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家历代家主

电动车雨篷2023-05-05  39

第一代 德川家康

德川家康(1543年1月31日-1616年6月1日),日本战国时代末期、安土桃山时代、江户时代的武将、战国大名,江户幕府第一代征夷大将军,日本战国三英杰(另外两位是织田信长,丰臣秀吉)之一。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生于名古屋附近的冈崎城,父为冈崎城主松平广忠,母为广忠正室于大之方(传通院)。原姓松平,1567年奉敕改姓德川。桶狭间之战后与织田信长结为同盟,本能寺之变后先与羽柴秀吉(即丰臣秀吉)敌对,后又迫于形势而向其臣服。

第二代 德川秀忠

德川秀忠 (1579年7月30日—1632年1月24日),是德川家康三子,母亲为侧室西乡局(西乡阿爱),幼名长松丸。因为长兄松平信康早年因涉嫌内通武田信玄被织田信长勒令切腹,次兄结城秀康成为结城家的养子,因而秀忠官位从一位太政大臣成为德川家继承人、德川幕府的第二任将军(1605年—1623年)。德川秀忠的正室是浅井长政三女阿江。德川秀忠于1632年病逝。法号台德院。

第三代 德川家光

德川家光(1604年8月12日-1651年6月8日),德川幕府第三代将军。二代将军德川秀忠长子,巩固了德川家族的统治,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母为崇源院(浅井江,别名阿江、阿江与、小督、达子)。

第四代 德川家纲

德川家纲 (1641年8月3日—1680年5月8日),德川幕府第四代将军。三代将军德川家光的次男,母亲是侧室阿乐之方(宝树院),由于长兄出生即夭折,因此幼名为竹千代,被世子般的教养。正室伏见宫贞清亲王的女儿浅宫显子。据说家纲的智力不高。

第五代 德川纲吉

德川纲吉(1646年2月23日—1709年2月19日)是德川幕府第五代将军,在职期间为1680年至1709年。是三代将军德川家光的第四子,乳名德松。1680年由馆林藩入继将军家。软骨发育不全症患者,身高124厘米。纲吉一生可说功过参半,绰号犬公方(狗将军)。逝世后法号常宪院,墓所在宽永寺的第二霊庙。

第六代 德川家宣

德川家宣,德川幕府第六代将军,在位仅3年(1709年—1712年),却显露出明君的做派。其与其子第七代将军德川家继在位时期并成为正德之治。

第七代 德川家继

德川家继 (1709年7月3日-1716年4月30日),江户幕府第七代将军。六代将军家宣五子。母侧室月光院(阿喜世之方)。

第八代 德川吉宗

德川吉宗 (1684年10月21日-1751年6月20日)江户幕府第8代将军,纪伊藩(和歌山县)藩主第四子,因为进行享保改革成功稳定了米价,百姓赠给他“米将军”的雅号。堪称幕府中兴的一代英主。

第九代 德川家重

德川家重 (1712年1月28日—1761年7月13日),日本德川幕府第九代将军,在职时间:1745年—1760年。八代将军德川吉宗的长子,母亲是侧室大久保于须磨之方,乳名是长福丸。由于父亲吉宗和正室理子之间并没有子嗣,因此家重被认定是世子,享保十年(1725年)元服后改名为家重。德川幕府第九代将军。幕府八代将军吉宗的长子。病多体弱,说话口齿不清,绰号尿床将军。延享2年(1745年),正式成为第九代将军。推行享保改革,勘定吟味役,启用侧用人制度。宝历10年(1760年)五月十三日家重让位给长子家治。翌年逝世,享年五十岁。

第十代 德川家治

德川家治 (1737年6月20日—1786年9月17日),德川幕府第十代将军,在职时间:1760年- 1786年。第九代将军德川家重的长子,母亲是侧室梅溪通条的女儿,于幸之方(至心院)。乳名是竹千代。

