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名将李纲妻子是张氏。
李纲的家庭成员:
父亲:李夔(京西南路安抚使)
母亲:吴彦钦
妻子:张氏
儿子:李仪之、李宗之、李集之、李润之(早卒)、李望之(早卒)、李茂之、李秀之、李申之
女儿:七人
孙子:李安仁
相关延展:
李纲(1083年-1140年),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抗金名臣,民族英雄。
出生:公元1083年(宋神宗 元丰六年)生于秀州华亭(上海松江区)。
进士及第:1112年[30岁](宋徽宗 政和二年)进士及第。
逝世:1140年[58岁](宋高宗 绍兴十年),李纲亲自祭奠其弟李经,因悲伤过度而突然患病,不久逝世,享年五十八岁,被追赠少师。
身后事:1088年逝世45年后(宋孝宗 淳熙十五年)李纲家人为他向朝廷请谥。经宰相周必大提及,宋孝宗于次年追赠李纲为陇西郡开国公,谥号“忠定”。
绍兴十年(1140)正月,南宋的第一任宰相、抗金英雄李纲逝世,终年58岁。
李纲一生写了很多诗、文,其中有《梁溪集》、《靖康传信录》等。李纲的一生是为世人赞颂的,朱熹评价他为“一世之伟人”,他是宋朝抗金救国的一位名相。
分类: 文化/艺术
问题描述:
如题。
求详细资料,最好附带评价,最好说明他几次被罢官的原因,非常感谢。
解析:
李纲生平介绍
李纲(1083—1140),字伯纪,邵武(今属福建)人,南宋名将。
父亲李夔官至龙图阁待制。李纲政和二年(1112)中进士,累官至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因得罪权贵改任比部员外郎、起居郎。宣和元年(1119),京师发大水,他上疏朝廷,言当以盗贼外患为忧,朝廷恶其言,谪监南剑州的沙县(今属福建)税务。新兴的女真族建立金朝,并已多次打败辽军。次年(金天辅四年,1120),宋金订立“海上盟约”,联合灭辽。宣和四年(1122),宋军两次攻打辽南京(今北京)失败。在宋军要求下,同年十二月金军攻占燕京,金在宋将原给辽的“岁币”转给金朝,并索取100万贯代税钱后将燕京依约归还宋朝。
宣和七年(金天会三年,1125),李纲除太常少卿。同年十月金太宗毁弃盟约,大举进攻宋朝,分兵两路,西路以完颜宗翰(粘罕)为帅,包围了太原,东路以完颜宗望(斡离不)为帅,在宋降将郭药师引导下长驱直入,前锋直指北宋首都东京开封府。
边报猝至,朝廷震惊。宋徽宗一面召天下勤王之师,一面准备南逃。同年十二月,在李纲、吴敏等大臣的坚持下,徽宗将皇位传给太子赵桓是为钦宗。吴敏任门下侍郎(副相)、李纲任兵部侍郎。靖康元年(1126)正月,金兵已逼近东京,徽宗匆匆出逃,白时中、李非彦等大臣也想奉钦宗南走。李纲挺身而出,坚决反对逃跑,认为“今日之计,莫若整饬军马,扬声出战,固结民心,相与坚守,以待勤王之师”。钦宗决定留京坚守,并升李纲为尚书右丞(副相)。次日,钦宗又改变了主意。李纲上朝时见禁军已披甲待发,皇帝与后宫也即将上车出逃。紧急关头,他高声对禁卫们说:“尔等愿以死守宗社乎,愿扈从以巡幸乎。”禁卫皆呼曰:“愿以死守宗社,不居此,将安之。”李纲又对钦宗说:“陛下昨已许臣留,今复戒行,何也。且六军之情已变,彼有父母妻子皆在都城,岂肯舍去,万一中途散归,陛下孰与为卫,且虏骑已逼,彼知乘舆之去未远,以健马疾追,何以御之”。钦宗终于下定了留守的决心。
