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的重点字词解释要详细的。。谢谢

树胶2023-05-05  16

《重点词语》

1秦以攻取之外 ( 用 ) 2、以有尺寸之地 (连词,因而)

3、举以予人 ( 拿,把) 4、以地事秦 ( 用)之:1、较秦之所得(结构助词,的)

2、秦之所大欲(结构助词,的)

3、以有尺寸之地(的 )

4、子孙视之不甚惜 (代词,土地)

5、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的 )

6、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前一个“之”指秦,后一个“之”指赂秦各国。都是代词。 )

7、此言得之 (代词,指代上面的道理)而: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因果承接)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可是,表示转折)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就,承接关系)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然后: 这样以后。

《古今异义》

其实:它实际上。 祖父:祖辈和父辈。至于:到……的结局。可以:可以凭借

《成语》

如弃草芥:抱薪救火终:最后。与:亲附、亲近。既:已经。免:幸免。义:坚持正义。速:招致。再:两次。洎:等到。谗:小人的坏话。殆:几乎。智力:智谋和力量。向使:假如。数、理:天数,命运。

义不赂秦,坚持正义。形容词作动词

李牧连却之:动词的使动用法。

《特殊句式》

①赵尝五战于秦 ② 洎牧以谗诛③齐人勿附于秦 ④斯用兵之效也

事:侍奉。势:形势。为:治理。故事:旧例。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用。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而:却。以趋于亡。以:而。其势弱于秦于:比。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可以:可以凭借。 苟以天下之大以:凭着。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其势弱于秦。介后句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礼待。名为动。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下:吞下。名为动。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日:每天。名为状。 月:每月。名为状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下:吞下。咽:咽喉。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故事:旧例。 五、总结本文的基本文言知识:

其实:它实际上。 祖父:祖辈和父辈。至于:到……的结局。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下:吞下。咽:咽喉。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故事:旧例。

《词类活用》

义不赂秦,坚持正义。形容词作动词

李牧连却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礼待。名为动。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下:吞下。名为动。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日:每天。名为状。月:每月。名为状

以地事秦:事,侍奉。名词作动词。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终,坚持到底。形容词作动词

《通假字》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通 餍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通倘

写作特点

1借古讽今,切中时弊

战国时代,七雄争霸。为了独占天下,各国之间不断进行战争。最后六国被秦国逐个击破而灭亡了。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根本原因是秦国经过商秧变法的彻底改革,确立了先进的生产关系,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军事实力超过了六国。同时,秦灭六国,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走向统一的大势,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本文属于史论,但并不是进行史学的分析,也不是就历史谈历史,而是借史立论,以古鉴今,选择一个角度,抓住一个问题,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地确立自己的论点,进行深入论证,以阐明自己对现实政治的主张。因此我们分析这篇文章,不是看它是否准确、全面地评价了历史事实,而应着眼于其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角度,依据史实,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立论,针砭时弊,切中要害,表明了作者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文末巧妙地联系北宋现实,点出全文的主旨,语意深切,发人深省。

2论点鲜明,论证严密

本文为论说文,其结构完美地体现了论证的一般方法和规则,堪称古代论说文的典范。文章开篇即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然后以史实为据,分别就“赂秦”与“未尝赂秦”两类国家从正面加以论证;又以假设进一步申说,如果不赂秦则六国不至于灭亡,从反面加以论证;从而得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的论断;最后借古论今,讽谏北宋统治者切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文章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既深入又充分,逻辑严密,无懈可击。全文纲目分明,脉胳清晰,结构严整。不仅句与句、段与段之间有紧密的逻辑联系,而且首尾照应,古今相映。文中运用例证、引证、假设,特别是对比的论证方法。如“赂者”与“不赂者”对比;秦与诸侯双方土地得失对比,既以秦受赂所得与战胜所得对比,又以诸侯行赂所亡与战败所亡对比;赂秦之频与“一夕安寝”对比;以六国与北宋对比。通过对比增强了“弊在赂秦”这一论点的鲜明性、深刻性。

3语言生动,气势充沛

在语言方面,本文除了具有一般论说文用词准确、言简意赅的特点之外,还有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在论证中穿插“思厥先祖父……而秦兵又至矣”的描述,引古人之言来形象地说明道理,用“食之不得下咽”形容“秦人”的惶恐不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文章的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的感情。不仅有“呜呼”“悲夫”等感情强烈的嗟叹,就是在夹叙夹议的文字中,也流溢着作者的情感,如对以地事秦的憎恶,对“义不赂秦”的赞赏,对“用武而不终”的惋惜,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痛惜、激愤,都溢于言表,有着强烈的感染力,使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再加上对偶、对比、比喻、引用、设问等修辞方式的运用,使文章“博辨以昭”(欧阳修语),不仅章法严谨,而且富于变化,承转灵活,纵横恣肆,起伏跌宕,雄奇遒劲,具有雄辩的力量和充沛的气势。

对苏洵《六国论》的评价:

苏询的《六国论》,文体质朴自然,不拘格式,使散文有很大发展,对后世影响深远。

但另一方面,苏洵的《六国论》把六国灭亡的原因归结于“赂秦”,尽管文章在论证上、语气上给人势如破竹的感觉,但今天看来显然失之偏颇。因为从本质上讲,六国灭亡是由于不思改革进取,不采取富国强兵之策,从而陷入落后挨打的境地,被历史所淘汰。当然也有战略、策略(包括“赂秦”)等方面的种种具体原 因。单从某种视角看到了某些事实,便以为抓住了事物的全部,这是人类很容易陷入的误区

《六国论》名师教案

教学设想

以活动为主,提供能让学生充分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努力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教学维度

教材分析

对高一学生来说,本文难点不多、主题明确,学生便于把握,较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但因为是一篇议论性文章,重在说理思辨,因而趣味性不强,较难出彩。

基本构想

突出课堂上学生的自主性,培养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摸索文言文学习的能力。既重过程又重结论。教授传统课文,既教授传统内容,又体现新课改精神。

学习目标

1利用工具书自主疏通文字;

2文章大意把握与主旨归结;

