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莱阳南部方言(许多胶东地区亦有使用),指的是鸭子这种动物。
2、蒙古语,嘎嘎是漂亮的意思。
3、重庆方言,外婆的意思,念一声。重庆东北、中西部也有“肉”的意思。
4、东北方言,意思是“非常”,比如“我的棒棒糖嘎嘎甜”意思就是我的棒棒糖非常甜。
5、四川方言:指外公、外婆、外公的兄弟、外公的兄弟的妻子。阴平声调。
6、山东鲁西方言:月亮的意思。
7、江苏省北部山东南部方言:“ 小鸡鸡”的意思。
8、湖北荆州方言,嘎嘎是“肉”的意思,一般喜欢对小孩子这样称呼,如:吃嘎嘎,身上好多嘎嘎等。
9、湖北利川方言,嘎嘎也是外公外婆的意思。一般大嘎嘎是指外公,小嘎嘎是指外婆。
10、湖北宜昌方言,嘎嘎为外婆的称呼,嘎公为外公的称呼。
11、湖北浠水方言,嘎嘎为外婆的称呼,不过通常是以“嘎”或“嘎婆”为外婆的称呼,“嘎爹”为外公的称呼。
12、湖北武汉方言,嘎嘎或嘎婆为外婆,嘎公、嘎爹为外公的称呼。
13、湖南湘乡方言,嘎嘎专指爷爷的称呼。
14、湖南石门方言,嘎嘎专用来称呼外婆。
15、唐山方言,指面食经过加工一般是指炸、烙等产生的金黄酥脆的硬皮儿!!泛指结成硬皮的事物比如:伤口的结痂!!
16、新疆以及西北方言一,形容事物脏兮兮。如新疆土话:“脏嘎嘎、屎嘎嘎,小孩腌了嘎嘎。”
17、新疆方言二,形容事物非常渺小,或者事情微不足道。如新疆土话:“嘎嘎的事儿,毛毛的雨。”
18、湖南常德方言,嘎嘎专用来称呼外婆。
19、湖南湘西方言,嘎嘎专用来称呼外婆,亦称嘎婆。
四川人叫嘎嘎意思是吃肉。
嘎嘎,拼音是gǎ gǎ,是一个四川方言,指肉。正字写作“朒朒”。在四川,成年人与小孩儿说话常用叠词。比如“吃莽莽”“舀汤汤”“走街街”“骑马马”“赶车车”等。川人故意将其中的名词叠词化,以逗小孩儿。
四川话介绍
属汉语西南官话,又称巴蜀方言。现今四川话形成于清康熙年间的“湖广填四川”的大移民运动时期,是由明朝之前流行于四川地区的蜀语和来自湖广、广东、江西等地的各地移民方言逐渐演变融合而形成的。
成都话是川剧和各类曲艺的标准音,同时由于四川地区内部互通度较高,以达州话为例,各方言区交流并无障碍,四川话为统称词,因而四川话本身并没有标准音。因为除四川话外,四川省境内较为常见的汉语方言还有土广东话(属客家话)和老湖广话(属湘语)等。
其都以方言岛的形式分布于四川各地。同时,四川省境内还拥有部分藏语、彝语、羌语的使用者。但由于四川话在四川具有强势地位,是事实上的通用语,一般而言,土广东话与老湖广话的使用者同时也是四川话的使用者。
请参考:“嘎嘎”一词在汉语里是象声词,普通话多用来形容母鸡的叫声。“嘎嘎”一词用在方言上应是借字音,各地区的方言指向有所不同,四川方言指煮熟的肉,确切的说应是肉块儿。
在北方北京方言里“嘎嘎”、陈刚著《北京方言词典》83页写作“尜尜”,口语发音(gágar)。(一)指一种“两头尖,中部大”的儿童玩具,一面象陀螺,放在地上用鞭子抽着玩。(二)一种用玉米面搅拌好摊平切成15厘米左右的方块儿,用盆或簸簱摇成球状,经沸水煮熟后的食品,俗称“尜尜汤”。(三)北京枣树结的一种枣,椭圆形,俗称“尜尜枣”。(四)借“尜尜”的形状,形容早、晚凉,中午热的天气,俗称“尜尜天”。
非常好。
东北方言嘎嘎,表示程度的副词,可理解为“非常”。表示形容词,可以表示“非常好”。嘎嘎好是东北人说话时使用频率非常高的用词。
东北方言嘎嘎好、贼拉多,通常表示非常好,比如我买这香瓜好不好吃?“嘎嘎好!”。比如“他这个人贼拉多”意思就是我的西瓜非常好。比如:我老婆贼拉漂亮,还对我老好了。
以上就是关于你们谁知道方言中的嘎嘎是什么意思 方言中的嘎嘎是什么意思全部的内容,包括:你们谁知道方言中的嘎嘎是什么意思 方言中的嘎嘎是什么意思、四川人叫嘎嘎是什么意思、你们谁知道方言中的嘎嘎是什么意思吗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