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末期司马家族成功夺位建立了晋朝,它最后是如何灭亡的

三国末期司马家族成功夺位建立了晋朝,它最后是如何灭亡的,第1张

司马家族灭亡的原因有:

1统治基础薄弱。司马家族以魏之文臣起家,远不若诸侯军阀起家的曹操,权力来源于人际关系网络以及各种阴谋诡计,所以对同为魏臣的其他人控制力远没有想象的强大。司马家族经过三代的努力,才最终完成魏晋易代,司马氏并未牢固控制住边境功勋卓著的将领,未达到军事集权。

2选用接班人的失误。司马炎称帝后,执意让自己的白痴儿子司马衷为太子,拒绝让自己的贤能弟弟继位,由此导致他与满朝文武的对立。司马炎不得不贬黜众多大臣,将自己夫人司马衷的母亲,外戚杨氏家族的人引入权力中枢,这进一步激化了满朝文武。

3司马家族的腐朽及他们已成为独立的军阀。晋朝建立一开始,对司马家族的放纵和疏于管理,导致腐朽。在司马攸死后杨氏家族已坐大,这时司马炎又担心外戚干政自己的白痴儿子重演曹魏的故事,所以他广布司马家族的众王为诸侯,增加领地并且可以实际领兵,同时又罢州郡武装,于是司马家的众王几乎成为可拥兵自重的诸侯了。

4皇帝无能,皇后篡权。司马炎死后,显然白痴的司马衷无法掌控这个局面,外戚杨氏家族马上就被司马衷的皇后贾氏设计杀害,开启皇后垂帘听政的局面,再之后皇后杀非自己亲生的太子司马遹,引来众多司马家的诸侯王反叛,杀皇后贾氏,由此开启了著名的八王之乱。

5贾氏胡乱执征政,爆发内乱。白痴的司马衷在司马炎死后,是无法掌控这一切的。司马炎死后,司马衷的皇后贾氏发动政变,杀死司马亮和杨骏,司马炎为司马衷建立的权利基础瞬间坍塌。贾后挟天子以令诸侯,而国政全面赋予权臣张华,有了几年政局稳定的时间。而后却因为贾后废杀太子司马遹,由此引来赵王司马伦的反叛,杀贾后与张华,从此开启了八王之乱乃至五胡乱华的百年乱局。

扩展资料:

晋朝(266年-420年)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分为西晋东晋两个时期,其中西晋为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之一,东晋则属于六朝之一,两晋共传十五帝,共一百五十五年。

266年司马炎篡魏,建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灭吴,完成统一。后经历八王之乱和永嘉之祸,国势渐衰,316年西晋被北方蛮族灭亡,北方陷于混乱,史称五胡乱华。317年,晋室南渡,司马睿在建邺建立东晋,东晋曾多次北伐。383年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后得到暂时巩固。两晋时期五胡迁至中原,加强了民族融合,北人南迁,开发了江南地区。420年,刘裕建立刘宋,东晋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了南北朝时期。

西晋承袭曹魏领土,统一后又占有孙吴疆域。东晋随其疆域的变化而有增减,北界主要在秦岭淮河一线。

两晋的政治体制为世族政治, 是隋唐的三省六部制的基础。  而晋朝时期的农业、商业、手工业等相比较三国时期有了进一步发展。

晋朝虽为汉末以来中国文化中衰时期,但在哲学、文学、艺术、史学、科技等方面也有新的发展。两晋的文化走向多元发展,是一个文化开创、冲突又融合的时代,由于儒教独尊的地位被打破,哲学、文学、艺术、史学及科技纷纷出现革新,有些成为独立的学问。当代思想有由本土发展的玄学、道教及由印度东传的佛教,士大夫纷纷盛行清谈。由于边疆民族带来草原文化,东晋则拥有中原文化及江南文化,双方逐渐展开文化交流或民族融合。

参考链接:

晋朝(中国历史朝代)-百度百科

晋朝是被刘裕所灭。420年刘裕废晋恭帝自立,建国宋,史称南朝宋,是为宋武帝,东晋至此灭亡。

刘裕(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东晋至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南朝刘宋开国皇帝(420年—422年在位)。

东晋末年,布衣出身的刘裕把握了当时东晋最强战斗力的北府兵,北伐至黄河。刘裕自己则回京代替了东晋皇帝,对司马氏可谓斩草除根,全族被消亡,司马家族变成古代史上唯一被灭族的皇朝。

