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留学 苏格兰为何不久要举行独立公投

英国留学 苏格兰为何不久要举行独立公投,第1张

 要理解苏格兰为何不久要举行独立公投,我们只需听一听英格兰人对已有307年历史的大不列颠联合王国是怎么说的。英格兰人的主流观点认为,苏格兰要搞独立将走向没落。苏格兰非但不应该寻求独立,而且还应为英格兰无尽的慷慨而感恩。 眼下距离那场可能促成英国分裂的公投仅7个多月时间,民调显示,多数苏格兰人可能会选择更安全的“留下来”。总体数据显示,仅有三分之一的苏格兰人决心要投票支持独立。不过,更进一步的调查发现,在那些表示肯定会参加公投的受访者中,有约40%支持独立,并且民意的走向日益有利于苏格兰民族主义者。

站在爱丁堡或格拉斯哥的角度,审视伦敦关于苏格兰独立的谈话,那么我们便不难理解为何亚历克斯•萨尔蒙德(Alex Salmond,苏格兰民族党(SNP)领袖、苏格兰首席大臣)依然希望带领苏格兰走向独立。

从偏左的工党(Labour)到偏右的保守党(Conservative),那些自封为“联合主义者”的英格兰人都把同一套令人气愤的说辞挂在嘴上:如果脱离联合王国,苏格兰未来将是一个无足轻重的穷国。

带头宣扬这种说法的是英国财政部,它进行了一系列号称客观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独立将让苏格兰经济一蹶不振。为弥补失去的来自英国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苏格兰将被迫削减公共支出、并提高税收。金融服务业将仓皇南逃。

苏格兰经济的竞争力和效率都将下降,导致民众生活水准和投资积极性下降。倘若苏格兰人没有领会到这层意思,那么,英国其余地区还可能拒绝萨尔蒙德所承诺的货币联盟构想。

英国国防部也警告称,在这个日益凶险的世界,独立后的苏格兰将不受其保卫。英国外交部宣称,其他欧盟(EU)国家肯定会拖延、甚至可能阻挠苏格兰加入欧盟。就连加拿大籍的英国央行(BoE)行长马克•卡尼(Mark Carney)都出马了,他北上警告苏格兰人,如果独立后他们想继续使用英镑,就必须交出财政政策自主权。

这些论点大多有一定道理。作为英国政坛上的重量级人物,萨尔蒙德堪称英国最成功的“零售式政治家”(retail politician)。

他擅长演讲,气场十足,但对重要的细节问题不太关注。他根本不担心那些矛盾的地方。面对复杂问题,比如银行业联盟,他会满不在乎地耸耸肩说,“相信我……公投之后我们肯定能把那些事儿全解决了”。

英格兰人竭力吓唬苏格兰人,以期让他们投反对票,而相形之下萨尔蒙德的乐观主义则更加吸引人。苏格兰民族党已经抛弃了狭隘的反英格兰民族主义,该党如今的主张更具包容性,就是让苏格兰成为一个开放的欧洲小国。这种民族主义不要求苏格兰与英格兰决裂,而是主张让苏格兰与英格兰成为两个平等的友好邻邦。

许多苏格兰人肯定注意到了,这一点与英格兰形成了反差,后者正在走向自我封闭,移民造成的道德恐慌笼罩着这个国家,还有没完没了的紧缩政策。

此外,如果戴维•卡梅伦(David Cameron)领导的保守党得偿所愿,英国还很有可能退出欧盟,从而不再插手外面世界的事务。如今这个英格兰时而对苏格兰以恩主自居,时而又庆幸有机会甩掉这个包袱。

在英格兰,保守党的支持率日益高涨,而在苏格兰,社会民主主义是政治的主流。苏格兰民族党希望吸引更多优秀的留学生和技术移民,而英国政府正打算将这些人挡在国门之外。萨尔蒙德在欧洲嗅到了机会,而英格兰人在那里嗅到的是阴谋。

一对英国的影响:

消极影响是肯定的,失去占总面积大约1/3的北方领土,本就狭小的战略纵深进一步缩小;失去大约1/10的人口;失去 Faslane海军基地 ,lucas空军基地,进一步削弱了在大西洋及西北欧的控制力度;最重要的是,失去了阿伯丁的北海油气田;有可能,受到鼓舞的北爱分离势力会再次活跃

但是,影响虽有,我认为不会太大。

1虽然失去了北方领土,但是苏格兰势必不会变成第二个爱尔兰。这里我不同意@王宇 的观点。要知道,爱尔兰毕竟是一个岛,而苏格兰可是在陆上和英格兰大面积接壤,双方经济,物流交织太深,完全切断联系,变成完全的异国人关系,英国不会允许,苏格兰自己也不愿意。举个自己的经历,某年入冬苏格兰大雪,雪灾,连接苏格兰和英格兰的westcoast被大雪掩埋致使南北铁路线中断达2周。这两周时间的见闻让我认识到离开英格兰的输血苏格兰就会完蛋。短短两周,超市,包括大型超市如tesco之流,食品全面断货。平时琳琅满目的鲜肉区,蔬菜区,全部空空如也,就是你拿钱去超市想买菜,但是 买 不 到!最后我只能开车去中国超市屯方便面!信件也纷纷延迟,本来2天就到的快件,我去了3次邮局催促都到不了,足足拖了2周。当时身边的苏格兰朋友说正是因为英国人对苏格兰的控制,不允许苏格兰的港口进口食物,才导致这样的事情发生。但是不管怎样,这样的食品短缺,发生在世界上最发达的西欧,还是让我震惊。

所以,我认为英格兰和苏格兰双方都承受不了这样的完全分裂结果。即使独立,应该也是类似于中国和HK的关系,一种比国与国关系近的多的“邦联”形态。双方经贸血脉联系太深,硬生生撕裂都承受不起。

2鉴于以上原因,军事上的割裂更不会彻底。这里也不赞同 @冷哲 大大 的英国军事崩溃的论断。苏格兰自身没有维持核潜艇基地,空军基地的战略需求和能力。苏格兰最大的可能是加入北约抱哥哥们的大腿。那么英国在苏格兰的军事基地最可能的是以租借的形式继续存在下去。而且,北方的苏格兰从来不是英国的战略纵深,整个北大西洋才是。一旦战时,苏格兰背离英格兰倒戈到对方阵营的可能性也是零。独立如爱尔兰,二战时也是严守中立。丘吉尔当时可是制定了作战计划,一旦爱尔兰有投入希特勒的苗头,特遣舰队立即封锁爱尔兰海岸,将爱尔兰海军消灭于港内。至于背后被人用枪抵着的苏格兰,更不敢。能做到中立已是万幸。最大的可能还是被英国绑上战车,苏格兰风笛响彻战场。

3从苏格兰自身分析,独立后更需要对方的显然是苏格兰方面。人口只有对方的1/10,GDP更是差距甚远,独立后的苏格兰失去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失去了英格兰的高新技术产业,失去了伦敦的金融中心,万事求人。由于产业升级,苏格兰本身的工业中心格拉斯哥已经不景气几十年。爱丁堡也只能靠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独立后的苏格兰,会沦为依靠旅游业和畜牧业支撑的欧洲三流小国,间或卖点儿北海的石油挣挣小钱。也可能走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利用地广人稀吸引移民的路。

二对欧洲的影响:

受益的肯定是法德。这两个欧洲内英国最传统的战略对手是乐见英国的削弱的。英国削弱, 欧盟增强,最开心的是他俩。欧洲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深,但苏格兰独立能否促进英国加入欧元区一起玩耍?我个人觉得作用有限。

总结一下,苏格兰和英格兰就像小夫妻,床头吵架床尾和。真独立,不太可能。而且据我了解的,英格兰人普遍对苏格兰人要独立不是很care,反倒是苏格兰人比较理智,没走到这一步。记忆里上次全民公投,英格兰地区同意苏格兰独立的人占到了51%,反倒是苏格兰这边人数不过半。(记忆有出入,如果错误欢迎指出)

“作战,你也许会死;逃走,你会活下来……至少暂时是这样,然而许多年后,你会终老而死。你们今天愿意用这些来交换一个机会吗?就是今天,回到这里告诉我们的敌人,他们也许会夺走我们的生命,但他们永远夺不走我们的——自由!”