李纲被任命为亲征行营使,主持防务,厢军与保甲民兵也协助禁军作战。从正月初五至初八,军民修楼橹、安炮台、运砖石、设弩床、备火油,进行备战。初八日,金兵到达城下攻西水门,李纲亲临指挥战斗,击退金军的进攻。次日,金军又攻酸枣门、封丘门,李纲又登城督战,激励将士,杀敌数千人。
宋钦宗同时派使者前往金营进行议和。李纲估计金人“必且张大声势,过有邀求”,如果朝廷“不为之动,措置合宜,彼当戢敛而退,如朝廷震惧,所求一切与之,……”。所以,他竭力反对割地与“过许金帛”。金人提出犒师金500万两、银5000万两、绢100万匹,割太原、中山(今河北定州)、河间(今属河北)三镇,并以亲王、宰相为人质。钦宗全部同意,随即在城中大肆收罗金银以满足金的索求。同时,又另设宣抚司统率“勤王”之师和驻在城外的禁军,以分李纲的兵权。同年二月,大将姚平仲在钦宗的支持下夜袭金营失利,却将责任推给李纲,解除了李纲的职务。
首都军民十分愤怒,要求重新起用李纲,几十万军民聚集在皇宫前,呼声震天动地。宋钦宗恐怕激起民变,只得重新起用李纲为尚书右丞,任京城四壁守(防)御使。李纲重整军务,士气大振。四方勤王军也陆续赶到,金军在得到割地诏书及得肃王赵枢为人质后退兵。
金军退兵后,李纲改任枢密院事。同年四月,徽宗回到了京师。六月,李纲被任命以知枢密院事为河北、河东路宣抚使,以解太原之围而离开朝廷。他深以国事为忧,认为金人之所以能长驱南下,是因为宋朝几十年来不修军政,军队的战斗力很低。金兵虽已撤退,但天下的形势仍十分紧迫。“贾谊谓厝火积薪之下,而坐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以今日观之,何止于火未及燃,殆处于烈焰之旁,而言笑自若也”。钦宗下诏令催促李纲去解太原之围,但宣抚副使、制置副使、察访使等都直接听命于朝廷,李纲根本指挥不动军队。八月,改任种师道为宣抚使以代李纲,李纲被召回京。九月,李纲被罢知枢密院事,以观文殿学士出任扬州知州。不久即以“专主战议,丧师费财”罪名罢官,改差提举亳州明道宫。十月又责授保静军节度副使,建昌军(今江西南城)安置。后又谪宁江(今重庆奉节)。十一月,金兵再次大举南下,包围开封城。钦宗重新起用李纲。李纲从建昌赴宁江途经长沙时,得诏即率湖南“勤王”之师入援,行至半路而都城已沦陷,北宋灭亡。
靖康二年(1127)五月,康王赵构即帝位于南京应天府,是为宋高宗,改当年为建炎元年,史称南宋。他起用深孚重望的李纲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右谏议大夫范宗尹力主议和,说李纲“名浮于实,而有震主之威,不可以相”。御史中丞颜岐说李纲为金人所恶,也反对李纲任相。
六月,刚到任的李纲认为当务之急是议国是、议巡幸、议赦幸、议僭逆、议伪命、议战、议守、议本政、议责成、议修德。他反对议和,要求表彰抗金中的死节之士,还都开封,重整军务。他强烈要求严惩降金官吏,表示:“臣不可与邦同列,当以笏击之。”
李纲积极支持两河军民抗金,任张所为河北招抚使,傅亮为河东经制副使,宗泽为开封府知府。他认为只要上下齐心抗金,“三数年间,军政益修,甲车咸备,然后大举以讨之,报不共戴天之仇,雪振古所无之耻”。在李纲的苦心经营之下,南宋政局逐渐稳定。