3说理性文言文论证手法探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学习准备

课前教师准备阅读材料。学生备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课前早读阅读材料:苏辙《六国论》节选,李桢《六国论》李选,史料《七国兴亡》,赞扬和批评《六国论》的文章各几段。

教学方法

1教法:点拨答疑法、讲解法、导引法、检测法

2学法:自主学习法、讨论学习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我国古代的启蒙读物《三字经》中有这样的话:“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苏老泉就是苏洵。请生介绍作者。战国时代,七国争雄争霸,秦由弱变强,吞并六国,统一天下。这一段历史纵横捭阖,单是对六国被秦灭掉的原因,就有多种说法。同学们请看战国形势图。(出示多媒体画面:“秦灭六国”)

那么,苏洵提出了怎样的观点,他又是怎样论证的呢

二、感知课文。同学们大声朗读一遍课文,再注意一下不易理解的字词,可以划下来。再指四名学生个别朗读一遍。

三、组成学习小组。把自己发现的问题向本组成员提出,由本组成员互相解答。能够自己解决最好,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到全体同学面前,再讨论。

师生共同讨论解答各小组未解决的问题。

检查合作学习的效果 ,出示多媒体画面,生当 堂回答以下三方面的问题,老师评点。

1解释下面加线的词:[prv]

第一部分:(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2)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3)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 (4)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5)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6)与嬴而不助五国也(7)燕赵之君,始有远略 (8)斯用兵之效也 (9)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10)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11)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12)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1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14)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小结:以上为实词,特点是数量多。译时要逐字落实,活用的要讲清用法,古今异义的要注意讲准确。学习方法是扩大阅读量,增强语感,积累。

第二部分:(1)赂秦而力亏 (2)不赂者以赂者丧 (3)诸侯之所大欲 (4)盖失强援

小结:以上为虚词,特点是数量少,用法活。学习方法是:积累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之不终也。

⑵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小结:翻译句子是能力,原则:尽量直译,辅以意译。

四、(探)合作探究,学习本文的论证艺术:

1本文的一、二段在全文中有何地位

2作者是怎样论证自己的观点的下面的哪个段照应分论点一,哪个段照应分论点二

3生齐读一、三段,分析作者论证证方法和思路。(正面引导,学习作者的论证艺术)

生自由朗读二、四段,思考:对这个层次的论证,有两种观点(已印发给学生),一种认为论证严谨,有力,另一种认为论据不准确,不能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的观点,是苏洵写作的漏洞。你怎么看生讨论,掀起高潮。

师引导,明确:

通过讨论,明确:议论文写作,要有内在的逻辑美。本文为典范的议论文,值得学习。也有不足。论据的不符合史实的地方,论点也太绝对。

苏洵作为大文学家,难道没有这点历史知识吗,难道不知道写作文要紧紧围绕中心论点行文吗请看“北宋的外交情况”(多媒体)

生同讨论后明确:本文的借古讽今、高瞻远瞩不畏强敌的思想,形成文章的魅力;斩钉截铁、生动有力的语气,增添了文章的语言魅力。

五、小结:七国的消烟已经散去,历史的回声永不消失,智者的思索不应停止。让我们带着积极思考探究的精神,去学习每一篇课文。作业:二选一:1。课个阅读苏辙的《六国论》原文及译文,分析其观点。

2选一个社会现象谈谈你的`看法,可以模仿本文,也可以创新。

《六国论》教学反思

一、备课过程中的考虑

1学情、教情分析

《六国论》是一篇史论,重在说理,对高一学生来说,趣味性不强,课堂教学较难出彩。主题明确,课本注释十分详细,难点也不多,较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我本人教授文言文是弱项,所以选讲这篇课文,以挑战自我。

2基本构想

⑴以活动为主,提供能让学生充分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努力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学目标的统一。

⑵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培养文言文学习的能力。既重过程又重结论;既教授传统内容,又体现新课改精神。

⑶适当运用多媒体。

3、学习目标

⑴利用工具书疏通文字;

⑵把握文章大意,归结主旨;

⑶探究说理性文言文的论证手法。

4、课时安排:一课时

5、学习准备

课前教师准备阅读材料。学生准备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课前早读阅读:苏辙《六国论》节选,李桢《六国论》节选,史料《七国兴亡》,赞扬和批评《六国论》的文章各几段,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6、教学方法

⑴教法:点拨答疑、讲解、导引、检测。

⑵学法:自主学习、讨论。

7主要步骤:四步两场:四步:一是导入新课,感知课文。二是互相质疑解疑,合作学习。三是探究讨论,学习论证艺术,四是理解写作意图,小结课文。重点在“两场”:一场讨论(字词疑难问题),一场争论(本文的论证有无漏洞)。

二授课过程回顾

1、教学计划用时:45分钟,实际用时:49分钟。完整地实现了教案计划的步骤,条理比较清晰,重点比较突出。突出了语文课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课堂上学生的思考越来越活跃。

2、疏通文言字词部分进展较顺利,学生多次朗读了课文,互相质疑解疑比较充分,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

3、拓展探究部分主要包括两个问题,一是思考对“赂者力亏,破灭之道也”的论证运用了什么艺术技巧;二是探究“不赂者以赂者丧”的观点的论证是充分有力的还是有漏洞的。第一个环节进展比较平,缺少特色。第二个环节引导得较好,所以比较成功,学生都能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观点。

4、作业为二选一,一个是阅读,一个是写作,都可以作为《六国论》课后延伸,无论选做哪个,学生都要积极思考,继续深入探究。

5、多媒体使用少而精。七国形势图配以动画效果,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贯穿整节课。几个文言文检测题,可以加快课堂节奏,提高学习效率。其它与课堂关系不大的材料,尽管画面精彩,但也舍弃不用。

三、对今后教学的思考

1、语文教学是一门技术,教师要有基本经验,能驾驭课堂,引导学生完成任务,其条件是教师对学生要十分了解。就如同老农对土地和农时的了解很重要,什么时候下种,什么时候浇水,都要选择最佳时机。教师在课堂上对每一分钟的感觉都要准确,对每一个环节的处理都要操作熟练,否则,课堂不会流畅。今年我教高三,用的是高一的学生,学生情况不太了解,对自己的课堂节奏有一定影响。