苏格兰独立运动领袖威廉·华莱士在好莱坞史诗巨片《勇敢的心》中所说的这番话,令无数人记住了发生在公元13-14世纪的苏格兰摆脱英格兰统治的革命。

华莱士虽然没能摆脱反抗者的宿命被残忍杀害,但苏格兰的独立事业却最终取得成功。而领导苏格兰人走向独立的,却是出卖过华莱士的苏格兰贵族罗伯特·布鲁斯。

出卖英雄华莱士

1274年,罗伯特·布鲁斯出生在一个苏格兰贵族世家,其父系祖先有苏格兰-诺曼(法语化的维京人后裔)血统,跟随法国“征服者”威廉从诺曼底来到不列颠。

1292年在与巴里奥尔家族竞争苏格兰王位失败后,罗伯特·布鲁斯一怒之下,向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宣誓效忠,欲借后者之手夺回王位。

但爱德华一世在发兵驱逐巴里奥尔后,并没有把王位交给罗伯特,反而宣布自己对苏格兰领土拥有管辖权,甚至一度将象征苏格兰王权的斯昆石搬到伦敦。

愤愤不平的罗伯特掉转矛头,在1297年掀起苏格兰武装暴动,结果很快被爱德华一世镇压下去。这时,落魄骑士威廉·华莱士领导的苏格兰民众抗暴运动取得胜利,在斯特林桥大胜英格兰殖民军。然而在次年7月22日的福尔柯克会战中,华莱士被击败,罗伯特却在1304年重新投靠了爱德华一世。

1305年,罗伯特雇佣的“双面间谍”约翰·曼提斯发现了华莱士藏匿的地点,然后罗伯特协助英格兰军在格拉斯堡将其逮捕。作为奖赏,爱德华一世赏赐给罗伯特大量土地,并册封曼提斯为德姆巴敦的行政长官。

8月3日,华莱士在伦敦威斯敏斯特广场被斩首,身体被肢解成四块,分别送到苏格兰和英格兰的四方,以警告人民不要反抗。

借爱德华之手除掉华莱士后,罗伯特当之无愧地成为苏格兰的“共主”。1306年3月25日,他坐在斯昆石上,自行加冕为苏格兰国王,是为罗伯特一世。爱德华一世迅速派兵镇压,罗伯特屡吃败仗,只好组织起大批游击队,使英格兰人的统治难以稳固。

眼见罗伯特越闹越凶,爱德华一世决定亲征,但在途中染上痢疾而不治,于1307年7月7日死在坎伯兰,终年68岁。继承大统的爱德华二世是个纨绔子弟,对于苏格兰的局势根本不关心。

神奇的“斯奇尔绰恩”方阵

趁着爱德华二世不问政事,罗伯特加强了攻势,他先摧毁“世仇”巴里奥尔家族,接纳该家族的两员猛将——詹姆斯·道格拉斯和托马斯·兰道夫,然后对英格兰军发起攻击。

当时英格兰军以城堡为锁链,对苏格兰广大乡村实施控制,至1313年夏,苏格兰军智取了除斯特林以外的其他城堡。

远在伦敦的爱德华二世清楚,如果斯特林堡陷落,他的王位也将不保,于是决定集结大军去救援。据记载,英格兰集结了10万大军,但许多史学家认为英格兰军可用兵力估计不超过25万人,其他都是临时征募的农民,这些人根本没有战斗力。

1314年6月17日,爱德华二世御驾亲征,担任前锋的是2500名重骑兵,后面是步兵,其中包括3000名令人生畏的威尔士长弓兵,此外还有500名轻骑兵担任侦察和警戒等任务。

