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发明了什么

爱因斯坦发明了什么,第1张

爱因斯坦他发现颠覆物理学界的微观规律由此,人们开始了现代化的发明创造

1905年,不仅对于当时年仅26岁的爱因斯坦个人来说,而且对于整个物理学史来说,都是一个奇迹年这一年,爱因斯坦提出了三项都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理论——光量子假说(他因此而获得1921年诺贝尔奖)、狭义相对论、布朗运动的统计性解释(由此引出的验证性实验的结果使得当时并不相信原子是真实的几位大科学家都转而相信了)

此后11年,爱因斯坦主要是在向他的更高目标——广义相对论发起进攻,终于在他37岁时给出了广义相对论的基本框架此后多年他都在完善它的这个理论,作具体的计算(广义相对论的非线性的偏微分方程组极其难解,直至今日,仍有不少物理学家乃至数学家在研究它的求解问题),将它应用于整个宇宙现代意义上的宇宙学是爱因斯坦开创的

毫不夸张地说,根据爱因斯坦创立的科学理论而衍生出的发明创造,几乎涵盖了现代文明的每一个角落电脑游戏、公共汽车、数码照相机……我们衣食住行的每个细节都闪现着爱因斯坦的影子

烟雾探测器

这里用一个假设的“你”做比喻早晨当你从下榻的宾馆起来,走出房间准备晨练时,请注意你头上的烟雾探测器它利用放射性物质镅-241释放出能量,产生一小束带电粒子一旦发生意外,从火焰里冒出来的烟雾与粒子束发生反应,触动警报器自动拉响

由于镅的原子核不稳定,一旦裂开,质量似乎就消失了一些,因为碎片的质量比原来的原子核小

爱因斯坦不是发明家,所以没有发明什么,但是提出了很多理论。比如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光量子假说、能量守恒、宇宙常数,等等。

爱因斯坦于1879年出生于德国乌尔姆市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父母均为犹太人),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入瑞士国籍。

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1905年创立狭义相对论。1915年创立广义相对论。1955年4月18日去世,享年76岁。

扩展资料:

一、光电效应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

光照射到金属上,引起物质的电性质发生变化。这类光变致电的现象被人们统称为光电效应(Photoelectric effect)。

光电效应分为光电子发射、光电导效应和光生伏特效应。前一种现象发生在物体表面,又称外光电效应。后两种现象发生在物体内部,称为内光电效应。

二、能量守恒

E=mc²,物质不灭定律,说的是物质的质量不灭;能量守恒定律,说的是物质的能量守恒。

虽然这两条伟大的定律相继被人们发现了,但是人们以为这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关的定律,各自说明了不同的自然规律。甚至有人以为,物质不灭定律是一条化学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一条物理定律,它们分属于不同的科学范畴。

爱因斯坦认为,物质的质量是惯性的量度,能量是运动的量度;能量与质量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不可分割的。物体质量的改变,会使能量发生相应的改变;而物体能量的改变,也会使质量发生相应的改变。

三、宇宙常数

爱因斯坦在提出相对论的时候,曾将宇宙常数(为了解释物质密度不为零的静态宇宙的存在,他在引力场方程中引进一个与度规张量成比例的项,用符号Λ表示。该比例常数很小,在银河系尺度范围可忽略不计。只在宇宙尺度下,Λ才可能有意义,所以叫作宇宙常数。即所谓的反引力的固定数值)代入他的方程。

他认为,有一种反引力,能与引力平衡,促使宇宙有限而静态。当哈勃将膨胀宇宙的天文观测结果展示给爱因斯坦看时,爱因斯坦说:“这是我一生所犯下的最大错误。”

四、相对论

相对论(英语:Theory of relativity)是关于时空和引力的理论,主要由爱因斯坦创立,依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提出给物理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它们共同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相对论极大地改变了人类对宇宙和自然的“常识性”观念,提出了“同时的相对性”、“四维时空”、“弯曲时空”等全新的概念。

不过近年来,人们对于物理理论的分类有了一种新的认识——以其理论是否是决定论的来划分经典与非经典的物理学,即“非经典的=量子的”。在这个意义下,相对论仍然是一种经典的理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因斯坦

以上就是关于爱因斯坦发明了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爱因斯坦发明了什么、爱因斯坦发明了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80304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5
下一篇 2023-05-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