句用韵。 本词前后阕一、三、六句用韵。 (○平声●仄声⊙可平可仄△平韵脚▲仄韵脚)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作者 李清照 (1084-约1151)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问题五: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散佚秩序更迭卷帙浩繁铜墙铁壁 B.遴选甘霖 B A佚读音yì;秩读音zhì;帙读音zhì;迭读音díe;铁读音tǐe。C恪读音kè;烙、络和洛读音luò;格读音gé。D领、岭读音lǐng;其它三个读音líng。B项全部读lín。标签

以上就是关于恪的拼音全部的内容,包括:恪的拼音、“恪”的读音是什么、恪的读音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82928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7
下一篇 2023-05-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