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是 “非汤武而薄周礼,越名教而任自然” 而非孔
出自竹林七贤 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
他提出要冲破名教、礼法的束缚,"非汤武而薄周礼",建立一个"君静于上,臣顺于下"的理想社会
嵇康是一个刚烈峻急、锋芒毕露,每每“轻肆直言,遇事便发”的直性子针对司马氏的假“名教”以施暴政,他公然宣称‘非汤武而薄周礼’‘越名教而任自然’表现出对虚伪礼教的蔑视,甚至以“骄盈肆志,阻兵擅权,矜威纵虐,祸崇丘山刑本惩暴,今以胁贤昔为天下,今为一身”之类的激烈言辞,将批判的矛头直指司马氏朝廷的昏暗统治
意思为:
去除成见,便能够不以名教为评价标准,而上升到以自然天理为判断准则。清心寡欲,便能不被情感所拘束而能更清晰的洞察事态的本质。
注:出自竹林七贤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
1、嵇康简介
嵇康(223—262),字叔夜,谯郡铚县(今安徽省宿县西南)人。“竹林七贤”之一。曾为中散大夫,故世称嵇中散。他是曹魏宗室的女婿,学问渊博,而性格刚直,疾恶如仇。因拒绝与当时掌权的司马氏合作,对他们标榜的虚伪礼法加以讥讽和抨击,直接触犯了打着礼教板幌子的谋夺曹氏政权的司马昭及其党羽,结果遭诬被处死。他临刑的时候,有三千名太学生请求以他为师,可见他在当时社会上的声望。他的散文长于辩论,思想新颖,析理绵密,笔锋犀利,往往带有愤世嫉俗的情绪。有《嵇康集》。
2、创作背景:
魏晋之际,活跃着一个著名的文人集团,时人称之为“竹林七贤”,即:嵇康、阮籍、山涛、刘伶、向秀、阮咸、王戎。当时,政治上正面临着王朝更迭的风暴。“七贤”的政治倾向亲魏,后来,司马氏日兴,魏氏日衰,胜负之势分明,他们便分化了。首先是山涛,即山巨源,投靠司马氏作了官,随之他又出面拉嵇康。嵇康是“七贤”的精神领袖,出身寒门,与魏宗室通婚,故对司马氏采取了拒不合作的态度。为了表明自己的这一态度,也为了抒发对山巨源的鄙夷和对黑暗时局的不满,他写下了这篇有名的《绝交书》。
他提出要冲破名教、礼法的束缚,"非汤武而薄周礼",建立一个"君静于上,臣顺于下"的理想社会
嵇康是一个刚烈峻急、锋芒毕露,每每“轻肆直言,遇事便发”的直性子针对司马氏的假“名教”以施暴政,他公然宣称‘非汤武而薄周礼’‘越名教而任自然’表现出对虚伪礼教的蔑视,甚至以“骄盈肆志,阻兵擅权,矜威纵虐,祸崇丘山刑本惩暴,今以胁贤昔为天下,今为一身”之类的激烈言辞,将批判的矛头直指司马氏朝廷的昏暗统治
应该是 “非汤武而薄周礼,越名教而任自然” 而非孔
出自竹林七贤 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原文是:
又人伦有礼,朝廷有法。自惟至熟,有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又每非汤、武而薄周、孔,在人间不止,此事会显,世教所不容,此甚不可一也
这里是说他不能做官的理由,其中之一就是说圣人的坏话,质疑圣人的言行,但是——这些都只是“在人间不止”还没有“会显”,都是私底下悄悄说的(所以也不会留下什么书面证据),他也知道这个事情传出去日子会不好过。所以那些说嵇康为保命应该去做官的说法太想当然了,嵇康是有他现实的考虑的,事实上后来给嵇康定罪的时候便是用的“危害时教”这种罪名。
越名教而任自然 ,夫称君子者,心无措乎是非,而行不违乎道者也。何以言之?夫气静神虚者,心不存于矜尚;体亮心达者,情不系于所欲。矜尚不存乎心,故能越名教而任自然;情不系于所欲故能审贵贱而通物情。
大致是说去除成见,便能够不以名教为评价标准,而上升到以自然天理为判断准则。清心寡欲,便能不被情感所拘束而能更清晰的洞察事态的本质。
1、"越名教而任自然",“名教”即名分教化,也就是古代的礼乐制度和道德规范,也可以把它看成儒教的权威思想。“自然”则是佛学和道家中常提及的事物都有它本身的发展规律,即应顺应天时自然行事;
2、以道家观点来说,则名教属有为,自然属无为,两者是对立的。名教与自然的关系,实际上就是纲常礼法与自然无为的关系;
3、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不亚于春秋战国的乱世,思想动荡不安变幻复杂。思想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统治武器。魏晋的名士们,就推崇老庄,尤其是庄子的无为思想。如嵇康、阮籍,更是个中代表,这时候主张无为而治就不只是个人的修养问题,更代表着处事原则和政治立场。