司马懿出生于世族大家,家中几代都在朝为官,司马懿也不例外。不过他为曹操效忠却是被迫的,我们都知道刘备三顾茅庐,这也算是历史上的一段“佳话”。不得不说,曹操看人的眼光相当不错,司马懿不仅在外帮助曹魏稳定江山,在内还兴修水利,帮助百姓。因此,司马懿获得了一整个国家的好评,过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生活。都说欲望是无休止的,司马懿心中早已计划好了一切,想要得到魏氏的天下。

曹芳继位后,司马懿觉得机会终于来了,司马家可以翻身了。当时掌握曹魏兵权的大将军是曹爽,为了让曹爽放松警惕,司马懿装病不起,甚至制造出一个自己马上就要离世的假象。 在当时的朝廷,曹家和司马家是可以相抗衡的家族,不同的是,曹家为天子,司马家为臣子。只要其中一方处于弱势,另外一方势必有所行动。在曹爽看来,司马懿在位一天,他们曹家的天下就危险一分,就有如一颗定时炸弹,随时会爆炸。

可是一直以来,司马家深得民心,所以也很难动这个大家族。现在听说司马懿病重,他就开心的过了头,也不知道去判别这个事情的真假,就茫茫然的等着司马懿去世的那一天。曹爽还觉得,司马懿如今病重是曹家祖先显灵了,于是觉得去祭拜一下。因此就有了历史上,司马懿逼宫,逼迫太后下旨。当时曹爽和曹芳都去祭拜祖先了,没想到司马懿等的就是这一刻!

司马懿早在很早之前就想好了套词,曹爽和曹芳一离开,他就逼迫太后以乱臣贼子的名义让曹爽交出兵权,不得不说曹爽也是一个怕事胆小的主,经不住司马懿的恐吓,很快就交出来了手中的兵权。当时还是有忠臣的,比如曹爽身边的恒范。他让曹爽沉住气,不要上了司马懿的当,可是曹爽胆小如鼠,很快就被唬住了,便没有听取他的意见。

这个恒范也是很有远见的,他知道自己这么做肯定逃脱不了司马懿的眼睛,曹家一完蛋,自己家里也会受到牵连,于是就早早安排自己的小儿子恒楷逃离都城,此生不要再回来。司马懿上位后杀了很多对曹家忠心耿耿的人,其中就包括恒范一家,除了他那个小儿子。曹家因此没落,被司马懿掌控了大局!真的是一朝天子一朝臣。

桓楷逃出京城后,知道司马懿杀了自己全家的事情,便韬光养晦秘密发展桓氏一族的实力,直到桓氏家族出了一个桓温,经过几代人的蛰伏和努力,桓氏已经有和司马家抗衡的力量,同当时司马家架空曹家一样,桓温架空了司马家,终于在403年,桓温的儿子桓玄得到了司马家的天下,建立了桓楚政权,推翻了司马懿与其子孙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

东晋是由西晋皇族司马睿南迁后建立起来的王朝,420年宋公刘裕废除晋恭帝,建立刘宋,东晋灭亡,中国由此进入南北朝时期。

我们知道三国是由司马家族所终结的,司马炎建立了西晋,也是三国之后短暂的统一。

然而没多久,西晋爆发了八王之乱,这让西晋元气大伤,再也没有缓过劲来。内迁的诸民族乘机举兵,造成五胡乱华的局面。317年司马睿在建康称帝,改元建武,史称东晋。

司马睿是司马懿曾孙,琅邪恭王司马觐之子。在他的父亲死后,他袭封琅琊王,本来皇位是与他无关的。

但在西晋混乱局面下,他听从了王导建议,南渡建康,笼络结交江左士族。西晋灭亡后,他登基为帝,建立了东晋。

不过由于他的威望不够,势单力薄,得不到南方士族的支持,所以他只好重用王导,在王导的帮助下,司马睿稳固了东晋局势。

可以说东晋自从建立起就先天不足。

所以他非常重用王导,任他为宰相,叫他“仲父”,把他比作自己的“萧何”。时人谓之“王与马,共天下”。

王家在当时可以说是权倾朝野,不仅王导,王敦控制着长江中游,兵强马壮;四分之三的朝野官员是王家人的或者与王家相关的人。另外,王家在南朝时期出了八位皇后。

久而久之,大权旁落了。眼看自己已经成为傀儡,号令却不出宫门,司马睿渐渐忧愤成病,卧床不起,没多久便忧愤病逝。终年47岁,在位6年。司马睿死后,太子司马绍继位。

东晋的建立者虽然是司马家族,但其实掌权者是世家大族。最先是王氏家族,后来又有陈郡谢氏的谢安、谢玄等等。

从东晋建立一直到晋安帝隆安三年民变,共七十四年,东晋朝也就像开始的九年那样安而复危,危而复安地持续着。

而东晋后期所爆发的孙卢起义严重动摇了司马家的统治,就在这期间,刘裕崛起了。他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立下了大功,对于司马家来说有匡复之功,他也因此受到重用,一步步掌握了朝政大权。

