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因为气压低,空气稀薄海拔高的地区的大气保温较差,导致热量大量散失
2 海拔高的地方,云层少,晚上对地面的逆辐射作用弱,温度低
由于海拔高,白天吸收地面辐射少,因为,随海拔的升高温度越低,
3 大气的温度主要来自地面的长波辐射海拔高的地方,空气稀薄,白天,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就少,温度低;晚上,大气的保温作用差,温度低因此,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在对流层内,海拔大约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度。
随着海拔的升高,温度也会随着降低。
在标准的大气压下,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就会下降06摄氏度。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海拔越高离地面也就越远,得到的地面辐射也就越少,气温也就越低。
海拔升高不仅对温度有影响,对大气压也有影响。海拔越高,大气压减小。因此会出现一些高海拔地区,无法加热食物的现象。
海拔高度和温度对电器产生四大影响
海拔高度对电器绝缘的影响一般海拔超过200米对电器有影响,主要为:海拔升高,空气密度下降,散热条件变坏,所以产品要降容使用,操作系统要强化。空气密度降低,耐压强度下降,在爬电距离和电器间隙不变的情况下,产品的额定电压和绝缘电压要降低。空气密度降低产品承受过电压的能力降低,灭弧能力下降,产品的分断能力要降低。
四种影响分别是:对绝缘介质强度的影响;对电气间隙击穿电压的影响;电晕及放电电压的影响;对开关电器灭弧性能的影响。
气压与纬度的关系:
由于太阳辐射对各纬度加热不均,全球近地面形成七个气压带。由于地球表面纬度高低不同,接受太阳辐射的多少不同,于是形成不同的气压区域,着些区域就是气压带。
赤道附近受太阳辐射热量多,温度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赤道低气压带同理可推知。地球有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气压带可随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变化而南北平移。
气压与海拔的关系:
负相关,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海拔越低,气压越高。大致每提高12m,大气压下降1mmHg(1毫升水银柱)或者每上升9m,大气压降低100Pa。
气压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在开放的环境下,温度越高气压越低。在密闭环境下(体积不变),温度越高气压越高。
扩展资料:
大气压的年变化:
气压随着大气高度而变化,这是因为空气本身是具有重量的,而地球对物质又具有引力作用,且中心距离越近,引力也越大。
所以大气愈接近场面愈密集,愈向高空愈稀薄,气压也随着气温的变化而变化,这是因为气体具有热胀冷缩作用,气温低,气体收缩,密度增加,气压增大,相反,气温高,气体膨胀,密度减小,所以气压也减小。
通常情况下,地面不断地向大气中进行长波有效辐射,同时大气也在不断地向地面进行逆辐射。晴天,地面的热量可以较为通畅地通过有效辐射和对流气层的向上辐散运动向外输运。阴天时,云层减少了对流层大气向外的辐散运动。
云层这种保存地表和对液层热量的作用称为“温室效应”。这样,阴天地区的大气膨胀就比较厉害,从而导致阴天地区的大气横向向外扩散,使空气的密度减小,同时阴天地区大气的湿度比较大,也使大气的密度减小。
因这两个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阴天的大气压比晴天的大气压低。 同一地区,在一年之中的不同时间其大气压的值也有所不同。这叫大气压的年变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气压
分类: 教育/科学 >> 科学技术
解析:
对流层的辐射来源不是大气辐射,而是地面辐射,所以越靠近地面受到的辐射越强
我们的大气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等许多层,由低到高顺序分布
我们知道对流层的主要成分是水汽、二氧化碳和固体尘埃,这些物质能够吸收长波辐射,根据物理学的原理,相对低温的物体放射长波辐射,相对高温的物体放射短波辐射
太阳放射太阳辐射,由于太阳高温,所以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太阳辐射无法被对流层的二氧化碳、水气和固体尘埃等物质吸收,于是来到地面上,被地面吸收,由于地面相对低温,所以再放射出长波辐射,这时大气才能够吸收地面放射出来的长波辐射,所以对流层的热量主要来源于地面,离地面越近气温就越高
平流层中分布着臭氧层,臭氧能够吸收短波辐射,因此可以直接受太阳辐射,这样,平流层也就越离地面近气温越低
对流层上冷下热,造成热空气可以上升,冷空气可以下降,这样的话空气对流活跃,所以叫对流层,因此这一层的云雨现象活跃,因为云雨现象的本质就是对流运动
而平流层正相反,造成空气对流很困难,大气稳定,因此飞机多飞行于这一层
大气接收到地面辐射之后由于温度也比较低所以也放出长波辐射,叫大气逆辐射
温室效应的原理就是大气中二氧化碳过多,更容易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进而在放射出长波辐射来,所以农民用烧火的方法防止霜冻,就是要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产生更多的大气逆辐射
云彩中的水汽也可以加强大气逆辐射,所以多云的夜晚就比晴朗的夜晚要热
关于这些知识,您可以查看高一的地理书中大气环境中的大气热力状况一节
下面是我当家教的讲义,相关部分粘贴在下面:
3 需理解的问题:
31 对流层厚度的差异:
对流层厚度与大气对流运动的强度有关,由于对流层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所以对流层的厚度随纬度而变化:低纬地区受热多,气温高,对流旺盛,对流层厚度大,可达17~18km;高纬地区受热少,对流运动弱,对流层厚度小,只有8~9km;中纬地区对流层厚度大约10~12km。另外同一地区,夏季对流层厚度大于冬季。
32 天气状况与气温日较差:
晴天,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地面损失的热量多,气温低,因而晴天是气温日较差多。
阴天,白天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气温低;夜晚大气逆辐射强,地面损失的热量少,气温高,因而晴天是气温日较差少。
33 大气垂直分布与大气热力状况的联系:
331 太阳辐射阶段:平流层的臭氧层起到吸收太阳辐射的作用
332 大气辐射阶段:对流层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并释放出大气辐射和大气逆辐射等长波辐射
34 大气温室效应的意义:
地球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既降低了白天的最高气温,有提高了夜间的最低气温,从而减小了气温日较差,形成适宜人类生存的温度环境。
35 温室效应的过程
36 大气各层各种指标变化的本质原因:
垂直分层 主要特点 特点的原因
对流层 1.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每升高100米,温度大约降低06℃) 原因:地面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离地面越近受热越多
2.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原因:该层上部冷、下部热,有利于空气对流运动
3.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原因:几乎全部水汽、固体杂质集中在该层,对流运动易成云致雨
平流层 1.下层气温随高度变化小;30km以上,随高度增加迅速上升 原因:该层中的臭氧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
2.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
3.有利于高空飞行 原因:该层大气上热下冷,大气稳定;水汽、杂质极少,云雨绝迹,能见度好,气流平稳
高层大气 1.气压低,空气密度很小
2.80~500km高空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 原因:电离层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下,处于高度电离状态
37 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主要因素:
371 正午太阳高度角:面积、路程
372 天气状况:
云量的大小和云层的厚度对太阳辐射的影响很大,云层越厚,云量越大,对太阳辐射的削弱越多,太阳辐射强度越小,因而晴天比阴天太阳辐射强。
373 地势高低:空气密度、路程
38 大气各层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381 对流层:
对流层是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人类就生活在对流层的底部;
矿物燃料使对流层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造成“温室效应”。
382 平流层:
臭氧层是人类的天然屏障;
气流平稳,以水平运动为主,有利于高空飞行;
制冷行业发展,大量排放氟氯烃化合物,大气中氟氯烃含量增加,破坏臭氧。
383 高层大气:
电离层对无线通讯有重要作用。
4 几个重要的数据:
41 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在干洁空气中的比例
42 大气的质量有3/4集中在对流层
43 对流层高度:
低纬:17~18km
中纬:10~12km
高纬:8~9km
44 平流层高度:对流层顶至50~55km
45 臭氧层高度:22~27km
46 电离层高度:80~500km
47 大气上界:2000~3000km
你说的这是两种不同的情况的,气温高的地面,气体上升,密度减少,气压自然减少的,这是一种情况的,然后海拔高,温度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越往高处,空气越稀薄,所以气压也低的,这些情况应分开考虑的额,不能放一块的
决定气压的是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气温越高,分子扩散运动越剧烈,动能越大,气压也就越大
高低大气压与空气温度的关系
大气总是由气压高的地方,吹向气压低的地方,从而在地球上形成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
(1)赤道低气压带:在赤道及其两侧,是太阳高度角最大的地带,这里受太阳光热最多,地面增温也高,接近地面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空气减少,气压降低。这样在南北纬5°之间的地区,就形成了一个低气压带一赤道低气压带。
(2)副热带高气压带:由赤道低气压带上升的气流,由于气温随高度而降低,空气渐重,在距地面4-8公里处大量聚集,转向南北方向扩散运动,同时还受重力影响,故气流边前进,边下沉,各在南北纬30°附近沉到近地面,使低空空气增多,气压升高,形成了南北两个副热带高气压带,它是因为空气聚积,由动力原因形成的,属暖性高压。
(3)极地高气压带:在地球南北两极及其附近是纬度最高的地区,这里的太阳高度角最小,接受的太阳光热也最少,终年低温,空气冷重下沉,地面空气多,气压较高,形成南北两个极地高气压带,它是由热力原因形成的冷高压。
为了区别以上两个高压,需要指出在一般条件下,气温高的地方,因近地面大气受热膨胀,到高空堆积起来,使高空空气密度增大,那里的气压比同一水平面上周围的气压都高,形成高气压,于是空气便从高气压向周围气压低的地方扩散,这样气温高的地方,空气质量就减少了,地面上随承受的压力就减低,形成低气压;气温低的地方空气收缩下沉,高空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这是周围的空气就会来补充,使气温低的地方空气柱的大气质量增多,地面气压因而增高,成为高气压。所以近地面空气受热,气压下降,空气冷却,气压升高。高空气压的高低与地面气压经常是相反的。因为气温高的地方,空气上升后在高空堆积,密度增大,形成高压;气温低的地方,空气下降后,在高空密度减小形成低压。这是由于热力原因形成空气中的高压和低压。
(4)副极地低气压带:这个气压带在南北纬60°附近,由于这个地带处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之间,是一个相对的低压带。
这样,在假设不自转的地球上,就形成了上述的七个气压带。
大气压的变化跟高度有关。大气压是由大气层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层就越薄,那里的大气压就应该越小。不过,由于跟大气层受到的重力有关的空气密度随高度变化不均匀,因此大气压随高度减小也是不均匀的。
以上就是关于为什么海拔越高温度越低全部的内容,包括:为什么海拔越高温度越低、海拔和气温的关系、海拔高低与温度,气压的关系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