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水资源减少的原因

都道府县2023-05-06  22

问题一:渭河中下游地区水资源缺乏的主要原因 渭河,古称渭水,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发源于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鸟鼠山,主要流经今甘肃天水、陕西省关中平原的宝鸡、咸阳、西安、渭南等地,至渭南市潼关县汇入黄河。

渭河南有东西走向的秦岭横亘,北有六盘山屏障。渭河流域可分为东西二部:西为黄土丘陵沟壑区,东为关中平原区。

问题二:渭河平原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不包括什么 短缺原因有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径流季节变化大。经济发达,用水多

问题三:渭河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解放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渭河综合治理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颁布了《陕西省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陕西省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管理办法》、《陕西省城市供水水源地污染防治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加大了渭河污染防治的力度,关停了一批治理无望、污染严重的企业;二是抓住缺水的主要矛盾,建设了一批蓄水、引水工程,如宝鸡峡、冯家山、石头河、黑河金盆水库枢纽工程等;三是在国家的支持下,实施了渭河下游防洪治理工程;四是在以建设基本农田为基础,以小流域为单元,实行山水农田村统一规划,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渭河综合治理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严重问题。

1、水资源短缺,且愈来愈突出。

陕西渭河流域水资源总量为685亿立方米,人均占有380立方米,相当全国的1/8,水资源严重不足;耕地亩均水资源量250立方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6,属严重缺水地区;年际变化大,年内分布不均,年径流量50~70%集中在7~10月份,且多以洪水形式出现,很难利用;渭河水含沙量大,开发利用困难。因此,渭河缺水是我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最大制约因素。

2、水质恶化,污染严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渭河的数量不断增加,水污染逐年加重。据有关部门资料,80年代渭河接纳的废、污水量为465亿吨,而到2000年已增加到62亿吨。渭河每年接纳全省78%的工业废水和86%的生活污水。渭河干流宝鸡到潼关段370多公里的河段,大部为v类和超v类水质。

3、径流量锐减,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渭河林家村年径流量从50年代到80年代平均为21~23亿立方米,而90年代平均则为107亿立方米,仅是前40年平均量的492%,1997年和2000年只有4亿立方米。由于河道径流量锐减,渭河主干流曾多处出现断流,使自身稀释和纳污能力大大降低,加重了渭河污染的程度,降低了河道的冲沙能力,下游泥沙淤积严重。由于过度开发,渭河流域成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之一。水土流失面积36万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的65%,渭北煤矿区、小秦岭金矿区及公路、铁路等工程建设地段尤为严重。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加剧了生态环境恶化,而且给渭河下游带来更大危害。

4、下游淤积严重,洪水灾害频繁。

由于三门峡水库多年高水位蓄水运行,造成关中东部三门峡库区泥沙严重淤积,渭河下游河床抬高约5米,临背差加大,形成悬河,主槽断面萎缩,过洪能力锐减,河口上移,使黄河水倒灌渭河,引起了南山支流洪水下泄不畅,使二华夹槽地带及西安、大荔等低洼易涝地区300万亩耕地完全丧失了处流排泄条件,形成灾害;三门峡库区地下水位升高,引发盐渍化;河槽过洪能力降低,洪涝灾害频繁,成为全国洪涝灾害的高发区之一。

总之,渭河的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如不采取果断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势必严重影响关中地区乃至我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稳定。

问题四:渭河平原为什么地下水资源丰富 原因:中部平原地区为地堑,地下水资源较丰富。

问题五:陕西渭河现状 1污水排放现状

渭河横贯关中地区,已经成为关中地区的排污河,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直接排入,使渭河深受其害。从2007 年监测资料来看,渭河水不仅作为饮用水源己经不可能,作为农业灌溉用水也受到严重的威胁,而且干流水体鱼类等水生生物已经基本绝迹。渭河不仅基本丧失了它原有的功能,还影响到黄河的水质。关中地区入渭排污口及排污状况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渭河流域关中地区排污口及排污状况统计表

2面源污染

区域面源污染主要与降雨径流过程、土地利用、植被及人类活动等因素有关。渭河水系水质污染主要来自点源污染,即城镇工业及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所致。由于没有对河流面源污染状况做详细调查监测,在此仅对能够产生面源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作出分析。

