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早期的小说有哪些它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海明威早期的小说有哪些它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第1张

早期海明威的两部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和《永别了,武器》,是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品,反映了战后青年一代的迷惘、失落的心态,以及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创伤。还有短篇小说集《没有女人的男人》等,其中《打不败的人》、《杀人者》、《五万大洋》等作品中塑造了一种视死如归的“硬汉性格”,对美国通俗文学的影响很大。

《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凭借《老人与海》获得1953年普利策奖及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太阳照常升起》是海明威第一部重要的小说。写的是像海明威一样流落在法国的一群美国年轻人。他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迷失了前进的方向,战争给他们造成了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巨大伤害,他们非常空虚、苦恼和忧郁。他们想有所作为,但战争使他们精神迷惘,尔虞我诈的社会又使他们非常反感,他们只能在沉沦中度日,美国作家斯坦因由此称他们为“迷惘的一代”。这部小说是海明威自己生活道路和世界观的真实写照。海明威和他所代表的一个文学流派因而也被人称为“迷惘的一代”。 海明威作品《永别了,武器》 1929年,海明威的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是“迷惘的一代”文学的最好作品。

丧钟为谁而鸣

1940年,海明威发表了以西班牙内战为背景的反法西斯主义的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作品描写了主人公美国青年乔顿,他志愿参加西班牙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奉命在一支山区游击队的配合下,在指定时间炸毁一座具有战略意义的桥梁。乔顿炸毁了桥梁,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独自狙击敌人,等待他的是死亡。乔顿有高度的正义感和责任心,他因自己能为反法西斯斗争捐躯而感到光荣和自豪。这部作品是海明威中期创作中思想性最强的作品之一,在相当程度上克服和摆脱了孤独、迷惘与悲泣的情绪,把个人融入到社会中,表现出为正义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

作品类型

作品名称

英文原名

年份

长篇小说

《春潮》[24]

The Torrents of Spring

1925

《太阳照常升起》[25]

The Sun Also Rises

1926

《永别了,武器》[26]

A Farewell to Arms

1929

《有钱人与没钱人》

To Have and Have Not

1937

《丧钟为谁而鸣》[27]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1940

《过河入林》[28]

Across the River and Into the Trees

1950

《老人与海》[29-30]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1952

《岛在湾流中》[31]

Islands in the Stream

1970

《伊甸园》[32]

The Garden of Eden

1985

《曙光示真》[33]

True At First Light

1999

《乞力马扎罗山下》[34]

Under Kilimanjaro

2005

非小说

《死在午后》[35]

Death in the Afternoon

1932

《非洲的青山》[36]

Green Hills of Africa

1935

《流动的盛宴》[37]

A Moveable Feast

1964

《危险的夏天》[38]

The Dangerous Summer

1985

短篇小说集

《三个故事和十首诗》

Three Stories and Ten Poems

1923

《雨中的猫》[39]

Cat in the Rain

1925

《在我们的时代里》

In Our Time

1925

《没有女人的男人》[40]

Men Without Women

1927

《乞力马扎罗的雪》[41]

The Snows of Kilimanjaro

1932

《胜利者一无所获》[42]

Winner Take Nothing

1933

《第五纵队》[43]

The Fifth Column and the First Forty-Nine Stories

1938

《海明威短篇故事全集》[44]

The Complete Short Stories of Ernest Hemingway

1987

《海明威故事选集》[45]

Everyman's Library:The Collected Stories

1995

《海明威短篇小说选》( [美国] 欧内斯特·海明威)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3cx4  

书名:海明威短篇小说选

豆瓣评分:84

作者:  [美国] 欧内斯特·海明威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年: 2006-8

页数: 449

内容简介

海明威是一百年来所有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最受我国广大学者推崇和广大读者喜爱的一位。他的《老人与海》为广大教师推荐给学生,成为经久不衰的畅销书。

但是海明威最早成名是靠他的开创一代文风的短篇小说。他以陈述句为主,以精确的描写和简短的对白给读者以直接生动的印象。可以说,自此以后,世界许多现当代作家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他的影响。

本书精选他最有名最具代表性的短篇,如《乞力马扎罗的雪》,《大双心河》,《杀手》等,从中可以窥见海明威创作风格的全豹。译文全部经过认真校订,力求在内容形式上更加贴近原作。

作者简介

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1899~1961)美国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899年7月21日生于芝加哥市郊橡胶园小镇。父亲是医生和体育爱好者,母亲从事音乐教育。6个兄弟姐妹中,他排行第二,从小酷爱体育、捕鱼和狩猎。中学毕业后曾去法国等地旅行,回国后当过见习记者。第一次大战爆发后,他志愿赴意大利当战地救护车司机。1918年夏在前线被炮弹炸成重伤,回国休养。后来去加拿大多伦多市星报任记者。1921年重返巴黎,结识美国女作家斯坦因、青年作家安德森和诗人庞德等。1923年发表处女作《三个短篇小说和十首诗》,随后游历欧洲各国。1926年出版了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初获成功,被斯坦因称为“迷惘的一代”。1929年,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长篇巨著《永别了,武器》的问世给作家带来了声誉。 30年代初,海明威到非洲旅行和狩猎。1935年写成《非洲的青山》和一些短篇小说。 1937年发表了描写美国与古巴之间海上走私活动的小说《有钱人和没钱人》。西班牙内战期间,他3次以记者身份亲临前线,在炮火中写了剧本《第五纵队》,并创作了以美国人参加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1940)。他曾与许多美国知名作家和学者捐款支援西班牙人民正义斗争。1941年偕夫人玛莎访问中国,支持我国抗日战争。后又以战地记者身份重赴欧洲,并多次参加战斗。战后客居古巴,潜心写作。1952年,《老人与海》问世,深受好评,翌年获普利策奖。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卡斯特罗掌权后,他离开古巴返美定居。因身上多处旧伤,百病缠身,精神忧郁, 1961年7月2日用猎枪自杀。 海明威去世后发表的遗作,主要有:《岛在湾流中》(1970)和《伊甸园》(1986)。他那独特的风格和塑造的硬汉子形象对现代欧美文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以上就是关于海明威早期的小说有哪些它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全部的内容,包括:海明威早期的小说有哪些它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海明威小说介绍几部!、乔顿是海明威的小说________中的男主人公。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80552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5
下一篇 2023-05-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