然而,宋高宗信任汪伯彦、黄潜善等人,李纲的抗金行动受到百般阻挠。河北招抚使张所尚未离开京城,河北转运副使权北京(今河北大名东北)留守张益谦就上奏说自招抚司设立后,“盗贼”越来越多。朝廷下令宗泽节制傅亮,即日渡过黄河,逼他在未准备好情况下进攻金军。李纲竭力为张所、傅亮等人辩护,又反对宋高宗南逃。当年八月即以“杜绝言路,独擅朝政”等罪名罢相,改以观文殿大学士,提举洞霄宫。太学生陈东因上书留用李纲、还都东京而被杀。
建炎元年(1127)十月,宋高宗自商丘逃至扬州,两河郡县相继沦陷。建炎三年(1129),金兵南下,高宗逃往杭州(今属浙江)、越州(今绍兴)、明州(今宁波)等地,一度乘船逃入海中。其间,李纲一再遭贬斥,先是罢观文殿大学士职名,贬往鄂州居住。又被贬为单州团练副使、万安军(今海南万宁)居住。直到建炎三年冬才允许自由居住,以后又恢复了阶官、职名。
绍兴二年(1132)二月,李纲被起用为湖广宣抚使兼潭州知州,建议朝廷在荆湖一带屯驻重兵以图中原。绍兴四年(1134),金、伪齐联军进攻南宋,他又上呈防御之策:“伪齐悉兵南下,境内必虚。倘出其不意,电发霆击,捣颍昌(今河南许昌)以临畿甸,彼必震惧还救,王师追蹑,必胜之理。”
绍兴五年(1135),李纲又上长篇奏章陈述中兴大计,指出宋朝的衰弱是因为上下偷安,不为长久之计,退避之策“可暂而不可常,可一而不可再,退一步则失一步,退一尺则失一尺”,告诫高宗“勿以敌退为可喜,而以仇敌未报为可愤;勿以东南为可安,而以中原未复、赤县神州陷于敌国为可耻;勿以诸将屡捷为可贺,而以军政未修、士气未振而强敌犹得以潜逃为可虞”。他建议朝廷先料理淮南、荆襄为东南的屏障,于两淮东西及荆襄置三大帅,各领重兵以图恢复,深信中兴之期,指日可待。同年十月,李纲改任制置大使,兼知洪州,绍兴七年被罢,提举宫观。
绍兴九年二月,再次起用李纲为湖南路安抚大使兼知潭州。未及赴任,绍兴十年(1140)正月病死于福州,终年58岁,淳熙十六年(1189)谥忠定。著作编有《梁溪集》、《靖康传信录》、《奉迎录》、《建炎时政记》、《建炎进退志》、《建炎制诏表集》、《宣抚荆广记》、《制置江右录》等。
1 文言文《李纲荐张所》翻译
原文
李纲欲用张所,然所尝论①宰相黄潜善,纲颇难之。一日遇潜善,款语曰:“今当艰难之秋,负天下重责,而四方士大夫,号召未有来者。前议置河北宣抚司,独一张所可用。又以狂妄有言得罪,如所之罪,孰谓不宜?第今日势迫,不得不试用之,如用以为台谏,处要地,则不可;使之借官为招抚,冒死立功以赎过,似无嫌。”潜善欣然许之。
注释
①论:劾奏。
译文
宋朝时李纲想推荐张所为河北宣抚司使,但是张所曾经非议过宰相黄潜善,因此感觉非常为难。一天,李纲恰好遇到黄潜善,就悄悄对他说:“现在国家处境艰难,身为朝廷命官,负有维护天下安危的重任,但是四方的士大夫,号召没有来的。前次朝廷提议设置河北宣抚司,唯独张所可以任用,但是张所曾经以狂妄的言辞冒犯过相国,以他所犯的罪,再委任他确实不恰当,可是迫于现在国家的情势,不得不试用他。当然,如果让他在京师担任御史台的职务或者谏官是行不通的,不如任命他为招抚使,让他冒死立功赎罪,似乎还说得过去。”黄潜善欣然同意了。
2 李纲,字文纪李纲,字文纪。
少年时代意气风发,崇尚高风亮节。在周朝任齐王宇文宪的参军事。
宣帝准备杀宇文宪,召来他的僚属诬陷编造罪名,李纲誓死没有屈从的言辞。等到宇文宪被杀后,李纲用没有帏盖的车子载着宇文宪的尸体。
宇文宪生前的属吏都躲得远远的,李纲扶着棺材嚎啕恸哭,为他安葬之后才离开。 李纲侍奉隋朝担任太子洗马。
