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的代表作品是什么

郭沫若的代表作品是什么,第1张

郭沫若的作品主要收集在基本诗集中:分别是《女神》《星空》《前茅》《恢复》《瓶》

其中《女神》的成就最高,因而被成为他的代表作。

1921年,郭沫若同成仿吾,郁达夫,田汉,张资等人共组创造社,这年,郭沫若的《女神》出版

,收藏在《女神》中的作品有‘太阳礼赞’‘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晨安’‘梅花树下的醉歌’‘夜步十里松原'‘光海’‘我是一个偶像崇拜者’‘天狗’‘凤凰涅盘’‘匪徒颂’‘三个泛神论’等

其中比较出彩的是‘天狗’‘凤凰涅盘

郭沫若的代表作是《女神》。

中国新诗是随着“五·四”文化运动和“诗界革命”而发展起来的。诗体解放事业肇始于胡适,而完成于实践着“文学为人生”主张的文学研究会诸诗人。1921 年以郭沫若为旗帜的创造社的成立,可谓“异军突起”,把目光投向“充满缺陷的人生”。

假如说,首倡“诗体的大解放”的胡适和他的《尝试集》,只可视为区分新旧诗的界限;那么,堪称为新诗革命先行和纪念碑式作品的,则是郭沫若和他的《女神》。

扩展资料:

作品艺术特色:

1、 浪漫主义精神。浪漫主义重主观,强调自我表现。《女神》是“自我表现”的诗作,诗中的凤凰等,都是诗人的“自我表现”。诗中的“自我”主观精神,是强烈的反抗、叛逆精神,是追求光明的理想主义精神。

2、 喷发式宣泄的表达方式。浪漫主义以直抒胸臆为主要表达方式,诗中的直抒胸臆表现为喷发式的宣泄,《凤凰涅槃》等诗最典型地体现这一表达特点。

3、 奇特的想象和夸张。如从民间天狗吞月,想象为天狗把全宇宙都吞了,“如大海一样地狂叫”等。这种极度夸张的奇特想象最能表现强烈的个性解放要求和对旧世界的反抗、叛逆精神。

4、 形象描绘的方式上,具有英雄主义的格调。

一、郭沫若代表作是——《女神》。

二、作品简介:

《女神》。郭沫若作。收入1919年到1921年之间的主要诗作。连同序诗共57篇。多为诗人留学日本时所作。其中代表诗篇有《凤凰涅槃》、《女神之再生》、《炉中煤》、《日出》、《笔立山头展望》、《地球,我的母亲!》、《天狗》、《晨安》、《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等。在诗歌形式上,突破了旧格套的束缚,创造了雄浑奔放的自由诗体,为“五四”以后自由诗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天地,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今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本,后又重印多次。

三、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一1978),男,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乳名文豹,笔名沫若、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

1914年,郭沫若留学日本,在九州帝国大学学医。1921年,发表第一本新诗集《女神》。1930年,他撰写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1949年,郭沫若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会主席。

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历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长、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中日友好协会名誉会长、中国文联主席等要职,当选中国***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二、第三、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1978年6月12日,因病长期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终年86岁。

郭沫若是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文学诗歌奠基人之一。文采出众的郭沫若一生有许多优秀出众的文章,而其中可以作为郭沫若的代表作的,也有不少。

诸如郭沫若在1920年发表的诗歌《凤凰涅槃》。

这首诗歌顾名思义,凤凰涅槃;以哀鸣着垂死的凤凰代表了当时无力的中国,若是想要强大,想要重生,就必须浴火重生,彻底摈弃之前的那些老旧的思想与陋习。只有浴火重生,“凤凰”才会再次的健康、强大起来。

整首诗歌风格苍凉、悲情;表达了郭沫若对当时国情的愤怒,以及反帝反封建的精神。而另外一篇郭沫若的代表作《反正前后》并不是诗歌,而是一篇回忆录;不过,与其说是回忆录,倒不如说是一本具有当时政治性的时代读物。

郭沫若在书中提出了自己对历史上辛亥革命的见解,又说出了四川保路运动其实是鸡公车(火车戏称)时代的革命,也有着盲目破坏的一面等等。

除此之外郭沫若在书中还提出了许多关于当时历史上的各种重大革命活动的见解,再次也就不一一细说了。而除了这两篇之外,郭沫若的代表作还有一些,这里也只是在选取了诗歌与文章各一篇来说道了一下。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诸如:《棠棣之花》、《孔雀胆》、《星空》、《新月与白云》等等,均是一些非常优秀的作品。

郭沫若诗集

郭沫若,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市,是我国新诗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在郭沫若一生中,他写下了不少的诗集、历史剧、散文等,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郭沫若诗集。

郭沫若诗集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写作而成的,以此来表达郭沫若自己的想法。《星空》就是其中之一。《星空》一诗看起来似乎是在描写充满繁星的天空,然而在细细品味,你会发现诗中带着郭沫若那孤独的悲哀,诗中虽有悲哀,可是却仍看到希望,将希望充满于明天。正因如此,《星空》一诗刚发行,便引起了青年读者的共鸣。

在1958年郭沫若发表了《百花齐放》的诗集,选择了一百种花作为题目,写了总共一百零一首诗,这是郭沫若以花作为主题,将其特性作为表达情感的出发点,在对自然现象附上言辞,以表达自己的志向。花经过郭沫若的手,如同活了一般,拥有人的思想。阅读诗集,如同在与花儿对话,给了人们欢欣鼓舞。郭沫若少年时期正逢我国处于一个动荡的时期,郭沫若具有甚高的文学涵养,对于各个领域的涉足极广,所以他将自己的感悟都融入到了作品之中。在郭沫若早期的诗集中,他的诗是抒发他自己内心的想法,写出了自己热烈的感情,例如《星空》;后期郭沫若诗集又与时事紧密结合在一起,例如《百花齐放》。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本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乳名文豹,笔名除郭沫若外,还有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中国现代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政治家。

创作诗歌《抱和儿浴博多湾中》《凤凰涅槃》等。1921年8月,诗集《女神》出版。1923年,完成历史剧《卓文君》、诗歌戏曲散文集《星空》。1924年,完成历史剧《王昭君》1931年,完成论著《甲骨文字研究》《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等。1937年,在上海主办《救亡日报》。1941年12月,写成五幕历史剧《棠棣之花》。1942年,完成历史剧《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1943年,完成历史剧《南冠草》。1944年写《甲申三百年祭》。1959年,完成历史剧《蔡文姬》。1960年1月,完成历史剧《武则天》;同年,当选第三届中国文联主席。1969年,完成论著《李白与杜甫》。1973年,论著《出土文物二三事》出版。

以上就是关于郭沫若的代表作品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郭沫若的代表作品是什么、郭沫若代表作是什么、郭沫若代表诗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9559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4
下一篇 2023-05-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