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如标枝,民如野鹿”怎么理解

“上如标枝,民如野鹿”怎么理解,第1张

“上如标枝,民如野鹿”意思是说,统治者就像山顶上那棵树上最高处的树梢,虽高但不尊崇。老百姓就像那地上的野鹿,自由自在,悠哉游哉,按自己的方式生活。

标枝意思是树梢之枝,比喻上古之世在上之君恬淡无为。

野鹿,比喻在下之民。

出自《庄子·天地》:“至治之世,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这是庄子的逍遥思想,是庄子对所向往 的没有阶级压迫和战争祸害的大同之世的描述。

一群雄鹿至少需要30亩土地,因为鹿是需要有一定活动空间的。

鹿场搭建应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排水良好,水源方便的地方搭建鹿场。鹿活动量较大,鹿舍占地面积每头2~3平方米,运动场8~10平方米。用石板或平滑木板或水泥板铺地,使粪便等易清扫。在鹿场周围设置栏杆,高25~3米,以防鹿善跳而逃逸。

有以下预兆:

1、最近运势很好,可能说明你的生活平和安宁,事业发展顺利,吉祥幸福。

2、自己处于一种良好的环境之中,与功名利禄有关,生活富贵,平和安宁。

3、在与人交往方面内心诚实纯洁,爱情幸福美满,也可能会从亲属那里得到遗产。郑重声明:回答内容仅供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1、原文

20世纪初,美国亚利桑那州北部的凯巴伯森林还是松杉葱郁,生机勃勃。有四千只左右的鹿在林间出没,凶恶残忍的狼是鹿的大敌。

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很想让凯巴伯森林里的鹿得到有效的保护,繁殖得更多一些。他宣布凯巴伯森林为全国狩猎保护区,并决定由政府雇请猎人到那里去消灭狼。

枪声在森林中回荡。在猎人冰冷的枪口下,狼接连发出惨叫,一命呜呼。经过25年的猎捕,有数千只狼先后毙命。森林中其他以鹿为捕食对象的野兽(如豹子)也被猎杀了很多。

得到特别保护的鹿成了凯巴伯森林中的“宠儿”,在这个“自由王国”中,它们自由自在地生长繁育,自由自在地啃食树木,过着没有危险、食物充足的幸福生活。

很快,森林中的鹿增多了,总数超过了十万只。十万多只鹿在森林中东啃西啃,灌木丛吃光了就啃食小树,小树吃光后又啃食大树的树皮……一切能被鹿吃的植物都难逃厄运。森林中的绿色植被在一天天减少,大地露出的枯黄在一天天扩大。

灾难终于降临到鹿群头上。先是饥饿造成鹿的大量死亡,接着又是疾病流行,无数只鹿消失了踪影。两年之后,鹿群的总量由十万只锐减到四万只。到1942年,整个凯巴伯森林中只剩下不到八千只病鹿在苟延残喘。

罗斯福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下令捕杀的恶狼,居然也是森林的保护者!尽管狼吃鹿,它却维护着鹿群的种群稳定。这是因为,狼吃掉一些鹿后,就可以将森林中鹿的总数控制在一个合理的程度,森林也就不会被鹿群糟蹋得面目全非。

同时,狼吃掉的多数是病鹿,又有效地控制了疾病对鹿群的威胁。而罗斯福下定决心要保护的鹿,一旦数量超过森林可以承载的限度,就会破坏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给森林带来巨大的生态灾难。也就是说,过多的鹿会成为毁灭森林的罪魁祸首。

这与人们对狼和鹿的认识似乎是相悖的。童话中,狼几乎永远担着欺负弱小的恶名。如,中国“大灰狼”的故事和西方“小红帽”的故事。而鹿则几乎总是美丽、善良的化身。狼是凶残的,所以要消灭;鹿是善良的,所以要保护。

