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湖熟,天下足 苏湖指哪里故都指哪里

重庆经开区2023-05-04  21

苏指苏州,今江苏吴县一带,太湖以东。湖指湖州,今浙江吴兴一带,太湖以南。

苏州、湖州丰收,天下人的食物就都充足。指苏湖地区十分富足。

“故都”指的是汴京即当时北宋的都城,也就是现如今的河南开封。

“苏湖熟,天下足”此谚语自南宋开始流传,出处见高斯得《耻堂存稿·宁国府劝农文》等书。太湖流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小河流遍布,“百流众渎(dú,水道),曲折萦绕”,称“水乡泽国”。

自宋高宗至宋孝宗时期(1127—1189),兴修太湖地区水利,在昆山、常熟以北,开河口导湖水入江海。孝宗时,于太湖出口处,设置闸门调节水量。

滨湖低田,高筑圩岸,以御风涛。由于水利浚通,排除了严重水灾,使低田与高田尽得灌溉。加上此地农业生产技术先进,农民深耕细作,“耕无废圩(墟),刈(收割)无遗垄”,使用最新农具“连枷”脱粒,遂使苏湖一带成为南宋农业高产区,农作物一年两熟,上田亩产达五六石,故有“苏湖熟,天下足”之称。

扩展资料:

谚语解析:

“苏湖熟,天下足”是南宋时候的民谚。苏州、湖州丰收,天下人的食物就都充足。指苏湖地区十分富足。

出处:

《宋诗纪事》一OO:“谣谚杂语……‘苏湖熟,天下足。’”

明·郎瑛《七修类稿》二二:“谚曰:‘上说天堂,下说苏杭。’又曰:‘苏湖足,天下足。’解者以湖不逮于杭,是矣。”

明·邱溶《大学衍义补》二四:“韩愈谓赋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九。以今观之,浙东南又居江南十九;而苏、松、常、嘉、湖五郡又居两浙十九也。……谚有之曰:‘苏松熟,天下足。”’

清·梁章钜《农侯杂占》二:“方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云:‘苏常熟,天下足。”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苏湖熟,天下足

苏指苏州,今江苏吴县一带,太湖以东。湖指湖州,今浙江吴兴一带,太湖以南。苏湖指南宋时期的长江中下游的太湖流域,即江浙地区。

故都指汴京(北宋都城,今河南开封)。

此谚语自南宋开始流传,南宋时期的中国的粮食供应基地主要集中于长江中下游的太湖、鄱阳湖和洞庭湖等平原和湖沼地区。这些地区不仅自身人口稠密,还要运出大量的粮食供应其它地区,所以从宋代以后就流行有“苏湖熟,天下足”。但到明清时期江浙农村转种棉花,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江浙粮食已不能自给,需从湖广一带输入,“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遂演变为“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

公元 1127年北宋是东京,靖康之变时宋徽宗、宋钦宗被金国所俘,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继承大宋皇位,宋室南迁临安在江南建立政权,史称南宋,故将南迁前的首都汴京,也就是今天的开封,称为故都。

说明了江南地区农业经济的发达,已经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成为南宋时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江苏苏州和浙江湖州。

“苏湖熟,天下足”此谚语自南宋开始流传,出处见高斯得《耻堂存稿·宁国府劝农文》等书。苏指苏州,今江苏吴县一带,太湖以东。湖指湖州,今浙江吴兴一带,太湖以南。太湖流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小河流遍布,“百流众渎(dú,水道),曲折萦绕”,称“水乡泽国”。自宋高宗至宋孝宗时期(1127—1189),兴修太湖地区水利,在昆山、常熟以北,开河口导湖水入江海。孝宗时,于太湖出口处,设置闸门调节水量。滨湖低田,高筑圩岸,以御风涛。由于水利浚通,排除了严重水灾,使低田与高田尽得灌溉。加上此地农业生产技术先进,农民深耕细作,“耕无废圩(墟),刈(收割)无遗垄”,使用最新农具“连枷”脱粒,遂使苏湖一带成为南宋农业高产区,农作物一年两熟,上田亩产达五六石,故有“苏湖熟,天下足”之称。

(2014·宜昌)唐朝中后期以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最终形成“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局面,完成经济重心南移的时代是宋朝。

(2015·宜昌)“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折射出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变化。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是在南宋时期。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终完成,那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反映宋代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

“苏湖熟,天下足”据说是南宋时候的民谚元代任仁发的《浙西水利议答》里提过意思是:这个地方的粮食丰收,足于解决全国人口的吃饭问题为什么这样呢,因为:宋元明清时期的中国的粮食供应基地主要集中于长江中下游的

湖广熟,天下足,指的是今天的湖南和湖北,意思是明朝时,湖广省丰收了,全国粮食就有了保障虽然现在湖南湖北还是粮食大省,但是已经供不起天文数字的全国人口。

宋元时期湖南的粮食生产虽有很大发展,但全国粮食产销中心仍在江浙一带,民间流传有“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到明清时期江浙农村转种棉花,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江浙粮食已不能自给,需从湖广一带输入,“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遂演变为“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湖南地区的粮食产量有很大的增长。

在明朝中后期,以今湖北、湖南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平原已经取代苏常,成为全国商品粮的基地。长江中游的江汉平原地区进入大开发时期,湖荡洲滩被大面积围垦为农田,农业生产技术和水平提高,作物结构多样化,农副产品商业化突出,城市网络形成,市场体系发育,经济总体水平提高,出现了“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

“两湖熟,天下足”的“两湖”指的是

洞庭湖、鄱阳湖

“两湖熟,天下足”意思是:

洞庭湖、鄱阳湖的粮食成熟了,天下的粮食就富足了。

今天的人谈到“两湖熟,天下足”,很多都想当然的以为“两湖”指的是湖南湖北,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两湖熟,天下足”,这句民谚脱胎自“苏湖熟,天下足”,肇始于明朝中叶,当时压根就没有湖南湖北的“两湖”之说,只有一个湖广省。

明朝中叶,苏湖一带手工业商业逐渐兴旺,农业呈下行趋势,原本就是鱼米之乡的湖广、江西两省一跃超过苏湖地区,成为全国的产粮中心,故在“苏湖熟,天下足”的基础上诞生了“两湖熟,天下足”的说法,这句民谚中的两湖,乃指的是“洞庭湖”、“鄱阳湖”这两湖流域,不严谨的话,也可以大而化之为湖广、江西2省。

柏杨先生在其力作《中国人史纲》里,也明确提到了这点:“两湖熟,天下足”之“两湖”指的是洞庭湖、鄱阳湖(流域)。

湖广熟,天下足的解释

湖南 、 湖北 两省盛产稻米,两 湖 丰收,则 天下 粮足。 《古谣谚·湖广谚》 :“谚曰‘湖广熟,天下足’,言土地广沃,而 长江 转输便易,非他省比。”

词语分解

湖广的解释 指湖北与湖南。原为明朝省名元代的湖广还包括了两广,明代则不包括,但仍用旧名

以上就是关于苏湖熟,天下足 苏湖指哪里故都指哪里全部的内容,包括:苏湖熟,天下足 苏湖指哪里故都指哪里、民间有句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苏湖和故都各指哪里、苏湖熟,天下足说明了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79400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