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一个字形容鞭炮声

如何用一个字形容鞭炮声,第1张

可以用“嘣” 、“啪”、“轰”等来形容

春节放鞭炮这一习俗不知在中华大地上已经延续多少年,本人已无心考证。从大年三十晚上十二点以后,鞭炮就霹霹叭叭的没有断过。遥遥的还能听到邻村的鞭炮声。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是到天明,鞭炮拉的越响越急,整个世界都仿佛沉浸在浓浓的喜庆气氛之中。黑漆漆的天空,礼花绽放,一闪一闪,仿佛是被人撕扯的黑绸布。土地仿佛也要被带起来,跟着一起颤动、舞蹈。

放鞭炮是孩子们的乐趣,现在还能清晰的记得孩提时代的事情。每到大年三十晚上,提前让妈妈把新衣服准备好,放在床头,准备早上起来穿。一年难得做一次新衣服,穿新衣也是很能让人兴奋的一件事情。更让人兴奋的事是准备早早地起来拾鞭炮。

1、震耳欲聋

拼音zhèn ěr yù lóng

释义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2、响彻云霄

拼音xiǎng chè yún xiāo

释义形容声音响亮,好像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

3、噼里啪啦

拼音pī lǐ pā lā

释义拟声词,形容连续不断的爆裂、拍打的声音。

4、此起彼伏

拼音cǐ qǐ bǐ fú

释义形容一起一伏,接连不断,高潮迭起,从未止息。

5、噼噼啪啪

拼音pī pī pā pā

释义形容物体爆裂、拍打物体的连续声音。

造句:

一、震耳欲聋:

1、过年了,到处都是震耳欲聋的鞭炮声。

2、特别怀念小时候爷爷领着我出去放鞭炮,那声音真是震耳欲聋。

3、枪炮声大起,震耳欲聋,我前线将士向敌人发起了进攻。

4、除夕的晚上,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此起彼伏。

5、越来越高,越来越强烈,终于汇成一片震耳欲聋的轰鸣。

二、响彻云霄:

1、嘹亮的冲锋号响彻云霄,战士们如狼似虎般冲下了山。

2、教室里学生们情绪高涨,歌声响彻云霄。

3、响彻云霄:我们的歌声响彻云霄。

4、又是一个丰收年,农民欢乐的歌声响彻云霄。

5、联欢会上,《团结就是力量》的歌声响彻云霄。

三、噼里啪啦:

1、大年初一清晨,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把我吵醒。

2、她说起话来噼里啪啦,节奏很快,快人快语快性子。

3、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不断传来,一束束烟火在夜空中绚丽绽放,五光十色。

4、雨越下越大,断了线的珠子噼里啪啦地从空中落下。

5、每天早晨睁开眼睛,我就想能做点什么惹人注目的了不起的事,想象自己有朝一日如绚烂的烟花噼里啪啦升起在城市的上空,几乎成了我的一种生活理想,一种值得活下去的理由。

四、此起彼伏:

1、除夕的晚上,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此起彼伏。

2、庆祝深圳特区成立三十周年的烟花晚会上,各式各样的烟花,此起彼伏,令我和妈妈看的应接不暇。

3、会场上口号此起彼伏。

4、球场上比赛正在激烈地进行着,比赛双方拉拉队的助威呐喊声此起彼伏。

5、这里的群山此起彼伏,很好看。

五、噼噼啪啪:

1、春节的鞭炮噼噼啪啪响个不停~

2、雨点击在窗户上,噼噼啪啪,在玻璃上,画下了一幅幅优美的春雨图。透过玻璃,你看到的是迷人的景色。

3、随着噼啪的爆裂声,金**的玉米粒变成了雪白的米花。

4、噼噼啪啪一阵鞭炮,天色渐暗,天空纷纷洋洋飘起雪来,一片片雪花洒落商州,给这座城市更添了几分年节喜庆。

5、他们噼噼啪啪地鼓掌,如痴如狂地赞美。

鞭炮的声音拟声词如下:

1,咚咚[dōngdōng]鞭炮声拟声词:状声词。形容敲鼓的声音。

例句:两只大脚板子,一扇一扇,把桥上的石板震得“咚咚”响。

2,镗镗[tángtáng]:鼓声。

例句:曳红旗之正正,振夔鼓之镗镗。

3,啌啌咣咣[qiāngqiāngguāngguāng]:亦作”啌啌哐哐”。 象声词。多形容爆炸声或物体撞击声。

例句:窗外突然响起了啌啌咣咣的鞭炮声。

4,咚咚锵[dōngdōngqiāng]:状声词。形容敲鼓、击锣等声音。

例句:大街上传来咚咚锵的锣鼓声。

5,冬[dōng]:象声词,敲鼓声。

例句:墙角冬得一声响把我吓了一跳。

6,咚得隆咚[dōngdélóngdōng]:形容敲鼓等声音。

例句:他把大鼓敲得咚得隆咚响。

7,噼里啪啦[pīlǐpālā],拟声词,形容连续不断的爆裂、拍打的声音。

例句:过年了,外面鞭炮声噼里啪啦响个不停。

形容鞭炮声的成语有:响彻云霄,震耳欲聋,此起彼伏。噼里啪啦(拟声词)。

响彻云霄:释义:彻:贯通;云霄:高空。 形容声音响亮,好像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6回:“这一笛儿,真吹得响彻云霄,鸾翔凤舞,楼下千千万万的人,都定睛侧耳,寂然无声。”

震耳欲聋:释义:欲: 快要,就要。形容声音很大。

出处:沙汀《呼嚎》:“每座茶馆里都人声鼎沸,而超越这个,则是茶堂倌震耳欲聋的吆喝声。”

此起彼伏:释义:此:近指代词,这里;彼:远指代词,那里;伏:低下去。指这里起来,那里落下。这边起来,那边伏倒,这边伏倒,那边起来。形容一起一伏,接连不断,高潮迭起,从未止息。用来表示频繁地出现或产生。

出处:汉·张衡《西京赋》:“鸟毕骇,兽咸作,草伏木栖,寓居穴托,起伏集此。

噼里啪啦:拟声词,形容连续不断的爆裂、拍打的声音。同劈里啪啦。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1描写鞭炮声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响彻云霄,震耳欲聋,噼里啪啦,振聋发聩,天震地骇,响彻云表,响彻云霄,惊天动地,响彻云际,穿云裂石。

1 响彻云霄[ xiǎng chè yún xiāo ]:彻:贯通;云霄:高空。形容声音响亮,好像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6回:“这一笛儿,真吹得响彻云霄,鸾翔凤舞,楼下千千万万的人,都定睛侧耳,寂然无声。”

2 震耳欲聋[ zhèn ěr yù lóng ]: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出处:沙汀《呼嚎》:“每座茶馆里都人声鼎沸,而超越这个,则是茶堂倌震耳欲聋的吆喝。”

3 噼里啪啦[ pī li pā lā ]:象声词,形容爆裂、拍打等的连续声音。

4 振聋发聩[ zhèn lóng fā kuì ]:聩:天生耳聋,引申为不明事理。 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迂儒曲士以经学谈诗者。”

5 天震地骇[ tiān zhèn dì hài ]:震:震动。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有时形容事件、场面令人惊骇。出处:《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裴松之注:“惟黄初七年五月七日,大行皇帝崩,呜呼哀哉!于时天震地骇。”

6 响彻云表[ xiǎng chè yún biǎo ]形容声音响亮,好像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同“”。

7 响彻云霄[ xiǎng chè yún xiāo ]彻:贯通;云霄:高空。形容声音响亮,好像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6回:“这一笛儿,真吹得响彻云霄,鸾翔凤舞,楼下千千万万的人,都定睛侧耳,寂然无声。”

8 惊天动地[ jīng tiān dòng dì ]:惊:惊动;动:震撼。 使天地惊动。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出处:唐·白居易《李白墓》诗:“可怜荒冢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9 响彻云际[ xiǎng chè yún jì ]:形容声音响亮,好像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

10 穿云裂石[ chuān yún liè shí ]:穿破云天,震裂石头。形容声音高亢嘹亮。出处:宋·苏轼

《〈水龙吟〉序》:“善吹铁笛,嘹然有穿云裂石之声。”

2形容“鞭炮声”最好的词语是什么

形容“鞭炮声”最好的词语有响彻云霄、震耳欲聋、噼里啪啦、鼓乐喧天、此起彼伏震耳欲聋、新年的钟声刚刚敲响,马路上已响起了震耳欲聋的鞭炮声。

响彻云霄 [ xiǎng chè yún xiāo ]释义:彻:贯通;云霄:高空。形容声音响亮,好像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

例句: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6回:“这一笛儿,真吹得响彻云霄,鸾翔凤舞,楼下千千万万的人,都定睛侧耳,寂然无声。”震耳欲聋 [ zhèn ěr yù lóng ]释义: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例句:沙汀《呼嚎》:“每座茶馆里都人声鼎沸,而超越这个,则是茶堂倌震耳欲聋的吆喝。”噼里啪啦 [ pī li pā lā ]释义:象声词,形容爆裂、拍打等的连续声音。

