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元朝距今多少年 元朝建国史较为复杂。 前期,在公元十二、三世纪时,铁木真统一了蒙古。他于1206年被各部推为大汗,称为成吉思汗。此后,蒙古经过多年的征讨。于公元1227年消灭西夏、1234年消灭金朝,西征到了欧洲。其间,成吉思汗死后,窝阔台、蒙哥、忽必烈先后继任大汗。 后期,公元1271年,成吉思汗孙子忽必烈建都于北京,建立元朝。公元1276年,元朝攻下南宋都城临安(杭州),统一了中国全钉。在1368年,被朱元璋建立的明朝推翻。元朝存在92年。距今638年。
问题二:元朝到2014多少年 1271 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
~2014
743年
问题三:元朝到现在多少年了 元朝到现在700年左右
元朝(1271年―1368年)是由蒙古族建立的征服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传五世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
问题四:元朝多少年 (1271年―1368年)
元朝历史
元朝建立之前的蒙古
蒙古高原原为金朝的附属地区。随着金朝的逐渐衰落,蒙古的势力也开始壮大起来,不再臣服于金朝。金泰和四年(1204年),蒙古族领袖铁木真统一了蒙古高原各部。泰和六年(公元1206年),铁木真获得尊号“成吉思汗”,建国于漠北,国号“大蒙古国”(Yeke Mongghol Ulus)。大蒙古国建立后,不断向外扩张,1217年灭亡西辽、1219年西征花剌子模,一直打到伏尔加河流域,于1225年东归。1227年灭西夏,成吉思汗也在征程中病逝。蒙古的扩张战争极其野蛮和残酷,大量人民被屠杀和奴役,包括中国在内的欧亚大陆很多古老文明遭到空前的破坏。
元朝建立
元・卢沟筏运图。描绘了元世祖至正三年(1266年)在卢沟桥附近漕运西山石木用于修造大都宫殿的情景。蒙哥于1259年在四川去世后,其弟忽必烈与阿里不哥开始争夺汗位。1260年3月,阿里不哥在宗王阿速台等大多数蒙古正统派的支持下于大蒙古国首都哈拉和林通过“忽里勒台”大会即大汗位。与此同时,忽必烈与南宋议和后返回开平(今内蒙古多伦),在中原儒臣及部分蒙古宗王的支持下 自称大汗。4月,忽必烈设立中书省,总管国家政务。5月,忽必烈颁布《即位诏》,并建元中统。由于忽必烈在中原汉地自行 称汗,并且推行汉法,明显违背了蒙古传统,引起了阿里不哥和蒙古正统派的强烈不满。忽必烈与阿里不哥随即展开了四年的内战,直到1264年阿里不哥兵败投降。忽必烈定为一尊,但他的「行汉法」主张却造成许多蒙古贵族的不满,拒绝归附忽必烈,结果导致四大汗国纷纷脱离,忽必烈的政权遂只包括中国与蒙古本土。大蒙古国不复存在。
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忽必烈公布《建国号诏》,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正式建国号为“元”。这是蒙古国家由世界帝国转为中原王朝的分水岭,蒙古之前对中原的统治是掠夺性的殖民地式统治,只有到忽必烈时才转型为以中国为主体的王朝,且在这之前「元」之名尚未出现,故「元朝」的建立应由此算起。
至元九年(公元1272年),在刘秉忠规划下,建都于中原的大都(今北京市)。
占领全中国
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元军攻陷宋都临安(今浙江杭州),俘虏5岁的宋恭帝及谢太后。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元军在崖山海战消灭了南宋最后的兵力,陆秀夫背着8岁的小皇帝宋幼主赵m投海而死,南宋灭亡。元朝遂占领全中国。
之后,元军曾入侵周边一些地区,如越南和日本等,其中以入侵日本的战争最为着名,通常认为台风(日本人称之为“神风”)是造成失败的最大原因。
元朝中期
大德十一年(1307年),元成宗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并对孔子的家族、弟子等加封了种种称号。
延佑二年(1315年),元仁宗下令恢复科举制度,将儒家学说中的程朱理学定为考试的主要内容。从此程朱理学成为元朝(以及其后的朝代)的官方思想。
至治三年(1323年),元英宗下令编成并颁布元朝正式法典--《大元通制》,共2539条。
至正三年(1343年),元惠宗下令修撰辽史、金史、宋史三史,至1345年修成。
元朝灭亡
元朝后期,统治者不断向人民收取各种赋税,人民被压迫更为严重,民族矛盾的极端激化终于引发了汉族和各被征服民族的反抗。早在泰定二年(1325年)就发生了河南赵丑厮、郭菩萨领导的起义。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发生的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起义,揭开了元朝灭亡的序幕。至正十六年(1356年)到至正十九年(1359年),朱元璋不断扩充自己的势力,统一了江南的半壁江山。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开始北>>