而他这之后消灭了多个割据势力,使南方出现百年未有的统一局面,凭借着巨大的军功,得以总揽东晋军政大权,官拜相国、扬州牧,封宋王。

这个时候,在刘裕眼里,东晋已经没有必要存在了,所以在420年,刘裕代晋自立,定都建康,国号“宋”。

311年四月,石勒在苦县(河南鹿邑)宁平城消灭十余万晋军,晋军元气大伤。六月,王弥、刘曜等攻下洛阳,杀王公以下三万余人,俘获晋怀帝。八月,又攻下长安。后来,晋将贾匹等在关中汉人的支持下夺回长安,迎司马邺为帝,是为愍帝。 316年(建兴四年),刘曜围长安,愍帝出降,西晋灭亡。|||社会风气不太好,在西晋灭吴以后,人们生活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享受,过了一代人,社会自然要乱啊!看看西晋末年当政的一批人,差不多都是西晋灭吴时候出生的,他们一出身就生活在享乐之中,其他什么都不会,另外,少数民族也蛮能忍的,要么一起当缩头乌龟,要么一起出来造反,最后一点就是司马懿的问题了,他的后代不是傻子,就是懦夫,血统问题|||晋朝皇族的源头为河内司马氏,在曹魏时代已世代为官。如司马朗、司马懿及司马孚等兄弟总共八人,时人称“八达”。其中司马懿具有政治及军事才略,在曹魏后期抵御蜀汉北伐及平定辽东,成为了魏国重臣。239年魏明帝去世,司马懿与曹爽受遗共同辅政,但之后司马懿被曹爽架空。249年发生高平陵事变,司马懿重夺政权,至此司马氏开始专政。在司马懿去世后,其子司马师及司马昭逐渐巩固司马氏的势力。此期间发生三次反抗司马氏的战争(史称寿春三叛),皆被平定。 263年司马昭为了建立赫赫军功,以做好篡夺准备,命钟会、邓艾及诸葛绪率军伐蜀,蜀汉主将姜维阻敌于剑阁。最后邓艾经阴平直袭涪城,进逼成都。最后刘禅投降,蜀汉灭亡,史称魏灭蜀之战。及后钟会、姜维意图叛变,但被司马昭立即平定。不久司马昭去世,其子司马炎最后于266年篡位,曹魏灭亡。司马炎建立晋朝,是为晋武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 当时孙吴局势混乱,吴帝孙皓不修内政又穷极奢侈。270年河西鲜卑族秃发树机能叛乱,直至279年方平定。司马炎在此时先做好伐吴准备,他派羊祜守襄阳与孙吴名将陆抗对峙,派王浚于益州大造船舰。274年陆抗去世,次年羊祜提议伐吴,遭贾充反对而作罢。经过多年准备,279年王浚、杜预上书司马炎,认为是时候伐吴,贾充、荀勖等则以“西北未定”的理由反对。最后司马炎决定于该年12月进攻东吴,史称晋灭吴之战。司马炎以贾充为大都督,上游王浚军、中游杜预等军、下游王浑等军共六路并进。最后于280年逼近建业,孙皓投降,孙吴灭亡,全国重新大一统。西晋统一天下后,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恢复和发展。主要是晋武帝推行了一些积极的政策。西晋之初,天下初定,饱经战乱之苦的人民非常渴望安定的生活。晋武帝顺应民意,大力发展农业,颁行户调制 ,减免徭役,设立“常平仓”等等。晋武帝在位的时期是西晋社会经济最好的时期。 西晋的灭亡 北方各族的内迁5i6超级大本营军事 东汉以来,分布在西、北边疆的少数民族已陆续向内地迁徙。魏晋时,西、北各少数族人民向内地迁徙的活动,更加频繁,而且种族很多,主要有匈奴、羯、氐、羌以及鲜卑五族,史称为“五胡”。 少数民族的起义5i6超级大本营军事 各族内迁以后,与汉人杂处,过着定居的农业生活。魏晋统治者强迫各族人民纳租调,服力役,“服事供职,同于编户”。西晋占田制明确规定了他们的租调负担。汉族的官僚、地主多以少数民族人为奴婢、佃客。残酷的民族压迫,使各少数民族的反抗不断地发生。 西晋后期,先后爆发了齐万年、李特、张昌、王如及杜弢等领导的大规模起义,其中李特之子李雄还在四川建立了“成汉”政权。 刘渊起兵5i6超级大本营军事 在各地流民不断起义时,内迁的少数民族上层分子也相继起兵反晋,其中刘渊、石勒起兵最早。 刘渊字元海,匈奴左部帅刘豹之子,汉化程度很深。刘豹死后,他代为左部帅,惠帝时为五部大都督。304年(永兴元年),刘渊开始起兵。很快发展到五万人,定都于离石(山西离石),建国号“汉”,自称汉王,“胡”、汉各族很多人归附他。渊谓群臣曰:“昔汉有天下久长,恩结于民。吾汉氏之甥,约为兄弟;兄亡弟绍,不亦可乎?”乃建国号曰汉。……追尊安乐公禅为孝怀皇帝,作汉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资治通鉴》卷八五 石勒起兵5i6超级大本营军事 石勒出身羯族,居上党武乡。曾被卖为家奴。刘渊称汉王时,他参加起义。 5i6超级大本营军事]

