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丞相以哪个为大

井田制2023-05-05  20

左右丞相大部分是俗称,晋朝以前是叫丞相,南北朝时以尚书令、左右尚书仆射、录尚书事等代替丞相行驶职权,唐朝时规定司徒、司空、司马、太师、太傅、太保(这六个都是正一品)、尚书令、中书令、侍中(这三个是正二品)均为丞相,司徒、司空、司马本是汉朝的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改名,比如三国里的司徒王允,到唐朝司徒、司空、司马就和太师、太傅、太保(这六个都是正一品)一样成为功劳很大的大臣的加衔,没有具体的职责,这几个加衔都是很难得到的,大部分时间是空缺的,常任的是尚书令、中书令、侍中,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尚书令主管尚书省,下辖六部、中书令主管中书省,为皇帝草拟诏书、侍中主管门下省,管审核诏书,重大事务由皇帝和丞相们商量后命中书省草诏,门下省审核,再由尚书省执行,又因为唐太宗曾被封为尚书令,所以自唐太宗登基后这一职位就不再授人,改由尚书左右仆射(好象是从二品)主管尚书省的运作,也就是左右丞相的由来,后来唐朝皇帝为了让一些品级稍微低一点的官员比如各部尚书也能参于最高决策,就设置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正三品)这个职务,只要官员们得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个职务,就可以和拿些法定丞相一起行使最高权力,也就是丞相了。

到了宋代,官员必须要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个职务才是真正的丞相,否则即使是中书令、侍中、尚书左右仆射也不能参于于最高决策,而且宋代六部地位提高,中书令、侍中、尚书左右仆射往往也成了大臣加衔,比如杨业就曾或中书令加衔被称为杨老令公,宋朝又设了参知政事这个职务,作为副丞相。

到了明朝,朱元璋正式设置左右丞相职务,第一任左丞相是李善长,右丞相是徐达,后来朱元璋为了加强皇权,废除了丞相的职务,设立内阁,又内阁大学士行使丞相职权,清雍正以后,相权又从内阁转移到军机处,军机大臣成为实际上的丞相。

是一种官职的称谓,没有分大小

1、右丞相为尊,因为在古代,丞相分为左右两个丞相,右丞相的就是在皇帝右手站立的丞相,也称主相。左丞相的就是在皇帝左手站立的丞相,也称副相。所以右丞相为尊。

2、丞相,中国古代官名。三国以后是辅佐皇帝总理百政的官员,即百官之长。先秦时期有相、相邦等之名,但跟丞相一职不同,因为出土文物秦国东陵器物上刻有金文:八年相邦薛君、丞相殳。这证明相国与丞相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官职,而且是同时并存的,丞相是相邦的副手,相国地位高于丞相。秦国的第1个相国是樛游,后来秦武王增设左右丞相作为相邦的副手,此后相国与左右丞相同时并存。

宋朝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正式官名,以参知政事为副。从汉至唐,皇帝待宰相之礼,逐渐降级,至宋太祖废“坐论”之礼,使宰相地位大降。神宗元丰改制,设宰相二人,首相称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次相称尚书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另设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右丞为副相。徽宗政和时,改左仆射为太宰兼门下侍郎,右仆射为少宰兼中书侍郎。高宗建炎间,再改宰相官名为尚书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副相为参知政事。孝宗乾道间又改为左、右丞相。

元朝以中书省为政务中枢,主官中书令常由皇太子兼领,不常设,下为左右丞相,再下为平章政事,副职为左右丞及参知政事。

明朝初亦设中书省,左右丞相。太祖洪武十三年(1380年),罢中书省,废丞相,由皇帝亲决国政。宰相制度遂废。后皇帝以不胜庶政之繁,设内阁大学士协理文书。后阁职渐重,大学士成为事实上的宰相,称辅臣,居首者为首辅。

以上就是关于左右丞相以哪个为大全部的内容,包括:左右丞相以哪个为大、古代左右丞相哪个为尊、中书省职位最高的是右丞相,其次是左丞相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81069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