英格兰军行动迅速,6月21日拿下苏格兰军占领的爱丁堡,获得大量物资。次日,英军到达福尔柯克,距斯特林堡仅20多英里。

全苏格兰只要有武器和盔甲的人都被动员起来,苏格兰的兵力仍只有英军的1/3。经过仔细分析,罗伯特决定在班诺克本与英格兰军决战。

班诺克本是斯特林堡以南2英里处的小村子。由班诺克本通向斯特林堡有两条路,一条是罗马帝国时期的古道,另一条是狭长而崎岖的伯利德尔克小路。

罗伯特抢先占据了伯利德尔克小路,并对罗马古道设置大量障碍物,将其封死。这样,留给英格兰军的道路只剩下难以通行的沼泽。

苏格兰军战斗力最强的是6000名使用12英尺长矛的步兵,其他还有700名重骑兵和少量短弓兵提供支援。与装备较好的英格兰军相比,苏格兰长矛兵缺乏金属铠甲,只有皮质夹克式短铠和手工织的护膝短裙,多数人没有鞋子,只能打赤脚。

为便于攻击,罗伯特将部队编成四个分队一字排开,由南向北依次由罗伯特本人、他的弟弟爱德华、道格拉斯和兰道夫统领。

作战时,苏格兰长矛兵通常排成一种名为“斯奇尔绰恩”的方阵,这种方阵队形密集、长矛如林,很适合在防御作战中对付快速冲击的重骑兵,但机动性极差,只能被动等待对手攻击,经不起来自侧翼和背后的打击,更无法抵御对方弓箭手射来的箭雨。

为消除潜在危险,罗伯特花了大量时间来提高“斯奇尔绰恩”方阵的机动性和协调性。

设下圈套,胜利在望

1314年6月23日晨,困守斯特林的英军大将莫布雷溜出城堡去见爱德华二世,求得500名重骑兵。当天下午,这支500人的重骑兵抵达班诺克本。

苏格兰军哨兵发现了他们,罗伯特立即下令让兰道夫阻击。兰道夫封锁伯利德尔克小路北端,迫使英格兰重骑兵只能沿狭窄崎岖的小路进攻。

由于战场狭窄且地面松软,重骑兵一次投入冲锋的人马数量很少,而且速度提不起来,形成的冲击力非常有限。结果,他们在阵形严整的苏格兰长矛方阵前损兵折将。

眼见英格兰重骑兵士气受挫,罗伯特果断派道格拉斯率军支援兰道夫,英格兰军旋即大败,不少重骑兵陷入沼泽。

这场前哨战共打死100多名英格兰重骑兵,而苏格兰军仅6人阵亡。此役中,罗伯特阵前力斩英格兰爵士亨利·德·波鸿,极大鼓舞了苏格兰将士的士气。

战场短暂平静了一会儿后,700名英格兰重骑兵克利夫德和博蒙特爵士的率领下,向苏格兰军右翼发起攻击,企图在斯特林堡和苏格兰军之间打进一个楔子。在英格兰人看来,右翼似乎是苏格兰军整个阵线最薄弱之处,实际上这是罗伯特故意设下的圈套。

当英格兰重骑兵冲过来后,罗伯特率伏兵突然跃起,向英格兰军发起围歼。按照军事常识,克利夫德在中伏后应下令撤退才对,但他下令部队继续冲向如林的苏格兰长矛阵。

结果,没有长弓兵掩护的英格兰重骑兵虽然勇敢地发起一波波冲击,却纷纷倒在密集的苏格兰长矛阵前。交战至傍晚,克利夫德战死,幸存的重骑兵一部分随博蒙特逃回英格兰军本阵,一部分则夺路逃进斯特林堡,另一部分则成为苏格兰军俘虏。

