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弹道导弹导弹有哪些功能

反弹道导弹导弹有哪些功能,第1张

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应能及时发现和正确识别目标、对目标精密跟踪、迅速作出决策和有效地进行拦截。通常由弹道导弹预警系统首先发现目标,再由目标识别系统,如雷达或光学系统,从一群目标中区分出真假目标。引导系统由地面发射装置、目标跟踪雷达和引导雷达组成。根据预警系统提供的目标信息,目标跟踪雷达不间断地测定目标的精确位置、速度等弹道参数并传输给指挥控制系统和引导雷达。指挥控制系统迅速作出决策,指挥发射反弹道导弹导弹,并由引导雷达导引导弹准确地拦截目标。

评论各国

世界上性能优良的战术反导系统有“爱国者”-3系统、“宙斯盾”系统、“箭式”反导系统和“安泰-2500”反导系统。

“爱国者”-3系统

用于陆基部署,是爱国者-2的改进型。一个发射架可载弹16枚,即16联装,导弹飞行速度为35千米/秒。“爱国者”-3没有高爆战斗部,而是配有一个由24根钢棒组成的“杀伤增强装置”,这是它比较独特的地方。它对弹道导弹的最大拦截距离为30~40公里,最大拦截高度为15~20公里,最大飞行速度为6~7马赫,可以对付射程为1000公里以内的弹道导弹。不过,“爱国者”-3的相控阵雷达不具备早期预警能力,所以,必须有卫星提供支援。

“宙斯盾”系统使用的拦截弹为标准-3型导弹。这种拦截弹弹头采用外大气层射弹,射速达4千米/秒,有效拦截高度大于200千米,防御半径600至1000千米,可以拦截射程在3500公里以下的弹道导弹;系统的雷达探测距离为640千米。宙斯盾系统装在军舰上,可对来袭导弹实施上升段、自由飞行段和再入段全过程拦截。以上这两种反导系统都是美国研制的。

概述

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制。美国先后研制了 “奈基-宙斯”和“卫兵”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前者只采用高空拦截导弹,后者用高空和低空拦截导弹分层拦截。1970年美国建立了“卫兵”系统的第一个发射场。苏联在60年代研制和部署了高空拦截的反弹道导弹导弹,1967年建成莫斯科反导弹导弹防区。已有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造价昂贵,作战性能并不理想。现代进攻性战略弹道导弹广泛采用分导式多弹头以及突防装置,导弹弹头作了核加固,对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防御系统变得更加复杂,技术难度增大。1976年美国关闭了“卫兵”系统的发射场。1980年苏联决定把已经部署的64枚反弹道导弹导弹撤除一半 。

80年代以来,美国和苏联在发展采用常规装药的多层拦截系统的同时,正把注意力转向于发展新的反导弹武器,如激光、粒子束等反导弹武器,以组成太空导弹防御系统。

系统装置

反导弹由战斗部、弹上制导设备或系统、动力装置、弹体、电源系统等组成。

战斗部大都用核装药,主要毁伤因素有:在大气层外是X射线和电磁脉冲;在大气层内是中子流、γ射线、冲击波等的综合效应。随着制导精度的提高,用化学装药的常规战斗部和无装药的碰撞式战斗部也获得了发展。弹上制导设备或系统能使导弹保持飞行稳定并能导引导弹飞向目标。

动力装置通常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发动机除用来推动导弹的飞行外,还用于稳定导弹的姿态,改变飞行弹道。低空拦截导弹的发动机除要求高比冲、高质量比外,还要求高燃速,使导弹能在数秒钟内达到几公里每秒的速度和100g以上的加速度,以便赢得时间,有效地进行拦截。弹体往往采用锥柱形或全锥形气动外形,使导弹在作高超声速飞行时具有小的阻力,大的升阻比和良好的操纵性能。低空拦截导弹在大气层内飞行时,最大速度超过10倍声速,气动加热会使弹体表面温度高达3000°C以上,一般使用烧蚀材料保护弹体。

弹道导弹预警系统

弹道导弹预警系统(ballistic missile early warning system)用于早期发现来袭的弹道导弹并根据测得的来袭导弹的运动参数提供足够的预警时间,同时给己方战略进攻武器指示来袭导弹的发射阵位,所以它是国家防御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弹道导弹预警系统的主要要求是:预警时间长,发现概率高,虚警率低,目标容量大,并能以一定的精度测定来袭导弹的轨道参数。

