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戚、宦官乱政
东汉初期,光武帝、明帝、章帝时政治较为清明,对外戚与宦官有所抑制。章帝之后从和帝起,外戚、宦官势力膨胀,各自结成利益集团,互相争斗,攫取权力与财富,致使政治日益黑暗。而这种黑暗政治同封建王朝家天下的一些固有弊端是分不开的。
第一个原因,是东汉加强中央集权的努力走向了反面。
刘秀加强皇权的这种措施,在东汉初年确实起到了明显的作用。然而,到了东汉中期,却发生了一种微妙的权力转移。尚书台职微权重,既拥有实际权力,又便于皇帝控制。而尚书台既然便利于皇帝自己控制,自然也就便利于外戚的控制,自然也就便利于宦官的控制。不论是外戚,还是宦官,只要加有“平尚书事”、“录尚书事”的头衔,就能指挥、控制尚书台,而一旦控制了尚书台,就等于把国家政权掌握在了自己手中。所以说,中央职能部门职微权重的这种安排,给外戚与宦官轮流专权提供了制度方面的便利。
第二,东汉时期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是外戚宦官专权的阶级基础。
豪强地主的势力到东汉中期更为发展。他们在经济上抢占土地,争夺人口,就必然在政治上争夺权利。
东汉的外戚,一般都是功臣宿将,名门大族,他们是豪强地主上层的代表。东汉的外戚,主要有“马、窦、邓、梁”四大家族。东汉明帝的马皇后,是大功臣马援的女儿;章帝的窦皇后,是大功臣窦融的曾孙女;和帝的邓皇后,是功臣邓禹的孙女;顺帝的梁皇后,是功臣梁统的后代。这四大家族,集功臣与外戚于一身,势力非常强大。除了马皇后一门,能够自我谦抑之外,其余的几家,都是专横跋扈,显赫一时。
宦官一般出身低微,目不识丁,为一般人所不齿。然而一旦掌权之后,宦官也开始兼并土地,上升为地主阶级。我们说,宦官并不一定都是坏人,宦官中也时有出类拔萃者,修《史记》的太史公,发明造纸术的蔡侯,下西洋的三保太监,都在青史上留有好名。宦官虽然不都是坏人,但是,宦官政治却一定是黑暗的。这是因为:第一,宦官身受腐刑,性情上变态,对社会、对正常人存在着仇视心理;第二,宦官没有后代,因此也就不受道德观念的丝毫约束;
第三,宦官出身低微,目不识丁,没有文化素养;第四,宦官只懂得送往迎来,阿谀奉承,而没有任何政治经验。
东汉时期,宦官在政治上与外戚争夺,在经济上也疯狂地扩张,他们霸占土地,强取民财,略取民女,胡作非为,民愤极大。宦官上升为豪强地主,但不为上层豪门及清流所看重,乃是豪强地主下层的政治代表。
二、娃娃皇帝太多
东汉后期的七八朝皇帝,即位时都是娃娃。和帝即位时年十岁,安帝即位时年十三岁,顺帝即位时十一岁。顺帝死后冲帝即位时只两岁,到三岁时死了,继位的质帝只八岁,到九岁死了,继位的桓帝也只十五岁。桓帝之后的灵帝,即位时年十二岁,仍是个娃娃。皇帝年幼,必然是太后临朝,外戚掌权,作威作福。皇帝长大后,反过来要摆脱外戚控制,于是求助于宦官,通过宦官势力来消灭外戚势力;下一届小皇帝登基,外戚又得势,反过来又要消灭宦官势力。这样循环往复,把整个东汉王朝搅得不见天日。最终宦官、外戚两大势力在灵帝死后的火拼中同归于尽,东汉王朝也在实际上一起完蛋了。
三、黄巾起义导致地方武装兴起,中央失去控制
黄巾起义对东汉政权的打击,其实是很有限的,因为中央并未派大规模军队去剿杀,而只是各地大地主、大官僚为了维护本土本乡的利益,建立起了地方武装,这些地方武装又很快发展为私人武装,使得原来的国家正规军也逐渐私人化,中央政权就被掏空了。董卓奉命进京,就可以废立皇帝,恰恰说明的这一点。刘协的登基其实就是东汉的灭亡,他后来的25年做的只是象征性的皇帝,实际是高级囚犯。
