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主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政治主张,二是经济主张,总括起来叫做“王道”或“仁政”在他的这套主张中,处处都闪烁着以民为本的思想光辉 一、孟子的政治主张 孟子的政治思想很丰富,其中包括保民而王、与民同乐、民贵君轻、天与民归等内容 (一)、保民而王 战国时期,七个大国不断地发动兼并战争,都想以武力统一天下孟子也主张天下应该统一,但统一天下不能靠战争,不能靠武力那应该靠什么呢他说:“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二)与民同乐 “与民同乐”是忠恕之道的扩展和延伸,讲的是国君与百姓之间要相互
麻烦采纳,谢谢!
孟子的政治主张是仁政。
孟子向来被认为是继承孔子学说的正统。孟子的主要政治主张是行“仁政”。
他 把孔子的“德治”主张发展为“仁政”学说, 以宗法血缘道德释仁义,主张恢复井田制, 反对兼并战争。
孟子的政治原则是民本主义,是“仁政”,即主张民众是天下的根本,统治者要建立每户农民都有百亩之田,使“黎民不饥不寒”的制度。
孟子的“仁政”要求广大平民生活能够稳定, 赋税徭役能够减轻,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 君为轻”。
孟子的“仁政”还包括要求统治 阶级孝”“悌”的道德, 以维护封建秩序。
孟子主张性善论,这是他哲学思想的基 础。他认为只有君子才有“仁”“义”“礼”“智”, 而且这不是后天形成的,是本性所固有的。
孟子的政治论,是以仁政为内容的王道,其本质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指出,人性的道德修养就是认识的发展过程,建立了哲学与伦理学、认识论与道德 修养相统一的学说。历史上以“思孟学派”称其与子思的学 说,对后世影响极大,被视为孔门儒学的正宗。
唐韩愈首提道统,以孟子接孔子,程朱予以 进一步肯定,成为孔子至宋明理学间唯一正 统传孔子之道者,故有“亚圣”之尊
第一:亲民;孟子主张统治者要“与百姓同之”,“与民同乐”。
第二:用贤良。
第三:尊人权;孟子公开宣扬“民为贵”、“君为轻”的口号,提倡在一定的范围调和统治者和劳动人民的关系。
第四:同情心;要求统治者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推恩办法来治民。认为这样做便能得到人民的欢迎和拥护,从而达到“无敌于天下”。
第五:杀无道之者,也是仁,而且是最大的仁;孟子要求对一切残民以逞的暴君污吏进行严正的谴责,力图把现实的社会发展到“保民而王”的政治轨道上来。
评价孟子的这些看法:
这种思想,是应该肯定的;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的政治论,是以仁政为内容的王道,其本质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扩展资料人物背景: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kē),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并称“孔孟”。
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
孟子的活动年代约在公元前372年至公元前289年,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孟孙氏衰微后,有一支从鲁迁居到邹国,就是孟子的祖先。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政学说,是位非常有抱负的政治家,在诸侯国合纵连横,战争不断时期,作为锐捷的思想家,孟子意识到了当时的时代特征和趋势,建构了自己的学说。
与孔子一样,他力图将儒家的政治理论和治国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国家治理主张,并推行于天下。而当时各个思想家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游说各国诸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孟子开始周游列国,游说于各国君主之间,推行他的政治主张。
以上就是关于孟子的中心思想和主张全部的内容,包括:孟子的中心思想和主张、孟子政治思想主张有哪些、孟子的思想主要有哪些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