系统组成:弹道导弹预警系统通常由预警卫星监视系统和地面雷达系统组成。地面雷达系统又分为洲际导弹预警雷达网和潜地导弹预警雷达网。根据来袭导弹在不同飞行阶段的物理现象,可以采取不同的探测手段进行监测。工作波长从可见光、红外一直到微波波段。

弹道导弹目标识别系统

分析了地基雷达识别弹道导弹目标的技术途径。

反弹道导弹导弹

于拦截敌方来袭弹道导弹的导弹。又称反导弹导弹。它与多种地面雷达、数据处理设备和指挥控制通信系统等,组成防御战略弹道导弹的武器系统。简称反导系统。它是国家战略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反弹道导弹导弹按拦截空域,分为高空拦截导弹和低空拦截导弹。前者用于对来袭弹道导弹飞行到大气层外时实施拦截;后者用于对来袭弹道导弹进入目标上空时实施拦截。反弹道导弹导弹主要特点是反应速度快、命中精度高。其中,高空拦截导弹受到普遍重视。实战时,可单独部署使用,也可两者配合部署使用,以提高其拦截概率。反弹道导弹导弹主要由战斗部、推进系统、制导系统、电源系统和弹体等组成。

萨尔马特被称为是全球最强核弹,只需要一枚便可以摧毁整个日本。俄罗斯拥有最强悍的武器,军事能力方面也十分强大。如果俄罗斯投放5枚萨尔马特的话,一瞬间就能把美国给消灭。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便是建立了拦截系统,可所有导弹一起发射的话根本拦截不住。因为俄罗斯手里有6000多枚核弹头,是可以跟美国相匹敌的。相信俄罗斯的军事实力和摧毁力度是美国能看到的,因此在一些方面也十分的忌惮俄罗斯。

萨尔马特的重量达到了200吨是俄罗斯重型洲际弹的导弹,主要是用液体进行推进。一枚导弹可以带10枚分导核弹头,射程高达18万公里。不仅可以让整个岛屿一夜之间消沉,而且可以摧毁美国和北约的任意一个城市。相信有萨尔马特的存在,美国不会再敢轻易地造次。因为美国知道萨尔马特的威力是多大的,美国自己就做过相关的测试。

俄罗斯是有底气存在的,因为厉害的导弹可不仅仅只有萨尔马特。不管美国有怎样的反导弹拦截系统,最终都会被俄罗斯给制裁。因为俄罗斯是一个战斗型的国家,绝对不会允许美国和北约肆意的挑衅。俄罗斯看到北约不愿意跟其友好相处,便断绝了与北约一切的任务和活动。本着不怕是不挑事的行为,肯定是要捍卫国家的主权。

总的来说萨尔马特只需要两枚,便可以让6,000万人瞬间蒸发。美国知道萨尔马特是世界核弹之王,因此俄罗斯变成了美国的噩梦。如果美国继续跟别的国家煽风点火肆意挑起战争的话,绝对会自食恶果。千万不要拿灭国导弹做赌注,带来的威力和伤害是难以想象的。

其实说反导系统,我们一般都了解为 导弹部署,来击落别的攻击导弹,从而起到防御的作用,这个也并非没有道理,但是反导系统在电子信息这方面用的比较多!

我们都知道 我们要击落一导弹需要是精确空中目标,击中摧毁它,总的来 我们的反导系统必须要能抗住别的信号干扰,能让我们的武器有效的击中别人的目标,如果我们的反导系统受到别人的信号干扰,我们的系统必定瘫痪,也就不不现实为一个反导系统,之所谓反导系统 可以说成是电子信息台,我们的反导雷达要发现它,要有效的击落它,所以我们的导弹系统必须要能有效的针对某些特许做极好的抗干扰 以及我们的硬件平台

当然硬件也就包括 反导雷达 我们的攻击导弹

说不出个知其所以然来 这个东西你还是得看看军事方面的东西就知道了 ,我也不好解释,方正就是 一套软硬都很完善能做到有效的反导

截止2018年,米钱中国的反导系统为红旗-9地空导弹系统。

红旗-9地空导弹系统以营为基本作战单位,配备有一辆搜索雷达车,一辆跟踪、制导雷达车、一辆指挥控制车和6辆四联装导弹发射车,以及其他一些辅助车辆。

较为成熟的是导弹反导技术:已服役的具有反导能力的防空导弹主要有美国的爱国者系列,THAAD导弹,和海基的标准系列;俄罗斯的有s300等;以色列的箭式防空导弹系列;印度的大地系列。

