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真正死因是什么

吴承恩简介2023-05-06  33

岳飞之死,是滴水成冰,由形势发展而形成的。

赵构的皇位,是属于“捡漏”得来的,待到统治基本稳定后,其人便蜕变为议和派首领,只想偏安一隅,享受生活,“直把杭州作汴州”成了赵构的人生理想。而一直坚持且有能力北伐的岳飞,与赵构就成了阶级对手。

基于宋代的传统,如果没有强力的内外因素,也许岳飞最后会被赵构“杯酒释兵权”,安安稳稳地回家做个富家翁。打仗需要后勤,养兵所需的粮饷也是巨大开支,如果发动战争更是天文数字。

岳飞,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今河南安阳汤阴县)人,南宋抗金名将,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一。

秦桧怎么害死岳飞的?

当时岳飞带领着岳家军英勇杀敌,而秦桧主张和金议和,岳飞的屡战屡胜让秦桧害怕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于是就诬陷岳飞,但是没有实际的证据,最后用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等人杀害。

绍兴十一年(1141年)十月十三日,岳飞被投入大理寺(原址在今杭州小车桥附近)狱中,此前其长子岳云也已下狱。

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7日),宋高宗赵构下达命令:“岳飞特赐死。张宪、岳云并依军法施行,令杨沂中监斩,仍多差兵将防护。”

岳飞在大理寺狱中被杀害,时年39岁;岳云和张宪被斩首。岳飞的供状上只留下八个绝笔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扩展资料

军事成就

1、北伐中原

岳飞第一次北伐,绍兴四年(1134年)五月至七月,大败伪齐李成,收复伪齐占据的城池。

岳飞第二次北伐,绍兴六年(1136年)七月和八月,收复陕西一带的商州全境和虢州部分地区。

岳飞第三次北伐,绍兴六年(1136年)十一月,岳飞进军至蔡州一带收兵。 

岳飞第四次北伐,绍兴十年(1140年)六月、闰六月和七月,大败完颜兀术,取得郾城、顺昌大捷。 

2、军队建设

杜充降金后,岳飞开始独立成军,在江南坚持抗金。岳飞收复襄汉六郡后,岳家军移屯鄂州,襄汉地区自此成为岳家军的主要防区。经过数次扩编,岳家军截至绍兴五年的兵力达到了三万余人。绍兴五年(1135年),岳家军的规模扩大到十万人左右。

这是因为杨幺军的壮丁五、六万人大都编入岳家军,南宋朝廷此后又增拨了数万人编入岳家军的缘故。岳家军以后也大体维持十万左右的数量,直到岳飞被赵构和秦桧所害。

岳家军至少有十二统制“军”。据绍兴九年(1139年)统计,这十二军共由22名统制、5名统领和252名将官分别率领,其中有正将、副将和准备将各84名。王贵任中军统制,张宪任前军统制,这二人是岳飞的副手,可代替岳飞指挥其他统制,主持岳家军全军的事务;

徐庆、牛皋和董先三人最为善战,此五人是岳家军的中坚人物。此外,岳家军中还拥有一批文官,如薛弼、朱芾、李若虚、胡闳休、黄纵、于鹏、孙革等。

岳家军曾经有神武右副军、神武副军、神武后军、行营后护军等正式军号,随着时光的流逝,这些军号也退出了历史舞台,而“岳家军”却一直被人们传诵。

中国历史上一大军事奇才—岳飞。他的岳家军从几千人发展到十余万人,强大的军事实力另金人闻风丧胆,岳飞更是在历史上留下了赫赫威名。

战功赫赫的岳飞却被宋高宗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造就千古冤案。其实当时高宗对岳飞不是很信任,虽然岳家军强大的战力是抵御金人的钢铁屏障,但当后来岳飞打得金人大败、高宗掌握的力量可以跟金人对抗的时候,他便开始动了杀害岳飞的念头。

至于为什么,那是因为岳飞功高盖主,他的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得到的民心在朝廷看来已经威胁到了高宗的统治。尽管岳飞忠心耿耿,不曾有另立政权称王称霸的打算,但是身为统治者的高宗就不是这样想,他就是相信岳飞忠心,也害怕他的手下再来个皇袍加身,所以只有解了岳飞的兵权,杀了他高宗心里才踏实。

高宗的算盘打的很是精妙,他的时间也选的很是恰到,我们先看一下岳飞大军的战绩:

1140年夏,岳飞大军在郾城大破金兵拐子马、铁浮图,军威浩荡,勇猛异常,以摧枯拉朽之势收复郑州、洛阳等地。金军更是哀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1140年7月中旬,岳飞挥师开封。朱仙镇一战,金兵10万兵马全线崩溃,溃不成军。之后,岳飞鼓励部下说:“宜掏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