问题五:元朝离现在有多少年 元朝从1271年建立,距今740年
问题六:元朝存在了多少年? 元朝(公元1206年~1368年,一说1271年建立,定国号为元),又称大元,是中国耿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并统治全国的封建王朝。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1279年统一全国。元朝的疆域空前广阔,今天的新疆、 、云南、东北、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统治范围内。1368年被朱元璋建立的明朝灭亡。北迁的元政权退居漠北,仍沿用大元国号,与明朝对峙,史称“北元”。元朝自成吉思汗起历经十五帝163年,自忽必烈定国号起,历十一帝98年。
问题七:元代至今多少年 元朝建国史较为复杂。
前期,在公元十二、三世纪时,铁木真统一了蒙古。他于1206年被各部推为大汗,称为成吉思汗。此后,蒙古经过多年的征讨。于公元1227年消灭西夏、1234年消灭金朝,西征到了欧洲。其间,成吉思汗死后,窝阔台、蒙哥、忽必烈先后继任大汗。
后期,公元1271年,成吉思汗孙子忽必烈建都于北京,建立元朝。公元1276年,元朝攻下南宋都城临安(杭州),统一了中国全境。在1368年,被朱元璋建立的明朝推翻。元朝存在92年。距今638年。
导语:了解元代的诗人的诗有哪些吗?下面就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吧!欢迎阅读!
1、张养浩
张养浩(1270年—1329年),汉族,字希孟,号云庄,又称齐东野人,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人,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生于元世祖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卒于元文宗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
一生经历了世祖、成宗、武宗、英宗、泰定帝和文宗数朝。少有才学,被荐为东平学正。历仕礼部、御史台掾属、太子文学、监察御史、官翰林侍读、右司都事、礼部侍郎、礼部尚书、中书省参知政事等。后辞官归隐,朝廷七聘不出。天历二年(1329年),关中大旱,出任陕西行台中丞。是年,积劳成疾,逝世于任上。
元文宗至顺二年(1331年),追赠张养浩摅诚宣惠功臣、荣禄大夫、陕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柱国,追封滨国公,谥礼部侍郎、礼部尚书、中书省参知政事。尊称为张文忠公。
张养浩是元代重要的政治、文化人物,其个人品行、政事文章皆为当代及后世称扬,是元代名臣之一。与清河元明善,汶上曹元用并称为“三俊”。代表作品有《三事忠告》,散曲《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2、关汉卿
元代戏曲作家。
关汉卿(1234年前 -1300年左右 ),”汉卿“是字,号已斋(一斋、已斋叟), 汉族,解州(今山西省运城)人, 另有籍贯大都(今北京市) 和 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市)等说。 元杂剧奠基人, “元曲四大家”之首,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今知有67部,现存18部,个别作品是否为他所作,无定论,最著名的是《窦娥冤》。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如《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存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关汉卿塑造的“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一枝花 · 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为“曲圣”。
3、马致远
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