张角创立了“太平道”,利用“太平道”把几十万农民组织成三十六“方”。宣传“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张角和弟子秘密约定在甲子年(184年)三月五日,各地同时起义。由于叛徒告密,提前于当年二月起义。起义迅速攻占河北许多郡县,黄河南北和长江流域,人民纷纷起义响应。起义军包围洛阳,屡次打败东汉官军。起义军头包**头巾,故称“黄巾军”。
起义军多次打败敌人进攻,不幸张角病死。在东汉官军和各地豪强地主武装联合镇压下,经过几个月战斗,主力黄巾军失败,但各地起义军仍坚持战斗三十多年。在黄巾起义打击下,东汉政权瓦解了。
虽然太监得势,但是在军事方面来讲还是欠缺一定实力的,而且他们一直都是以仰仗皇帝或者太后为自己的坚定后盾,为了何太后,他们害死了董太后,这也使得何进失去民心。而正是因为东汉末年的十常侍之乱,才出现了东汉之后混乱割据斗争的局面,东汉才会走向灭亡。
在朝廷之中,太监们利用自己的地位与工作优势,在皇上与皇后的耳边说悄悄话,玩弄政权,祸害忠臣。更何况本身就有很多正义的臣子看不惯他们的存在,再加上他们的利益与大臣利益造成了直接的冲突,所以二者之间的关系也并不愉快。以上,是就朝廷的角度而言的 的十常侍之乱背景。
汉灵帝去世之后,皇位继承的归属权直接涉及到宦官的利益与今后的自身地位问题,篡改了汉灵帝意愿之后,何太后成了临朝听政的太后,宦官的势力也达到了一种极致的地步。这种局面使得太监们也对自己的地位很满意,直到董卓出现,他深知何进将军的心理,也知道何差点被宦官害死的事情,所以他极力说服何消灭太监这些毒草。
本身东汉末年因为宦官专权,各地农民起义就没断过,人民也是哀鸿遍野,百姓民不聊生,虽然何关心的更多的还是自己的利益,但是这些都是可以作为很好的借口的东西。于是,最终,在董卓的极力的煽风点火的鼓动之下,开始了对太监的打击。以上,便是十常侍之乱背景的介绍。十常侍之乱实际是何进为了推进将太监们赶尽杀绝的 一个借口,当然这也与这些太监不好好伺候人,整天想着干涉朝政,蛊惑当朝者有关。
十常侍实际包括十二个人,他们作为太监们的头头,利用亲近帝王的机会,将自己的亲戚朋友安插在全国各地担任各种职务,重要的不重 要的,吃闲饭的不吃闲饭的位置都被坐满,最终造成朝纲不稳的局面。朝廷之中的大臣们对此十分看不惯,渐渐两方形成对抗局面,朝堂之上相互攻击,朝堂之下相互诘难。
众所周知东汉的政权是刘秀建立的,也就是世祖光武皇帝,史书描述他的性格直柔且平易近人,所以招揽了包括冯异、耿龛、邓禹在内的一些才智之士。这也是他能够坐上龙椅治理天下的原因。就是这样一位有为的君主建立的王朝,最终也免不了被灭亡的命运,真是应了那句古话:富不过三代。东汉灭亡的原因包括许多方面,其中我个人认为有两个最主要的原因。其一皇帝太小——东汉自光武帝之后,除明、章二帝活的年纪“比较”大外,其他皇帝未成年就即位了,即位年龄最小的殇帝才几个月大就即位了(可是到了两岁时就死了)。小皇帝即位开始于汉和帝,他十岁即位,由于未成年,朝政就由窦太后把持,窦太后趁机提拔窦氏宗族(外戚专权的开始),她让窦固、窦宪等掌握军权又让窦氏的人做高官。后来和帝成年无法亲政,非常恨这位窦太后,但苦于朝中无人帮助只能依靠身边的宦官,最后和帝和宦官密谋共同除掉了窦氏家族,窦景、窦宪等掌权的窦氏高官全部被逼自杀,汉和帝在成功后大封参与密谋的宦官,然后自己去花天酒地去了,把朝政托于宦官(宦官专权开始)。