西晋 由于长期的内乱(八王之乱你知道吧)后国力渐弱、加之统治者的对外民族压迫 致使本就风雨飘摇的晋王朝摇摇欲坠、后匈奴贵族刘渊之子刘聪攻破洛阳。俘虏怀帝。西晋灭亡。北方战乱、十六国突生!

光熙元年(306年)东海王司马越毒死惠帝,司马炽即位,改元永嘉,司马越为太傅辅政,政局为司马越把持。在此期间,匈奴等少数民族也开始建立独立的政权,其中刘渊已经自称汉帝,但是晋朝内部的权力斗争也日渐严重。永嘉五年(311年)正月,晋怀帝密诏荀晞讨司马越,三月发布诏书讨伐,司马越于同月病死,众共推王衍为元帅。四月王衍遣军队在护送司马越灵柩回到东海封国时,与镇东大将军石勒的二万军队于苦县(河南鹿邑)宁平城(河南省郸城县东宁平乡)作战,石勒(后来的后赵老大!)纵骑围而射之,将士十余万人相践如山,全被歼灭,石勒焚烧司马越的灵枢。王衍被擒时,劝石勒建国称帝,以求苟活,但仍被石勒活埋,临死叹息:“向若不祖尚浮虚,戮力以匡天下,犹可不至今日﹗”西晋最后一支主要兵力被消灭,已无可战之兵。

西晋是由于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导致朝廷空虚,被少数民族灭亡的。

西晋朝灭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司马家得国不正:

西晋的创建,就是通过不正当的低劣手段,乱杀政敌,强取豪夺,可以说为了政权毫无底线,后来就连司马懿的子孙司马绍听说了自己祖先当初得国的经历时,都很惭愧的说,通过如此手段获得政权,国家怎么能够维持地长久呢?可见司马家当时的手段有多么卑劣,连他们的子孙都看不下去了,这也是导致晋朝最终灭亡的一大原因。

2、实行分封制:

在中国历史上,很少有大一统的王朝会实行分封制,自从秦国建立以来,都是实行郡县制。中国古代可以说是经历了数百年才废除了分封制,可是晋朝倒好,直接一上来就实行分封制,不但没有创新进步,反而还倒退。随着诸侯王的权力越来越大,皇权就变得越来越小,最后那些诸侯王就开始插手朝政,直接引发了后来的八王之乱,司马家的亲戚自相残杀,真可谓是白白消耗了西晋整个国家的元气。八王之乱一共持续了15年的时间,透支了整个晋朝的国力,给那些进入中原的少数民族很好的反抗机会,直接把晋朝打的片甲不留。

3、士族抢占了皇权:

当时的士族不断地崛起,抢占了皇权。最后刘裕代晋后,对司马家进行了斩草除根,司马家族就此基本灭亡了。

总结:晋朝虽然是大一统的国家,但是被后世所诟病,感官很差,甚至臭名昭著,因既非正统又缺乏信义,本人也觉得用“生于不义,死于不义”来形容晋朝最好不过了。

以上就是关于三国末期司马家族成功夺位建立了晋朝,它最后是如何灭亡的全部的内容,包括:三国末期司马家族成功夺位建立了晋朝,它最后是如何灭亡的、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东晋是被谁推翻的、中国古代历史上的西晋是被谁推翻的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82728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7
下一篇 2023-05-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