2、语文教学更是一种艺术。同样的问题,怎么处理,大有学问。怎样讲出一篇文章的个性文学常识是听老师的精彩介绍,还是让学生自已介绍一节课当中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掀起高潮,把学生的心扉撞开当学生的探究渐入佳境,怎样推动他们把思考再深入一下,使高中语文课堂达到应有的深度结束语如何将课堂的探究引向深入这台上的几分钟,就靠台下长时间的学习与探索。著名教师授课,就像著名艺术家表演,自然流畅,水到渠成。从这方面说,我的学养和经验的积累还差得远。

3、丰富的知识储备是教师不可缺少的。本节课上学生的一个问题是我没有准备的,“《六国论》是史论,除了史论,还有什么论”幸亏另一个学生找到相关资料,替我解围,否则我只能说“回去查查”——不能当场解答,毕竟是遗憾的事。所以,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就要不断学习,丰富自己。

4、无论是新课程还是旧课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永远的目标。新课程背景下的课,要忌浮虚,讲实用;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同时教师也要参与学习,与学生共同成长。

三尺讲台,亦甘亦苦。我愿把讲授语文课当成一门艺术,让它带给学生终生的享受,也给自己以人生的慰藉。

《六国论》优质教案

[学习目标]

1、学习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掌握本文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2、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和一词多义

3、能背诵全文,并准确地翻译重点语句和语段

[学习重点]

理解文章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学习难点]

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学习课时]

2课时

[学习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新课:

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选自《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

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二、作者介绍:

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现在的四川眉山县)人,北宋著名散文家。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纵横捭阖,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著有《嘉祐集》,本文选自《嘉祐集笺注》。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四川眉山三苏祠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八大家 ”)

三、解题:

1、六国,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 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逐渐强大起来,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合纵”对抗秦国,但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被秦国“远交近攻”瓦解,相继灭亡。

2、战国七雄地图 (见课本)

3、文体: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两种:(1)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2)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

《六国论》属于政论还是史论——史论。

四、写作背景: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比较软弱的一个王朝。宋太宗以后,国势就渐渐衰弱。宋朝初年,北边已经有敌国契丹,宋仁宗时,西边又出现了敌国西夏。宋朝受着这两个国家的威胁和侵犯,却不敢对他们进行坚决的抵抗,只想用屈服妥协的办法,向他们纳银输绢换取和平。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一○○四年),与契丹(后来称辽)缔结澶渊之盟,宋朝答应每年给契丹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一○四二年),契丹派使者到宋朝要求割给他们晋阳(现在山西省太原市)和瓦桥(在河北省雄县易水上)以南十县的土地,结果定盟由宋朝每年给契丹增加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庆历三年,西夏向宋朝上书请和,宋朝每年赠给西夏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宋朝这样一再向敌人屈服妥协,结果增加了敌人的财富,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带来无穷的后患,而实际上并不能换得和平。

五、朗读课文,正音正字。

率( )赂( )秦耶 暴( )霜露 思厥 ( )先祖父 与( )嬴

洎( )牧以谗诛 为( )国者无使为( )积威之所劫

六、文本研读:

1、整体把握:速读课文,感知文体和文章内容,并梳理结构脉络

明确:史论——叙述评论历史事实、总结历史教训、讽喻时政

第一部分(第一、二节),提出论点,并作理性分析,从“不赂者”和“赂者”两方面论证论点。

第二部分(第三、四节),以历史事实论证中心论点,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进行论述。

第三部分(第五、六节)总结历史教训,点明写作目的。

2、研读第一部分

(1)重要词句:

兵不利( 兵器 ) 赂秦而力亏(连词,承接) 破灭之道(途径,引申为原因) 六国互(交互,由此及彼,由彼及此)丧,率(全,都)赂秦耶 不赂者以赂者丧( 因为 )

盖(承接上文,表原因,“因为”)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2)文段分析:①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②本部分从几个方面论述这一中心论点的

明确:A 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

B 不赂者以赂者丧。

③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3、研读第二部分

(1)重要词句:

秦以( 用 )攻取之外 其实( 它的实际数目 )百倍 固( )不在战

思厥( 其 )先祖父( 祖辈父辈 ) 暴( )霜露,斩荆棘,以( )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 )之不甚惜 举( )以( )予人 然后( )得一夕安寝 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奉之( )弥繁,侵之( )愈急 至于( )颠覆,理固( 本来 )宜( 应该 )然 ( ) 以地事( )秦 此言得 ( )之( )

终继( )五国迁灭( ) 与( )嬴而不助五国 义(坚守正义,名作动词)不赂秦 始( )速(招致,动词)祸焉 后秦击赵者再( )

李牧连却( )之 洎( )牧以谗诛 革灭( )殆( )尽

智力( )孤危 诚( )不得已 向使( )三国名爱其地

刺客不行( ) 胜负之数(命运),存亡之理( ) 当( )与秦相较( ),或未易量( )

(2)文段分析:①这两段文字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的

明确:以历史事实论证中心论点,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进行论述。

②用一句话概括第3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明确:“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③本段怎样论述赂秦的危害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本节先总述秦国在攻取之外,接受韩、魏、楚献地的情况:“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后用比较的方法,指出秦受赂所得比战胜所得要大百倍,而三国赂秦所失比战败所失也要大百倍,可见赂秦带来的损失之大。 再具体形象地描述赂秦者是怎样陷入“力亏”的境地“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写“奉之弥繁”“得一夕安寝”以后,秦兵又至的逼人情势,这样就自然地引出结论,揭示以地事秦的危害和必然后果。 对比论证的方法。

④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⑤第四段中哪一句话能够概括齐国灭亡的原因

明确:“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⑥试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明确:共同点——形势环境相同,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军事策略相同,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不同点——对抗秦国的方式不同

燕太子丹招募荆轲刺秦王招致祸患。

赵因李牧被谗言所害自毁长城。

⑦请找出第一段中与本段意思吻合的一句话。

明确:“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⑧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 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七、作业:背诵第1-4自然段,能默写并翻译