马致远(约1250年-约1321年至1324年间),一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名不详,字致远,晚号东篱 ,元大都(今北京)人,原籍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著名戏曲家作家、散曲家、杂剧家,被后人誉为“马神仙”,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其作品《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
马致远年辈与关汉卿、白朴相近而稍晚,青年时期仕途坎坷,晚年不满时政,隐居田园,以衔杯击缶自娱,卒于泰定元年(1321年)以后,死后葬于祖茔。
马致远所作杂剧今知有15种,《汉宫秋》是其代表作;散曲120多首,有辑本《东篱乐府》。
4、张枢
张枢(1292-1348),元代诗人,字子长,祖籍东阳,后迁居金华。张枢自幼喜爱读书,博闻强记,挥笔成章,又工书擅词,成为当时著名学者。张枢耻仕元朝,两次坚拒朝廷的任命。著有《续后汉书》73卷,《春秋三传归一义》30卷、《宋季轶事》等,词作辑
张枢的诗词全集: 《谒金门·春梦怯》 《高阳台·斜日明霞》 《念奴娇·雁横迥碧》 《木兰花慢·歌尘凝燕垒》 《茅山·今古茅山是胜游》 《瑞鹤仙·卷帘人睡起》 《游大涤·一曲朱栏百尺余》 《风入松·春寒懒下碧云楼》
5、汤炳龙
汤炳龙(1241-1323),元诗人、学者。字子文,自号北村老民。其先山阳(今淮安)富家,家破后流寓京口。辟庆元市舶提举。学问该博,善谈论。于《四书》、《五经》皆有传注,尤深于《易》。工于诗,元戴表元《汤子文诗序》曰:子文诗肆
汤炳龙的诗词全集: 《陆君实挽诗》 《挽诗·间关海岛岂谋身》 《题江贯道百牛图》 《题晋王大令保母帖》。
6、郑洪
郑洪,字君举,号素轩,永嘉(一作三衢)人。元朝诗人。(约公元一三四一年前后在世)字君举。生卒年均不详,约元惠宗至正初前后在世。生平均无考。工诗,有素轩集《元诗选》传世。
郑洪的诗词全集: 《九日次应侍郎仁韵》 《白塔寺·江山襟带尚依然》 《来鹤诗·绿章朝帝驾云车》 《题巳上人墨梅》 《嘉定严希德请赏梨花命妓行酒》 《幽致轩·花落晴窗燕拂檐》
7、白朴
代表作品:《夺锦标》《天净沙·秋》《驻马听·吹》
白朴(1226-约1306),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作家(另有一说为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朴)。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秀英花月东墙记》等。
8、关汉卿
代表作品:《铜豌豆》
关汉卿(1219-1301年),元代杂剧奠基人,元代戏剧作家,“元曲四大家”之首。晚号已斋(一说名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其籍贯还有大都(今北京市)人,及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市)人等说,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今知有67部,现存18部,个别作品是否为他所作,无定论。 最著名的是《窦娥冤》。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他的散曲,内容丰富多彩,格调清新刚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关汉卿塑造的“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圣”。
9、揭傒斯
代表作品:《寒夜》《山水卷》《衡山县晓渡》《渔父》《高邮城》
揭傒斯,元朝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史学家。字曼硕,号贞文,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杜市镇大屋场)人。家贫力学,大德年间出游湘汉。延佑初年由布衣荐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前后三入翰林,官奎章阁授经郎、迁翰林待制,拜集贤学士,翰林侍讲学士阶中奉大夫,封豫章郡公,修辽、金、宋三史,为总裁官。《辽史》成,得寒疾卒于史馆,谥文安,著有《文安集》,为文简洁严整,为诗清婉丽密。善楷书、行、草,朝廷典册,多出其手。与虞集、杨载、范梈同为"元诗四大家"之一,又与虞集、柳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
10、李俊民
李俊民(1176-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
李俊民的诗词全集: 《千里江山图》 《春水满四泽》 《江山图·笔下江山取意成》 《雨后·春空霭霭暮云低》 《秋月扬明辉》 《夏云多奇峰》 《感皇恩·出京门有感》 《冬岭秀孤松》