然而,1140年7月18日,岳飞收到宋高宗的第一道班师诏,三天后又接连收到十二道金字牌班师诏,这些班师诏让岳飞收复的失地再次落入金人之手,心痛,悲痛充斥着岳飞的心头,甚至还有些愤怒。但军令如山,岳飞不得不遵令。

岳家军班师时,渴望王师北定的中原父老兄弟拦道痛哭。收复家园的机会就在眼前,然而,十年之功,毁于一旦,怎么能不让人痛心。岳飞无奈决定留军五日,让当地百姓南迁来逃离金军的报复。岳飞延迟班师,宋高宗在临安更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此时他更下定了要杀害岳飞的决心。

宋高宗选的这个时间正是金人实力大减并没有灭国,这样就制衡着岳飞,要是等到岳飞灭了金国,那时候一旦岳飞有了自立为王的打算,宋高宗就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了。不得不说宋高宗还是很有心机的,可惜心机没有用到正确的地方。

但是,要想杀岳飞这样战功赫赫的战将是要有缘由的,要是无缘无故就杀了,恐怕人心不稳。因此,对于岳飞不利的官方语言便出现了。

岳飞在战场上的胜利,让金国元气大伤,于是金国便想与南宋政府讲和。南宋听金国有交朋友的意向,立即举手足赞同。然而岳飞不识时局,力主抗金,有意破坏宋金同盟,有意破坏和平环境,置国家安危于不顾,置黎民百姓于水火之中,理应罪该当诛。

有3点:1,绍兴七年三月,宋廷解除了“中兴四将”之一的刘光世的兵权,高宗本来答应将刘光世率领的淮西军队拨给岳飞指挥,岳飞信以为真,以为这样一来,自己兵力大增,兴奋之余,立即提出要带兵10万,出师北伐,这正犯了高宗的大忌。高宗临时变卦,拒绝将淮西军队交给岳飞。对高宗的出尔反尔,岳飞十分愤慨,一怒之下,他竟然离开本军驻地鄂州,以为母守孝为名上了庐山。在高宗看来,这种行为分明是要挟君主,但当时金兵的威胁尚在,解除岳飞兵权的时机并不成熟,因此高宗不得不再三下诏,对岳飞好言抚慰,敦促其下山。六月,岳飞返朝,向高宗请罪,高宗表示对其宽恕的同时,引用太祖“犯吾法者,惟有剑耳”的话以示警告,言语之中已经暗藏杀机。

2, 同年八月。返朝不久的岳飞好心建议高宗早立太子。高宗的独子赵旉8年前夭亡,他又在扬州溃退时受了惊吓,失去了生育能力,但高宗时年才30岁,内心仍抱有生育的希望,此时立太子,在他看来无疑是向天下暴露其难言之隐。宋朝的祖宗家法也规定武将不得干预朝政。所以,岳飞的建议一下又触犯了两大忌讳,更加深了高宗对他的忌恨。

3,高宗议和的决定遭到了朝野上下的强烈反对,其中几位手握重兵的大将的意见,对于和议能否顺利签定至关重要。绍兴八年八月,高宗召韩世忠、张俊与岳飞入朝,希望说服他们至少不反对和议。张俊向来害怕金兵,在历次对金作战中都极力避免与金兵交锋,其为人又善于逢迎,所以马上表态支持议和。而韩世忠与岳飞则坚决反对,岳飞更是对高宗明确表示:“夷狄不可信,和好不可恃,相臣谋国不善,恐贻后世讥议。”这番义正词严的话不禁使高宗对岳飞心生嫌忌。

另外, 岳飞两次赴援淮西,行动似乎都慢了一些,他向以用兵神速著称,这不能不说是极大的反常。究其原因,第一次据说是当时岳飞正患感冒,第二次则是军队乏粮,其中是否夹杂着对高宗阻挠他北伐的不满情绪,就不得而知了。但不管实际情况如何,这件事还是成了后来秦桧陷害他的口实。

岳飞被处死的原因是主张与宋高宗不同。

岳飞当时的主张是一心想要北伐,并且想要恢复北宋时期的宋朝版图。而宋高宗却只想偏安与江南地区并且想要和金军义和。

同时,岳飞还一心想要迎回宋徽宗和宋钦宗,这直接威胁到了宋高宗的权利与地位,于是宋高宗便受益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打入大牢最终处死。

岳飞死后的故事:

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赵昚即位,降旨为岳飞“追复原官,以礼改葬”,“访求其后,特与录用”,冤狱终于洗清。隗顺之子告知宋廷其父安葬岳飞之前情,宋廷乃将岳飞以礼改葬在西湖栖霞岭。淳熙四年,宋孝宗令太常寺为岳飞拟定谥号,初拟“忠愍”,次年最终确定为“武穆”。

以上就是关于岳飞真正死因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岳飞真正死因是什么、真实历史的岳飞是怎么去世的、岳飞因何而死呢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81591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