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冬天的标准是什么

进入冬天的标准是什么,第1张

对于我国入冬的标准,我国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天文学上的说法,即是立冬节气到来后的入冬,而立冬节气确实是意味着冬季的开始。另一种是按照气候来划分,如果是从气候上来定义入冬,那么我国各地入冬的时间就不尽相同了。

第一种情况的入冬:天文学上的入冬。

天文学上,入冬就是立冬节气。但是,立冬之时的入冬天气上确实有些跟不上了。这时候除了我国北方部分地区有冬天迹象之外,南方多地仍是秋季景象,温度不高不低,清爽舒适,如果硬要说这样的景象是冬季的话,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就华南沿海地区来说,立冬的时候,还是一派秋高气爽的景象,甚至还有点热,此“冬”非彼“冬”也。相反,我国东北西北地区,这个时候已经是白雪皑皑的景象了,自然是属于冬季了。所以,为了契合实际情况,我们便有了第二种入冬标准。

第二种情况入冬:气候上的入冬。

气候上的入冬是以达到一定温度标准来定义的,这个温度标准就是平均温度连续5天低于10℃。而这个标准在立冬之时很多地区都没有达到,所以这天的冬季并非真正的冬季。

以这个标准来看,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一般情况下在11、12月就达到了标准,部分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也有达到的,但是比较少。海南、广东地区就更不用说了,立冬之时是绝对不可能有这个标准的,甚至大部地区都入冬了,这里都还没有看到冬天的迹象,不然怎么说海南四季如春。

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低于10℃的首日,就是气象学上进入冬季的日子。

在南北半球所处的时间不同。在南半球,冬季在6、7、8月份;在北半球,冬季在11、12、1月份。在中国,冬季从立冬开始,到立春结束;西方人则普遍称冬至至春分为冬季。从气候学上讲,平均气温连续5天低于10摄氏度算作冬季。

冬天天气寒冷,人身各个组织血液循环降低,很多人回到家钻进被窝或窝在沙发里就不愿意动了,这是不对的。血液循环慢,感觉会更冷。可以在家适当地做一些暖身运动,如瑜伽,其舒缓性强,且动作轻、慢,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适合在家进行。

冬天保暖的注意事项

1、外套不过腰

俗话说,“寒从脚底生”,秋冬保暖要从下半身做起。然而不少外套却只到腰,导致下半身得不到保暖,上下半身温差加大,引起血液循环不畅,进而导致越来越冷。最好穿过腰的外套,另外最好增加下半身衣物的厚度。

2、衣服裹得太紧

每层衣服之间的空气层具有良好的隔绝冷空气的作用,如果衣服层层裹紧,就会使衣服夹层之间的空气变少,保温作用反倒不明显,让人觉得更冷。另外如果内衣太紧,还会影响淋巴液和血液流动,让人更冷。

14-17度算入冬。

入冬,是指进入冬季的意思。传统是以二十四节气“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冬,即“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

入冬也可以称之为“立冬”,作为“四立”之一的重要节气,是我国民间非常重视的季节节点之一。“秋收冬藏”,也是享受丰收、休养生息的季节,通过冬季的休养,期待来年的兴旺吉祥。立冬不仅是冬季的第一个季节,在我国的很多地方也被当做重要的节日来庆祝。

2022年立冬具体时间是11月7日(星期一),农历为十月初十。

入冬,是指进入冬季的意思。我国季节划分常用的方法主要有“节气法”与“气温法”。传统是以二十四节气的“立冬”作为冬季起始。“节气法”划分的冬季,表示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

入冬

我国传统的四季划分方法,是以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作为四季的起始。一年四季的变化是连绵不断的过程。其也是阴阳转换,此消彼长、量变产生质变的过程。在这个渐变的过程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并称“四立”,都是季节的开启,是二十四节气中的转折点。

“节气法”划分的冬季,是以立冬(斗指西北,太阳黄经225°)为始点,至一下立春前结束;其起始与结束,是天体运行的结果,与人为无涉。冬,即“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其气候也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过渡。

百度百科——入冬

以上就是关于进入冬天的标准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进入冬天的标准是什么、入冬标准是什么、多少度算入冬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81796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6
下一篇 2023-05-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