(1)与该区的水土流失密切相关,经多年治理后,年产沙量5529 万t,占全省74%,多年平均侵蚀模数为998t/km2。

(2)与土壤背景值有关,渭河流域耕层土壤的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及速效钾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11%、008%、49PPM、74PPM、155PPM,含量都稍高于全省的平均值,西安市耕层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为最高,依次是宝鸡、铜川、咸阳、渭南等市。

(3)与农药化肥的使用状况有关,据统计,渭河流域农药年总使用量为4728t,亩均使用量0279kg,高于全省亩均使用量的812%;化肥年总使用量3415 万t,亩均使用量128kg,高于全省亩均使用量702%。农药亩均使用量西安市为最高0348kg,依次是渭南、咸阳、宝鸡、铜川。

(4)与大气污染和酸雨有关,据监测,1995 年渭河流域7 个市县SO2 年均值为0085mg/m3,日均值范围为0003~1130,超标率141%。超过国家二级标准的只有铜川市,出现在冬季;1995 年关中地区降水pH 值范围为435~935,全年采集酸雨总量占采水总量的275%,酸雨样品占总雨量的20%。关中仅在西安和渭南两市出现酸雨。

(5)与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有关。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如陡坡地的开垦,森林覆盖率的降低,人类活动的加剧等,都会使面源污染负荷量增大。目前渭河流域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林地和草地的总面积呈锐减的趋势,由于耕地的减少,坡地开垦增加,关中地区大于25°陡坡耕地有12494hm2,占到耕地面积58%,其中宝鸡地区陡坡耕地占到171%,陡坡地开垦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渭河水系水质的恶化,导致渭河流域土壤性能下降等。

渭河流域水质现状

1河流水质现状

(1)断面选择

选择了渭河干流陕西段的6 个监测断面(拓石、林家村、咸阳、耿镇、华县、潼关吊桥)、支流8 个监测断面(黑河黑峪口、沣河入渭口、灞河马渡王、泾河张家山、景村、北洛河吴起、交口、状头)作为评价断面,控制河长493km。

(2)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评价方法

依据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 2002 表1 中的24 个指标。

(3)评价结果

北洛河水系:评价河长5414km。全年平均Ⅳ类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588%,劣Ⅴ类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412%。主要超标项目氨氮、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等。

泾河水系:评价河长为2225km,全年平均Ⅴ类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726%,劣Ⅴ类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274%。主要超标项目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等。

渭河水系:干、支流评价河长总计5247km。全年平均Ⅰ~Ⅲ类的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350%;Ⅳ~Ⅴ类的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294%;劣Ⅴ类水质河长占评价河>>

问题六:下图为西安附近渭河某河段河道变迁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渭河河段不断北迁的自然原因可能有①区 小题1:D 小题2:C 试题分析:小题1:地质板块运动不断抬高秦岭山脉,据测算,秦岭年平均增高约 012毫米,同时,渭河地堑下沉,产生差异性升降运动,在关中平原一带形成了南高北低的局部地貌,迫使渭河不断北移,①对;渭河北岸支流少,水流缓慢,对渭河主流的挤推作用较小,而渭河南岸从秦岭下来的支流多,汇入后形成巨大冲力,将渭河水流推向北岸。说地转偏向力,应该是南迁,③错;说泾河携带泥沙较多,渭河下游应该是南迁,对上游无影响,④错;南岸颗粒较大,就不容易冲刷,②对,所以答案选D小题2:根据图可知,西安南部是历史故都长安,有众多历史古迹,为保护古遗址,西安新区不向南扩展。

问题七:渭河的资料 渭河(Weihe River ),又称渭水,亦作Wei River ,Wei Ho或Wei He。

渭河全长818公里渭河,流域面积1343万平方公里。上游以及北岸泾河、洛河等支流,流经黄土高原,夹带大量泥沙。中、下游渠道纵横,自汉至唐,皆为关中漕运要道。《山海经海内东经》:“渭水出鸟鼠同穴山,东注河,入华阴北。”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渭水出首阳县首阳山渭首亭南谷山,在鸟鼠山西北,此县有高城岭,岭上有城号渭源城,渭水出焉。”唐张籍《登咸阳北寺楼》诗:“渭水西来直,秦山南去深。”