和帝由于放任于声色犬马,结果年纪不大也死了,下一个即位皇帝还是小皇帝,小皇帝的母族势力又夺取宦官的权力,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也就是东汉灭亡的又一大原因——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在这期间士族阶级起来反对宦官专权,遭到宦官势力的严酷镇压,造成了历史上有名的党锢之祸,东汉政权就在这种情况下一天天的走向终结。
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两部分。刘邦是西汉开国皇帝。在汉朝统治期间,我国的国力逐渐增强。
特别是汉武帝统治的时候,提出一系列的改革政策来实施。
那么,这是在大秦帝国之后建立起来的另一个强大的帝国,又是因为什么原因而走向衰弱的呢?
一、西汉被汉元帝的手毁损了。
汉朝在汉朝由刘邦自创,逐渐成熟,汉朝后期汉元帝的愚蠢无能,自取灭亡汉。
汉元帝几乎都有一个昏迷君应有的特征。他不论自己的思想,总是喜欢隔壁的宦官为了称赞而说的话,甚至相信宦官的谗言而杀死了自己的师傅。
从那以后,他就成了一个徒有虚名,没有实权的皇帝,权力全掌握在身边的宦官和亲戚手里,不听皇帝的意见,擅自下了命令。
之后王莽篡位,彻底结束了西汉的统治。
总的来说,西汉的衰败主要是由于皇帝的无能和宦官的执政,使得朝廷的混乱迅速消亡。
二、东汉的衰弱是长期累积下来的。
现在谈论东汉。西汉和东汉之间有王莽推翻了西汉王朝。王莽的统治引起了全国各地的暴乱。最后王莽统治了一段时间后,被下位杀害了。
王莽被谁推翻了?我是刘秀。和西汉皇室有血缘关系。而且,由于这仅有的血缘关系,汉朝再次建立起来。但是这个时候的汉被称为东汉。
东汉真正的衰弱在汉恒帝在位时期。
汉恒帝没有吸取汉元帝的教训,走在汉元帝的古道上,宠爱宦官,导致了和朝廷和西汉元帝在位期间一样的混乱。
虽然外戚掌握着皇帝的权力,但是皇帝已经是没有存在感的傀儡了。
东汉时代的皇帝,到了后来基本上都是劣质的,即使有治理国家的想法,也没有从外戚和宦官手中夺回权力的能力了。汉朝献帝的时候,东汉几乎灭亡了。
三、西汉和东汉灭亡的原因是一样的。
无论西汉还是东汉,皇帝的治理不正确,所以汉朝灭亡了。
据说汉朝在强盛期突然衰弱到灭亡,这是毫无疑问的。汉朝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
只是统治者没有治理国家的能力,所以对很多国家做了有害的事情,但是自己还没有意识到。汉朝时代看起来很强大,实际上已经是空袋子了,随时都会被翻倒。
所以最后看起来很强大的汉朝是从分成三国开始的。
其实,东汉的灭亡主要受三个因素影响:
一.政治上:宦官专权
首先,东汉时期宦官和外戚专政,导致当时政治局面十分混乱。史料中有过记录,汉和帝不到十岁就登基坐上皇位,实际掌权的人是窦太后以及窦氏家族的人。公元前92年,汉和帝联合宦官郑众发动政变,把窦氏党羽斩杀殆尽。而郑众在此事中立下大功,被汉和帝封为侯,开启了宦官制度。汉安帝时期,宦官李闰联合外戚耿宝等共同掌管大权,导致朝政十分混乱。公元前132年,汉恒帝联合宦官单超发起政变,清除了外戚势力,其中涉事人数达到三百多人。而这个时候,汉朝的朝廷中已经没有什么可用的人了。
