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12月28日,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的“大咖啡馆”第一次用自己发明的放映摄影兼用机放映了《火车到站》影片,标志**的正式诞生。 世界上第一部**的产生 1872年的一天,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个酒店里,斯坦福与科恩发生了激烈的争执:马奔跑时蹄子是否都着地?斯坦福认为奔跑的马在跃起的瞬间四蹄是腾空的;科恩却认为,马奔跑时始终有一蹄着地。争执的结果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就采取了美国人惯用的方式打赌来解决。他们请来一位驯马好手来做裁决,然而,这位裁判员也难以断定谁是谁非。这很正常,因为单凭人的眼睛确实难以看清快速奔跑的马蹄是如何运动的。 裁判的好友———英国摄影师麦布里奇知道了这件事后,表示可由他来试一试。他在跑道的一边安置了24架照相机,排成一行,相机镜头都对准跑道;在跑道的另一边,他打了24个木桩,每根木桩上都系上一根细绳,这些细绳横穿跑道,分别系到对面每架照相机的快门上。一切准备就绪后,麦布里奇牵来了一匹漂亮的骏马,让它从跑道一端飞奔到另一端。当跑马经过这一区域时,依次把24根引线绊断,24架照相机的快门也就依次被拉动而拍下了24张照片。麦布里奇把这些照片按先后顺序剪接起来。每相邻的两张照片动作差别很小,它们组成了一条连贯的照片带。裁判根据这组照片,终于看出马在奔跑时总有一蹄着地,不会四蹄腾空,从而判定科恩赢了。 按理说,故事到此就应结束了,但这场打赌及其判定的奇特方法却引起了人们很大的兴趣。麦布里奇一次又一次地向人们出示那条录有奔马形象的照片带。一次,有人无意识地快速牵动那条照片带,结果眼前出现了一幕奇异的景象:各张照片中那些静止的马叠成一匹运动的马,它竟然“活”起来了! 生物学家马莱从这里得到启迪。他试图用照片来研究动物的动作形态。当然,首先得解决连续摄影的方法问题,因为麦布里奇的那种摄影方式太麻烦了,不够实用。马莱是个聪明人,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后,终于在1888年制造出一种轻便的“固定底片连续摄影机”,这就是现代摄影机的鼻祖了。从此之后,许多发明家将眼光投向了**摄影机的研制上。1895年12月28日,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的“大咖啡馆”第一次用自己发明的放映摄影兼用机放映了《火车到站》影片,标志**的正式诞生。 当然,19世纪末**的诞生从根本上说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综合产物,在**诞生之前,许多发明家已经为**的诞生做过艰苦的工作和基础性的贡献。除上面所提到的科学发明家外,还有许多,如美国的大发明家爱迪生等。而斯坦福与科恩的打赌事件如同使这些科学技术糅合在一起发生巨变的催化剂,迅速导致了**综合技术的出现和产生,使**这门伟大的艺术叩响了20世纪的大门。 传入中国的过程 有人认为,如果要谈**,就要上溯到我国汉代出现的灯影戏及之后出现的皮影戏。但是,真正有意义的**,不是发明自中国,而是科技发达的近代欧洲。1895年12月28日,法国卢米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咖啡馆放映成功之后,正式标志着**时代的来临。 既然中国与**的发明无缘,那中国**发展就由**放映开始。1896年,卢米尔兄弟雇用了二十个助手前往五大洲去放映**。就是这样,**这种拥有艺术和商品双重价值的文化产品,在西方商人扩大市场商业策略推动下,传入了中国。随后,很多欧美商人见中国的放映业有利可图,纷纷来华投资。他们经营放映业,修建及发展连锁式影院,甚至在中国建立**企业,摄制影片。
几乎在同一时间,美国的托马斯·爱迪生(ThomasEdison)向伊斯门要来了一些70毫米宽的新胶卷。他将胶卷从中间切开,使之成为35毫米宽的长条,并在两边打上转片用的小孔,进行拍摄**的试验。后来,35毫米就成了**胶片的国际标准。35毫米的业余摄影机也随之设计出来,以适应这个宽度的胶片。
爱迪生还利用自己发明的“白炽灯”,采用马雷连续摄影的方法,制成了人们称之为“西洋镜”的“**视镜”。他将连续拍摄的影像首尾连接,用马达驱动后放在一个柜子里循环放映。透过安装在窥视孔上的放大镜,人们可以看到放大了的活动画面。
后来,爱迪生的“**视镜”传入法国,立刻被卢米埃尔(Lumiere)兄弟采用,他们对它进行了改造,采用马尔蒂的十字轮结构,解决了影片间歇运动的问题。1894年底,卢米埃尔兄弟研制成功第一台**放映机,并成功地把图像投射到银幕上,使更多的人能够同时观看。他们也因此成为**的发明者。
1895年12月28日,这一天成为**的诞生日。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咖啡馆的地下室里,卢米埃尔兄弟首次在银幕上为观众放映了他们拍摄的影片。这表明,活动影像的摄取和放映在技术上最终成为可能。
我们现在之所以能够看到**,要感谢这两位兄弟——路易斯•卢米埃尔、奥古斯塔•卢米埃尔
《火车进站》是由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无声影片,于1895年12月28日首次放映,这一天也被认为是**的诞生日。
该片拍摄了一辆火车开进巴黎萧达车站时的情景。世界第一部**的诞生——《火车进站》
空无一人的萧达车站,一个中年搬运工人手推轻便行李出现在月台右前方。画面右上角的后景中,一个黑点很快变成清晰的火车向观众冲来,火车头一度占据了大部分的画面。火车减速,车头驶出画面,车身沿月台缓缓停下,有些旅客向车厢走来,其中有一位奥古斯特•卢米埃尔夫人,她带着两个穿白衣服的孩子。
车厢门打开以后,熙熙攘攘的旅客在上上下下着。一个手持包裹的年轻农民向车厢走去时在画面上走成腰部以上的中近景;一个穿洁白冬装的少女紧接着走来,无意间看到了摄像机,她很自然的流露出害羞的表情,悄悄的走了过摄像机,登上火车。在这期间,有些人走近摄像机,好奇的观望,有些人半个身体占据了画面的绝大部分。最后,车厢门关闭,火车又要离开站台远行了。摄像机中的画面消失。
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科学家们一直为发明活动摄影技术而努力,路易•卢米埃尔发明了 “活动**机”,并拍摄了50多部短片,表现了1900年以前资产阶级的生活,娱乐和闲情逸致。《火车进站》和其他短片一样,也是这位发明家兼摄影师在一个洗脸盆里冲洗出来的。在放映这部**时,当观众看到火车开进车站,似乎要穿透银幕碾压过来,有人竟然吓得起身逃窜。
该片是路易•卢米埃尔在1895年秋冬之交时在巴黎萧达车站月台上拍摄的,胶片只有17米长。用当时的手摇放映机减低了速度,可以放映1分钟左右。
《火车进站》这部短片的机位选择很经典,火车从景深处的右上方驰入,划过银幕,驰往左下方,右侧是站台上乘车的人,1895年的法国人的穿着,火车的形状,以及上车,下车的人们,别离与归来迎来的场景,被卢米埃尔兄弟永远地纪录下来。
以上就是关于世界上第一部电影什么时候产生的全部的内容,包括:世界上第一部电影什么时候产生的、电影是哪天诞生的、世界第一部电影诞生在什么时间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