例句:过年了,外面鞭炮声噼里啪啦响个不停。鼓乐喧天 [ gǔ yuè xuān tiān ]释义:鼓:弹奏。

喧天:声音大而嘈杂。弹奏着各种乐器,声响大得直冲云天。

形容十分欢乐热闹。例句:《五代史平话·汉史》:“笙歌聒地,鼓乐喧天。”

此起彼伏 [ cǐ qǐ bǐ fú ]释义:这里起来,那里下去。形容接连不断。

例句:鲁迅《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因为政局的不安定;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431336161真是此起彼伏如转轮。”关于鞭炮,不少书已经有过详细介绍,它原来是人们用来避邪祛灾的。

《荆楚岁时记》中载:“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春秋谓之端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魈恶鬼。”宗懔所载,似乎是承西汉 东方朔《神异经·西荒经》之说:西方深山中有人焉,身长尺余,袒身,捕虾蟹,性不畏人。

见人止宿,暮依其火,以炙虾蟹。伺人不在,而盗人盐,以食虾蟹。

名曰山臊,其音自叫。人尝以竹着火中,爆而出,臊皆惊惮。

犯之令人寒热。此虽人形而变化,然亦鬼魅之类,今所在山中皆有之。

东方朔所提的,即使有那么一回事,也恐怕只是一种动物而已,后代人以讹传讹,于是爆竹便具有了避邪怯灾的功能。不过,随着落后意识的逐渐淡化,放爆竹一俗,已经很少包含驱鬼成分,而仅仅是为节日增添欢乐气氛罢了。

而伴随着现代文明的到来,许多大中小城市都开始在 节日禁燃鞭炮了。

3描写雨声的四字词语

淅淅沥沥、哗啦哗啦、滴滴答答、劈里啪啦、噼里啪啦

一、淅淅沥沥 [ xī xī lì lì ]

解释:象声词。雨声。

示例:雨小些,但还是淅淅沥沥地下着。

二、哗啦哗啦 [ huā lā huā lā ]

解释:象声词。

示例: 哗啦哗啦的拨水声不停响起,惊退了四周的宁静。

三、滴滴答答 [ dī dī dā dā ]

解释:象声词。

示例: 雨确实不大,滴滴答答的,不像是在下雨,倒像是在下雾,眼前的世界被封锁在密如珠网的雨丝中。往远处看去,街道楼房行人,都只剩下了一个有些模糊的轮廊。

四、噼里啪啦 [ pī li pā lā ]

解释:形容连续不断的爆裂、拍打等的声音:窗外传来~的鞭炮声。掌声~地响起来。

示例: 雨像断了线的珠子噼里啪啦地从空中落下。

五、劈里啪啦 [ pī li pā lā ]

解释:同“噼里啪啦”。形容连续不断的爆裂、拍打等的声音。

示例: 窗外的小雨正在淅沥淅沥地下着,“劈里啪啦,劈里啪啦……”地,连续不断地拍打着洁白无暇的窗户,像断了线的珍珠,又像透明的水晶球。

1、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2、震耳欲聋的鞭炮声。

3、穿云透雾的鞭炮声。

4、响彻庭空的鞭炮声。

5、炸雷一般的鞭炮声。

6、此起彼伏的鞭炮声。

7、响彻云霄的鞭炮声。

8、劈啪啪的鞭炮声 。

9、啪啪啪的鞭炮声。

10、噼噼啪啪的鞭炮声

形容鞭炮声的形容词,有如下:

噼里啪啦 pī lǐ pā lā: 形容爆裂、拍打等的连续声音。

响彻云霄xiǎng chè yún xiāo:形容声音响亮,好像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

震耳欲聋 zhèn ěr yù lóng:形容声音很大。

锣鼓喧天luó gǔ xuān tiān:原指作战时敲锣击鼓指挥进退。后多形容喜庆、欢乐的景象。

此起彼伏cǐ qǐ bǐ fú:这里起来,那里落下。这边起来,那边伏倒,这边伏倒,那边起来。形容一起一伏,接连不断,高潮迭起,从未止息。用来表示频繁地出现或产生。形容事物发展变化不断。

声振屋瓦shēng zhèn wū wǎ:声音把房子上的瓦都振动了。形容呼喊的声音很宏大猛烈。

1描写鞭炮声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响彻云霄,震耳欲聋,噼里啪啦,振聋发聩,天震地骇,响彻云表,响彻云霄,惊天动地,响彻云际,穿云裂石。