渭河接纳的支流有葫芦河、泾河、洛河等。渭河渭河流域降水集中在夏季,又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其中泾河年输沙296亿吨,在各支流中输沙量最大。关中平原是中国水利事业发展最早的地区。西元前246年秦开郑国渠,引泾水注入洛河,全长125公里,灌溉面积280万亩。汉武帝又开白公渠引泾水入渭。在此以前沿秦岭北麓还有从长安(今西安)引渭入黄的漕渠,既是水运航道,又有灌溉之利。后经历代扩建,使渭河中下游渠道纵横,有泾惠渠、渭惠渠、洛惠渠等灌溉工程,是历史上著名的产粮区。

2 自然气候编辑本段

渭河流域属大陆性气候,年均温6~13℃,年降水量500~800毫米渭河,其中6~9月份占60%,多为短时暴雨,冬春降水较少,春旱、伏旱频繁。咸阳站年径流量54亿立方米,年输沙量17亿吨。水量主要来自右岸支流,沙量则主要来自左岸支流。

渭河流域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年平均气温6~14℃,年平均降水量450~700毫米,年蒸发量1 000~2 000毫米,无霜期120~220天。多年平均径流量102亿立方米(1934~1970年系列),年内变化与降水相似。6~10月为

3 人文历史编辑本段

渭河流域是中华民族人文初祖轩辕黄帝和神农炎帝的起源地。黄帝与炎帝被视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娶于有f氏,生黄帝、炎帝。黄帝渭河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这是我们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记载炎帝、黄帝诞生地的史料。

经过史学家考证,姬水和姜水都位于渭河流域一带,姜水位于宝鸡,姬水则是关中中部武功县一带的漆水河,两河均是渭河的支流。

因此,不管怎样,轩辕黄帝和神农炎帝都是起源于渭河流域的两个血缘关系相近的部落首领。后来,两个部落展开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两个部落渐渐融合成华夏族,华夏族在汉朝以后称为 ,唐朝以后又称为唐人。炎帝和黄帝也是中国文化、技术的始祖,传说他们以及他们的臣子、后代创造了上古几乎所有重要的发明。

4 流域地貌编辑本段

渭河流域地貌复杂,山地包括横贯陕甘的秦岭山脉北坡及六盘山、陇山,断陷盆地包括关中冲积平原及黄土台原,黄土高原包括陇东、宁南、陕北的高原沟壑及丘陵沟壑区。河源至宝鸡峡出口为上游,长430公里,河道狭窄,川峡相间,水流急湍,平均比降1/260。宝鸡峡至咸阳铁桥为中游,长177公里,河床宽浅,沙洲较多,水流分散,为游荡性河床,比降由1/500逐渐变缓为1/1500。咸阳至潼关河口为下游,长211公里,华县船北以下,河道蜿蜒曲折,单股无汊,由于泥沙淤积和受黄河三门峡水库回水影响,河道纵坡由1/5000渐变为1/6000。渭河渭河下游在三门峡水库修建前为输沙近于平衡的相对稳定河道,渭河入黄口高程(潼关高程)323米(1000立方米每秒流量水位)。三门峡水库建成后,由于回水淤积影响,潼关渭河入黄高程最高曾到329米,因而影响渭河下游河道也淤积抬高,常有洪泛发生,因而>>

17个。根据查询百度地图得知宝鸡有17个发电厂,分别是火力发电有4处,宝鸡电厂,宝鸡二电厂,大唐热电,麟北煤田热电。风力发电有三处,嘉陵江源头观日台,凤县河口镇陈家岔村响水滩,陇县固关老爷岭。水力发电星罗棋布,主要有:宝鸡峡、清姜河、冯家山水库、陇县段家峡、西山颜家河、眉县石头河水库、太白石沟、白云峡、黄柏塬、引渭渠多处泄水闸。

以上就是关于渭河水资源减少的原因全部的内容,包括:渭河水资源减少的原因、宝鸡有几个发电厂、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82335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