第十一代 德川家齐

德川家齐(1773年11月18日-1841年2月27日),德川幕府第十一代将军,乳名是丰千代。德川家齐的官职升到正一位太政大臣,是自三代将军德川家光以来的第一次。有侧室四十人,儿女五十五人。

第十二代 德川家庆

德川家庆 (1793年6月22日—1853年7月27日),在职时间:1837—1853,江户幕府的第12代征夷大将军。父亲是德川家齐,母亲是侧室堀田氏(本是旗本押田氏),从二位于乐御方(于乐之方)。正室是有栖川宫织仁亲王的女儿乐宫乔子女王,侧室数人。与正侧室之间生有德川家定、德川庆昌等十一男十六女,不过,能长成成人的只有家定。乳名敏次郎。

第十三代 德川家定

德川家定 (文政7年4月8日(1824年5月6日)-安政5年7月6日(1858年8月14日),日本江户幕府第13代征夷大将军。任将军由嘉永6年11月23日(1853年12月23日)-安政5年7月6日(1858年8月14日)。第12代将军德川家庆的4男,母亲身为侧室的迹部正贤的女儿。正室曾有鹰司政熙之女任子、一条忠良之女秀子以及岛津忠刚的女儿、岛津齐彬及近卫忠熙的养女天璋院(笃子)。乳名是政之助。原名家祥。

第十四代 德川家茂

德川家茂( 1846年7月17日-1866年8月29日)是德川齐顺(清水德川家同时也是纪州德川家的当主)的长男、德川齐顺在家茂出生前就去世。德川家茂的祖父是德川家齐、祖母是妙操院。御台所是孝明天皇的妹妹和宫亲子内亲王(静宽院宫)。官方说法未娶侧室(然而据说和其他女性有过关系、根据对家茂墓所的调查结果,也证明这种说法)。家茂4岁就成为纪州藩主、是德川家家谱中与没有子嗣的第13代将军德川家定血统最近的人。1家茂在井伊直弼等南纪派的支持下13岁就成为第14代将军。不光是血统上,其英明果断的办事风格也得到胜海舟等阁僚重臣的深厚信赖。

第十五代 德川庆喜

德川庆喜(1837-1913年),生于天保八年9月29日(1837年10月28日),卒于大正二年(1913年)11月22日。江户幕府(德川幕府)第15代将军,也是末代将军。水户藩主德川齐昭的第七子。德川庆喜是德川幕府中的末代将军,也是德川幕府中寿命最长的将军。

日本的战国时代,诸侯割据,大名之间争夺政权的斗争十分激烈,实现国家统一是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种形势下,德川家康要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最后夺取全国政权,必须对统一的大局有清醒的认识,因时、因地制宜,采取灵活的政策和策略。在这一点上,可以说他是顺应了时势,举措得宜的。

本能寺之变以后,丰臣秀吉捷足先登,抢先控制了局面,使德川家康失去了一次夺取全国政权的机会。当时大局虽然对他很不利,但这时他与丰臣秀吉之间的关系和实力已非昔日的织田信长与他的关系可比。为了改善自己的处境,他采取了有限的行动。1584年,德川家康应织田信雄之请,与丰臣秀吉战于小牧、长久手,就是出于有限目的的一种有限行为。长久手之战,德川家康打败了丰臣秀吉的一个支队,打死了丰臣秀吉的勇将池田信辉,迫使丰臣秀吉以相当有利于他的条件讲和,这对全国都很有影响,丰臣秀吉对德川家康不得不另眼相待。丰臣秀吉出兵朝鲜时,没有把德川家康的部队编入渡海战列。表面上看,这似乎是德川家康的幸运,其实这是德川家康运用自己的实力和采取巧妙的策略得来的。丰臣秀吉出兵朝鲜,使丰臣政权和西南大名损失惨重,而德川家康却在和平建设中积蓄了财力,壮大了力量。这些变化是丰臣氏政权崩溃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德川家康后来夺取全国政权的重要转折点。

