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普遍性的含义

桂花鱼2023-05-05  22

(一)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含义。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之中,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简言之,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主要包括以下情形:其一,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殊性;其二,每一个事物在其发展的不同过程与阶段上的矛盾各有其特殊性。

(二)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两者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在:<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的。矛盾的共性比个性抽象、深刻,矛盾的个性比共性具体、丰富。<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又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一方面,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共性通过个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特殊总是普遍中的特殊。<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的普遍性在另一条件下可能转化为特殊性,反之亦然。

(三)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1>它是正确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人们的认识总是从个别上升到一般,再用一般指导个别,所以,在认识过程中,把矛盾的特殊性与矛盾的普遍性辩证地统一起来是认识的根本方法。<2>它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我们已经了解到,矛盾都是对立统一的,这种对立统一是贯穿在各种事物的方方面面的,所以才推动事物的发展,成为了推动发展的源泉和动力。那么,每个事物当中都有矛盾,而每个事物的矛盾具体来说又是不一样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了。

一、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事物之中,存在于事物发展过程始终,也就是说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香甜的瓜有苦的瓜蒂,美味的枣也是生在荆棘中,可见每个事物都是有矛盾的,这就是事事有矛盾。再比如,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有矛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矛盾,在新时代有矛盾,所以不管是什么阶段,我们都有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可见每个阶段都有矛盾,这就是时时有矛盾。所以矛盾的普遍性就是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既然每件事,每个阶段都有矛盾,所以我们才要学会找到、找全、找准事物的矛盾,用矛盾的观点去看问题,辩证的看待每个事物的矛盾。所以矛盾普遍性告诉我们的方法论就是坚持矛盾分析法,全面的看待问题。

二、矛盾的特殊性

每个事物都有矛盾,但具体的矛盾内容是否一样呢?答案很显然是否定的。每个事物的矛盾都是不同的,这就是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

不同事物的矛盾内容是不同的。比如每个人都有优缺点,但是每个人的优缺点都是不同的。同样大家都有长处和短处,但是具体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也是不同的。中国的主要矛盾和美国的主要矛盾,具体内容也是不同的。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矛盾。比如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在中共八大提出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在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在新时代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同样是中国,但在不同的阶段,就有不同的矛盾内容。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或同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作用。比如中国发展的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也就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这是中国发展的五个矛盾,这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其中我们指出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所以经济这个矛盾地位更高,居于主要矛盾,其余的是次要矛盾,也就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不同,有主次矛盾之分。再者,中国的经济制度中有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这是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其有制经济决定了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所以公有制经济属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了事物的性质,非公有制就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也就是同一矛盾的不同方面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不同,有矛盾的主次方面之分。那特殊性就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矛盾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不能用一个方法解决所有问题,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就是特殊性告诉我们的方法论。那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是不同领域,不同擅长。比如“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马和牛是不同是动物,擅长之处是不同的;另一方面是不同情况,不同手段。比如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对症下药等,都在说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段。这两个方面都能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以上就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和各自的方法论,大家先对于这部分内容有一个细致的了解和深入的学习。预知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1、矛盾即对立统一,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既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斗争性),又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同一性: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各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2、矛盾具有普遍性,要用全面的观点、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3、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接,要坚持普遍性和特殊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5、构成复杂事物的矛盾有主次矛盾之分,每一矛盾有主次方面之分,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扩展资料列宁说:“辩证法是一种学说,它研究对立面怎样才能够同一,是怎样(怎样成为)同一的――在什么条件下它们相互转化而同一的,――为什么人的头脑不应该把这些对立面当做僵死的、凝固的东西,而应该当做活生生的、有条件的、活动的、彼此转化的东西。”

“从统一中把握对立”是指在我们分析事物中,要把事物视为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从其内在对立面的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联结和相互贯通中,把握它们的相互排斥、相互离异、相互限制、相互否定的对立的性质。

这表明矛盾分析方法把握的对立:

(1)对立不是形而上学或形式逻辑把握的A不是-A的绝对的对立,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的同一中的对立性质;

