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无产者什么意思

1984无产者什么意思,第1张

世界上多一个人读乔治奥威尔,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今天为您分享一本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经典小说,乔治奥威尔的《1984》。

作者乔治奥威尔出生于1903年,是英国著名小说家、记者和社会评论家,他当时所经历的世界格局正动荡不安,各个国家随时都可能笼罩在以不同名义发起的战争的炮火之下,各种社会变革和各种政治政策层出不穷。

这本《1984》是乔治奥威尔有生之年出版的最后一本小说,是20世纪影响力最大的英语小说之一,迄今为止,被翻译成65种语言,全球销量超过五千多万册,是世界反乌托邦小说三部曲之一,被称为“英语文学中最伟大的道德力量”。

《1984》这本小说虽然叫1984,但其实是写于1948年,是一本立于当下而遥望未来的类科幻小说。

小说讲述了在三十多年之后的1984年,当时的世界已被三个超级大国所瓜分,分别是大洋国、欧亚国和东亚国,这3个国家构成三足鼎立的世界格局,彼此的生活状况也大同小异,政治哲学思想更是相差无几,翻译成现在的话讲,都是不同程度上的极权主义国家。

三个国家处在连年不断的战争状态下,谁也无法将谁完全吞没,但各个国家的科技和生活技术因为战争而陷入停滞,交战双方可能随时会更换对象,国家经济以及生产生活的各种资源因战争而大量消耗。

故事的主人公温斯顿·史密斯生活在大洋国,大洋国只有一个政党,“英社”,即英格兰社会主义,政府分为4个部门:

1真理部:主管新闻、娱乐、教育和艺术。

2和平部:负责战事。

3仁爱部:掌管法律和秩序。

4富裕部:运作经济事务。

大洋国的社会分为金字塔式的3个阶层,最底层占绝大多数的是平民,也就是无产者,他们是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但可供他们日常生存的所有资源都有赖于政府日渐缩水的配给,他们在被人为的干预和选择之下过着物质和精神都极度匮乏的生活,而领导者选择让他们过着贫瘠生活的目的其实是为了让人数众多的无产者忙于果腹而无暇思考更无力斗争。

中间层是类似温斯顿一样的外党人员,外党人员从事着服务于党的工作,相当于政府的公务员,像温斯顿,他就在真理部上班,他主要的工作内容便是负责根据现实和宣传需要,改写历史文献、报纸和文学著作。

对,你没听错,历史是可以改写的。在英社看来:

谁控制过去,谁就控制未来,谁控制现在,谁就控制过去。

温斯顿这样的外党人员是英社的重点监视对象,因为比起无产者,其实外党人员更有时间和条件独立思考,更有机会触犯思想罪。所以不论是生活还是工作,外党人员出没的所有场所都处在24小时无间断的随时可被监控的覆盖电屏的环境范围内。

电屏是有点类似于现在的摄像头的电子设备,不光能捕捉画面,甚至细微的轻声耳语都能被电屏捕捉和监测的到,外党人员的所有生活和工作被完全暴露在这样一个类似真空纯粹透明的监视之下,且外党人员没有权利关掉电屏。

社会顶层是英社的内党成员,他们是生活在金字塔尖的少数人,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可以不用吃那些配给给无产者的合成食物,有着随时关闭电屏的权限,享受着上等香烟和外党人员没有资格品尝的葡萄酒。

党的最高***是“老大哥”,在小说中,自始至终“老大哥”从未现身过,但是所有的大街小巷,所有的可以被人们出现的各种地方甚至角落都贴着“老大哥”巨大无比的画像,画像的标语写着:“老大哥”在看着你。

真理被绝对掌控在“老大哥”的手里,“老大哥”说的每句话都是对的,但如果“老大哥”说错了咋办,答案是改写历史,改成对的。将“老大哥”曾经做出的预测更改为与现实更相符的,将所有本应该出现的数据写在它应该出现的地方, 甚至为了剧情合理,可以凭空创造出一个本不存在的人,当然也可以将不应该出现的数据和人尽数抹去,这就是温斯顿的工作。

温斯顿厌烦这样的生活,但为了保命却不得不伪装在人群之中。参加群众的统一集会、统一的“两分钟仇恨活动”、统一的欢呼雀跃,统一的痛骂激愤,因为在人们的生活周围可能无时无刻都充斥着仁爱部的思想警察,他们可能会以各种身份乔装在你身边,那些犯了思想罪的人会被带走,被带走的一部分人的下场是消失了,而且是各种意义层面上永远的消失。

故事开始的时候,温斯顿正在躲避着电屏的视线写日记,写日记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因为“老大哥”拒绝人们独立思考,英社的宣传标语是:

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

温斯顿想知道从前的生活是怎样的,他想知道未被更改的历史是怎样的,他想知道在“英社”存在之前生活是不是也像现在这么糟。

但没人能给他答案,人们好像比记忆中还要健忘,所有人都相信老大哥说的2+2=5

直到茱莉亚的出现改变了温斯顿深沉痛苦的生活。

茱莉亚任职于真理部的小说科,小说科专门用来出版**小说用于让无产者打发本就贫瘠的业余生活,和温斯顿一样,她痛恨自己现在从事的工作,就这样,两个同样恨“老大哥”的人走到了一起。