第 二 课 时。

一、检查背诵。

二、文本研读。

1、研读第三部分

(1)重要词句:

封( )天下之谋臣 礼( )天下之奇才 并力西向( )则吾恐秦人食之(结构助词,无实义)不得下咽( )也 日( )削月( )割

为(治理)国者无( 不要 )使为( 被 )积威之所劫(胁迫、挟持)哉

而犹(还)有可(可以)以(凭)不赂而胜之(秦国)之(的)势 苟(假如)以天下之( )大 六国破亡之故事( ),是(这)又在六国下矣

(2)文段分析:①第五自然段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明确:第五自然段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段,由评论六国灭亡,总结历史教训,过渡到规劝北宋统治者放弃屈辱求和的方针,把问题的分析由表层过渡到里层。“呜呼……以趋于亡”是承上,继续证明“弊在赂秦”的论点,并且为六国设图存之道:一是用谋臣,“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二是礼贤下士,“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三是六国联合,“并力西向”。用的是假设论证。具体的说,假如六国不赂秦而自强,而对秦齐心协力作战,那么,他们就不至于灭亡。现在六国害怕秦国而赂秦,因此,他们终于灭亡。段中连用“悲夫”、“呜呼”两个感叹词,表达惋惜之情,突出表明六国灭亡教训沉重。“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表达了这样的意图:“为国者”有两层含义,明指六国的统治者,暗指北宋的统治者,一语双关。由这句启下引出第六节,就很自然了。

②第六自然段最后一句语带双关,请说明其含义。

明确:作者对历史事实分析后的议论,明确了六国赂秦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切合当时北宋王朝的实际情况,委婉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三、课文总结:

文章在一个“赂”字上,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论述,论古即是论今。相隔千余年的事为什么能够放到一起来相提并论呢因为作者找到一个切入口——历史与现实的共同点,六国与北宋皆是采取屈辱求和的对外的策略。本文以借古讽今的手法,运用对比、类比推理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的方法,充分论证了六国破亡的原因,劝谏北宋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以六国为借鉴,对辽、西夏的侵犯奋起反抗。苏洵《六国论》行文纵横恣肆,气势逼人,论断斩钉截铁,巧妙地使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语言朴素简劲,富有表现力。

四、字词句梳理:

特殊句式: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3、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4、洎牧以谗诛

5、赵尝五战于秦

6、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词类活用:

1、日割月削(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2、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3、义不赂秦(名词用作动词,坚守大义)

4、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词用作动词,以礼相待)

5、不能独完(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

6、李牧连却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译为击退)

“以”的用法:

1、不赂者以赂者丧

2、秦以攻取之外

3、以地事秦

4、洎牧以谗诛

5、至丹以荆卿为计

6、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7、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

8、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9、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10、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五、作业:背诵全文。

古代诗文常见古今异义词

清单一常见古今异义词一览

1.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卑鄙——今义品性低劣。古义卑,出身卑微;鄙,鄙陋.常用作谦词。

2.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廉颇蔺相如列传》)

不过——今义表转折关系的连词。古义不超过。

3.是故弟于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

不必——今义事理或情理上不需要。古义不一定.

4.是女子不好。(《西门豹治邺》)

不好——今义坏。古义不美丽。好,容貌美。

5.初一交战,操军不利。(《赤壁之战》)

初一——今义农历每月第一天。古义刚刚一开始.

6.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从而——今义表顺接的连词。古义从,跟从:而,连词,连接的后一部分补述前面动作行为的目的。

7.处分适兄意,那得任自专!(《雀东南飞》)

处分——今义对犯罪的或犯错误的人给以处罚。古义处置、处理。

8.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伶官传序》)

从事——今义①做某种事情。②(按规定)处理。古义可以泛指一般属官。

9.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毛遂自荐》)

地方——今义①指各省、市、县,与“中央”相对。②指非军事的部门、团体等,与“军队”相对。③区域。④部分。古义地,土地;方,方圆。

10①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②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风流——今义①有业绩、有才华的。②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③指与男女间的放荡行为有关的。古义①杰出的人物或功业;英俊、杰出。②繁华的景象,流风余韵。

1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非常——今义表程度很深的副词;古义意外事故.

12.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感激——今义因得到帮助而对人产生好感。古义受感动而激奋。

13.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

更衣——今义换衣服。古义上厕所,讳饰的说法。

14.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

故事——今义前后连贯、有吸引力,可用来讲述的事情。古义先例、旧事。

15.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起义》)

豪杰——今义才能杰出的人。古义①有声望有地位的人。

16.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横行——今义行动蛮横,依仗暴力胡作非为。古义纵横驰骋。

17.①因具富厚,交通王侯.(《论贵粟疏》)

②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

交通——今义①往来通达。②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古义①勾结,②交互相通。

18.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面出。((冯婉贞))

结束——今义发展或进行到最后阶段,不再继续。古义整理好装束。

19.鞠躬尽瘁,死向后已。(《后出师表》)

鞠躬——今义弯身行礼。古义恭敬谨慎地

20.亦雁荡之具体而微者。(《雁荡山》)

具体——今义不抽象,不笼统。古义具,具备,体,形体。

2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绝境——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古义与外界隔绝的区域。

22.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世家》)

会计——今义管理帐目收支等财务工作的人。古义会,聚会;计,商议。

23.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五人墓碑记》)

慷慨——今义①大方,不吝啬。②充满正气,意气激昂。古义意气风发,情绪激昂。

24.①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孔雀东南飞》)

②可怜身上衣正单,心优炭贱愿天寒。(《卖炭翁》)

可怜——今义①值得怜悯。②不值一提。古义①可爱。②值得同情。

25.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开张——今义商店开始营业。古义不闭塞,广泛。

26.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琵琶行》)

老大——今义同辈或同伙中排行第一或地位最高的人。古义年龄大。

27.宰执以下俱使之南面上坐,称柳将军。(《柳敬亭传》)

南面——今义南方,表方位。古义南,向南;面,面对,朝向。

28.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烈士——今义为正义、为革命献出生命的人。古义指有志于建立功业的人。

29.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指宫妃)及左右。(《廉颇蔺相如列传》)

