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州是全国三十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主体民族比例最高、海拔最高、人均占有面积最大的一个自治州。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三江源就在这个地方,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和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覆盖了整个自治州,这类有很多的称谓,比如“名山之宗”、“中华水塔”等称号。
三江源地区有众多的湖泊、沼泽、雪山、冰川,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地区,湿地面积也十分大,占整个保护区总面积的百分之二十四。
三江源地区的水流主要分为内流河和外流河,大大小小的河流,加起来接近二百条。
外流河主要是通天河、黄河、澜沧江,支流有雅砻江、孜曲、结曲等。三江源还是一个多湖泊地区,这里有大大小小的湖泊一千八百余个。
三江源地区还含有大量的动植物资源,有着独特的高原特色,还有很多的矿产资源。
01
长江;黄河;澜沧江
三江源指的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三江源有“中华水塔”之称,位于青藏高原的腹地和主体,是这三条大河流的发源地,对中国的生态状况及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的治理保护中也担负着重要在责任。
三江源指的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国外称湄公河)的源头汇水区。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青海省南部,平均海拔3500~4800米,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为孕育中华民族、中南半岛悠久文明历史的世界著名江河。
三江源区不但水资源蕴藏量多、地表径流大,而且地下水资源也比较丰富,据估算,仅玉树州的地下水贮量就约达115亿立方米。地下水属山丘区地下水,分布特征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和碎屑岩空隙水。地下水补给方式主要为降水的垂直补给和冰雪融水。
2009年经我国三江源科考队考证,依据“河源唯远”的原则,确定卡日曲为黄河源头,输送占黄河总水量49%;沱沱河为长江源头,输送占长江总水量25%;扎曲为澜沧江源头,输送占澜沧江总水量15%。因此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三江源地区是青藏高原的腹地和主体,以山地地貌为主,山脉绵延、地势高耸、地形复杂,海拔为3335~6564米。区内气候属青藏高原气候系统,为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表现为冷热两季交替、干湿两季分明、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日照时间长、辐射强烈、无四季区分的气候特征。
三江源地区被称为“中华水塔”的原因是:
1
该地区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
2
黄河总水量的49%、长江总水量的25%、澜沧江总水量的15%均来源于三江源地区。
三江源地区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其隆起地表,有助于形成高空大气环流,给水循环提供了条件;足够的海拔和平坦的地形,配合绿色植被,有效涵养了水源;同时,高寒植物能耐受-45℃的严寒,在高山地带收集了大量的水源。
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比黄河(5464㎞)长800余公里,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居世界第三位。但尼罗河流域跨非洲9国,亚马孙河流域跨南美洲7国,长江则为中国所独有。
长江干流自西而东横贯中国中部。数百条支流辐辏南北,延伸至贵州、甘肃、陕西、河南、广西、广东、浙江、福建8个省、自治区的部分地区。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20%。淮河大部分水量也通过大运河汇入长江。
长江干流宜昌以上为上游,长4504公里,流域面积100万平方公里,其中直门达至宜宾称金沙江,长3464公里。宜宾至宜昌河段习称川江,长1040公里。宜昌至湖口为中游,长955公里,流域面积68万平方公里。湖口以下为下游,长938公里,流域面积12万平方公里。
黄河,中国北部大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世界第六大长河,中国第二长河。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查哈西拉山的扎曲,北麓的卡日曲,和星宿海西的约古宗列曲,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
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为主。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但是在中国历史上,黄河下游的改道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每年都会生产差不多十六亿吨泥沙,其中有十二亿吨流入大海,剩下四亿吨长年留在黄河下游,形成冲积平原,有利于种植。
澜沧江是湄公河上游在中国境内河段的名称,藏语拉楚,意思为“獐子河”。它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大河之一,是世界第七长河,亚洲第三长河,东南亚第一长河。
澜沧江源出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西北,吉富山麓扎阿曲的谷涌曲,源自北面的一座叫“吉富山”(E94°41′12″,N33°45′35″,海拔5552米)的山头下(冰川末端位置:E94°40′52″,N33°45‵48″,海拔5160米)。主干流总长度4909千米,其中国内长2139千米,澜沧江流经青海、西藏和云南三省,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出境成为老挝和缅甸的界河,后始称湄公河(Mekong River)。湄公河流经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于越南胡志明市流入中国南海。
澜沧江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在越南南部胡志明市南面入太平洋的南海,总流域面积81万平方千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被称为“东方多瑙河”。澜沧江在中国境内长2179千米,流经青海、西藏、云南3省,其中在云南境内1247千米,流域面积165万平方千米,占澜沧江-湄公河流域面积的225%,支流众多,较大支流有沘江、漾濞江、威远江、补远江等。
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的西部,平均海拔3500--4800米,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青海省南部,为孕育中华民族、中南半岛悠久文明历史的世界著名江河: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地理位置为北纬31°39'~36°12'东经89°45'~102°23',行政区域涉及包括玉树、果洛、海南、黄南四个藏族自治州的16个县和格尔木市的唐古拉乡,总面积为3025万K㎡,约占青海省总面积的43%,占16县1乡总面积的97%。现有人口556万人,其中藏族人口占90%以上,其他还有汉,回,撒拉,蒙古等民族。
以上就是关于内蒙古三江发源地全部的内容,包括:内蒙古三江发源地、三江源指的是哪三江、三江源为何被称为“中华水塔”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