中国于2010年01月11日在境内进行了一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成功于大气层外击毁来袭弹道导弹,自此中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陆基中段反弹道导弹技术的国家。

扩展资料:

中国反导系统简介:

红旗-9地空导弹系统的跟踪、制导雷达车也采用了大型无源相控阵雷达,从外观上看,该雷达更加接近于“爱国者”防空导弹的跟踪、制导雷达,不同的是,敌我识别天线阵位于雷达天线顶端,指令发送天线也相对较小。

四联装导弹发射车仍然与S-300地空导弹相似,起竖架上装有四个导弹储运、发射筒,同样采用了将导弹抛射出发射筒之后再点火的冷发射方式。

红旗-9防空导弹系统的车辆都有一个共同的显著特征,就是发射车使用了国产的泰安8×8重型越野底盘,其他的车辆也是使用国产的6×6越野底盘,这也是从外观上迅速分辩红旗9中远程地空导弹的要点。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反导系统

卫兵导弹防御系统

国从50年代初开始研制奈基-宙斯反导弹武器系统,1963年经改进演变为奈基-X系统,1967年美国政府决定在奈基-X系统基础上发展哨兵系统,1969年又对哨兵系统稍加改进,改名为卫兵系统。1969年8月起动工建造北达科大福克斯反导基地,1975年10月工程完工,基地配备1部远程搜索雷达,1部导弹场地雷达和4个遥控发射场,遥控发射场包括地下控制室和导弹圆筒形垂直发射井内,共部署70枚斯普林特导弹和30枚斯帕坦导弹。

国家导弹防御系统

NMD是“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缩写。在冷战时期,为了与当时的苏联对抗,美国里根政府于1983年提出了“空间战略防御”(即“战略导弹防御系统“)倡议,该倡议主要是试图通过发展各种先进的非核防御武器,对来袭战略弹道导弹飞行的全过程进行多层拦截,被称为”星球大战“计划。

战区导弹防御系统

TMD的研制是由低向高发展的。用于拦截飞行高度在40公里以下导弹的爱国者导弹,已取得较大进展。在1991年海湾战争时,爱国者PAC-2 型导弹命中率为60%,此后美国不遗余力地提高这种导弹的性能。美国还宣布改进型的爱国者PAC-3型导弹拦截试验获得成功。据悉,美国还要进行16次拦截不同目标的试验,使这种导弹进一步完善。爱国者导弹是TMD中唯一有效的拦截武器,也就是说,TMD 尚处于低空防御阶段。

THAAD系统

THAAD系统原名战区高空防御系统,虽然在2001年美国导弹防御局对导弹防御系统进行重定义后,它已经改称末端高空防御系统,不过缩写都是THAAD。THAAD系统设计用于为美军及其盟军、大城市以及关键基础设施提供拦截3500千米以内射程弹道导弹的防御能力,也具备进一步扩展到防御中远程导弹和洲际导弹的潜力。每一套THAAD系统包括5个组成部分:THAAD拦截弹、AN/TPY-2火控雷达、导弹发射车、火控通信单元和专用支持设备。

俄罗斯的s400反导系统,现在已经被投入了战斗中,用于叙利亚的绝世武器,因为这个反导弹系统可以很好的针对美国的五代隐形战斗机,这大大的限制了美国在空中打击的力度,也削弱了其的军事力量,所以现在很多国家抢着去购买。

S-400这款防空导弹系统,应该是21世纪头20年最让美国头疼的俄罗斯装备了,五代机苏-57横空出世时美国都没这么头疼。S-400防空导弹系统之所以让美国头大,不单单是技术层面的原因,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从技术层面来说,S-400远程防空导弹系统可以视作S-300的升级版,但它比S-300更强大,S-400防空导弹系统的雷达看得更远、导弹打得更远、作战方式更加聪明,从小型无人机到弹道导弹,没有它拦截不了的,可以说是现役防空导弹系统中的“全能王”。相比美国的“爱国者”和“萨德”,S-400在专业能力(反导)方面稍差一些,但是它的全能性是后两者完全不能比的。

全面的性能加上实惠的价格,S-400防空导弹系统在被推到国际军火市场上之后就成为了“香饽饽”,不仅美国的对手要买,就连美国的盟友也想买。在装备俄军之后,S-400防空导弹系统先后获得了中国、土耳其、印度的订单,另外沙特、伊拉克、卡塔尔等国也对S-400很有兴趣。

