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加。
黑框是示亡号,也叫示殁号,示亡号套在姓名的外面,标明此人已经去世。示亡号多用在各种书籍的封面、内封和扉页上,标明近期去世的作者,表现出肃穆庄重的气氛以及哀悼的悲痛感情色彩。但是如果某人去世已久或读者们都知道这一消息。
很早以前,日本是一个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国家。据我国《汉书》记载,公元前57年后汉光武帝赐给倭国(现在的日本)的奴国一枚刻有quot;汉倭奴国王quot;字样的金印,从那时起中国的水稻栽培技术、制铁技术等传到日本,汉字也随之传入了日本。到我国的隋唐时代(日本的飞鸟、奈良、平安时期)即公元7世纪初到9世纪,日本先后派出了22次遣隋史和遣唐史来到中国学习,通过这些遣隋史和遣唐史,汉字大量地传入日本。最初他们是把汉字作为音符来使用的,即用汉字来注音,如:当时日语中代表quot;我quot;意义的词为四个音,他们就用发音相近的四个汉字来表达,即为quot;和多久志quot;,(当时传到日本的汉字的读音为各地方言),就是说当时日本人如果要把代表quot;我quot;意义的词用文字表达出来,就必须记住quot;和多久志quot;四个汉字。因为汉字写法非常复杂,使用起来相当不便,公元9世纪(中国北宋初期),日本人采用简化的办法,模仿汉字草体创造了平假名,切取汉字的偏旁部首,创造了片假名。
如:
汉字: 安以宇衣於 平假名:あいうえお
汉字: 阿伊宇江於 片假名:アイウエオ
但在使用汉字的过程中,他们也感到汉字有很多方便之处,所以很多词仍借用汉字书写。所以现在使用的日语实际为汉字和假名的混合体。
人死后在其名字上加上框是示亡号,白底时为黑框,黑底时为白框,是对去世的人加上示亡号的原因是传递所标示的人物在近期内已死亡的信息,并借以表示悼念,常用于作品的署名。
但是如果某人去世已久或读者们都知道这一消息,不会产生误会误解就不必要加上示亡号。另外在讣闻之内,也用在标示亡者的已故家族成员的姓名。
扩展资料:
其他符号位置用法:
1、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居左偏下,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2、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末,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3、破折号和省略号都占两个字的位置,中间不能断开。连接号和间隔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这四种符号上下居中。
4、着重号、专名号和浪线式书名号标在字的下边,可以随字移行。
人死后在其名字上加上的黑框是示亡号,对去世的人加上示亡号的原因是传递所标示的人物在近期内已死亡的信息,并借以表示悼念,常用于作品的署名。
关于示亡号的来源,林穗芳在《标点符号学习与应用》中认为是20世纪50年代初,通过翻译俄语书刊进入汉语的;而郭攀的《二十世纪以来汉语标点符号系统的演进》(《中国语文》2006年2期)否定了这一说法,认为其为自源,且较严格地经三阶段发展至今。
扩展资料:
示亡号多用在各种书籍的封面、内封和扉页上,标明近期去世的作者,表现出肃穆庄重的气氛以及哀悼的悲痛感情色彩。
但是如果某人去世已久或读者们都知道这一消息,不会产生误会误解就不必要加上示亡号。另外在讣闻之内,也用在标示亡者的已故家族成员的姓名。
本集匿名投票荣誉榜
诗魁:子雷《6 七绝 破折号》
副魁:婉兮清漾,作品《15 七绝·逗号(新韵)》
1 七绝 省略号
莫问此心多少意,千言万语诉难穷。
一朝入得良人眼,点点深情自不同。
——繁花落尽深眸
2 七绝•顿号
群芳纤手捻春枝,独剩伊人泪暗垂。
守得云开终见月,柔情一点出蛾眉。
——大智勿小聪
3 七绝·感叹号(新韵)
东风絮絮三千语,一叹惊飞半树春。
纸上漂零波动处,行间字里巧留痕。
——寻兮
4 七绝 省略号
点点疏星句尾重,无词却又意深浓。
任他多少难言事,尽付沧桑不动容。
——茶老皮匠
5 五绝 咏句号(新韵)
薛笺收束处,着意写团圆。
遥寄西洲曲,天涯人可堪?