美人——今义美貌女子。古义指美貌女子,也可特指歌伎、宫妃。

30.相如前进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前进——今义向前行动或发展。古义前,走上前;进,献上。

3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亲戚——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古义内亲外戚,包括父母、伯叔、子侄及母、妻家中的人。

32.①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②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

其实——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而含转折)。古义①它的果实。②那实际情况。

33.秋天漠漠向昏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秋天——今义秋季。古义秋,秋天;天,天空。

34.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赤壁之战》)

妻子——今义配偶(女方)。古义妻和子女。

35.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肉食——今义肉类食物。古义食肉。“肉食者”,指生活优裕的大官。

36.山东豪杰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

山东——今义山东省。古义指战国时秦国肴山函谷关以东的楚、赵等六国。

37.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赤壁之战》)

束手——今义无办法,与“无策”连用。古义投降。

38.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唐睢不辱使命》)

虽然——今义表示让步关系的连词。古义虽然如此,尽管这样。虽,虽然;然,如此,这样。

39.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无论——今义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的连词。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40.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

牺牲——今义为正义而死。古义作为祭品的牲畜。

41.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廉茼列传》)

宣言——今义国家、政党或团体对重大问题公开表示意见的文告。古义公开扬言。

42.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

学者——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古义求学的人。

43.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以往——今义过去。古义从这里起到那里。

44.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赤壁之战))

殷勤——今义热情而周到。古义关切、问候。

45.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琵琶行》)

因为——今义表原因的连词。古义于是写作了。

46.将军岂有意乎(《荆轲刺秦王》)

有意——今义有心思;故意。古义有某种想法、打算。

47.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约束——今义限制使不越出范围。古义盟约。

48.子路从而后,遇丈人。(《荷纂丈人》)

丈人——今义指岳父。古义老人、长辈。

49.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群英会蒋干中计》)

丈夫——今义妻之配偶。古义男子。

50.璧有瑕,请指示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指示——今义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说明处理某问题的原则和方法。古义指给人看。

51.可谓智力孤危。(《六国论》)

智力——今义指人的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古义智慧和力量。

5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中间——今义当中。古义中,当中;间,夹杂着。

53.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赤壁之战》)

中国——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古义中原地区。如,

54.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六国论》)

祖父——今义父之父。古义祖和父,祖辈和父辈。

5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用心——今义读书用功或对事肯动脑筋(褒义)。古义思想意识的活动(中性)。

56.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赤壁之战》)

无日——今义不知还有多少时候,很久;古义不久。

57.①旦日,卒中往往语……(《陈涉世家》)

②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琵琶行》)

往往——今义常常;古义①处处。②时常,常常。

58.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鱼肉——今义鱼的肉;古义鱼和肉,意为被欺凌的对象(名词)。

59.①天子春秋鼎盛。(《治安策》)

②蝼蛄不知春秋。(《庄子逍遥游》)

春秋——今义①夏季、秋季;②时代名称;古义①年龄。②一年。

60.先生可留意矣(《中山狼传》)

留意——今义当心,注意;古义考虑。

61.①先生举手击狼(《中山狼传》)

②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孔雀东南飞》);

举手——今义表赞同,或要求发言时的动作;古义①动手。②告别时的动作。

62.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指南录后序》)

口舌——今义由说话引起的是非、争吵;古义口和舌,指说话。

63.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论贵粟疏》)

不避——今义不躲开;古义不次于。

64.宁可致意耶(《柳毅传》)

致意——今义表示问候;古义把自己的心意表达于人。

65.①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屈原列传》)

②重念蒙君实现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答司马谏议书》)

反复——今义重复;古义①扭转形势。②书信往返。

66.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屈原列传》)

从容——今义不慌不忙;古义文采华丽,纵横华丽的言辞。

67.倒也便宜。(《林黛玉进贾府》)

便宜——今义物品价格低;古义方便。

68.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

无赖——今义流氓;刁钻泼辣,无理取闹;古义活泼好玩。

69.吾祖死了早,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

于是——今义承接连词;古义在此。

70.吾状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五人墓碑记》)

行为——今义举动;古义行,品行;为,做。

71.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

以为——今义认为古义以,把;为,当做

72.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作文——今义语文课里写文章的练习;古义写文章。

九年级下文言文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归类

九下

1、通假字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徧,)

邹忌修八尺有余(有,)

徐公来,孰视之(孰,)

故患有所不辟也(辟,)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乡,)

曾益其所不能(曾,)

衡与虑(衡,)

法家拂士(拂,)

指通豫南(指,)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反,)

甚矣,汝之不惠(惠,)

河曲智叟亡以应(亡,)

一厝朔东(厝,)

无陇断焉(陇,)

裨补阙漏(阙,)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有,)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简,)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见,)

发闾左 戍渔阳九百人(,)

为天下唱(唱,)

固以怪之矣(以,)

身被坚执锐(被,)

2、古今异义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间,)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鄙,)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牺牲,)

小大之狱,虽不能查,必以情(狱,)

忠之属也(忠,)

可以一战(可以,)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

窥镜而自视(窥,)

暮寝而思之(寝,)

今齐地方千里(地方,)

能谤讥市朝者(谤讥,)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钟,)

是亦不可以已乎(是,)

舜发于畎亩之中(发,)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

征于色(征,)

发于声(发,)

而后喻(喻,)

河阳之北(阳,)

达于汉阴(阴,)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曾,)

荷担者三夫(荷,)

北山愚公长息(息,)

虽我之死(虽,)

惧其不已也(已,)

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

由是感激(感激,)

未尝不痛恨于桓、灵也(痛恨,)

临表涕零(涕,)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秋,)

诚宜开张圣听(开张,)

臣本布衣(布衣,)

遂许先帝以驱驰(驱驰,)

3、词类活用

用法归纳:

(1)使动用法:分为A、动词的使动用法;B、名词的使动用法;C、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2)意动用法:分为A、形容词的意动用法;B、名词的意动用法;C、为动用法

(3)名词活用为动词

(4)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5)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6)名词活用为状语:分为:A、表示方位、处所的名词作状语;B、表示工具或依据的名词作状语;C、表示对人的态度的名词作状语;D、表示比喻的名词作状语;E、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的名词作状语。