为了逃避电屏的监视,他们跑到了荒无人烟的野外去约会,由于不满足于隔着人群的遥遥对视,温斯顿在无产者杂货店老板手里租了一间屋子,他们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显得极度疯狂,一旦被思想警察发现,他们必将万劫不复。

爱情、亲情、友情会稀释掉人民对“老大哥”的绝对效忠所以这些个人情感都是绝不容许在大洋国内存在的,夫妻生活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繁衍出下一代从而更好的为党服务,小孩子在很小的时候便被带走接受爱“老大哥”的教育,被塑造的最成功的小孩子通过检举自己父亲的梦话触犯思想罪而受到特别表彰。

这是个泯灭人性的社会,温斯顿迫切需要依附各种力量来推翻“英社”,奥布莱恩,由此进入了他的视线。奥布莱恩是内党成员,拥有着暂时关闭电屏的权限,他送给了温斯顿一本被大家每天2分钟仇恨的那个叛国者的书,书里准确的囊括了温斯顿深刻赞同却没有能力表达的心声,即为什么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即什么叫愚民政策,即英社的骗局,权力不是手段,权力本身就是目的。

他和茱莉亚在出租屋,他如饥似渴的大声朗读这本书,仿佛灵魂得到依附,但是书刚一读完,他和茱莉亚便受到了逮捕,原来那个杂货店老板就是思想警察,而奥布莱恩则是英社“忠诚”的内党成员,甚至那个被大家每天2分钟仇恨的所谓的叛国者可能都不一定存在,这本书大部分是奥布莱恩的手笔,一切都是“老大哥”设的陷阱,用于测试人民的忠诚。

毫无意外的,仁爱部的酷刑接踵而来。温斯顿在奥布莱恩的教育下进行着思想改造,用强光照射着他的脸,痛打、禁止睡觉、扯头发、扇耳光、电刑,温斯顿觉得世界上再没有比承受疼痛更难以忍受的事了,他几乎招认了他能招认的所有事情,但心底里仍然默默坚持着真理与爱,可是“老大哥”要的并不是服从,而是发自内心的热爱,“英社”的思想改造就是将原本的你整个打碎,然后再在打碎的废墟中重建三观。

他被带到了仁爱部传说中的101室,奥布莱恩提着装有老鼠的笼子一步一步的贴近温斯顿的脸,儿时被老鼠袭击的恐怖经历终于让温斯顿沦陷了,他高声大喊着:“别咬我,去咬茱莉亚!”

温斯顿终于背叛了自己最热忱的信仰和最真最深的情感,洗脑成功,温斯顿被释放了。出了仁爱部之后的某一天,他和茱莉亚又相遇了,但他们彼此都已经不再相爱。

“我背叛了你。”

“我也是。”

故事的最后,温斯顿在被射杀倒地的最后一刻,在脑海里想着“老大哥”仁爱的笑容,他终于战胜了自己,他爱“老大哥”。

思想罪不会带来死亡,思想罪本身就是死亡。

乔治奥威尔说:有一种梦是这样的,它从方方面面来看都是梦,却延续着人的精神生活,而梦中所经历的事实和念头,让人在醒来后觉得依然鲜活且极具价值。

我想这也是预测未来的意义所在,在合理且无限贴近现实的前提下对当前已经出现发展痕迹的现象进行想象的延申,设想现实的蛛丝马迹在未来会造成怎样的生活的一种可能 ,如果你不喜欢这样的世界,那么就从现在开始改变它。

代表美国立国的重要文书《独立宣言》中有这样一段闪耀着人性光辉的文字。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是的,自由是我们不可剥夺的权利,我们誓死捍卫它。

而让我们不顾一切所追求的自由并不是我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我们不想做什么便可以不做什么。

所指的对象不同:无产阶级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工人阶级仅表示以依靠工资为生的工业劳动或手工劳动者阶级。划分标准不同:无产阶级经济上,生产资料公有,个人不占有生产资料。工人阶级划分阶级标准是依照经常性收入和就业率来确定。

1无产阶级是什么意思

无产阶级,包括工人阶级。是(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从早期资本主义国家不占有生产资料的劳动者阶级抽象而来,如当时的工人阶级等。无产阶级这一术语来源于拉丁文。在古罗马,它表示除子女外一无所有的阶级(无产者)。

2工人阶级是什么意思

工人阶级通常用于表示社会地位与社会等级,无论何时,该阶层在社会所占比例最高,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比例减少,一般为产业工人阶层为主。该术语没有一致的解释,主要依赖个人的立场与观点的不同来理解。比如美国划分阶级标准是依照经常性收入和就业率来确定。

以上就是关于1984无产者什么意思全部的内容,包括:1984无产者什么意思、无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区别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82726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7
下一篇 2023-05-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