由此看得出来,汉和帝年幼继位,将皇权落在了窦氏一族手里,窦太后大肆发展自家的势力,威胁皇权。幼子继位的情况,在汉朝多次发生过,以至于不止一次出现皇权掌握在外戚手里的情况。而当皇帝长大亲政时,就会与外戚之间产生矛盾,而皇帝身边最亲近的宦官就有了用武之地。皇帝联合身边的宦官,推翻了外戚的专权局面,而宦官也借此崛起干涉朝政。宦官势力在不断壮大,朝中又无人与之抗衡,最后导致宦官专政局面的发生。这样的政治黑暗,非常容易引发社会的矛盾。所以说,东汉的灭亡与宦官专权有着很大关系。
二.统治者无能
其次,东汉王朝的统治者大多资质平平,也是导致汉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因素。史料中有过记录,公元前161年,汉恒帝公开向贵族和百姓卖官,默许贵族们收刮财产。而且将候、羽林官等一些官位,制定了相应的价格。面对连年的灾荒,皇帝也是置若罔闻,国家的水利设施也从未得到过修缮。
由此能够看得出来,皇帝不但没有治理好朝政,还鼓励贵族官员搜刮民脂民膏。百姓们的生活更加困苦,而贵族们却一直享受着奢靡的生活。如此的贫富差距对比,必然会引发社会矛盾。再加上连年发生灾荒,皇帝却置之不理,更加重了百姓们的反抗心理。面对统治者的不作为,百姓为了生存只能自谋生路,也就逐渐爆发出起义反抗的事情,导致东汉局面越发混乱。所以说,东汉从鼎盛走向灭亡,与统治者的昏庸无能脱不开干系。
三.黄巾起义的爆发
再者,黄巾起义的爆发,加速了东汉王朝的覆灭。史料中有过记录,东汉时期出现的太平道,以宣传道教为主要思想,并不承认皇帝的统治,推崇人人平等的概念。张角借着这个旗号发动群众,集结了三十万的百百姓参与起义,势必要推翻东汉王朝。结果,汉灵帝派出去大量将士将这场起义镇压,耗费了大量的物资。
由此能够看得出来,黄巾起义的爆发是以宗教为中心,宣传的思想正是百姓心中所想,才得以号召到那么多百姓参与其中。因为百姓们深受东汉政权的毒害,渴望改变现有的困苦生活。虽然这场起义最后失败了,但如此大规模的起义,也消耗掉东汉王朝的主力,对历史的走向有了较大的影响。所以说,东汉的灭亡和爆发黄巾起义有着很大关系。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了东汉灭亡的主要原因在于三方面:首先是国家体制出现问题激发了社会矛盾,其次是统治者无能难以解决东汉面临的问题。再次是农民起义的爆发加重了汉王朝的内耗。最后在几个因素的影响下,东汉王朝从强盛走向了灭亡。
两汉衰亡的原因:
一、西汉灭亡:
1、重用外戚,政局混乱。
2、宦官专权,国家权力削弱。
3、后期皇帝昏庸,无力掌控过家大局。
二、东汉灭亡:
1、地主豪强势力的发展,在后期逐渐成为一种地方割据势力。
2、是宦官专权。
3、后期皇帝继位的年龄较小,因而形成外戚专权。
4、土地兼并严重,民不聊生。
5、苛捐杂税众多。
6、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直接推动东汉政权走向灭亡。
两汉时期即汉朝时期,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汉朝(前202—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因尚火德故称为炎汉,又因皇室姓刘而被称为刘汉。
以上就是关于东汉衰败的原因。全部的内容,包括:东汉衰败的原因。、东汉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真的是因为宦官权重吗、导致东汉灭亡的原因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