11、王冕
代表作品:《墨梅》《诸暨人》
王冕(1287年~1359年),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诸暨枫桥人,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他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成为诗人,画家。他以画梅著称,尤工墨梅。王冕诗多同情人民苦难、谴责豪门权贵、轻视功名利禄、描写田园隐逸生活之作。他性格孤傲,鄙视权贵。有《竹斋集》3卷,续集2卷。存世画迹有《三君子图》、《墨梅图》等。能治印,创用花乳石刻印章,篆法绝妙。在小学课文《少年王冕》里写到,他总是把好的'留给母亲,由此看出他也是一个孝子。后来王冕为躲避朝廷征聘,隐居会稽山中,得病去世。
12、王实甫
代表作品:《凤求凰·琴歌》《十二月过尧民歌为别情》《长亭送别》
王实甫(约1260-1336年),名德信,大都(今北京市)人,祖籍河北省保定市定兴(今定兴县)。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杂剧《西厢记》的作者,生平事迹不详。
著有杂剧十四种,现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破窑记》写刘月娥和吕蒙正悲欢离合的故事,有人怀疑不是王实甫的手笔。另有《贩茶船》、《芙蓉亭》二种,各传有曲文一折。
王实甫与关汉卿齐名,其作品全面地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又吸收了元代民间生动活泼的口头语言,并将它们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创造了文采璀璨的元曲词汇,成为中国戏曲史上"文采派"最杰出的代表。
13、杨载
代表作品:《望海》《题墨竹》《到京师》《宗阳宫望月》
杨载(1271—1323)元代中期著名诗人,与虞集、范梈、揭傒斯齐名,并称为“元诗四大家”。字仲弘,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延祐二年进士,授承务郎,官至宁国路总管府推官。杨载文名颇大,文章以气为主,诗作含蓄,颇有新的意境。
14、元好问
代表作品:《摸鱼儿·雁丘词》《点绛唇》《鹧鸪天》《梨花》《清平乐》
元好(音hào)问(生于1190年,卒于1257年),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元初著名作家和历史学家、文坛盟主,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其诗、文、词、曲,各体皆工。
著有志怪短篇小说《续夷坚志》四卷二百零二篇,其思想和文学创作受道家《列子》的影响相当大 。
15、郑光祖
代表作品:《迎仙客》《普天乐》
郑光祖生于元世祖至元初年(即公元1264年) ,字德辉,汉族,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平阳襄陵(今山西临汾市襄汾县)人。
郑光祖从小就受到戏剧艺术的熏陶,青年时期置身于杂剧活动,享有盛誉。但他的主要活动在南方(杭州),成为南方戏剧圈中的巨擘。所作杂剧在当时"名闻天下,声振闺阁"。元·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激赏郑光祖的文词,将他与关汉卿、马致远、白朴并列,后人合称为"元曲四大家"。
所作杂剧可考者十八种,现存《周公摄政》、《王粲登楼》、《翰林风月》、《倩女离魂》、《无塩破连环》、《伊尹扶汤》、《老君堂》、《三战吕布》等八种;其中,《倩女离魂》最著名,后三种被质疑并非郑光祖作品。除杂剧外,郑光祖写散曲,有小令六首、套数二套流传。
元朝是蒙古族人统治的,而蒙古族是现在中国的一支少数民族,所以说元朝是中国的元朝(这句话不是语病,前者是指元朝这个朝代,后者是指中国历史上存在的朝代)。
中国并不是只有一个民族,民族之间打打杀杀也是因为以前没有大一统,不要因为蒙古帝国四个字而感到莫名其妙。蒙古帝国和中国有关系,它是元朝的前身,而元朝是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一个朝代。
元朝由忽必烈于1271年建立。其前身是成吉思汗所建立的大蒙古国。 元朝的正式国号叫大元,取自于《易经·乾篇》的“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这句话。
其中大元中的“大”字并非类似大汉,大唐那样的尊称,因为统治者是蒙古人所以又叫蒙元或胡元。1368年元廷退居漠北,所以称呼元廷的残余势力时又叫北元或残元。
元朝(1271年—1368年),由蒙古族建立,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传五世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