黑夜开始降临时,战场终于沉寂了下来。失利的英格兰军后撤至班诺克本东南的冲积平原,面敌背水扎营;苏格兰军则借助森林的掩护休息。这个时候,苏格兰人已充满必胜的信心。

重创英格兰军队

对于英格兰军来说,一次失利本不算致命,最致命的是他们的统帅是个草包。1314年6月24日早上,爱德华二世亲自下令证明了这一点。他令英格兰军穿越沼泽,向严阵以待的苏格兰军进攻,采用了已被证明是错误的重骑兵突击战术。

从地形上看,英格兰军不仅要穿过沼泽,还必须通过班诺克本边上的一条峡谷,它虽然不深,但却陡峭而狭窄,成为一个瓶颈,极大限制了英格兰军兵力展开。而罗伯特也改变战术,令苏格兰士兵排成密集的“斯奇尔绰恩”方阵,主动向山坡下推进。

刚刚穿过峡谷的英格兰重骑兵发起了轮番冲击。但由于组织混乱,英格兰重骑兵因缺乏长弓兵的配合,而在苏格兰长矛方阵前死伤累累,他们的冲击一波比一波弱,并在苏格兰长矛方阵压迫下步步后退。

就在双方步骑对抗之际,威尔士长弓兵则在苏格兰军右翼完成集结。眼看英格兰重骑兵往后逃,他们便马上向苏格兰军方阵射出恐怖的箭雨。成排的苏格兰军步兵被射死,方阵出现骚动,如果再这样下去,方阵就有可能被撕裂。

但罗伯特早有防备,随着他一声令下,埋伏在苏格兰军左翼的700名重骑兵迅速冲下山坡,转眼间将防护能力极差的威尔士长弓兵冲得七零八落,使英格兰军取胜的最后希望破灭了。

数量巨大的英格兰步兵在班诺克本战役中几乎没有发挥作用,因为战场容量太小,大片沼泽地形限制了英格兰步兵的运动。更糟糕的是,他们的机动速度太慢,当重骑兵和长弓兵开始战败后退时,他们还在向峡谷里行进。

结果,败退者与已进入峡谷的步兵挤作一团,互相践踏,死伤枕籍。这时,缓缓推进的苏格兰军步兵方阵又逼至峡谷口,进一步加剧了峡谷里的英格兰军的混乱,而这种混乱引发的恐惧更如瘟疫一般迅速传染给峡谷另一端出口外的大队英格兰军步兵,最终导致全线崩溃。

落入在后面压阵的爱德华二世眼见大势已去,只好在少数亲随的保护下逃命。群龙无首的英格兰败军在苏格兰军的追击下再次付出惨重伤亡——7名贵族、200名重骑兵和数千名步兵被杀,包括4名贵族、70名重骑兵以及上千名英格兰步兵被俘。

据史料记载,英格兰军在整个班诺克本战役中总共伤亡重骑兵、长弓兵和步兵约9000余人,是英格兰700多年历史上伤亡最惨重的一次。在爱德华二世的大军被击败后,斯特林堡守军也不得不束手投降。

苏格兰的独立英雄

班诺克本战役是苏格兰独立战争的决定性战役。此后10余年间,英格兰再也无力远征苏格兰。

1314年11月,罗伯特在斯特林附近的坎布斯肯尼斯修道院召开议会,通过一项法案,要求立场尚未明确的土地所有者必须表态,是忠于自己还是忠于英格兰,几乎所有人都表示效忠于他,这标志着罗伯特在苏格兰的统治地位得到确立。

1328年,爱德华二世的继承者爱德华三世与罗伯特签订《北安普敦条约》,正式承认了苏格兰王国的独立主权。

时至今日,苏格兰人依然用各种方式保持着自己的民族意识,苏格兰银行发行的货币上就没有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头像,而是“污点英雄”罗伯特布鲁斯的头像。

(作者:马回环)

以上就是关于英国留学 苏格兰为何不久要举行独立公投全部的内容,包括:英国留学 苏格兰为何不久要举行独立公投、苏格兰如果真独立了对欧洲或世界有什么影响么、是谁带领苏格兰走向独立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81968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6
下一篇 2023-05-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