当来袭弹道导弹发射起飞,并穿过稠密大气层后,弹道导弹预警系统(地球同步轨道和大椭圆轨道导弹预警卫星、预警飞机、远程地基或舰载预警雷达)中的导弹预警卫星或预警飞机上的红外探测器探测到导弹火箭发动机喷焰,跟踪其红外能量,直到熄火。经过60~90秒的监视便能判定其发射位置或出水面处的坐标。导弹穿过电离层时,喷焰会引起电离层扰动,预警卫星监视这种物理现象,借以进一步核实目标。美国第三代地球同步轨道反导弹预警卫星上的红外望远镜能探测发射5~60秒的导弹喷焰,这将为反导弹系统提供4~6秒的作战时间。将在2006年部署的天基红外导弹预警卫星系统,能在10~20秒内将预警信息传递给地基反导弹系统。预警卫星发现导弹升空后,通过作战管理/指挥、控制、通信(BM/C3)系统,将目标弹道的估算数据传送给空间防御指挥中心,并向远程地基预警雷达指示目标。预警雷达的监视器则自动显示卫星上传来的导弹喷焰的红外图像和其主动段的运动情况,并开始在远距离上搜索和跟踪目标。预警雷达的数据处理系统估算来袭目标的数量、瞬时运动参数和属性,初步测量目标弹道、返回大气层的时间、弹头落地时间、弹着点、拦截导弹的弹道和起飞时刻以及拦截导弹发射所需数据等。同时预警系统根据星历表和衰变周期,不断排除卫星、再入卫星、陨石和极光等空间目标的可能性,以降低预警系统的虚警概率,减少预警系统的目标量。

布置在防空前沿地带的远程地基跟踪雷达,根据预警雷达传送的目标数据,随时截获目标并进行跟踪,根据目标特征信号识别弹头或假目标(气球诱饵、自由飞行段突防装备、再入飞行器壳体生成的碎片子弹药等),利用雷达波中的振幅、相位、频谱和极化等特征信号,识别目标的形体和表面层的物理参数,评估目标的威胁程度,并将准确的主动段跟踪数据和目标特征数据,通过BM/C3系统快速传送给指挥中心,为地基反导弹系统提供更大的作战空间。

指挥中心对不同预警探测器提供的目标飞行弹道数据统一进行协调处理,根据弹头的类型、落地时间以及战区防御阵地的部署情况和拦截武器的特性等因素,提出最佳的作战规划,制订火力分配方案,并适时向选定的防御区内反导弹发射阵地的跟踪制导雷达传递目标威胁和评估数据,下达发射指令。

在拦截导弹起飞前,跟踪制导雷达监视、搜索、截获潜在的目标,进行跟踪,计算目标弹道,并在诱饵中识别出真弹头。一枚或数枚拦截导弹发射后,先按惯性制导飞行,制导雷达对其连续跟踪制导,以便把获取的更新的目标弹道和特征数据传输给拦截导弹,同时将跟踪数据发往指挥中心。

导弹预警卫星或预警飞机系统对来袭导弹的整个弹道进行跟踪,并将弹道估算数据通过BM/C3系统传给拦截导弹,以便其在弹道导弹高速飞行的中段实施精确拦截。

指挥中心综合来袭弹头和拦截导弹的飞行运动参数,精确计算弹头的弹道参数、命中点以及拦截弹道、拦截点,通过拦截导弹飞行中的通信系统向拦截导弹适时发出目标数据和修正拦截导弹弹道和瞄准数据的控制指令(可进行多次修正)。

制导雷达对拦截导弹进行中段跟踪制导,当拦截导弹捕捉到目标后,助推火箭与杀伤弹头分离。当来袭弹头在外大气层进入杀伤范围时,制导雷达在指挥中心的指挥下,发出杀伤拦截指令,拦截导弹以每秒10公里左右的速度接近目标。

弹上探测传感器(主动导引头)实施自由寻的引向目标,根据目标飞行轨道参数,轨控和姿控发动机推进系统调整杀伤弹头的方向和姿态,最后一次判定目标,然后进行精确机动,与目标易损部位相撞,将其摧毁(或制导雷达下达引爆指令,引爆破片杀伤战斗部以摧毁目标)。

拦截过程中,地面雷达连续监视作战区域,收集数据,进行杀伤效果评定,同时将数据传送至空间防御指挥中心,以决定是否进行第二次拦截。

以上就是关于反弹道导弹导弹有哪些功能全部的内容,包括:反弹道导弹导弹有哪些功能、反导系统的发展历史、萨尔马特为何被称为全球最强核弹哪国的反导系统能拦得住它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82379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6
下一篇 2023-05-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