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色戒中主角的原型

张爱玲色戒中主角的原型,第1张

《色,戒》是张爱玲的一篇重要小说,故事讲述岭南大学的女学生佳芝和几个男女同学有志报国,自发组织起来做业余特工,定下一条美人计:由佳芝去接近易太太,然后诱惑汪精卫身边的红人易先生,把他引出来再除掉他。但是,在和易先生的周旋中,佳芝竟然动了真情,在暗杀中放过了易先生。李安将《色,戒》搬上了银幕,并在正在进行的威尼斯影展中成为得奖的热门影片而引起广泛关注。而近期,国内的学术界在对张爱玲的研究中考证出,《色,戒》中的男女主角并非张爱玲的艺术虚构,而是在现实生活中确有其人!张爱玲研究专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子善昨日告诉记者,目前学者们考证出的《色,戒》女主角佳芝的原型是23岁的上海名媛郑苹如,而男主角的原型则是日伪特务头子丁默村。

《色戒》改编自著名作家张爱玲于1950年居于上海时所著的同名短篇小说,

短短万余字的篇幅中,描述的是1930年年末,进步女学生王佳芝欲施美人计刺杀特务头子易先生的故事。当佳芝成功勾引易先生并准备下手时,却发现自己已对他动了真情,佳芝通风报信让易先生逃过一劫后,易先生却决定赶尽杀绝。

张爱玲小说《色·戒》(一九五零年)

作者:张爱玲

简介

是张爱玲小说中,少数以前卫手法探讨女性心理及情欲的作品,描述1930年末,一位女知识青年,化身刺客,企图用美人计,刺杀汪精卫阵营中一位高级特务,双方在政治、权谋、性之间尔虞我诈的故事。

背景

《色·戒》写于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才发表。张爱玲的《传奇》以后的作品,大家都关注得不够,而对《倾城之恋》、《金锁记》这些前期作品关注过多。其实此后她还有很长一段创作历程,往往被忽视了。而《色·戒》恰恰是这个阶段张爱玲最重要的作品。

虽然《色·戒》在社会上不大被关注,张迷还是很看重这个作品的,张爱玲自己还写过一篇关于《色·戒》的文章。张爱玲很少写文章为自己的作品辩护,为了《色·戒》,她专门写了一篇《羊毛出在羊身上》。她的小说发表之后,有人批评,她不同意,就写文章加以反驳。我觉得,因为这是她的得意之作,所以才不愿意受到误解。

《色·戒》的原型

《色·戒》是有原型的,比起张爱玲的其他小说,这里的原型更加切实。易先生的原型是丁默村,汪伪政权特务头子;王佳芝的原型是郑苹如,抗战前《良友画报》就登过她的照片,后来成为中统特工,参与刺杀丁默村,未获成功,反而被害。抗战后审判汉奸,丁默村被判处死刑,罪状之一就是杀害了郑苹如。这都是有记录可查的。郑苹如的后人现在也还在。

关于《色·戒》的素材,张爱玲本人说:“这个故事的来历说来话长,有些材料不在手边,以后再谈。”我觉得我们也只能说到这儿为止。王佳芝不等于郑苹如,丁默村也不等于易先生,二人的关系更不等于当年历史人物之间的关系。否则的话,怎么还叫小说,岂不成了报告文学。

构思到发表历经25年

据蔡登山的材料印证,张爱玲写作《色·戒》耗费了整整25年。1978年4月11日,张爱玲的小说《色·戒》在《中国时报》的人间副刊发表。后来张爱玲在1988年皇冠出版的《续集》自序中说,《色·戒》是在1953年开始构思的。1983年,皇冠版《惘然记》推出,张爱玲又在序中谈到《色·戒》、《相见欢》和《浮花浪蕊》:“这三个小故事都曾经使我震动,因而甘心一遍遍改写这么些年,甚至只想到最初获得材料的惊喜,与改写的历程,一点都不觉得这其间三十年的时间过去了。”

因此《色·戒》在1953年开始构思,到1978年发表,其间历经了二十五个寒暑。而张爱玲提及“最初获得材料的惊喜”也就意味着小说确有原型存在。

为作品难得打起笔仗

张爱玲还曾为《色·戒》打过笔仗?蔡登山告诉读者,事情就发生在小说发表后近半年后。1978年10月1日,作家张系国以“域外人”的笔名在《中国时报》人间副刊发表了《不吃辣的怎么胡得出辣子?———评〈色·戒〉》,在文末这么说:“作家如果故意标新立异,特意发掘不道德的题材,也许反而会毁了自己。至少我认为,歌颂汉奸的文学———即使是非常暧昧的歌颂———是绝对不值得写的。因为过去的生活背景,张爱玲女士在处理这类题材时,尤其应该特别小心谨慎,勿引人误会,以免成为盛名之瑕。”一贯不太搭理批评的张爱玲,面对如此严厉的指责,终于在11月27日也在《中国时报》人间副刊发表了《羊毛出在羊身上———谈〈色·戒〉》一文,予以强烈反驳。

这是张爱玲一生中唯一参与过的两次笔仗之一。“汉奸”之说,实在是张爱玲生命中难以承受之重。蔡登山认为,张爱玲迟迟不愿发表《色·戒》,就是因为她曾因感情问题被舆论安上“女汉奸”的罪名,这使她对“汉奸”的指责极为敏感。“《色戒》的敏感题材容易在敏感时刻成为敏感话题,所以她对小说一改再改,一拖再拖。”

从恋人处得小说材料

张爱玲为文加以辩白,在文章开头便提及,“这故事的来历说来话长,有些材料不在手边,以后再谈。”似乎刻意避开故事来源的问题。1988年,她在《续集》的《自序》里,说起当年的论战时说:“《羊毛出在羊身上》是在不得已的情形下被逼写出来的。不少读者硬是分不清作者和作品人物的关系,往往混为一谈……最近又有人说,《色·戒》的女主角确有其人……当年敌伪特务斗争的内幕,哪里轮得到我们这种平常百姓知道底细?”

据“张学”研究者多方考证,《色·戒》被指向于1939年郑苹如沪上刺杀汪伪特工重要头目丁默村的真实事件,但当时张爱玲正在香港大学念书,可能根本未曾听闻此事。她的材料得之于何处?

香港学者兼影评家陈辉扬认为,《色·戒》的材料来自张爱玲的恋人。“郑苹如谋刺丁默村一案的种种细节,只有深知汪伪政府内情的人才能为张爱玲细说始末。何况,他们在相处的日子里,常是‘连朝语不息’。”而张爱玲的恋人曾是汪伪特工七十六号的座上宾,作为知情者,他断无不卖弄这一话题的道理。“张爱玲拒绝承认材料得之于此,是由于后来恋人的背叛,深深伤害到她。”

以上就是关于张爱玲色戒中主角的原型全部的内容,包括:张爱玲色戒中主角的原型、色戒是根据什么改编的、色戒是当代小说还是现代小说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81771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6
下一篇 2023-05-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