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有10条腿,螳螂有6条腿和1对翅膀,蜻蜓有6条腿和2对翅膀.现在这三种动物37只,共有腿250条,翅膀52对。

螃蟹有10条腿,螳螂有6条腿和1对翅膀,蜻蜓有6条腿和2对翅膀.现在这三种动物37只,共有腿250条,翅膀52对。,第1张

解:6×37=222条

250-222=28条

螃蟹的只数:28÷﹙10-6﹚=7只。

37-7=30只

2×30=60对

60-52=8对

螳螂的只数:8÷﹙2-1﹚=8只

蜻蜓的只数:30-8=22只

蜻蜓比螳螂多的只数:22-8=14只。

外形:螳螂体长形,多为绿色,也有褐色或具有花斑的种类。复眼大而明亮;触角细长;颈可自由转动。前足腿节和胫节有利刺,胫节镰刀状,可以捕捉猎物的前足;中、后足适于步行。前翅皮质,为覆翅,缺前缘域,后翅膜质,臀域发达,扇状,休息时叠于背上;腹部肥大。

生活习性:

螳螂的食性为陆栖捕食昆虫(肉食性),螳螂食性挑剔,只捕食活的猎物。凡是昆虫中的小型种类都可被螳螂捕食,尤以蝇、蚊蝗、蛾蝶类的卵、幼虫、裸露的蛹、成虫都是其适宜的猎捕物。甚至蝉、飞蝗等大型昆虫,也是它们的捕食对象。

螳螂具有趋光性,一般热带、亚热带种类较多。生中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发育阶段,故属于不完全变态类的渐进变态。若虫期脱皮7~11次,经8~12龄后到达成虫期。龄的增减受环境和食物多少的影响。

绝大部分种类的螳螂行动较为缓慢,不像其它敏捷的昆虫(如蟑螂)能快速行动。但它们拥有保护色,且有着出色的拟物形态,它们能够模仿叶子晃动的姿态前进,慢慢地接近猎物。一旦猎物到达可攻击的范围内,螳螂就会极快地进攻。一般情况下,螳螂都是以伏击的方式捕捉猎物。

1)我知道螳螂是昆虫界十分有名的猎手,它全身绿色,有利于在草丛中隐藏。它的头是三角形的,可以旋转180度,这样可以更有利地观察猎物。它还有一双有力的翅膀,和六只灵活的脚腿,翅膀可以在草丛中自由的穿行,脚腿可以帮它迅速抓住猎物……最可怕的是它的前爪,它的前爪酷似镰刀。上面有尖利无比的锯齿,猎物一旦被擒住,就算用了吃奶的劲也休想逃脱!

(2)螳螂该吃什么呢?我不由又发起了愁来了。对,摘几片大叶子,弄几滴水当露水吧!我连忙摘下叶子,沾上水,小心翼翼地将螳螂加起来,扑上草,放上去。咦?昨天晚上螳螂的眼睛不还是乌溜溜的吗(⊙_⊙)?现在怎么碧绿碧绿的了?我百思不得其解。来看看它是怎样吃饭的吧!只见它的牙齿长在嘴外面,一努一张,叶子就被割出一道小口出来了。再割一小道口,就割下了一小块叶子,再用牙齿衔起叶子,送入嘴中,狼吞虎咽下去,啊!这真是一件奇妙的事啊!我不由感叹起来。

(3)第五篇是螳螂,螳螂的身材娴美优雅,淡绿的体色,轻薄如纱的长翼。颈部柔软,头可以朝任何方向自由转动,真可谓眼观六路,它甚至还有一张能做出表情的脸。在温柔的面纱下隐藏着十分可怕的杀气。

(4)还有螳螂,螳螂的外表很美丽,它长着细长的腰身,还披着一件淡绿色的外衣。螳螂虽然很美丽但性格却非常凶猛。它那像镰刀一样的大腿是一对捕捉足,腿上有很多钩刺和锯齿。它的小腿上也有很多锯齿,甚至比大腿上的还要多。小腿锯齿的末端长着尖锐的硬钩子,螳螂不仅吃别的昆虫,还吃自己的同类呢。别看螳螂异常凶猛,却能把巢穴建造得非常精美。看来它很细心呢。

(5)有人说螳螂吃头发,也有人说不吃,我半信半疑,今天可要弄个明白。于是我从头上拔下一根头发,小心翼翼地塞进它那小的不能再小的嘴里。螳螂先是碰了一下头发,愣在那里不吃。难道它不喜欢吃头发吗?我刚下结论。我那两厘米的头发就被螳螂吃到嘴里,我刚反应过来,一看,吃了一惊,这小小的螳螂居然把一根头发都吃完了,哈哈,螳螂原来真的吃头发呀!这一新发现,又使我增添了知识。

(6)螳螂一边用细长的触角弹动着优美的琴音,一边振动头着双翅,那种感受是世间最美的,变色龙老师用温柔亲切的语话滋润着小幼虫们,它们人神贯注地听着,到了下果时同学们蜂拥而出,有的用树叶捏成细绳欢乐地跳着;有的在比赛飞翔,它们愈飞愈高,愈飞愈远,还滑了一条弧线;还有的在踢键子,键子在它们的脚中,像一只自由自在飞翔的燕子。