罗斯福保护鹿群的政策,就是根据这种习惯的看法和童话的原则制定的。

凯巴伯森林中发生的这一系列故事说明,生态的“舞台”上,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的角色。森林中既需要鹿,也需要狼。仅仅根据人类自身的片面认识,去判定动物的善恶益害,有时会犯严重的错误。

2、作者

胡勘平

扩展资料

1、故事背景

20世纪初,在美国西部落基山脉的凯巴伯森林中约有4000头野鹿,而与之相伴的却是一群群凶残的狼,威胁着鹿的生存。为了这些鹿的安宁,1906年,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决定开展一场除狼行动,到1930年累计枪杀了6000多只无辜的狼。狼在凯巴伯林区不见踪影了。

于是鹿在那里开始无忧无患“无计划”地生育了,不久鹿增长到10万余头。兴旺的鹿群啃食一切可食的植物,吃光野草,毁坏林木,并使以植物为食的其他动物锐减,为此也使鹿群陷于饥饿和疾病的困境。

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中鹿下降到8000头,且病弱者居多,兴旺一时的鹿家族急剧走向衰败。出现这种事与愿违的局面,其因是狼被人消灭了。狼一方面捕食掉一些鹿,使鹿总数得到控制,不至于繁殖到使动物被退化的程度。

另方面,狼捕食的鹿多为老弱病残者,有助于鹿种优胜劣汰,利于鹿群传宗接代;再方面,鹿在狼的追逐下,经常处于逃跑的运动状态,促进了鹿的健壮发育。由于狼消失了,鹿没有天敌,“懒汉”体弱,鹿群退化。

并且,狼还激发了鹿的生存本能, “懒汉”化的鹿对危险没有反应,使得鹿群体被偷猎者杀害。美国政府为挽救灭狼带来的恶果,于上世纪70年代制定了“引狼入室”计划。而这项计划却遭到一些人的反对未及时实施。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引狼入室”计划终于在1995年得以实施。1995年从加拿大运来首批野狼放生到落基山中,森林中又焕发勃勃生机。

2、作者简介

胡勘平,中国自然林业会议人员,中国林业编辑会员,编写绿色时报,研究员。

作为自然之友的出版物,由胡勘平主持编写的《地球家园》(1997),被读书界认为是中国儿童环保读物中最好的一本;列入了“自然之友书”,截至1999年11月,共出《自然之友通讯》(《简报》)16期、英文简报3期、教学资料《绿色之声》一期。

胡勘平拯救过藏羚羊,写过《鹿和狼的故事》。今做完议会,前往新疆和甘肃。他是中国自然林业会议人员,是中国林业编辑会员,登录绿色时报。

作为自然之友的出版物,由胡勘平主持编写的《地球家园》(1997),至今仍被读书界认为是中国儿童环保读物中最好的一本;列入了“自然之友书”,截至1999年11月,共出过《自然之友通讯》《简报》16期、英文简报3期、教学资料《绿色之声》。

胡勘平在被誉为"绿色诺贝尔奖"的戈德曼环境奖评奖委员会中,于2006年4月24日晚在美国旧金山市向今年荣获该奖项的6位生态保护人士颁奖。

在保护中国云南生态环境和推动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民间环保组织"绿色流域"主任于晓刚先生成为本年度该奖在亚洲的唯一得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鹿和狼的故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胡勘平

在新坟看到野鹿的寓意:

1、鹿:与禄字谐音,象征吉祥长寿和升官之意。传说千年为苍鹿,二千年为玄鹿。故鹿乃长寿之仙兽。鹿经常与仙鹤一起保卫灵芝仙草。鹿字又与三吉星:“福、禄、寿”中的禄字同音,因此它 专在有些图案组织中亦常用来表示长寿和繁荣昌 属盛。

2、新时代对鹿又有新的解释,发财有鹿“路”,取其谐音。大吉大利,发财有道之意。

以上就是关于“上如标枝,民如野鹿”怎么理解全部的内容,包括:“上如标枝,民如野鹿”怎么理解、一群野鹿需要多少领地、开车撞到野鹿什么预兆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82846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7
下一篇 2023-05-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