技巧提示:结合具体语境去理解、记忆。

特别警示:在复习与解答此部分试题是一定不要鼓励地去死记硬背,要学会用练习的观点,将字词以及其他基础知识放到句子中,放到具体的语境中,放到具体的篇章中,放到具体的文化背景中,去理解与记忆,这样才不至于偏离具体的轨道。

例句:

肉食者鄙,又何间焉(名词活用作动词,参与)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名词作动词,赐福,保佑)

公将鼓之(鼓,名词做动词,击鼓)

朝服衣冠(服:名词用作动词,穿、戴)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名词作状语,当面)

闻寡人之耳者(闻: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

吾妻之美我者(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美,认为……美)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私:形容词用作动词,偏爱)

必先苦其心志(苦: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痛苦)

空乏其身(空乏: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贫困、痛苦)

人恒过,然后能改(过:名词用作动词,犯错误)

劳其筋骨(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

九年级下文言文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归类

2、古今异义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间,)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鄙,)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牺牲,)

小大之狱,虽不能查,必以情(狱,)

忠之属也(忠,)

可以一战(可以,)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

窥镜而自视(窥,)

暮寝而思之(寝,)

今齐地方千里(地方,)

能谤讥市朝者(谤讥,)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钟,)

是亦不可以已乎(是,)

舜发于畎亩之中(发,)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

征于色(征,)

发于声(发,)

而后喻(喻,)

河阳之北(阳,)

达于汉阴(阴,)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曾,)

荷担者三夫(荷,)

北山愚公长息(息,)

虽我之死(虽,)

惧其不已也(已,)

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

由是感激(感激,)

未尝不痛恨于桓、灵也(痛恨,)

临表涕零(涕,)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秋,)

诚宜开张圣听(开张,)

臣本布衣(布衣,)

遂许先帝以驱驰(驱驰,)

3、词类活用

用法归纳:

(1)使动用法:分为A、动词的使动用法;B、名词的使动用法;C、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2)意动用法:分为A、形容词的意动用法;B、名词的意动用法;C、为动用法

(3)名词活用为动词

(4)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5)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6)名词活用为状语:分为:A、表示方位、处所的名词作状语;B、表示工具或依据的名词作状语;C、表示对人的态度的名词作状语;D、表示比喻的名词作状语;E、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的名词作状语。

技巧提示:结合具体语境去理解、记忆。

特别警示:在复习与解答此部分试题是一定不要鼓励地去死记硬背,要学会用练习的观点,将字词以及其他基础知识放到句子中,放到具体的语境中,放到具体的篇章中,放到具体的文化背景中,去理解与记忆,这样才不至于偏离具体的轨道。

例句:

肉食者鄙,又何间焉(名词活用作动词,参与)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名词作动词,赐福,保佑)

公将鼓之(鼓,名词做动词,击鼓)

朝服衣冠(服:名词用作动词,穿、戴)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名词作状语,当面)

闻寡人之耳者(闻: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

吾妻之美我者(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美,认为……美)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私:形容词用作动词,偏爱)

必先苦其心志(苦: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痛苦)

空乏其身(空乏: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贫困、痛苦)

人恒过,然后能改(过:名词用作动词,犯错误)

劳其筋骨(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

饿其体肤(饿:形容词使动用法,使……饥饿)

入则无法家拂士(入:动词用作名词,国内)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名词用作状语,用箕畚)

吾与汝毕力平险(毕:形容词)

惩山北之塞(惩: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苦,苦于)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曾:用在否定副词“不”前,加强否定语气,连)

面山而居(面:名词用作动词,向着,对着)

此皆良实(良实:)

优劣得所(优劣:)

攘除奸凶(攘除:)

亲贤臣,远小人(亲,远,)

饿其体肤(饿:形容词使动用法,使……饥饿)

入则无法家拂士(入:动词用作名词,国内)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名词用作状语,用箕畚)

吾与汝毕力平险(毕:形容词)

惩山北之塞(惩: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苦,苦于)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曾:用在否定副词“不”前,加强否定语气,连)

面山而居(面:名词用作动词,向着,对着)

此皆良实(良实:)

优劣得所(优劣:)

攘除奸凶(攘除:)

亲贤臣,远小人(亲,远,)

(七—九年级)文言文通假字一览表

七年级(上册)

1、项为之强 “强”(jiāng) 通“僵”, 僵硬《童趣》

2、不亦说乎 “说”(yuè) 通“悦” 愉快。 《〈论语〉十则》

3、诲女知之乎 “女”(rǔ) 同“汝” ,你。《〈论语〉十则》

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zhì) 通“智” ,智慧、聪明。《〈论语〉十则》

5、路转溪头忽见 “见”(xiàn) 通“现”, 出现。《西江月》

6、一切乌有 “乌”(wū) 同“无” 《山市》

7、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裁”(cái) 同“才” 《山市》

8、尊君在不 “不”(fǒu) 通“否” 《陈太丘与友期》

七年级(下册)

9、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pān) 通“攀” ,牵、引。《伤仲永》

10、贤于材人远矣 “材”(cái) 通“才” ,才能。 《伤仲永》

11、对镜帖花黄 “帖”(tiē) 通“贴” ,粘贴。《木兰诗》

1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yé) 通“耶”,语气词 《孙权劝学》

13、满坐寂然 “坐”(zuò) 通“座” 座位,此处指座上的人。《口技》

14、孰为汝多知乎 “知”(zhì) 通“智” ,智慧、聪明。《两小儿辩日》

15、止有剩骨 “止”(zhǐ) 通“只” 《狼》

八年级(上册)