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统一漠北建立蒙古帝国后开始对外扩张,先后攻灭西辽、西夏、花剌子模、东夏、金等国。蒙哥汗去世后,引发了阿里不哥与忽必烈的汗位之争,促使大蒙古国分裂。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建元“中统”。
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次年迁都燕京,称大都 。1279年(至元十六年),元军在崖山海战消灭南宋,结束了长期的战乱局面。之后元朝持续对外扩张,但在出海征伐日本和东南亚诸国时屡遭失利,如元日战争、元越战争、元缅战争、元爪战争等。
元中期政变频繁,政治始终未上正轨。后期政治腐败,权臣干政,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日益加剧,导致元末农民起义。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随后北伐驱逐元廷攻占北京。此后元廷退居漠北,史称北元。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夺政权建立鞑靼,北元灭亡。
元朝废除尚书省和门下省,保留中书省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开中国行省制度之先河。元代也推行了不少弊政,如诸色户计 、投下制、驱口制 、匠籍制 、籍没制 、人殉 、宵禁、海禁 等,中断了唐宋变革的进程,深刻地重塑了宋后中国的历史。
元朝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较繁荣,但整体生产力不如宋朝。在文化方面,期间出现了元曲和散曲等文化形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元朝
元朝传五世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
1、元朝(1271年-1368年)是蒙古族建立的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次年迁都燕京,称大都 。1279年(至元十六年),元军在崖山海战消灭南宋,结束了长期的战乱局面。
2、元中期政变频繁,政治始终未上正轨。后期政治腐败,权臣干政,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日益加剧,导致元末农民起义。 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随后北伐驱逐元廷攻占北京。此后元廷退居漠北,史称北元。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夺政权建立鞑靼,北元灭亡。
3、元朝废除尚书省和门下省,保留中书省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开中国行省制度之先河,一直沿用至今。 元朝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较繁荣,但整体生产力不如宋朝。在文化方面,期间出现了元曲和散曲等文化形式。
元代有98年的历史。
1271年,忽必烈在大都(今北京)建立起一个新王朝,他把原来西夏、金、宋、大理和蒙古本土合并成一个帝国,改国号“大元”,取《易经》“大哉千元”之意。1276年,元朝发兵攻占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统一了中国全境。从此,蒙古国由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成为了中国正统王朝的一个朝代。
社会发展
元朝建立后,农业逐渐得到恢复。因为蒙古族从前的生活方式大多以游牧为主,生产力低下。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自忽必烈以来,历代元朝统治者都以农业生产代替了畜牧生产,农业因此有了极大的发展。
这一时期,手工业也很发达,随着棉花种植的普遍,纺织业发展得很快,棉纺织技术十分高超。此外,因漕运、海运的畅通及纸币的流行,商业在元朝也极度繁荣起来,元朝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富庶的国家之一。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撰写的《马可•波罗游记》即详细记载了当时元大都的繁荣景象。除此之外,宗教、文化、科技都较之先前有了长足进展。
范围