(2)对立不是外在的反对,而是矛盾统一体自身内在的相互否定,在否定中每一方都是它自己的对方的对方。这样把握的对立,对于直观思维、形而上学或形式逻辑思维来说是很难理解的。在持直观思维、形而上学或形式逻辑思维的人看来,矛盾只存在于悖理的思维中,客观事物是自身同一的,怎么可能“自相矛盾”呢如美国实用主义着悉尼

胡克认为,只是判断、论断、证明才可能有矛盾,事物和现象决不可能有矛盾。意大利哲学家卢乔科莱蒂认为,矛盾只存在于命题与命题之间,而不存在于事物之间;对于科学来讲,矛盾永远而且只能是应该排除的主观错误,科学包含了无矛盾原理,当理论自相矛盾时,科学会立即宣判理论的虚伪性。

这种看法也并非完全没有道理,因为客观事物确实具有“自身同一”的一面,或者说具有相对静止、质态的相对稳定性的一面,否则的话,客观事物就不可能被我们“直观”、“经验”。

但是,一个事物如果不包含与它自身性质相否定的东西,那它怎么可能动变、转化为与它正相反的新事物呢因此,我们必须从事物的“自身同一”(统一)中去发现事物自身包含的“对立”,才能透过事物的现象深入其本质,把握事物运动发展的内在规律性

一、矛盾普遍性原理方法论:

坚持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行动

1、敢于揭露矛盾;

2、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3、坚持两分法,两点论。

二、矛盾特殊性原理方法论: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这一科学方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列宁称之为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扩展资料:

一、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1、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2、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通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也是没有的。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不是凝固不变的;在不同的场合又是可以变化的。

二、学习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指导意义:

1、对于正确认识事物,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2、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找到适合自己国情的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鲜明地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产生原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表述,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现阶段,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由于剥削阶级已经消灭,阶级斗争虽然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但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阶级斗争。

二是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低,较落后于发达国家,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再加上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还比较低。

所以为了摆脱贫穷和落后,尤其要把经济建设(即发展生产力)作为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中心。其它工作都要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争取加快发展速度。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依据。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①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事事有矛盾;②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始终存在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和矛盾的每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辩证统一。首先,共性与个性是相互区别的。其次,共性和个性和相互依存的。再次,共性和个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依据。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包含两个相互联系的基本内容:一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坚持社会主义本质特征所规定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二是要有中国特色,建设由中国国情所决定的具体制度。

一方面,中国特色必须和社会主义共性相一致。我们必须按照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建设社会主义,否则就会背离社会主义道路,犯右的错误。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共性必须和具体国情相结合。我们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否则就会遭受挫折,犯“左”的错误。

总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符合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回答完毕,若有价值,请予采纳)

(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对程的始终。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的统一。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原理,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理论依据。(4)我们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则,又必须注意中国的特点,从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只有这们,才能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推向前进

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2、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场合是特殊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普遍性。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方法论: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不断实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矛盾起源

公元前6世纪,克利特哲学家艾皮米尼地斯(Epimenides)说了一句很有名的话:“所有克利特人都说谎。”

这句话有名是因为它没有答案。如果艾皮米尼地斯所言为真,那么克利特人就全都是说谎者,身为克利特人之一的艾皮米尼地斯自然也不例外,于是他所说的这句话应为谎言,但这跟先前假设此言为真相矛盾;又假设此言为假,那么也就是说存在部分克利特人说谎,克利特人艾皮米尼地斯属于说谎的那部分。

全能悖论始见于中世纪,因在基督宗教的教义中,至高无上的神是“全能、全知、全善”的,因此亦称全能上帝悖论。全能悖论不是要否定全能者或证明上帝不存在,而是指出“全能”这观念隐含矛盾,不可能存在着全能上帝,即使上帝存在,亦不会是全能的。

以上就是关于矛盾普遍性的含义全部的内容,包括:矛盾普遍性的含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怎么理解、矛盾具有普遍性,是什么意思啊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80092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