太子杨勇宴请东宫臣子,左庶子唐令则弹奏琵琶,又唱《武媚娘曲》。李纲说:“唐令则甚微 辅佐太子的官员,却将自己当作歌伎,进献*声,惑乱太子的耳目,如果让皇上知道了,岂不是要连累殿下吗?臣请求对他治罪。”
太子杨勇说:“你别管这事,是我自己想听音乐而已!”后来杨勇被废黜,文帝严词谴责,东宫里的官吏僚属没人敢插话,惟独李纲说:“陛下平常不教育太子,所以才到了今天这种地步。太子的天资跟普通人无异,如果让贤良的人辅佐他就能从善,如果让不正派的人诱导他就会向恶,为什么只是太子一个人的罪过呢?”皇帝说:“是朕的过失啊!”提升李纲为尚书右丞。
大业末年,贼帅何潘仁强迫他出任长史。 高祖受禅即位后,任命李纲为礼部尚书兼太子詹事。
齐王李元吉任并州总管,放纵身边的人四处掠夺,百姓忧愁苦恼,宇文歆劝谏,李元吉不听从。刘武周攻入太原,李元吉害怕,扔下军队逃回京城,并州陷落。
皇帝发怒,对李纲说:“齐王年龄小,不熟悉政事,因此我派宇文歆和窦诞辅助他。太原,是我大唐王朝兴起的地方,陈兵十万,粟米可支付十年,为什么这么快就丢了?宇文歆建议齐王丢下军队逃跑,我应当在军中杀了他。”
李纲说:“齐王有罪过,是窦诞一手造成的。宇文歆侍奉齐王的时间很短,齐王有过失他必定直言规劝。
如今幸亏宇文歆这个计策,才使陛下没有失去爱子,不但无罪而且有功,怎么能加罪呢?”第二天,皇帝醒悟过来了,拉李纲坐上御榻,慰劳他说:“如果你不进言,我就差点要滥用刑罚了。”于是释放了宇文歆。
太子建成渐渐开始亲近无赖,胡乱猜忌与朝廷有了隔阂,李纲频频进谏不被听从,于是请求退休。皇帝骂道:“你能担任何潘仁的长史,却羞于担任朕的尚书郎吗?”李纲叩头说:“何潘仁,是贼帅,志在残杀,然而臣每次进谏他都能停止杀戮,任他的长史,所以心中无愧。
陛下大功告成,常常自以为是,臣说的话就好像拿石头扔进水里,我敢长期担任尚书郎吗?而且臣侍奉太子,太子又不听臣的劝告,所以要上交官印。”皇帝道歉说:“朕知道你是个正直的人,希望你能自始至终辅助我的儿子。”
于是授予李纲太子少保之职,让他仍旧担任尚书郎、太子詹事。皇帝认为李纲是隋朝的名臣,亲自写敕令时从来没有直呼过他的名字。
贞观四年,李纲又任太子少师。每次皇帝临朝听政,必然令李纲与房玄龄、王珪陪同坐在身边。
李纲发表言论陈述事理态度坚决不可改变。后来患病,皇帝派房玄龄到他家里慰问。
第二年去世,享年八十五岁,朝廷追赠他开府仪同三司,谥号为“贞”,太子为他立碑。
3 《文言文阅读(19分)“李纲,字文纪”附答案》古诗原文及翻译 爱作者:文言文阅读(19分)李纲,字文纪。
少慷慨,尚风节。仕周为齐王宪参军事。
宣帝将杀宪,召僚属诬左其罪,纲矢死无桡辞。及宪诛,露车载尸,故吏奔匿,纲抚棺号恸,为瘗讫,乃去。
事隋为太子洗马。 太子勇宴宫臣,左庶子唐令则奏琵琶,又歌《武媚娘曲》。
纲曰:“令则官调护,乃自比倡优,进*声,惑视听,诚使上闻之,岂不为殿下累乎?臣请正其罪。”勇曰:“置之,我欲为乐耳!”后勇废,文帝切让,官属无敢对,纲独曰:“陛下不素教,故太子至此。
太子资中人,得贤者辅而善,得不肖导而恶,何特太子罪邪?”帝曰:“朕过矣!”擢尚书右丞。 大业末,贼帅何潘仁劫为长史。
高祖受禅,拜礼部尚书兼太子詹事。齐王元吉为并州总管,纵左右攘夺,民愁苦,宇文歆谏,不听。
刘武周入太原,元吉惧,弃军奔京师,并州陷。帝怒,谓纲曰:“王年少,不习事,故以歆及窦诞佐之。