16、便要还家 “要”(yāo) 通“邀” ,邀请。《桃花源记》

17、身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有”(yǒu) 同“又” 《核舟记》

18、诎右臂支船 “诎”(qū) 通“屈” ,弯曲。《核舟记》

19、虞山王毅书远甫刻 “甫”(fǔ) 通“父” ,男子美称《核舟记》

20、左手倚一衡木 “衡”(héng) 同“横” 《核舟记》

2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简”(jiǎn) 通“拣” ,挑选《核舟记》

22、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与”(jǔ) 通“举”, 举荐。《大道之行也》

23、矜、寡、孤、独 “矜”(guān) 通“鳏” 。老而无妻之人。《大道之行也》

24、荡胸生曾云 “曾”(céng) 通“层” 《望岳》

25、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阙”(quē) 通“缺” ,缺口。 《三峡》

26、焜(kūn)黄华叶衰 华,通“花”。《长歌行•汉乐府》

八年级(下册)

27、蝉则千转不穷 “转”(zhuǎn) 通“啭” ,鸟叫声。《与朱元思书》

28、窥谷忘反 “反”(fǎn) 通“返” ,返回。《与朱元思书》

29、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sì) 通“饲” ,饲养,喂养。《马说》

30、才美不外见 “见”(xiàn) 通“现”, 出现,表现。《马说》

31、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cái) 通“才” ,才能。《马说》

32、其真无马邪 “邪”(yé) 通“耶” ,表疑问,相当于“吗”《马说》

33、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zhī) 通“肢” ,四肢。 《送东阳马生序》

34、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pī) 通“披” ,此处是穿的意思。《送东阳马生序》

35、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具”(jù) 通“俱” ,全,皆。《岳阳楼记》

36、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zhǔ) 通“嘱”,嘱托。 《岳阳楼记》

37、玉盘珍羞直万钱 “羞”(xiū) 同“馐”,美味的食物。《行路难》

38、玉盘珍羞直万钱 “直”(zhí) 同“值” ,价值。《行路难》

39、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览通“揽”,摘取。《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九年级(上册)

40、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 “ 适”(zhé) 通“谪” ,此处是发配。《陈涉世家》

41、为天下唱 “唱”(chàng) 通“倡” ,首发、倡导。《陈涉世家》

42、固以怪之矣 “以”(yǐ) 通“已” ,已经。《陈涉世家》

43、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pī) 通“披” ,此处是穿的意思。《陈涉世家》

44、故不错意也 “错”(cuò) 通“措” ,置。《唐睢不辱使命》

45、仓鹰击于地上 “仓”(cāng) 通“苍” ,灰色。《唐睢不辱使命》

46、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shēn) 通“伸” ,伸张。 《隆中对》

47、自董卓已来 “已”(yǐ) 通“以” 《隆中对》

48、是以先帝简拔以 “简”(jiǎn) 通“拣”, 挑选。《出师表》

49、必能裨补阙漏 “阙”(qūe) 通“缺” ,缺漏。《出师表》

50、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陇同“垄”。《观刈麦》

51、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著,同“着”。《卜算子 咏梅》

九年级(下册)

52、公输盘不说 “说”(yuè) 通“悦” ,高兴。《公输》

53、子墨子九距之 “距”(jù) 通“拒” ,抗拒、抵抗。《公输》

54、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圉”(yù) 通“御” ,抵挡。《公输》

55、公输盘诎 “诎”(qū) 通“屈”,意思是理屈。 《公输》

56、亲戚畔之 “畔”(pàn) 通“叛” ,背叛。《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57、曾益其所不能 “曾”(cēng) 通“增” ,增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8、困于心,衡于虑 “衡”(héng) 通“横” ,梗塞,不顺。《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59、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bì) 通“弼” ,辅佐。《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60、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bì) 通“避”,躲避。 《鱼我所欲也》

6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辩”(biàn) 通“辨” ,辨别。《鱼我所欲也》

6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dé) 通“德” ,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与,通“欤”,语气助词。《鱼我所欲也》

6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与,通“欤”,语气助词。《鱼我所欲也》

64、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xiāng) 通“向” ,从前。《鱼我所欲也》

65、小惠未徧 “徧”(biàn) 通“遍” ,遍及,普遍。《曹刿论战》

66、始一反焉 “反”(fǎn) 通“返”, 返回。《愚公移山》

67、汝之不惠 “惠”(huì) 通“慧”,聪明。 《愚公移山》

68、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wú) 通“无” ,没有。《愚公移山》

69、一厝朔东 “厝”(cuò) 通“措”,放置。 《愚公移山》

70、匪报也 匪,通“非”。

六国论知识点归纳整理: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率: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全都,一概)

2、以:不赂者以赂者丧(因为)

3、盖: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因为)

4、固:固不在战矣(当然)

5、举:举以予人(拿)

6、然则: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既然如此,那么……)

7、判: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确定,断定)

8、固:至于颠覆,理固宜然(本来)

9、得:此言得之(对)

10、迁:终继五国迁灭(改变)

11、与: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结交)

12、既: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已经)

13、以、为、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用,作为,招致)

14、再:后秦击赵者再(两次)

15、洎、以:洎牧以谗诛(及,等到;因为)

16、诚: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

17、向使: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假如)

18、数、理: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天数,命运)

19、为、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治理,被)

20、苟、从: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如果,跟随)

二、通假字

1、暴霜露(通"曝")

2、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3、当与秦相较(通"倘",如果)

三、一词多义

1、非: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不是)

②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不对)

③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没)

④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不能)

2、或:

①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有人)

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

③或以为死,或以为亡(有人)

④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或许)

3、得:

①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得到)

②此得之(正确)

③诚不得已(办法)

④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必须,应该)

4、相:

①当与秦相较(指对方)

②狼不敢前,眈眈相向(指对方)

③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相国)

5、势:

①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气势)

②其势弱于秦(形势)

③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态势)

是通假字,通"倘",倘若的意思。

出处:《六国论》是苏洵政论文代表作品。

原文节选: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译文:假使当初韩、魏、楚三国都各自珍惜自己的土地,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秦国,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存亡的命运,如果与秦国较量,也许还不容易估量呢。

扩展资料

《六国论》一开始,首先提出了六国破灭的原因。劈头四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就斩钉截铁地给六国之所以灭亡定下结论。

苏洵认为:六国之所以灭亡,不在于它们的武器不锐利,也不在于它们仗打得不好,而是在于他们一味地拿土地作为贿赂,向秦国乞求和平。“赂秦”就是贿赂秦国。这实际上是削弱自己力量,助长敌人的侵略野心,促使自己走向毁灭。