注意内治是德川家康取得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德川家康的内治是和改组与强化封建秩序溶为一体的。在取得全国政权前,每占领一地,总要对新领地的统治加以整顿,而不是一味追求武力扩大版图。夺取全国政权后,为了巩固政权,除保持丰臣秀吉的政治成果外,又采取了一系列改组和强化封建秩序的措施。

一是没收和削减敌对性大名的领地,充实幕府的经济基础:德川家康没收了87个敌对性大名的领地,总收入量为414万石(一说没收了90个大名的领地),减封了三个大名的领地,总收入量为207万石(一说减封四家大名领地)。其中的3/4转封给自己的功臣和亲近大名,其余的1/4划为德川氏的直辖地,再加上甲斐、信浓、美浓、近江、越前、佐渡、陆奥南部等地区的直辖地,总收入量达6万石以上,此外,德川家康还把佐渡、石见、伊豆等地的重要矿山和京都、大坂、奈良、骏府、长崎等重要城市和港湾地划为幕府直辖。这样,幕府就几乎控制了全国的大部分重要财源。

二是建立起幕藩体制的封建统治制度。德川家康根据对幕府的向背,把全国的大名分成三类。第一类是他的儿子和德川氏的近支宗族,这一类叫做“亲藩”;第二类是忠于自己和自己祖先的功臣,这叫做“谱代大名”,“亲藩”和“谱代”是幕府政权的支柱;第三类是关原之战前与德川家康同为大名的人,或战时曾忠于丰臣秀吉战后降服的大名,属于这一类的叫做“外样大名”。德川家康把三种类型的大名混杂相间,使亲藩和谱代大名监视外样大名。其次,为了加强对武士的统治,树立幕府的权威,又于1615年颁布了《武家诸法度》。其要旨是奖励文武、诫逸乐奢华、守节俭、严阶级(即服饰、乘舆的等级规定)、不得蓄浪人、不得擅自修缮城池、不得私婚、不得结党,但最主要的是规定了大名的“参觐交代”制。按规定,全国外样大名分为东西两半,半住江户,半住领地;每年4月为东西两半部大名的交代时期(对谱代大名另有规定),大名的妻子须常住在江户,事实上作为人质,大名依地位带领侍从,构成“诸侯行列”,按期到江户参觐交代。由于“诸侯行列”人数众多,往返于江户和领地之间的耗费十分巨大。因此这一制度不仅可以使幕府实际上把江户交代的大名作为人质而加以控制,还可以大量消耗大名的财力,使之无力叛乱。与此同时,德川家康还进一步推行丰臣秀吉的兵农分离政策,完善了身份制度,把整个日本社会划分为身分世袭的士、农、工、商四个等级,每个等级内部又贯穿着纵的主从关系。最后,在1615年还针对皇室、朝廷、寺社颁布了《禁中及公家诸法度》和五山十刹的法度。这样,以身分制为核心,以幕府为政权的中枢,上对天皇、公卿,下至各藩大名、一般武士、僧侣、农民、手工业者、商人,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幕藩体制。德川幕府就是主要靠这个体制来统治全国。

第三,在对外事务方面,德川家康不是个完全的锁国主义者。创立幕府后,他立即遣使朝鲜,并于1608年恢复了和朝鲜的邦交。与此同时,又积极谋求与明朝的间接贸易。他出于对军需物资和生丝贸易的需要,创立幕府后的初期,对发展与西欧各国的贸易也很积极。1608年,他聘用英国人三浦安针为外交顾问、贸易事务官,并向他学习世界知识、天文和数学。他甚至默许基督教的传播,后来因感到危及日本传统的封建统治,又加以禁止。1612年,幕府在直辖地首先颁布禁教令,翌年便把这一法令推行到全国。1615年起,进而对朱印船贸易也严加限制。

