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病脉证征兆

疟病脉证征兆,第1张

疟病有自愈的情况,一般以日为一个转机周期,也可能在个2个15日自愈。若仍未自解,说明已经结成症瘕,疟病的症瘕称为疟母,需抓紧治愈,宜服鳖甲煎丸。(鳖甲煎丸方歌:鳖甲煎丸疟母方,蛰虫鼠妇及蜣螂,蜂窝石韦人参射,桂朴紫?(草头加威)丹勺姜,瞿麦柴?(草头加今)胶半夏,桃仁葶苈和硝黄,疟疾日久胁下肿,消症化积保安康。)

温疟病症:脉弦,身体壮热,恶寒不明显,骨节疼痛,时时作呕。白虎加桂枝汤可为主治汤。

疟病发作恶寒明显为牝疟,蜀漆散为主治方。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定义 4 疟疾·邪在少阳证的病因病机 5 疟疾·邪在少阳证的症状 6 证候分析 7 疟疾·邪在少阳证的治疗 71 方药治疗 711 治法 712 方药 72 针灸治疗 721 治法 722 选穴 723 随证配穴 724 刺灸方法 725 方义 73 饮食疗法 731 治法 732 推荐食材 733 推荐食疗方 8 关于疟疾 9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疟疾·邪在少阳证的方剂 1 拼音

nuè jí ·xié zài shào yáng zhèng

2 英文参考

malaria with syndrome of pathogen involving Shaoyang Channel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定义

疟疾·邪在少阳证(malaria with syndrome of pathogen involving Shaoyang Channel[1])是指疟邪郁于少阳,以寒战发热,汗出热退,休作有时,头痛面赤,恶心呕吐,口苦,苔薄白或黄腻,脉弦或弦数等为常见症的疟疾证候[2]。

4 疟疾·邪在少阳证的病因病机

疟邪乘气候突变,或情志、劳逸失调,痰食内滞,起居不慎之机侵入人体,伏于半表半里,出入营卫之间[3]。

5 疟疾·邪在少阳证的症状

疟疾·邪在少阳证发作时症状比较典型,患者每日或间一两日发作1次,寒战壮热,休作有时,先有呵欠乏力,继则寒栗鼓颔约30分钟,寒罢则内外皆热,常表现为高热,可持续2~6小时,头痛面赤、恶心呕吐、口苦,口渴引饮,终则遍身汗出,2~3小时后热退身凉,舌红,苔薄白或黄腻,脉弦或弦数[3][4][5]。

6 证候分析

疟邪伏于少阳,与营卫相搏,正邪交争:疟邪侵入,伏于半表半里,出入营卫之间而发。若疟邪与营卫相搏,正邪相争,而引起疟疾症状的发作。病邪入与阴争,阴盛阳虚,阳气被遏,故致呵欠乏力,寒战鼓颔;出与阳争,阳盛阴虚,则壮热、汗出、口渴引饮;终则疟邪与营卫相离,邪气伏藏,发作停止。邪居少阳则循经上逆,出现头痛面赤、口苦、恶心呕吐。病初邪在外苔多薄白,化热入里则见苔黄腻,疟脉自弦,弦紧主寒盛,弦数主热盛。脉弦乃邪居少阳半表半里之象。[4][3][5]

7 疟疾·邪在少阳证的治疗 71 方药治疗

[4]

711 治法

疟疾·邪在少阳证治宜祛邪截疟,和解表里。

712 方药

疟疾·邪在少阳证可用柴胡截疟饮[备注]大定风珠(《温病条辨》):白芍药、阿胶、生龟版、生地黄、火麻仁、五味子、生牡蛎、麦冬、炙甘草、鸡子黄、生鳖甲加减治疗。方中以小柴胡汤和解表里,导邪外出;常山、槟榔祛邪截疟;配合乌梅生津和胃,以减轻常山致吐的副作用。口渴甚者,可加葛根、石斛生津止渴。胸脘痞闷,苔腻者,去参、枣之滞气碍湿,加苍术、厚朴、青皮理气化湿。烦渴、苔黄、脉弦数,为热甚于里,去参、姜、枣之辛温补中,加石膏、花粉清热生津。

疟疾·邪在少阳证亦可用截疟七宝饮[备注]截疟七宝饮(《杨氏家藏方》):常山、草果、厚朴、槟榔、青皮、陈皮、炙甘草加减治疗。方中以常山祛邪截疟为主药;草果、槟榔辛香理气,化痰散结;厚朴、陈皮、青皮理气和中,化湿祛痰;甘草调和诸药。

除上述两个方剂外,还可选用下列单方、验方治疗:

①马鞭草30~60克,水煎,分二次,于疟疾发作前2小时、4小时各服一次,疟止后连服三日。

②青蒿30克,水煎,于发作前2小时服,连服三日。

③常山、槟榔、半夏、乌梅各9克,水煎服,连服三日。

72 针灸治疗

[3]

721 治法

疟疾·邪在少阳证治宜和解少阳,截疟祛邪。

722 选穴

以督脉、手少阳三焦经穴为主。取大椎、中渚、间使、后溪。

723 随证配穴

疟疾发作时,加十宣点刺出血。

724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大椎可点刺出血。

725 方义

大椎乃三阳经与督脉的交会穴,可宣通诸经阳气以祛邪截疟,为治疟效穴。后溪是手太阳经穴,又通督脉,故可宣发疟邪。中渚为手少阳经输穴,能和解少阳、调和营卫,治寒热往来。间使乃手厥阴经经穴,与中渚表里配合,有疏理气血、和解表里、引邪外出之功。

73 饮食疗法 731 治法

疟疾·邪在少阳证治宜祛邪截疟,和解表里[5]。

732 推荐食材

疟疾·邪在少阳证患者建议食用草果、厚朴花、苍术、橘皮、青蒿、马兰头等[5]。

733 推荐食疗方

[5]

1.马兰头汁:鲜马兰头200g绞汁,在发疟前2小时顿服,连服数天。

2.青蒿粥:鲜青蒿100g,粳米50g,白糖适量。鲜青蒿洗净后,加水适量,煎煮半小时,取药汁;粳米洗净,煮粥,待粥熟后,倒入青蒿汁,加入白糖搅拌,煮沸即可服食,分顿一日内食用。

3.草果苍术橘皮甘草饮:草果10g,苍术10g,橘皮10g,甘草6g。上四味,煎汤饮,每日2次。

8 关于疟疾

疟疾(malaria[1][6])为病名[7][8]。见《太平圣惠方》卷七十四。《黄帝内经素问》称疟、痎疟;《金匮要略方论》称疟病[8]。俗称打摆子[7]。疟疾是指感染疟原虫、瘴毒或风寒暑湿之气,以往来寒热,头痛,汗出,休作有时,反复发作,日久胁下有痞块为主要表现的疾病[1][4]。多发于夏秋季节[4]。发作时,寒热往来的称“正疟”;但寒不热的称“牝疟”;但热不寒的称“瘅疟”;热多寒少的称“温疟”;发于岭南寒热不清的称“瘴疟”;久疟不愈胁下有痞块的称“疟母”[3]。

疟疾的治疗除服用辨证用药外,常可加用常山、草果、蜀漆、青蒿等,并可用针刺及穴位敷贴等[8][9]。针灸治疗间日疟,不仅能控制症状,而且能使疟原虫检查转阴。但恶性疟疾病情危重者,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现代医学的疟疾多属本病正疟范畴,有时也似温疟[3]。

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借鉴古人治疗疟疾的方法,研发出抗疟原虫成分的“青蒿素”,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引发了人们对传统中草药的关注。

或许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讲,疟疾离的有些遥远,也仅仅在某些落后的地方才能感受到它的威力。其实,毫不客气的讲,疟疾对人类的危害是很大的。古代人们对于这种传染病束手无策,甚至认为这是神对人类的惩罚,古印度则将其称为“疾病之王”。

古人尝试了很多治疗疟疾的方法,但均以失败告终,罗马名医盖伦根据“四体液说”,采用放血和催吐的方法来治疗,但疟疾本身就会导致贫血,放血只会使人死得更快。中医学认为驱邪截疟是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根据证候的不同,应采取不同的治法。在东汉成书的《伤寒杂病论》一书中就提到常山有治疗疟疾的功效。

当人体正气不足,外感风寒或暑湿之邪,复感疟邪时,使得阳气内蕴,不能外达四肢,则会出现寒多热少,头项腰脊痛,无汗等,称为牝疟,原文指出:“疟病,多寒,但寒不热者,此名牝疟,蜀漆散主之。”蜀漆散中包括蜀漆、龙骨、云母,蜀漆为常山的幼苗,为治疗疟疾的专药,但特别容易引起起恶心呕吐,损伤人体正气;云母甘平,入肺、脾、膀胱经,益肺平喘,祛痰化湿;龙骨为镇静安神之药,具有收敛之性,能防蜀漆伤正;配以熟浆水以和胃,助蜀漆吐痰。此方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须在疟疾发作前2小时服用,发作时不适合服药或者进食。

通过上面的阅读,相信大家对疟疾有了一定的了解吧,是不是觉得我们的祖先很伟大呢。

以上就是关于疟病脉证征兆全部的内容,包括:疟病脉证征兆、疟疾·邪在少阳证简介、你知道在发现青蒿之前,古人是如何治疗疟疾的吗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9998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5
下一篇 2023-05-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