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伊壁鸠鲁的伦理学说认为快乐是生活的目的,是天生的最高的善。但是,应当区分不同的快乐。解除对神灵和死亡的恐惧,节制欲望,远离政事,审慎地计量和取舍快乐与痛苦的事物,达到身体健康和心灵的平静,这是生活的目的。
伊壁鸠鲁强调,在我们考量一个行动是否有趣时,我们必须同时考虑它所带来的副作用。在追求短暂快乐的同时,也必须考虑是否可能获得更大、更持久、更强烈的快乐。
2、基本伦理学理论认为最大化良好结果单单经由快乐与痛苦来评价者,称为享乐主义。
3、亚里士多得学说认为因为我们生活中具有快乐和痛苦,我们就采取相应的行为,我们追求给予我们快乐的事物,而避开引起我们痛苦的事物。这种观点称为享乐主义(hedonism),它是弗洛伊德本我或伊特概念的基础。按照强化概念享乐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是内隐性的。
扩展资料:
伊壁鸠鲁(Ἐπίκουρος,前341年-前270年)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学派的创始人。伊壁鸠鲁成功地发展了阿瑞斯提普斯(Aristippus)的享乐主义,并将之与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结合起来。他的学说的主要宗旨就是要达到不受干扰的宁静状态。
伊壁鸠鲁的学说和苏格拉底及柏拉图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强调远离责任和社会活动。伊壁鸠鲁认为,最大的善来自快乐,没有快乐就没有善。快乐包括肉体上的快乐,也包括精神上的快乐。
伊壁鸠鲁区分了动态的快乐和静态的快乐,前者是指正在满足一种欲望时产生的快乐(例如享用美食时的快乐),后者则指欲望得到满足后的平静之乐(例如饱餐一顿后的快乐),伊壁鸠鲁认为静态的快乐拥有优先的地位,它是“一种厌足状态中的麻醉般的狂喜”。
参考资料:
享乐主义是一种腐朽的人生观。近几年,一股享乐主义思潮在社会上抬头,它蔓延极快、腐蚀力极强,许多腐败、丑恶现象都与它有关,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大危害。为了抵御这股错误思潮,让人们了解其理论渊源,认识其本质和危害是十分必要的。
享乐主义是指脱离现实的可能和需要,大肆挥霍金钱,肆意浪费物质和时间,以追求物质上的享受为人生的唯一目的和乐趣。其实质是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把人的生理本能需要的满足看成是人生的最高追求,认为人活着就是要追求个人的物质生活享受。
这种腐朽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滋生,必然带来以权谋私、贪赃枉法、挥霍浪费、腐化堕落等现象的蔓延。
享乐主义是腐败堕落的根源。
新形势下,享乐主义有多种表现形式:一是在精神状态上,思想空虚,精神萎靡,贪图安逸,不思进取,追名逐利,贪图享受,个人利益高于一切,事情多做一点觉得吃亏,待遇 “稍差”一点满腹牢骚,奉行及时行乐的人生哲学,认为艰苦奋斗已经 “过时”,享乐安逸才更“现实”;二是在工作态度上,拈轻怕重,安于现状,得过且过,不愿吃苦出力,陶醉于已经取得的成绩,不立新目标,缺乏新动力;三是在公务活动中,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重形式不重实效;四是在生活方式上,追求 “贵族化”,追求物质享受,情趣低俗,玩物丧志。
享乐主义有悖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社会制度和道德规范,有悖于中华民族勤劳简朴的传统美德,更有悖于艰苦奋斗、大公无私、廉洁奉公的光荣传统。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历史上因骄而奢、由奢而亡的例子数不胜数。享乐主义的滋生和蔓延是一个人、一个国家走向衰亡的起始,而社会的发展进步则是靠艰苦奋斗创造的。
因此,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享乐主义,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享乐主义和自由主义都是现代西方哲学思想的一种,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又存在一些区别:
1 定义:享乐主义是一种重视个体享受与快乐的哲学思想,认为人应该追求欢乐、愉悦、享受等,对生命体验进行最大化的优化;而自由主义是强调个人的自由和权利,认为人应该拥有自由和公正的机会和平等的权利。
2 关注点: 享乐主义强调个体的欲望和愉悦的感受,关注个人的快乐和幸福感受,而自由主义则更加关注人权和自由的保护,强调法治和权利的平等。
3 目的:享乐主义更重视个人的心理体验和幸福感受,是为了实现个人快乐和幸福;而自由主义则旨在促进社会因公平、保障自由和平等获取利益、自由和个人的发展。
4 风格: 享乐主义更加风格张扬、放纵,反对束缚,缺乏道德底线;而自由主义则更加理性、理智,强调法治,注意道德原则和社会责任。
尽管它们存在区别,但这两种哲学思想都提倡自由和人权的尊重,对强调个人的自由和自我实现有积极作用,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巨大。
区别在于享受生活是以生活为核心,去感受去体悟。而享乐主义是以享乐为核心,重在对物质的唯一追求。
"享乐主义"在学术文献中的解释
1、享乐主义是指把追求一切能够引起自己各种感官快乐的刺激看作是自己的人生目的的思想观念这种人一生都是在极力追求最大限度的感官享受中度过的由于感官刺激只能由本人来体验因此与享乐主义并存的是自我中心主义。
2、所谓享乐主义是指那种把享受快乐(包括感官快乐、物质的肉体的快乐)当作人生唯一目的,并以此为判断是非、善恶、美丑标准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享乐主义”是指把享受玩乐作为人生的根本欲望和追求,并且不择手段地去实现和占有“享乐主义”具有典型的资本主义奢侈思想的色彩。
一个精神充实、身心健康、和谐幸福的人,必定是会享受生活的人。人人都应该学会享受生活。
(1)要按照个人的理想、意志、信念、好恶去生活,贡献于人类,服务于社会,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份力量,体验生活主任的意味,热爱生活。
(2)享受生活,必须读懂生活:生活,并不一定都是轰轰烈烈、波澜壮阔,平淡无奇也是生活。
(3)生活不一定都是充满欢乐,必定有痛苦、忧伤、失意,会生活的人,就能都越过这些障碍来开发生活,创造自己生活欢乐的新源泉。
(4)工作也是生活的一个部分,必定有成功和失败,只要坚持,才得到胜利,这才叫享受生活。
享乐主义的经典例子是产生于古希腊的爱利亚学派,是受到人们诋毁最多的一种哲学。
享乐主义,出现在 18 世纪的一种动机学说。是动力心理学形成的一个重要来源。认为人的行为由人的趋乐避苦欲望所引起。边沁第一个系统地阐述了心理享乐主义的普遍原理。
特罗兰德曾划分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三种享乐主义。实验心理学家属于过去的享乐主义,认为过去的快乐是现在行为的决定因素。
如桑代克于 1898 年在迷笼实验中所发现的效果律:凡立即导致快乐的动作,则留下好的印象并重复出现,凡马上导致痛苦的动作,则留下坏的印象且复现也受到抑制。
现在的享乐主义主张当前的快乐是人类行为的最高准则,人的行为目的是寻求当前的快乐或逃避眼下的痛苦。
18 世纪和 19 世纪的享乐主义属于未来的享乐主义和社会的享乐主义。边沁认为幸福是个人和社会的唯一的善的学说,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出于关心自己的利益。边沁试图以有意识地避苦趋乐来解释一切社会行为。
以上就是关于享乐主义人生观内容全部的内容,包括:享乐主义人生观内容、享乐主义人生观、享乐主义和自由主义区别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