①两条腿:人(人算高级动物),鸡,鸭,鹅,鹰,鹦鹉,麻雀,燕子,乌鸦,孔雀,海鸥,鸵鸟,鸽子,孔雀,袋鼠,企鹅,丹顶鹤等绝大部分的鸟类。

②四条腿:猪,马,牛,羊,猫,狗,兔,鼠,狼,虎,狮,熊,鹿,龟,犀牛,大象,青蛙,蛤蟆,

河马,鳄鱼,豹子,松鼠,骆驼,蜥蜴,刺猬,鳄鱼,考拉,袋鼠,猴子,狐狸,长颈鹿,水牛,河马,斑马,熊猫,熊,猩猩,北极熊,穿山甲,海牛等大多数哺乳动物。

③六条腿:甲虫,蟋蟀,蝗虫,蚱蜢,螳螂,蜻蜓,苍蝇,知了,蚊子,蚂蚁,蝴蝶,蜜蜂,天牛等绝大部分昆虫。

④八条腿:蜘蛛,蝎,章鱼(八爪鱼)

扩展资料:

一条腿:在现代生活中,已经没有一条腿的动物了,但是在古代据史料记载,一条腿的动物只有夔(读音是 kuí)。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条腿的怪物。

三条腿:传说中的金蟾金蟾,是三只脚, 但是现实中的蟾是两栖科的普通一属,我们俗称癞蛤蟆,也是四条腿的。

螳螂,亦称刀螂,无脊椎动物,属于昆虫纲有翅亚纲螳螂科,是一种中至大型昆虫,头三角形且活动自如,复眼大而明亮;触角细长;颈可自由转动。前足腿节和胫节有利刺,胫节镰刀状,常向腿节折叠,形成可以捕捉猎物的前足;前翅皮质,为覆翅,缺前缘域,后翅膜质,臀域发达,扇状,休息时叠于背上;腹部肥大。除极寒地带外,广布世界各地,尤以热带地区种类最为丰富。世界已知1585种左右。中国已知约51种。其中,南大刀螂、北大刀螂、 广斧螂、中华大刀螂、欧洲螳螂、绿斑小螳螂等是中国农、林、果树和观赏植物害虫的重要天敌。螳螂体长形,多为绿色,也有褐色或具有花斑的种类。复眼突出,单眼3个。咀嚼式口器,上颚强劲。前足捕捉足,中、后足适于步行。渐变态。卵产于卵鞘内,每1卵鞘有卵20~40个,排成2~4列。每个雌虫可产4~5个卵鞘,卵鞘是泡沫状的分泌物硬化而成,多粘附于树枝、树皮、墙壁等物体上。初孵出的若虫为“预若虫”,脱皮3~12次始变为成虫。一般1年1代,有些种类行孤雌生殖。肉食性,猎捕各类昆虫和小动物,在田间和林区能消灭不少害虫,因而是益虫。性残暴好斗,缺食时常有大吞小和雌吃雄的现象。分布在南美洲的个别种类还能不时攻击小鸟、蜥蜴或蛙类等小动物。螳螂有保护色,有的并有拟态,与其所处环境相似,借以捕食多种害虫。

胸部具有翅2对、足3对;前胸细长,前足为1对粗大呈镰刀状的捕捉足,并在腿节和胫节上生有钩状刺,用以捕捉害虫,故为益虫。后足的基部具有听器。雌性的食欲、食量和捕捉能力均大于雄性,雌性有时还能吃掉雄性。雌性的产卵方式特别,既不产在地下,也不产在植物茎中,而是将卵产在树枝表面。交尾后2天,雌性一般头朝下,从腹部先排出泡沫状物质,然后在上面顺次产卵,泡沫状物质很快凝固,形成坚硬的卵鞘。卵鞘中药称“桑螵蛸”或“螵蛸”。次年初夏,从卵鞘中孵化出数百只若虫。若虫蜕皮数次,发育为成虫。为不完全变态。我国常见的有中华绿螳螂(Paraten-odera sinensis)俗称“大刀螂”,体长约8厘米,绿色或黄褐;斑小螳螂(Statilia maculata)体长5~65厘米,灰褐或暗褐色。

螳螂科(Mantidae)有近2,000种体型大、行动快速的昆虫,特征是前胸(上部)长,前足股节腹面有沟,沟两侧有刺列,胫节(下部)可嵌入沟内。它只吃活虫,以有刺的前足牢牢钳食它的猎物。受惊时,振翅沙沙作响,同时显露鲜明的警戒色。

螳螂,亦称刀螂,无脊椎动物,属于昆虫纲有翅亚纲螳螂科,是一种中至大型昆虫,头三角形且活动自如,复眼大而明亮;触角细长;颈可自由转动。前足腿节和胫节有利刺,胫节镰刀状,常向腿节折叠,形成可以捕捉猎物的前足;前翅皮质,为覆翅,缺前缘域,后翅膜质,臀域发达,扇状,休息时叠于背上;腹部肥大。除极寒地带外,广布世界各地,尤以热带地区种类最为丰富。世界已知1585种左右。中国已知约51种。其中,南大刀螂、北大刀螂、 广斧螂、中华大刀螂、欧洲螳螂、绿斑小螳螂等是中国农、林、果树和观赏植物害虫的重要天敌。螳螂体长形,多为绿色,也有褐色或具有花斑的种类。复眼突出,单眼3个。咀嚼式口器,上颚强劲。前足捕捉足,中、后足适于步行。渐变态。卵产于卵鞘内,每1卵鞘有卵20~40个,排成2~4列。每个雌虫可产4~5个卵鞘,卵鞘是泡沫状的分泌物硬化而成,多粘附于树枝、树皮、墙壁等物体上。初孵出的若虫为“预若虫”,脱皮3~12次始变为成虫。

以上就是关于螃蟹有10条腿,螳螂有6条腿和1对翅膀,蜻蜓有6条腿和2对翅膀.现在这三种动物37只,共有腿250条,翅膀52对。全部的内容,包括:螃蟹有10条腿,螳螂有6条腿和1对翅膀,蜻蜓有6条腿和2对翅膀.现在这三种动物37只,共有腿250条,翅膀52对。、螳螂的外形和生活习性20~30字、螳螂的外貌描写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80692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5
下一篇 2023-05-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