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化石科普活动有哪些具体形式

软考时间2023-05-05  25

随着人们对古生物化石逐渐了解和喜爱以及古生物化石保护工作的不断开展,各地区古生物化石保护单位、科研院校、博物馆、民间组织和爱好者都开展了一系列的关于古生物化石的科普活动。主要有如下形式:

(1)有趣的特色讲解。在形式众多的古生物化石科普活动中,讲解活动可以说是最基础也是开展得最多的。传统讲解形式有利于古生物学及化石保护知识的系统传播,特别是如能邀请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为观众进行讲解,会增加影响力和宣传效果(图10-1)。

(2)专业的科普报告。随着人们对化石关注度的提高,喜欢化石的朋友越来越多。这其中就诞生了很多专业水平很高的爱好者,对于这部分人群仅仅开展讲解形式的活动是远远不够的。这时就要根据各地不同的专家资源,安排具有一定专业性的科普报告和研讨会。这种活动形式主要针对有一定专业基础的爱好者,科普报告形式不仅满足了他们的需求,还有助于化石爱好者与专业人员进行零距离的交流。

图10-1 恐龙研究专家董枝明老师作讲座(摄影/张大伟)

图10-2 走进建昌化石精品展(摄影/王丽霞)

(3)各种有趣的科普体验活动。体验性和参与性强的科普活动是最受欢迎的,也是将抽象的化石材料和史前生命形象化、生动化的一种手段。目前,国内已经尝试开展如下科普体验活动:模拟化石挖掘、化石翻模、模拟化石装架、“我给恐龙做衣服”、恐龙DIY香皂、绘制恐龙、我给恐龙写封信、化石拼画、我与恐龙比体重、我与恐龙赛跑、模拟测量研究恐龙足迹、DIY恐龙模型制作活动等。

(4)野外考察。近年来,不少单位组织开展了神秘的古生物野外考察,如中国古动物馆组织小达尔俱乐部成员去山东诸城、云南禄丰考察,让参与者在野外的实地环境中了解古生物化石知识,参与到化石的发现、采集、运输、野外考察研究等全部过程,为古生物化石科普的宣传推广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5)其他形式。除了以上提到的形式外,还有举办古生物化石摄影、化石科学与艺术特色展览(图10-2)、美术竞赛、科幻画创作、撰写科普文章等多种多样的形式。未来随着公众古生物化石保护意识的增强,从事保护教育工作专业人员的增多,还会形成更多的科普活动形式。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门类,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的规律。根据研究对象,分为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等;根据研究内容,分为分类学、解剖学、生理学、遗传学、生态学等。它是研究生物各个层次的种类、结构、功能、行为、发育和起源进化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的科学。人是生物的一种,也是生物学的研究对象。

古生物学家告诉我们,大约在 36 亿年前,第一个有生命的细胞产生。

生命的起源和细胞的起源的研究不仅有生物学的意义,而且有科学的宇宙观的意义。细胞的起源包含三个方面;①构成所有真核生物的真核细胞的起源;②与生命的起源相伴随的原核细胞的起源;③最新发展的三界学说,即古核细胞的起源。

生命的起源应当追溯到与生命有关的元素及化学分子的起源因而,生命的起源过程应当从宇宙形成之初、通过所谓的“大爆炸”产生了碳、氢、氧、氮、磷、硫等构成生命的主要元素谈起。

大约在66亿年前,银河系内发生过一次大爆炸,其碎片和散漫物质经过长时间的凝集,大约在46亿年前形成了太阳系。作为太阳系一员的地球也在46 亿年前形成了。接着,冰冷的星云物质释放出大量的引力势能,再转化为动能、热能,致使温度升高,加上地球内部元素的放射性热能也发生增温作用,故初期的地球呈熔融状态。高温的地球在旋转过程中其中的物质发生分异,重的元素下沉到中心凝聚为地核,较轻的物质构成地幔和地壳,逐渐出现了圈层结构。这个过程经过了漫长的时间,大约在38亿年前出现原始地壳,这个时间与多数月球表面的岩石年龄一致。

生命的起源与演化是和宇宙的起源与演化密切相关的。生命的构成元素如碳、氢、氧、氮、磷、硫等是来自“大爆炸”后元素的演化。资料表明前生物阶段的化学演化并不局限于地球,在宇宙空间中广泛地存在着化学演化的产物。在星际演化中,某些生物单分子,如氨基酸、嘌呤、嘧啶等可能形成于星际尘埃或凝聚的星云中,接着在行星表面的一定条件下产生了象多肽、多聚核苷酸等生物高分子。通过若干前生物演化的过渡形式最终在地球上形成了最原始的生物系统,即具有原始细胞结构的生命。至此,生物学的演化开始,直到今天地球上产生了无数复杂的生命形式。

38亿年前,地球上形成了稳定的陆块,各种证据表明液态的水圈是热的,甚至是沸腾的。现生的一些极端嗜热的古细菌和甲烷菌可能最接近于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形式,其代谢方式可能是化学无机自养。澳大利亚西部瓦拉伍那群中35亿年前的微生物可能是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证据。

原始地壳的出现,标志着地球由天文行星时代进入地质发展时代,具有原始细胞结构的生命也开始逐渐形成。但是在很长的时间内尚无较多的生物出现,一直到距今54亿年前的寒武纪,带壳的后生动物才大量出现,故把寒武纪以后的地质时代称为显生宙