太原,兴王地,兵十万,粟支十年,奈何一旦弃去?歆建此计,我当斩于军。 ”纲曰:“王过恶,诞养成之。
歆事王浅,有阙必诤。今赖歆计,使陛下不失爱子,且有功,又可加罪乎?”翼日,帝悟,于是释歆。
太子建成浸狎亡赖,猜间朝廷。纲频谏不见听,遂乞骸骨。
帝骂曰:“卿为潘仁长史,而羞朕尚书邪?”纲顿首曰:“潘仁,贼也,志残杀,然每谏辄止,为其长史,故无愧。 陛下功成,厚自伐,臣言如持水内石,敢久为尚书乎?且臣事东宫,东宫又与臣忤,是以上印绶。”
帝谢曰:“知公直士,幸卒辅吾儿。”乃拜太子少保,尚书、詹事如故。
帝以纲隋名臣,手敕未尝名。贞观四年,复为少师。
每听政,必诏纲与房玄龄、王珪侍坐。 纲发言陈事,毅然不可夺。
及疾,帝遣玄龄至家存问。明年卒,年八十五,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贞,太子为立碑。
(选自《新唐书》第九十九卷,有删改)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后勇废,文帝切让 让,谦让 B。陛下功成,厚自伐 伐,夸耀C。
知公直士,幸卒辅吾儿 幸,幸好 D 。毅然不可夺 夺,夺取5。
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都正面表现李纲是“直士”的一组是( )①拜礼部尚书兼太子詹事 ②纲频谏不见听,遂乞骸骨 ③知公直士,幸卒辅吾儿④谥曰贞,太子为立碑 ⑤陛下不素教,故太子至此 ⑥纲抚棺号恸,为瘗讫,乃去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②⑤⑥ D。
①③④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纲自幼意气风发,崇尚高风亮节,先后在(北朝)周、隋、唐三朝做官。他为人正直,敢于直言进谏,辅佐过多位太子。
B。齐王李元吉任并州总管时,遭逢刘武周叛乱,元吉没有听从宇文歆的建议,弃城逃回京师,致使太原沦陷。
C。因太子不听劝谏,李纲申请退休,但是遭到了皇帝的反对。
为表达对李纲的尊重,皇帝亲自写敕令时从来不曾直呼其名。 D。
唐太宗非常器重李纲,每次临朝听政,必然令李纲和房玄龄、王珪陪同坐在身边。李纲生病,皇帝还派房玄龄去慰问。
7。将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太子资中人,得贤者辅而善,得不肖导而恶,何特太子罪邪?(2)歆事王浅,有阙必诤。 今赖歆计,使陛下不失爱子,且有功,又可加罪乎?参考答案:4。
B 5。C 6。
B参考译文:李纲,字文纪。少年时代意气风发,崇尚高风亮节。
在周朝任齐王宇文宪的参军事。 宣帝准备杀宇文宪,召来他的僚属诬陷编造罪名,李纲誓死没有屈从的言辞。
等到宇文宪被杀后,李纲用没有帏盖的车子载着宇文宪的尸体。宇文宪生前的属吏都躲得远远的,李纲扶着棺材嚎啕恸哭,为他安葬之后才离开。
李纲侍奉隋朝担任太子洗马。 太子杨勇宴请东宫臣子,左庶子唐令则弹奏琵琶,又唱《武媚娘曲》。
李纲说:“唐令则甚微 辅佐太子的官员,却将自己当作歌伎,进献*声,惑乱太子的耳目,如果让皇上知道了,岂不是要连累殿下吗?臣请求对他治罪。”太子杨勇说:“你别管这事,是我自己想听音乐而已!”后来杨勇被废黜,文帝严词谴责,东宫里的官吏僚属没人敢插话,惟独李纲说:“陛下平常不教育太子,所以才到了今天这种地步。