1 响彻云霄[ xiǎng chè yún xiāo ]:彻:贯通;云霄:高空。形容声音响亮,好像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6回:“这一笛儿,真吹得响彻云霄,鸾翔凤舞,楼下千千万万的人,都定睛侧耳,寂然无声。”

2 震耳欲聋[ zhèn ěr yù lóng ]: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出处:沙汀《呼嚎》:“每座茶馆里都人声鼎沸,而超越这个,则是茶堂倌震耳欲聋的吆喝。”

3 噼里啪啦[ pī li pā lā ]:象声词,形容爆裂、拍打等的连续声音。

4 振聋发聩[ zhèn lóng fā kuì ]:聩:天生耳聋,引申为不明事理。 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迂儒曲士以经学谈诗者。”

5 天震地骇[ tiān zhèn dì hài ]:震:震动。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有时形容事件、场面令人惊骇。出处:《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裴松之注:“惟黄初七年五月七日,大行皇帝崩,呜呼哀哉!于时天震地骇。”

6 响彻云表[ xiǎng chè yún biǎo ]形容声音响亮,好像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同“”。

7 响彻云霄[ xiǎng chè yún xiāo ]彻:贯通;云霄:高空。形容声音响亮,好像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6回:“这一笛儿,真吹得响彻云霄,鸾翔凤舞,楼下千千万万的人,都定睛侧耳,寂然无声。”

8 惊天动地[ jīng tiān dòng dì ]:惊:惊动;动:震撼。 使天地惊动。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出处:唐·白居易《李白墓》诗:“可怜荒冢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9 响彻云际[ xiǎng chè yún jì ]:形容声音响亮,好像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

10 穿云裂石[ chuān yún liè shí ]:穿破云天,震裂石头。形容声音高亢嘹亮。出处:宋·苏轼

《〈水龙吟〉序》:“善吹铁笛,嘹然有穿云裂石之声。”

2形容鞭炮声的词语

形容鞭炮声的词语:

1、劈里啪啦:同劈里啪啦,拟声词,形容连续不断的爆裂、拍打的声音。例句:过年了,外面鞭炮声噼里啪啦响个不停。

2、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出自:沙汀《呼嚎》:“每座茶馆里都人声鼎沸,而超越这个,则是茶堂倌震耳欲聋的吆喝。”

3、响彻云霄:彻:贯通;云霄:高空。形容声音响亮,好像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示例:教室里学生们的情绪高涨,歌声响彻云霄。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6回:“这一笛儿,真吹得响彻云霄,鸾翔凤舞,楼下千千万万的人,都定睛侧耳,寂然无声。”

4、此起彼伏:这里起来,那里下去。形容接连不断。出自:华而实《汉衣冠》四:“此起彼伏,似有万人响应。”

3形容掌声热烈的四字成语

欢声雷动

huān shēng léi dòng

解释欢笑的声音象雷一样响着。形容热烈欢乎的动人场面。

出处唐·令狐楚《贺敕表》:“欢声雷动,喜气云腾。”

结构主谓式。

用法形容极其热烈的欢乐气氛。也作“欢声如雷”、“欢呼雷动”。一般作谓语。

正音动;不能读作“tònɡ”。

辨形声;不能写作“生”。

近义词欢声如雷、喜气云腾

反义词鸦雀无声、怒气冲天、闷闷不乐

例句胜利的消息传来时;全场顿时~。

4形容掌声和欢呼声非常热烈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1掌声雷动 zhǎng shēng léi dòng

释义:鼓掌的声音像打雷一样震动全场。

造句:表演者说:“满室安静、掌声雷动的观众席就是美,一种被认同的美。”。

2掌声如雷 zhǎng shēng rú léi

释义:形容掌声很热烈

造句:他在掌声如雷中春风得意地上台领奖,令人好生羡慕。

3欢呼雀跃 _huān hū qué yué

释义:高兴得象麻雀一样跳跃。形容非常欢乐。

造句:听到要举办元旦晚会的消息,同学们一阵欢呼雀跃。

4掌声四起 zhāng shěng sì qī

释义:到处都是掌声

造句:就在大家以为这个人会落选时,突然间掌声四起。

5掌声如潮 zhāng shěng rū cháo

释义:形容掌声很激烈

造句:奥巴马总统掷地有声的演讲,赢得了掌声如潮般的欢迎

以上就是关于如何用一个字形容鞭炮声全部的内容,包括:如何用一个字形容鞭炮声、描写鞭炮声音的词、鞭炮的声音拟声词有那些呢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81419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6
下一篇 2023-05-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