元朝的前身为大蒙古国,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建国时领有大漠南北与林木中地区(即尼布楚地区),经由历代蒙古诸汗的经营及三次西征后,疆域东起日本海、东海,西抵黑海、地中海地区,北跨西伯利亚,南临波斯湾,建立起横跨亚欧大陆的超级大国。成吉思汗时期分封东道诸王与西道诸王,东道诸王是铁木真之弟,大多分封于塞北东部与东北地区,从属性较强;西道诸王则是铁木真之子,其中分封长子术赤于咸海、里海、巴尔喀什湖以北的钦察草原,后由拔都建立钦察汗国;封次子察合台于锡尔河以北的西辽旧地,史称察合台汗国;三子窝阔台分封于乃蛮旧地,后由海都建立窝阔台汗国;塞北、汉地、东北、青藏及新疆东部则由幼子拖雷获得,后由元朝直辖。
1279年,元世祖攻灭南宋一统中国,根据《中国历史地图集》的记载,汉地、漠南、漠北、东北(包括外东北和库页岛)、新疆东部(元初据有塔里木盆地西抵葱岭)、青藏高原、澎湖群岛、济州岛及南海诸岛皆在元朝统治范围内。 自灭南宋后虽然多次对日本、缅甸、安南、爪哇等国有所冲突,然而疆域大体趋于稳定。1310年元武宗时期,元朝与察合台汗国瓜分窝阔台汗国,元朝取得窝阔台汗国的漠西领土,国土面积达1372万平方公里(北疆以北纬55°为界),若北疆延伸至北冰洋则有2267万平方公里 。
元朝疆域东起日本海、南抵南海、西至天山、北包贝加尔湖,元史称“东尽辽左西极流沙,北逾阴山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时不及也”。 全国划分为由中书省所直辖的京畿地区(即河北、山东、山西及漠南部分地区),由宣政院(初名总制院)所管辖的吐蕃地区,以及十个行中书省,分别为岭北行省、辽阳行省、甘肃行省、陕西行省、河南江北行省、湖广行省、四川行省、云南行省、江浙行省、江西行省。
藩属
元朝的藩属国有高丽、缅甸、安南、占城及四大汗国。其中有两个直属的藩属国,即高丽王朝与缅甸蒲甘王朝,分置特别行政区征东行省与缅中行省。西北方面,1268年窝阔台汗国的海都意图夺回汗位而联合钦察汗国与察合台汗国反元,史称海都之乱。直到1304年元成宗时期,元廷与这三大汗国达成和议,并与伊利汗国一同承认元朝的宗主地位,成为元朝的藩属国,而且元成宗并赐伊利汗国君主刻有“真命皇帝和顺万夷之宝”等汉文印玺,实质上也承认其独立性。到1310年元武宗时期,元朝和察合台汗国联合攻灭窝阔台汗国。元文宗年间编纂《经世大典》时,将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伊利汗国列为元朝的藩属国。
元朝(1271年—1368年)是中国历史上由蒙古族建立的征服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传五世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
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统一漠北建立蒙古帝国后开始对外扩张,先后攻灭西辽、西夏、花剌子模、东夏、金朝等国。蒙哥汗去世后,引发了阿里不哥与忽必烈的汗位之争,促使大蒙古国分裂。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建元“中统”。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次年迁都燕京,称大都 。1279年,元军在崖山海战灭南宋统一中国,结束了自晚唐五代以来的分裂局面。
元朝统一中国后持续对外扩张,但在出海征伐日本和东南亚诸国时屡遭失利,如元日战争、元越战争、元爪战争等。元中期政变频繁,政治始终未上正轨。后期政治腐败,权臣干政,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日益加剧,导致元末农民起义。 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随后北伐驱逐元廷攻占北京,此后元廷退居漠北,史称北元。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夺政权建立鞑靼,北元灭亡。
元朝废除尚书省和门下省,保留中书省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开中国行省制度之先河。元代也推行了不少弊政,如诸色户计、投下制 、驱口制 、匠籍制 、籍没制 、人殉 、宵禁、海禁 等,中断了唐宋变革的进程[ ,深刻地重塑了宋后中国的历史。 元朝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较繁荣,但整体生产力不如宋朝,在文化方面,期间出现了元曲和散曲等文化形式。
以上就是关于元朝至今多少年全部的内容,包括:元朝至今多少年、元代的诗人有哪些、为什么说元朝是中国的元朝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