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万里长城的尽头靠近海边的地点

中国万里长城的尽头靠近海边的地点,第1张

尽头靠近海边的地点:山海关的老龙头。

万里长城起于山海关,终止于甘肃省嘉峪关市的嘉峪关。山海关是河北省秦皇岛市的一个辖区,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15公里。

扩展资料:

长城(Great Wall),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今陕西西安)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

长城资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青海、宁夏、新疆等15个省区市。期中陕西省是中国长城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境内长城长度达1838千米  。根据文物和测绘部门的全国性长城资源调查结果,明长城总长度为88518千米,秦汉及早期长城超过1万千米,总长超过21万千米。

1961年3月4日,长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12月,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长城

国家文物局和国家测绘局2009年4月18日联合公布,明长城东起辽宁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从东向西行经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十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56个县域,总长度为88518千米。经过壕堑3597千米,自然天险22325千米。

2012年6月5日,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居庸关长城宣布,历经近5年的调查认定,中国历代长城总长度为2119618千米,包括长城墙体、壕堑、单体建筑、关堡和相关设施等长城遗产43721处。这是中国首次科学、系统地测量历代长城的总长度。

扩展资料:

古长城沿线大体上与农牧区自然分界线相吻合。北方广阔草原适宜大规模游牧,农牧区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天然屏障,这种地理环境既利于不同民族之间互补交往,也容易产生对峙摩擦。

自从因发明辔具而有可能组建富于高度机动性的骑兵队伍之后,游牧民族便如虎添翼,在相当长的历史年代对农耕民族保持巨大军事压力。以农立国的古代中原王朝无力耗费巨大国力去控制北部辽阔的荒漠与草原,而又不得不随时提防游牧部落南下劫掠。

广筑边墙在中国古代大多数历史时期便不失为一种实际有效的对策,有其不得已而为之的历史依据。

长城在攻防战役上发挥的军事效应显而易见。游牧民族马上作战聚散自如,尤其在开阔地带纵横驰骋,犹如草原旋风,其势难挡,但攻坚步战则非所长。横亘在骑兵面前突兀而起的城墙迫使其弃长就短,优势荡然无存。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长城

人民网-曹大为:长城的历史定位与文化意义

万里长城,世界八大建筑奇迹之一,是中国古人用来防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中原的战略屏障。长城延绵万里,但终有尽头,万里长城的尽头在哪里呢?古代游牧民族为什么不从两端绕过长城进攻中原呢?这样长城不就失去作用了吗?

长城延绵万里,关于他的起点和尽头,我们小学课本上讲过,每个人小时候也都背过“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长城像一条龙,盘踞在崇山峻岭。

古代中原人长期受游牧民族袭扰,不得安宁,总结战争经验教训,于是便在地势险要的崇山峻岭上修建了万里长城,用来防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它是古人建筑智慧的结晶。

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筑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古代军事防御系统,从东边的山海关,到西边的嘉峪关,长城延续不断修筑两千多年,绵延长度六千七百多公里,由结构复杂的堡垒和墙体构成,平均高度六七米,跨越十五个省市自治区,主要修筑于险峻的山体于沟壑之间,翻山越岭,蜿蜒曲折,蔚为壮观。

长城所建造之处,地势非常险要,观看之人,无不肃然起敬,佩服古人伟大的创举。

长城在战术上可以直接抵御草原游牧民族骑兵的正面冲锋,战略上长城各处关卡可以驻扎军民,利用烽火台传递信息,有效连接沿线军民,形成中原王朝一道抵御外患,坚实的屏障,有效阻击了草原游牧部落对中原大地的袭扰。

既然有长城这道强大的军事屏障阻碍游牧民族南下作战,那为什么游牧部落不绕过长城两端去进攻中原呢?

其实答案就是“绕过长城难度太大,军事上无法实现”。草原游牧部落通往中原比较好走的道路都被长城阻断,而东边的山海关,依山临海,地势险要,城墙坚固,驻扎大量官兵,易守难攻。

山海关直接与大海相连,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是马背上的民族,擅长骑在马背上冲锋陷阵,杀伐征战,不善水战,茫茫大海无疑让游牧民族的骑兵们头疼不已,他们根本没有能力渡过大海进攻中原,所以绕过长城东端的大海,绝无可能。

长城东端绕不过,长城的西端没有大海,陆战是游牧民族习惯的环境,他们怎么不绕过西边的嘉峪关呢?西边的嘉峪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绝非浪得虚名。嘉峪关修筑在陡峭的山间隘口,规模宏大,险峻天成。

由内城,外城,壕沟组成的三层防御体系,构筑了壁垒森严的城防系统,牢不可破,两边的城墙直接延伸到戈壁大漠。

游牧民族习惯逐水草而居,打仗也是,他们从来没有携带粮草出征的习惯,都是靠着骑兵的机动性采取速战速决,用获胜的物品实现军队的后勤补给。

而西边嘉峪关外是千里茫茫戈壁滩,大沙漠严酷的自然气候,不利于游牧民族的骑兵行军,而且重要的是没后勤补给,即使游牧部落的军队绕过大漠,也会损失惨重,成为强弩之末,毫无战斗力,所以游牧民族的骑兵历来不会选择绕道嘉峪关去进攻中原,选择绕道长城西端,只有死路一条。

从东边的山海关,到西边的嘉峪关,纵观整条万里长城,由衷的感叹古人的智慧,长城军事防御体系的构筑,令人敬佩的五体投地。

东西两处关隘的选择,利用最佳的地理位置,险峻的山体形成天然屏障,关隘周围的自然环境又极其恶劣,这些因素都导致游牧民族的军队无法绕过长城两端,最大限度发挥了长城的作用,让中原大地能够少受游牧民族的袭扰。犹如一条巨龙盘踞在北方大地上的长城,历经几千年岁月风霜,向我们无声地诉说着古人的智慧。

长城尽头在甘肃省嘉峪关市的嘉峪关,是渤海。事实上,长城的尽头一直有这样一种介绍长城的方式,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意为从山海关直下,嘉峪关即是长城的终点,嘉峪关位于嘉峪山上,地处河北省的秦皇岛,与沙漠中的戈壁相隔,地势险要,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

简介

长城(The Great Wall),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且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

长度

2012年6月5日,文物局在北京居庸关长城宣布,历经近5年的调查认定,中国历代长城总长度为2119618千米,包括长城墙体、壕堑、单体建筑、关堡和相关设施等长城遗产43721处。这是中国首次科学、系统地测量历代长城的总长度。此次长城的调查和认定,不仅认定了2009年测定的明长城长度,还开展了秦汉及其他时代长城的资源调查。

秦长城起点在甘肃省临洮,而根据史书记载它的终点在辽东秦始皇长城是秦始皇在统一了六国后,在秦、赵、燕诸国长城的基础上,加以连接,筑起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长城,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条万里长城。但由于风吹雨打、人为破坏等原因,秦始皇万里长城已经基本上被湮没了。目前,秦始皇万里长城的具体位置,只能根据史料记载推断出其大致的方位、分布与走向,而它真正存在的状况,却是长城学、历史学、考古学界有待解决的问题。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达嘉峪关,途经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9个省、市、自治区

以上就是关于中国万里长城的尽头靠近海边的地点全部的内容,包括:中国万里长城的尽头靠近海边的地点、长城的起源地和尽头在哪里、长城的尽头在何处,蒙古铁骑为啥不从两端绕过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82315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6
下一篇 2023-05-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