第四,德川家康大力提倡文治。他十分好学,喜欢读有关治国平天下的经史典籍,鉴于字镰仓幕府以来佛教势力已与庄园制紧密结合的事实,他在创立幕府前一直抑制佛教,推崇儒家思想。创立幕府后,他认为庄园制已彻底摧毁,佛教因失去旧的经济基础和遭到沉重的政治打击也已衰落,这时恢复佛教的威信,对巩固新政权不仅无害而且有益,因此晚年逐渐扶植佛教,与名僧探讨各宗的佛法,日益趋于儒佛合一的思想统治。

德川家康一生的最大业绩在于他继织田信长、丰臣秀吉之后,改组和强化了日本的封建秩序,把日本封建社会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他开创的德川幕府在日本历史上维持了长达260多年的和平统一局面,这给日本封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比庄园制时代略好一点的社会环境。但是,德川家康所改组和强化的日本封建制度,仍然是建立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基础上。严格的身分制度把每个人都死死地固定在一个狭窄的框子里,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他推动海外贸易并非要民间贸易自由发展,走上近代重商主义的道路,而是出于幕府政治和经济的需要,维护封建的政治统治,其范围只限于由极少数幕吏、大名、特权大商人所把持的官方贸易,一旦超出幕府的政治需要,就立即加以取缔或限制。1612年颁布的禁教令,实际上是德川幕府政治锁国的开始,从1615年开始对朱印船贸易的限制,则是一种部分的经济锁国,是德川幕府后来全国锁国的先声。此外,德川家康晚年推行儒佛合一的思想统治,对日本人民的思想起了很坏的束缚作用。这种影响甚至一直延续到明治维新以后。

妻妾

正室:筑山殿 (濑名,关口亲永女)

继室:骏河御前(旭姬,丰臣秀吉妹)

侧室:长胜院(阿万之方,小督局,永见吉英之女)

侧室:西乡局(阿爱之方)

侧室:西郡局

侧室:阿茶局

侧室:良云院(阿竹之方,市川昌永之女)

侧室:下山殿(於都摩之方,秋山虎康之女)

侧室:於牟须之方(三井吉正之女)

侧室:於茶阿之方(朝觉院,花井氏之女)

侧室:阿梶之方(英胜院,太田康资之女)

侧室:阿龟之方(相应院,志水宗清之女)

侧室:於万之方(养珠院,正木邦时之女)

侧室:阿夏之方(清云院,长谷川藤直之女)

侧室:阿梅之方(莲华院,青木一矩之女)

侧室:阿六之方(养俨院,黑田直政之女)

侧室:阿仙之方(泰荣院,宫崎泰景之女)

松平信康(1559年—1579年)(母:筑山殿)

结城秀康(1574年—1607年)(母:小督局)

德川秀忠(1579年—1632年)(母:西乡局)

松平忠吉(1580年—1607年)(母:西乡局)

武田信吉(1583年—1603年)(母:於都摩)

松平忠辉(1592年—1683年)(母:阿茶局)

松千代(1594年—1599年)(母:茶阿局)

仙千代(1595年—1600年)(母:阿龟)

德川义直(1600年—1650年)(母:阿龟)

德川赖宣(1602年—1671年)(母:阿万)

德川赖房(1603年—1661年)(母:阿万)

私生子(未确定):铃木一藏(1565年 - ?)

私生子:永见贞爱(1574年—1605年)(母:阿万)

私生子:松平民部(1582年—1616年)(母:法光院)

私生子:小笠原权之丞(?—1615年)(母:三条氏)

私生子(未确定):土井利胜(1573年—1644年)

长女:龟姬(1560年—1625年)(母:筑山殿) - 奥平信昌室

次女:督姬(1565年—1615年)(母:西郡局) - 北条氏直 池田辉政室

三女:振姬(1580年—1617年)(母:良云院) - 蒲生秀行 浅野长晟室

四女:松姬(1596年 - 1598年)

五女:市姬(1607年—1610年)(母:英胜院)