所以作者接着申述说:“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然而事实上又并不是所有六国都向秦国奉献土地,而那些没有“赂秦”的国家也破灭了的原因是何,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苏洵故意这样设问,然后又作了回答:“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因此,归根结底,“赂秦”是莫大的致命伤。以上这些就是通篇的基本论点,突出强调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是从六国方面来说的。

《六国论》文言知识点整理

一、通假字

1、暴[通“曝”,暴露,冒着]霜露,斩荆棘

1、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2、为国者,无[通“毋”,不要]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3、当[通“倘”,如果]与秦相较

二、古今异义

1、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它的实际数目]亦百倍。

2、思厥先祖父[祖辈和父辈],

3、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这样以后]得一夕安寝。

4、至于[以致、以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5、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智谋和力量]孤危,

6、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旧事,前例],是又在六国下矣。

7、而犹有可以[可以凭借]不赂而胜之之势。

8、后秦击赵者再[两次]

三、词类活用

1、赂秦而力亏[使……亏损,使动用法],破灭之道也。

2、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形作动,保全]

3、小[形作名,小的地盘]则获邑,大[形作名,大的地盘]则得城。

4、至于颠覆,理[名作状,按道理]固宜然。

5、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名作动,坚持正义]不赂秦

6、是故燕虽小国而后[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之后]亡,

7、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使动,使……退却,击退]之。

8、惜其用武而不终[形作动,坚持到底]也。

9、以事[名作动,侍奉]秦之心,礼[名作动,礼待]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名词作状语,向西]向

10、日削月[名作状,一天天,一月月]割,以趋于亡

四、一词多义:

为:1、至丹以荆卿为[作为]计,始速[招致]祸焉。

2、洎牧以谗诛,邯郸为[成为]郡

3、有如此之势,而为[介词,被]秦人积威之所劫

4、为[治理]国者,无使为[介词,被]积威之所劫哉!

以:1、不赂者以[介词,因为]赂者丧

2、秦以[介词,用]攻战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3、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连词,才,表结果]有尺寸之地。

4、古人云:“以[介词,拿]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5、洎牧以[因为,介词]谗诛,邯郸为郡,

6、以[介词,把]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介词,用]事[侍奉]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7、日削月割,以[表结果连词,相当于“而”,以致]趋于亡。

8、苟以[介词,凭着]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而:1、赂秦而[因而,连词]力亏,破灭之道也。

2、战败而[因果连词]亡,诚不得已

3、起视四境,而[转折连词,但是]秦兵又至矣。

4、故不战而[转折连词,但是]强弱胜负已判矣。

5、是故燕虽小国而[转折连词,却]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6、二败而[并列连词]三胜。

7、惜其用武而[转折连词,却]不终也。

8、有如此之势,而[转折连词,却]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9、其势弱于秦,而[转折连词,可是]犹有可以不赂而[表转折的连词]胜之之势。

10、苟以天下之大,下而[承接连词]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其:1、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代词,代燕赵之君]土。

2、惜其[代词,它,代赵国]用武而不终也。

3、向使三国各爱其[代词,自己的]地。

4、其[代词,代六国]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之:1、子孙视之[代词,它,代土地]不甚惜,举以予人。

2、则吾恐秦人食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得下咽也。

3、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代词,代秦国]之[助词,的]势。

4、苟以天下之[定语后置的标志]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或:1、或[代词,有的人]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2、当与秦相较,或[或许,副词]未易量。

与:1、与[动词,亲附,亲近]嬴而不助五国也。

2、当与[介词,,跟,和]秦相较,或未易量。

亡:1、诸侯之所亡,与战败所亡(丧失,丢失,动词)者

2、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灭亡,动词)。

向:1、向(先前,以前)使三国各爱其地

2、并力西向(朝着,动词)

犹:1、以地事秦,犹 (动词,好象)抱薪救火

2、良将犹(副词,还)在

始:1、燕赵之君,始(起初,副词)有远略

2、始(才,副词)速祸焉

终:1、终(终于,副词)继五国迁灭

2、惜其用武而不终(坚持到底,动词)也。

兵:1、斯用兵(军事行动,名词)之效也

2、非兵(兵器,名词)不利

3、起视四境,而秦兵(军队,名词)又至矣

得:1、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获得)城

2、此言得(适宜、得当,符合)之

五、文言句式

1、被动句: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洎牧以谗诛

2、判断句: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3、省略句:较秦之(受赂)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思厥先祖父,暴(于)霜露,斩荆棘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之)以予人

(诸侯)奉之弥繁,(秦国)侵之愈急

4、状语后置句:赵尝五战于秦 (赵尝于秦五战)

5、定语后置句:苟以天下之大

1、通假的是:厌——餍。

2、原句出自《六国论》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暴秦之欲无厌的通假字是“厌”,通“餍”,意为“满足”。

出自:《六国论》苏洵〔宋代〕

原句: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翻译:但是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诸侯)送给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决定了。到了覆灭的地步,道理本来就是这样子的。

作品简介与赏析

苏洵的《六国论》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题发挥。苏洵的写作目的不在于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而在于警告宋朝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借古喻今,以谈论历史供当今统治者借鉴,这是苏洵高出其二子的地方。

从历史情况看,六国灭亡的原因并不是“赂秦”。六国的失败,主要是政治上保守,因循守旧,不重视改革,不能坚持“合纵”政策去对付秦国的“连横”政策,被秦国远交近攻的手段各个击破。另一方面,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具备了统一中国的实力。加上战国长期的战乱,民不聊生,由分裂到统一,符合人们的愿望。秦国统一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苏洵对此并非不知,他在文中也承认这一点:“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然而作者用意不在此,他的意图是点明赂秦是六国灭亡的原因,以此警告宋朝统治者,不要用贿赂的方法对待契丹和西夏,要用武力,要抵抗。

以上就是关于六国论的重点字词解释要详细的。。谢谢全部的内容,包括:六国论的重点字词解释要详细的。。谢谢、文言文《六国论》教案精编、初中文言文四大板块(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80975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