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雨林地区的降水类型是

热带雨林地区的降水类型是,第1张

热带雨林地区的降水类型主要是对流雨。

对流雨的特点:强度大、历时短、范围小,常伴有暴风、雷雨。典型分布地区:赤道地区,我国夏季午后。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一种常见于赤道附近热带地区的森林生态系统,也被称为季风林,红树林和小精灵森林。

热带雨林主要分布于东南亚、澳大利亚北部、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非洲刚果河流域、中美洲和众多太平洋岛屿。由于热带雨林地区长年气候炎热,雨水充足,季节差异极不明显(正常年雨量大约为1,750毫米至2,000毫米,全年每月平均气温超过26℃),所以它的生物群落演替速度快,是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

热带雨林气候的降水类型大多属于对流雨 。

热带雨林气候是赤道南北常年高温、潮湿和多雨的气候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非洲刚果河流域、亚洲和大洋洲从苏门答腊岛至新几内亚岛一带。

热带雨林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常年高温,气温变化小太阳一年两次直射地面,辐射强烈,昼夜长短差别很小一年内各月的平均气温在24—28℃之间,最冷月平均气温不低于18℃,绝对最高气温很少超过35℃气温年较差一般不超过5℃,而日较差可达lO—15℃全年多雨

南北两个半球的信风气流在赤道地区辐合上升,地面风力较弱,湿润气流上升容易成云致雨终年潮湿,相对湿度大年降水量一般为1,500—3,000毫米气候变化单调在赤道气团控制之下,全年都是夏天一般早晨晴朗,午前炎热,午后下雨,黄昏雨歇,天气稍凉。

根据成因不同,一般分为以下四种降水类型:

(一)对流雨

近地面空气强烈受热时,引起热力对流运动,湿热空气在上升过程中,随着气温不断降低,其中的水汽冷却凝结形成降水,这叫对流雨。对流雨的强度大、历时短、范围小,还常伴有暴风、雷电,故又称热雷雨。赤道地区常年以对流雨为主,我国在夏季午后也常出现对流雨。

(二)地形雨

暖湿空气在前进途中,遇到地形阻挡,被迫沿迎风坡爬升,空气中的水汽因冷却凝结而形成降水,这叫地形雨。地形雨发生在山的迎风坡上。在山的背风坡,因气流下沉,温度不断增高,空气难以达到过饱和,所以降水很少,形成雨影区。

(三)锋面

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它们中间的交界面叫做锋面。锋面与地面相交的线,叫做锋线。习惯上把锋面和锋线统称为锋。锋面一般为一个狭窄而又倾斜的过渡地带。由于冷空气密度大,暖空气密度小,暖湿空气在锋面上常有大规模的上升运动。暖湿空气在抬升过程中,其中的水汽冷却凝结形成降水,这叫锋面雨。锋面雨持续的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小。我国东部地区夏秋季节的降水多是锋面雨。

(四)台风雨

台风是形成于热带洋面上的热带气旋。周围大量暖湿空气围绕台风中心旋转上升,其中的水汽冷却凝结形成降水,这叫台风雨。台风雨的强度很大,多为暴雨,且伴有狂风、雷电。

中学教材中常见的降水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锋面雨:主要是由于冷暖空气相遇面形成锋面,暖空气沿锋面爬升而形成。这种类型主要见于中纬温带地区,我国绝大多数降水均属于这种类型。

2、地形雨:主要是由于空气运动中遇到地形阻挡,使空气沿坡面爬升而形成。这种类型常见于地表崎岖的山地丘陵地区。

3、对流雨:主要是由于地面温度较高,造成空气的强烈对流上升面而形成。这种类型常见于近地面气温较高的低纬地区,中纬如我国北方夏季的午后也会出现。

4、气旋雨:主要是由于在一个低压气旋中心出现了上升气流而形成。这种类型在温带地区较常见。

5、台风雨:形成于台风演化过程,成因过程与气旋雨相似(台风其实就是一种热带海洋气旋),甚至可以说是气旋雨的一个特殊,但分布与一般气旋雨不同,所以可以单独列为一种类型。这种类型主要出现在低纬度的沿海地区(受台风影响的地区)

当然其他还有一些如人工雨等中学教材中涉及很少,就不再详述了。

以上就是关于热带雨林地区的降水类型是全部的内容,包括:热带雨林地区的降水类型是、热带雨林的降水类型、降水类型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81507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6
下一篇 2023-05-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