——天晓得
6 七绝 破折号
我如横索自优哉,悬在文林暗识才。
待到良时轻擢引,珠玑三五显身来。
——子雷
7 五绝 省略号(新韵)
梦里又东吴,相思几页书。
言犹还未尽,一串墨云珠。
——盈盈
8 五绝 标点符号
华章扣结牵,断句舞蹁跹。
秀色文中玉,霞光雾霭巅。
——老财神
9 五绝·最后一个句号
好书无处求,页尽意难收。
再阅终章语,何堪句点留。
——炎冰
10 七绝 省略号
情长心意总绵延,万缕千丝断续连。
裂帛一声应未尽,尤闻余响绕梁传。
——小吕探花
11 五绝 句号(新韵)
身正腹中空,心平四面同。
倘君遂我意,谈笑也从容。
——霙愔
12 五绝 问号
笔墨点帘钩,豪情到此休。
三餐无五味,学海苦行舟。
——天道酬陈
13 七绝 题某些公仆形如“问号”之小像
闲摇大腹问来由,冷语频传脚下球。
马后奇能堪绝世,拍时无刻不低头。
——展我一天星
14 七绝 见标点符号有思
斗字排开成一章,文中句读总思量。
人生若是能如此,三省吾身再启航。
——踏青
15 七绝·逗号(新韵)
身如玉豆梢头裂,似有阳春雨上歇。
世事从容君莫乱,一停一顿掌中嗟。
——婉兮清漾
16 七绝·句号
健笔轻勾划小圈,分章断句筑奇篇。
中华自古多雄赋,带入此君文更娟。
——大漠戍边
A 七绝 感叹号
千钧条石压肩头,浩气贯身冲斗牛。
字海浮沉多变幻,只于浪顶做风流。
——子雷
B 七绝 看示亡号有感
四面围栏风不入,尘间一别梦难真。
从来世事皆如此,莫笑红楼槛外人。
——繁花落尽深眸
C 五绝 标点
一言多少意,句读见分明。
褒贬凭人说,何时能理清。
——踏青
D 七绝·逗号(新韵)
浑如玉带破新兜,别是娥眉月倚楼。
世事从容君莫乱,临风且尽几杯愁。
——婉兮清漾
E 七绝•顿号
谁采葵花过纸头,遗来黑籽待人收。
奈何片藻无情也,食此仁心未肯休。
——子雷
F 七绝 省略号(新韵)
人到深情易感伤,书途打点泪茫茫。
但求化作飞云去,从此擦肩痛断肠。
——彭银甫
书作者名字外面有个框表示这个人已经去世了。
人名加框,这个叫做“示亡号”,是表示这个人已经死了的一种符号。
常见于书籍,电视、**等。示亡号,也叫示殁号,其形式是一个黑色长方框套在已经去世的人的姓名的外面,传递所标示的人物在近期内已死亡的信息,并借以表示悼念,常用于作品的署名。
综述
示亡号(mark of indicating death),也叫示殁号,有两种。
一种是套在人名外面的黑色长方框(□),20世纪50年代初通过翻译俄语书刊进入汉语,传递所标示的人物在近期内已死亡的信息,并借以表示悼念,常用于作品的署名。
示亡号的来源
关于示亡号的来源,林穗芳在《标点符号学习与应用》中认为是20世纪50年代初,通过翻译俄语书刊进入汉语的;而郭攀的《二十世纪以来汉语标点符号系统的演进》(《中国语文》2006年2期)否定了这一说法,认为其为自源,且较严格地经三阶段发展至今。
以上就是关于作者 去世 版权页 用 加 示亡号全部的内容,包括:作者 去世 版权页 用 加 示亡号、为什么中文里会有示亡号、在人名字外面加上白框是什么意思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