养子

松平家治 - 奥平信昌次男、家康之孙

松平忠政 - 奥平信昌三男、家康之孙

松平忠明 - 奥平信昌四男、家康之孙

良纯入道亲王 - 后阳成天皇第八皇子

养女

小松姬(大伦院) - 本多忠胜女、真田信之室

满天姬(叶纵院) - 松平康元女、福岛正之・津轻信牧室

荣姬(大凉院) - 保科正直女、黑田长政室

阿姬(光照院) - 松平定胜女、山内忠义室

莲姬(长寿院) - 松平康直女、有马丰氏室

国姬(荣寿院) - 本多忠政女、堀忠俊・有马直纯室

龟姬(圆照院) - 本多忠政女、小笠原忠真室

万姬-{(敬台院)}- - 小笠原秀政女、蜂须贺至镇室

久松院 - 松平康元女、田中忠政・松平成重室

净明院 - 松平康元女、中村一忠・毛利秀元室

唐梅院 - 松平康亲女、井伊直政室

高源院 - 冈部长盛女、锅岛胜茂室

清净院 - 水野忠重女、加藤清正室

贞松院 - 保科正直女、小出吉英室

名不明 - 松平康元女、松平忠政 菅沼定芳室

名不明 - 松平康元女、冈部长盛室

德川家康,(とくがわ いえやす)(天文11年12月26日-元和2年4月17日;1543年1月31日—1616年6月1日)日本战国时代末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江户幕府的第一代征夷大将军、日本国王。官至正一位太政大臣。生于名古屋附近的冈崎,为冈崎城主松平广忠的正室之子(长子为阿久所生),原姓松平氏,小名竹千代,初名元信,后改名元康,最后改名家康,1566年奉敕改姓德川。德川家康的先祖是发迹于三河地方的一个土豪,在战国时代逐渐上升为战国大名,到松平广忠这一代时,松平氏已经是西三河的大豪族。但其被夹在势力较强的两个大名尾张的织田氏和骏河的今川氏之间,地位很不巩固。

德川家康,(とくがわ いえやす)(天文11年12月26日-元和2年4月17日;1543年1月31日—1616年6月1日)日本战国时代末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江户幕府的第一代征夷大将军、日本国王。官至正一位太政大臣。生于名古屋附近的冈崎,为冈崎城主松平广忠的正室之子(长子为阿久所生),原姓松平氏,小名竹千代,初名元信,后改名元康,最后改名家康,1566年奉敕改姓德川。德川家康的先祖是发迹于三河地方的一个土豪,在战国时代逐渐上升为战国大名,到松平广忠这一代时,松平氏已经是西三河的大豪族。但其被夹在势力较强的两个大名尾张的织田氏和骏河的今川氏之间,地位很不巩固。

织田信长(1534年5月12日-1582年6月2日)是活耀於日本安土桃山时代的战国大名。织田为其苗字,族姓则有三说:平氏、忌部氏或藤原氏,一般认为忌部说可能性较高。幼名吉法师,出生於尾张国(今爱知县西部)。他成功控制近畿地方为主的日本政治文化核心地带,使织田氏成为日本战国时代中晚期最强大的大名,但后来遭到部将明智光秀的背叛,魂断本能寺,织田氏也因而一蹶不振。法名总见院殿赠大相国一品泰岩尊仪,生前官至正二位右大臣,大正天皇时追赠为正一位太政大臣。

丰臣秀吉(とよとみ ひでよし Toyotomi Hideyoshi)

(1536-1598)

日本战国时代末期封建领主,是继室町幕府之后,完成近代首次统一日本的日本战国时代大名。为1590-1598年期间日本的实际统治者。法名国泰佑松院殿霊山俊龙大居士。《明史》里称作平秀吉。

明智光秀

あけち みつひで(1528-1582)

[编辑本段]一、冷峻的指挥官

日本战国名将。织田信长重要将领,全称明智十兵卫光秀。,

官职: 征夷大将军、近畿管领、日向守、丹波守护

传通院(1528年-1602年),本名大(或是太)。德川家康生母“於大”山冈庄八书著《德川家康》中称“於大”,简体统称“于大”父亲是三河国刈谷城城主水野忠政,生母是继室于富之方(以后松平清康继室华阳院),是忠政的次女。是三河国冈崎城城主松平广忠的正室和尾张国阿久比城城主久松俊胜的正室。德川幕府初代将军德川家康的母亲。