看地过于仔细,等于神马都没看见,我简略地给楼主说个大概吧。
首先你要明白玄学是什么,这个你去百度百科,我不缀述。其次才是产生的原因。
背景:魏晋南北朝是个典型的乱世,从汉末分三国,曹氏专权建魏夺汉;司马氏立晋代魏,三分归一统;后贾后干政,贾谧专权,八王之乱,五湖乱华,南北分裂,朝代政权不断更迭…
在这种大背景下,人们感到人生短促,命运难卜,祸福无常…怎么办?不外四种:一提高生命质量,建安时期(曹氏时)的人大多慷慨悲歌建功立业;二增加生命长度,服药求仙;三增加密度及时行乐;四就是陶渊明那种顺应天命了。
玄学的鼎盛应该是在正始时期,这个时候曹芳当皇帝,但实际掌权者是司马氏,正是魏晋易代的时候,司马氏大事屠杀异己,形成恐怖的政治局面,名士为了自保,大多远离政治,口不臧否人物,皆谈显远(即玄学),阮籍就是个代表。
司马氏为了让自己的僭权显得名正言顺,便用明教的孝治天下,但它毕竟是僭越且统治残暴,便有了代表正始文学的竹林七贤“越明教崇自然,弃精典尚老庄,蔑礼法崇放达”。
这些都是动乱的时代造成的,当人们在身外得不到肯定的时候,转而肯定自身的人格价值等是自然的事,而魏晋的玄心洞见妙赏旷达真率颖吾便是产物了,那么为什么兴起的是玄学而不是别的?
东汉时,大、小成佛教传入,后得到大力扶植,道教颇受重视(武帝求仙最好的证明),后道佛合流混杂老庄差不多就是玄学了。儒是讲究济世的,当时的社会不可能被人们接受,只有老庄的遁世才是保身之法,这就是为什么产生的是玄学。
你问的那个崇有贵无我也不是特别明白不好解释怕误导你,越明教任自然我上边已经提到,当时统治者崇尚明教,说白了就是以效治天下给统治找个噱头,附庸的士大夫当然是要恪守礼法了,这被崇自然的阮籍嵇康等所不耻(可参看《大人先生传》),他们认为人因回归本真(自然是一种状态,即本来如此天然而然的),不受世俗礼义的枷锁,要无所待,无所使,完全独立,不依赖于任何什么,故傲啸竹林,恣意放达,时称“竹林七贤”。
回答可能有所遗漏,暂时就想到这些了
魏晋时期玄学代表人物嵇康提出的。嵇康阮籍对司马氏标榜名教而实际篡权的行为感到不满,强调名教和自然的对立,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他们想望没有“仁义之端,礼律之文”的自然境界,认为名教是束缚人的枷锁,并非出于自然。 西晋后,郭象对名教和自然的统一进行了论证,认为二者不可分离。认为食物现存的状态,君臣上下,尊贵卑贱,仁义理法都是天理自然,任名教就是任自然。
《释私论》说:“夫称君子者,心无措乎是非,而行不违乎道者也。何以言之?夫气静神虚者,心不存乎矜尚;体亮心达者,情不系于所欲。矜尚不存乎心,故能越名教而任自然;情不系于所欲,故能审贵贱而通物情。物情顺通,故大道无违;越名任心,故是非无措也。是故言君子,则以无措为主,以通物为美。言小人,则以匿情为非,以违道为阙。何者?匿情矜 ,小人之至恶;虚心无措,君子之笃行也。”
这是从两方面讲“君子”。这两个方面实际上就是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越名教而任自然”,第二个层次是“审贵贱而通物情”。第一个层次,是就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说的,作为社会的一员,一个人在社会中应该“越名教而任自然”。这就是说一个人应该顺着他的自然本性生活下去,不管社会上的清规戒律、条条框框。要这样做,就要不理会社会上的批评和赞扬,这就叫“心无措乎是非”。第二个层次是就人和宇宙的关系说的,人和物的关系说的。在这个关系中,人应该“审贵贱而通物情”,能够物情顺通,就与大道无违。达到物情顺通的条件是“情不系于所欲”。
也就是说:不把世俗观念放在心上,就能顺应本性,超脱自然。通情达理,所想不拘泥于欲望,便能看透富贵贫贱
以上就是关于求“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 这句话的翻译全部的内容,包括:求“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 这句话的翻译、“非汤武而薄周礼,越明教而任自然”是什么意思、“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 的翻译。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