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键,又叫快速键或热键,指通过某些特定的按键、按键顺序或按键组合来完成一个操作,很多快捷键往往与如 Ctrl 键、Shift 键、Alt 键、Fn 键以及 Windows 平台下的 Windows 键和 Mac 机上的 Meta 键等配合使用。利用快捷键可以代替鼠标做一些工作,可以利用键盘快捷键打开、关闭和导航“开始”菜单、桌面、菜单、对话框以及网页,Word里面也可以用到快捷键。
1、撤销的快捷键是ctrl+alt+z或者ctrl+z,取消撤销就再按ctrl+z,或者ctrl+shift+z,编辑栏里就有,不要按ctrl+y,就变成cmyk了。ctrl+alt+z是可以连续撤销,ctrl+z是撤销一次,再按就变成重做了。
2、windows中认为撤销就是一个动作,adobe设成这样就是你去撤销撤销。关于撤销,假设你连续按ctrl+alt+z,再按ctrl+z就会返回到历史记录最下边(也就是把多次撤销视为一个动作)。
3、另外自由变换模式中只能ctrl+z,另一个快捷键无效,而且完成后历史记录上只有一个自由变换,这是ps的一个小缺点。
excel撤销快捷键是ctrl+z。其他快捷键如下:
一、Ctrl+1(调出设置窗口)
Ctrl+1可以调出功能的设置窗口,我们经常用于自定义单元格格式和图表的设置。
二、Ctrl+E(快速填充)
这个功能可以跟我在数据旁边输入的模板,快速地向下填充数据,经常用于数据的提取合并与拆分,如下图我们再带单位的数据中提取数字。
三、Ctrl+P(打印预览)
按下ctrl+P键即可快速进入打印预览,我们在这里对打印效果进行设置,在右边的窗口是可以直接看到效果的。
四、Ctrl+Q(快速分析)
通过这个快捷键我们可以快速地对数据进行计算,添加数据条以及图表等功能。
五、ctrl+shift+箭头方向(快速选择整行或者整列)
利用这个快捷键盘,我们可以快速地选择整行或者整列数据,箭头方向就是键盘中的上下左右四个箭头。
品牌型号:联想天逸510S 2020
系统:win10 1909 64位企业版
软件版本:Microsoft Word 2019 MSO 160
部分用户可能电脑型号不一样,但系统版本一致都适合该方法。
撤回上一步快捷键ctrl加什么呢给大家分享一下撤回的快捷键是ctrl加什么。
撤回上一步的快捷键是Ctrl+Z。
打开word 文档 ,任意删除一些文字内容
若需要撤销,在键盘上按下Ctrl+Z即可
以上就是撤回快捷键ctrl加什么的内容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品牌型号:联想天逸510S 2020
系统:win10 1909 64位企业版
软件版本:Microsoft Word 2019 MSO 160
部分用户可能电脑型号不一样,但系统版本一致都适合该方法。
word撤销快捷键ctrl加什么呢给大家分享一下word撤销的快捷键是什么。
word的撤销快捷键是Ctrl+Z。
打开word 文档 ,任意删除一些文字内容
若需要撤销,在键盘上按下Ctrl+Z即可
以上就是word撤销的快捷键的内容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word中,Ctrl+z是撤销快捷键,Ctrl+y是取消撤销快捷键。
“Ctrl”键在Word中的作用很大,和其他不同的键组合起来使用,可发挥更大的作用。
Ctrl+D: 打开“字体”对话框,快速完成字体的各种设置。
Ctrl+N:新建一个空文档。
Ctrl+O:打开“打开”对话框。
Ctrl+S:为新文档打开“另存为”对话框,或对当前文档进行保存。
Ctrl+V:将剪贴板中的文本或粘贴在光标处。若剪贴板中有多个内容,则将最后一次的内容粘贴到光标处。
Ctrl+X:将选中的文字剪切到剪贴板中。
Ctrl键十大绝招:
第一招:快速关闭Windows XP我们都知道,Windows XP的关机过程很慢,要等很长的时间,不过我们可以利用“Windows任务管理器”来快速关机:点击任务管理器的“关机”菜单,在选择“关闭”命令的同时按住Ctrl键即可。
第二招:在多文档程序中关闭当前文档
Alt+F4可以关闭当前项目或者退出当前程序,但却很少用Ctrl+F4这个组合键,其实它可以在多文档程序中关闭当前文档,而不会关闭程序。
第三招:显示“开始”菜单
在按住Ctrl键的同时,再按下Esc键,就可以显示“开始”菜单,跟按WIN键的作用是一样的。
第四招:输入法切换
按下Ctrl键的同时,再按下Shift键,可以在不同的输入法之间切换。
第五招:开关中文输入法
按下Ctrl+Space(空格)可以在中英文输入法之间切换,也就是打开或关闭中文输入法。
以上就是关于windows里ctrl+Z是撤销那要是取消撤销的快捷建是什么阿全部的内容,包括:windows里ctrl+Z是撤销那要是取消撤销的快捷建是什么阿、excel撤销快捷键是什么、撤回上一步快捷键ctrl加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