出生到离婚

享禄元年(1528年),于大出生在父亲忠政的居城,绪川城(爱知县知多郡东浦町绪川)。于大年幼的时候,父亲忠政应邻近三河国的大名,松平清康的要求,让母亲于富与自己离婚,不久后,于富被迫改嫁给冈崎城主松平清康,于富成为清康的继室,也因此,于大小时候在缺乏母爱的环境中长大。 天文十年(1541年)才十四岁的于大,嫁给松平清康的嫡长子,冈崎城主松平广忠,广忠和于大虽然没有真正的血缘关系,不过,名义上仍然是一对兄妹(因为於大的生母华阳院后来改嫁广忠的父亲松平清康),而这个时候广忠十六岁。 翌年,天文十一年(1542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于大生下嫡子竹千代(以后的德川家康)。夫妻的关系也十分良好,但是由于於大之兄水野信元忠(在水野中政死后,他成为了刈谷城城主)于织田信长,而松平氏则为今川义元效力,所以迫于来自今川氏的政治压力这种两家和平共处的情况并没有持续很久。 一年后的天文十二年(1543年)七月十二日,于大的父亲水野忠政去世,得年五十岁。而继承忠政的于大兄长,家督水野信元(于大的异父兄)与织田信秀结盟。而曾因为今川义元援助而保住国家的广忠,遭受到了今川一方的打压,强迫他与于大离婚。为了报答义元的恩情,又或者是为了保住松平家,广忠最后被迫和于大离婚。 天文十三年(1544年)的九月,于大离开冈崎城,和广忠正式离婚,结束才三年的婚姻。离城后的于大,起初暂时住在松平家重臣酒井正亲的屋敷,不久离开冈崎,返回刈屋城,那时于大才十七岁。据说,于大此时已经怀孕,后来在酒井正亲的屋敷里生下一女,取名为多却姬。但是,一般通常认为,多却姬是于大再婚对象久松俊胜的女儿。

再嫁

回到刈屋城的于大,和与松平家广离婚的姐姐,于丈之方(于大的异母姐,信元的亲妹妹)住在一起,不久之后嫁给水野的旗下的尾张阿久比城主久松俊胜。于大跟俊胜生有三男四女。同时,知道那个时候竹千代成为织田氏人质的于大,命令俊胜的家臣,送给竹千代一些四季的衣服,新奇的食物等。竹千代在尾张的两年从未间断。 永禄3年(1560年)5月17日,桶挟间之战时,于大与担任今川军先锋的儿子松平元康(家康)会面。元康在出兵时,前去阿久比城。母子隔了十六年才相见,那时家康十九岁,于大三十三岁。这天家康也第一次见到俊胜和同母异父弟妹,而家康也十分照顾同母异父的弟妹,封给三个弟弟领地。 关原会战后的庆长7年(1602年)2月,家康公的邀请于大、同母长弟胜元及三男定胜的子定行一起上京都。有人说是于大一直希望去参拜京都的寺院,由此可见家康十分孝顺这位缘薄的生母。进京的于大,以内大臣德川家康的生母,在5月15日拜见京都的高台院,22日进宫拜见后阳成天皇,23日参拜了丰国神社。 可是,到了秋天,于大生病,8月28日,在伏见城内逝世,享年七十六岁。家康在京都的知恩院举行了丧葬仪式之后,将于大葬在江户传通院。法名传通院殿蓉誉光岳智香大禅定尼。同时,冈崎的大泉寺也有于大遗发的坟。

以上就是关于德川家历代家主全部的内容,包括:德川家历代家主、谁能给我介绍一下日本战国时期的历史、《德川家康》人物表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80409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