太子的天资跟普通人无异,如果让贤良的人辅佐他就能从善,如果让不正派的人诱导他就会向恶,为什么只是太子一个人的罪过呢?”皇帝说:“是朕的过失啊!”提升李纲为尚书右丞。大业末年,贼帅何潘仁强迫他出任长史。
高祖受禅即位后,任命李纲为礼部尚书兼太子詹事。 齐王李元吉任并州总管,放纵身边的人书郎、太子詹事。
皇帝认为李纲是隋朝的名臣,亲自写敕令时从来没有直呼过他的名字。贞观四年,李纲又任太子少师。
每次皇帝临朝听政,必然令李纲与房玄龄、王珪陪同坐在身边。李纲发表言论陈述事理态度坚决不可改变。
后来患病,皇帝派房玄龄到他家里慰问。第二年去世,享年八十五岁,朝廷追赠他开府仪同三司,谥号为“贞”,太子为他立碑。
4 有谁有南宋李纲的《论西北东南之势》文言原文初,余尝从容奏上曰:“朝廷外则经营措置河北、河东两路,以为藩篱,葺
治军马,讨平盗贼。内则修政事、明赏罚,皆渐就绪。独车驾巡幸,所诣未有定
所,中外人心未安。夫中原者,天下形势根本也,一去中原,则人心摇而形势倾
矣。臣尝建巡幸之策,以关中为上,襄阳次之,建康为下。今纵未能行上策,犹
当适襄、邓,示不去中原,以系天下之心。选任将帅,屯列军马,控扼要害,以
折虏人之谋。使今冬无虞,车驾还阙,天下之势遂定。而近日外议纷纭,皆谓陛
下且幸东南,果如所言,臣恐中原非复我有,车驾还阙无期,而天下之势遂倾,
难复振矣。”上曰:“但欲迎奉元 太后,及津遣六宫往东南耳。朕当与卿等独
留中原,训练将士,益兵聚马,虽都城可守,虽金贼可灭矣。”余再拜,赞上曰:
“陛下英断如此,虽汉之高祖、光武,唐之太宗,不是过也。”因言履艰难之运
者,不宜怀安,高祖、光武、太宗皆身将兵,披甲胄,冒矢石,于马上得之。今
固不待如此,但车驾不去中原,则将士思奋,人百其勇,盗贼不敢觊觎,两河易
为经略。虽少劳苦,而后享安逸。倘偷取一时目前之安,如后患何?中外未知陛
下圣意,乞降诏以告渝之。上乃命余拟撰诏文颁降,榜之两京,读者皆感泣。因
措置迎奉隆 太后,津遣六宫。以徽猷阁待制孟忠厚为提举一行事务,步军指挥
使郭仲苟统兵扈卫,余令有司排办。后半月,上忽降手诏,欲巡幸东南以避狄,
令三省枢密院条具合行事件以闻。余留之,因具札子,极论不可。且言自古中兴
之主起于西北,则足以据中原而有东南,汉光武、唐肃宗是也。起于东南,则不
足以复中原而有西北,晋元帝是也。盖天下之精兵、健马,皆出于西北,而中兴
之上,拨乱定功,以兵马为先。一失西北,则二者无自得之形格势禁,非特失地
利而已。今翠华倘或南幸,委中原而弃之,岂惟金人将乘间以扰吾关、辅,盗贼
且将蜂起,跨州连邑,朝廷号令不行,精兵、健马反以遗贼。道路梗塞,人心惊
溃,陛下虽欲还阙,有不可得,况治兵胜敌,以归二圣哉!惟南阳,光武之所以
兴,有高山峻岭可事控扼,有宽城平野可屯重兵,西通关中可召将士,南通荆湖、
巴蜀可取货财,东达江淮可运粮饷,北距三都可遣救援,暂议驻跸,自冬徂春,
两河措画就绪,即还汴都,策无出于此者。上乃取还巡幸东南手诏,令与执政商
议。
以上就是关于北宋名将李纲妻子是谁全部的内容,包括:北宋名将李纲妻子是谁、南宋的第一任宰相李纲是什么时间去世的一生有哪些诗文等作品、求北宋末年李纲的详细资料,谢谢!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