太古宙(Archean)是最古老的地史时期。从生物界看,这是原始生命出现及生物演化的初级阶段,当时只有数量不多的原核生物,他们只留下了极少的化石记录。从非生物界看,太古宙是一个地壳薄、地热梯度陡、火山—岩浆活动强烈而频繁、岩层普遍遭受变形与变质、大气圈与水圈都缺少自由氧、形成一系列特殊沉积物的时期;也是一个硅铝质地壳形成并不断增长的时期,又是一个重要的成矿时期。

元古宙(Proterozoic)初期地表已出现了一些范围较广、厚度较大、相对稳定的大陆板块。因此,在岩石圈构造方面元古代比太古代显示了较为稳定的特点。早元古代晚期的大气圈已含有自由氧,而且随着植物的日益繁盛与光合作用的不断加强,大气圈的含氧量继续增加。元古代的中晚期藻类植物已十分繁盛,明显区别于太古代。

震旦纪(Sinian period)是元古代最后期一个独特的地史阶段。从生物的进化看,震旦系因含有无硬壳的后生动物化石,而与不含可靠动物化石的元古界有了重要的区别;但与富含具有壳体的动物化石的寒武纪相比,震旦系所含的化石不仅种类单调、数量很少而且分布十分有限。因此,还不能利用其中的动物化石进行有效的生物地层工作。震旦纪生物界最突出的特征是后期出现了种类较多的无硬壳后生动物,末期又出现少量小型具有壳体的动物。高级藻类进一步繁盛,微体古植物出现了一些新类型,叠层石在震旦纪早期趋于繁盛,后期数量和种类都突然下降。再从岩石圈的构造状况来看,震旦纪时地表上已经出现几个大型的、相对稳定的大陆板块,之上已经是典型的盖层沉积,与古生界相似。因此,震旦纪可以被认为是元古代与古生代之间的一个过渡阶段。

1977年10月,科学家再南非34亿年前的斯威士兰系的古老沉积里发现了200多个古细胞化石,便将生命起源的时间定在34亿年前。不久,科学家又在35亿年的岩石层中惊诧地找到最原始的生物蓝藻,绿藻化石,不得不将生命源头继续上溯。

因为8亿年前地球上就出现了真核生物,那时候是震旦纪。而只有地球上有了充足的氧气之后,真核细胞才可能出现

而在此之前都是厌氧的原核生物

我是一颗西瓜子,有着一身坚硬的外衣,和同伴们快乐的生活着。有一天,忽然一声天崩地裂的巨响,我们的家园被劈为了几半,紧接着我和我那些没有坚硬外衣保护的果肉兄弟们一起被卷进了一个漆黑的地方。

过了好久,我终于适应了周围的黑暗,才发现这里危机四伏:我们置身于一个温热的空间里,这里到处都翻滚着液体,而且在我们的旁边,还有一个肉呼呼的家伙不停地卷着我们,把我们卷的头晕目眩。趁着他停歇的当,我看到在我们的前面,是两排锋利的刀片,而我们,就翻滚于其间。正想着,一声声惨叫在我耳边想起,我循声望去,只见我的果肉兄弟已被那两排刀片切得不成形状,看到这些,我心痛如割。过了一会儿,那两排刀片停止了切割,一股大力将我们向后推去,我一个立足不稳,倒了下去,我向后一看,顿时打了个寒颤:身后是一个黑咕隆咚的大洞,深不见底,正想间,我开始急速的坠落,不知道这个洞到底有多深。“噗通”一声,我们终于到底了,这里是一个“大皮囊”,到处都充斥着又酸又粘的液体,而且这些液体一触到我,就感到一阵灼痛。

我们在这里只停留片刻,就飘进了旁边的一个管道中,这里的粘液更多了,而且也更有杀伤力了,我的果肉兄弟在这粘液中可吃不消了,他们的身体被那些粘液分解着,而且他们的体积也逐渐减小着,我看着那些从小管里流过来的粘液摧残着我的兄弟,却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随着这些粘液继续的飘着。渐渐地兄弟们被那些粘液分解殆尽,只剩下一些粘糊糊的东西了。我放声大哭。

过了一会儿,我睁开眼睛,擦干泪水,才发现周围的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这里虽然还是管道,但却比原来的要粗得多,而且这里到处都是粘糊糊臭乎乎的东西,恶心死了!我还在不停地随着管道的蠕动向前飘着,拐了几个弯,那些又粘又臭的东西已经干了许多。忽然,我的眼睛一阵刺痛,一束光线透了进来,刺得我紧闭双眼,无法睁开。不知过了多久,我适应了周围的亮度,才发现一直延绵不断的管道终于到了尽头,而那光线正是从那儿透进来的。此时,那里正在一伸一缩的喷吐着那些又粘又臭的东西,我变随着它们一起混了出去。“叭嗒”一身,我落到了地上,终于摆脱了危险。

这次遇险让我变得成熟了,所以,我一落地,就开始发芽了。不几天,我终于长出了幼苗,破土而出,伸着腰,照着温暖的阳光,别提多舒服了。

从此以后,我又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可我每当想起那段经历时,还是心有余悸,所以这段记忆,一直埋藏在我的心中。

以上就是关于古生物化石科普活动有哪些具体形式全部的内容,包括:古生物化石科普活动有哪些具体形式、生物学科普讲座有哪些内容、生物科普文章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80091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