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体系风险管控措施包括哪些

双体系风险管控措施包括哪些,第1张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是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基础”。根据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要求,企业组织实施风险点识别、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典型措施制定和风险分级,确定风险点、危险源为隐患排查的对象,即“排查点”。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作为安全系统管理的两个核心环节,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中均有明确要求,并作为其基础关键环节存在。其核心理念也是运用PDCA模式与过程方法,系统的进行风险点识别、风险评估与管控措施的确定,并对各个过程制定规则、原则,进行过程控制并做到持续改进。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指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是: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蓝色风险:可包括5级风险和4级风险。

5级风险:稍有危险,需要注意或可忽略的、可接受的。对于该级别的风险,员工应引起注意;公司的基层工段、班组负责控制管理,可根据是否在生产场所或实际需要来确定是否制定控制措施及保存记录。

4级风险:轻度危险,可以接受或可容许的。对于该级别的风险,公司的车间、科室应引起关注并负责控制管理,所属工段、班组具体落实;不需要另外的控制措施,应考虑投资效果更佳的解决方案或不增加额外成本的改进措施,需要监视来确保控制措施得以维持现状,保留记录。

**风险:3级风险,中度(显著)危险,需要控制整改。对于该级别的风险,公司、部室(车间上级单位)应引起关注并负责控制管理,所属车间、科室具体落实;应制定管理制度、规定进行控制,努力降低风险,应仔细测定并限定预防成本,在规定期限内实施降低风险措施。在严重伤害后果相关的场合,必须进一步进行评价,确定伤害的可能性和是否需要改进的控制措施。

橙色风险:2级风险,高度危险,重大风险,必须制定措施进行控制管理。对于该级别及以上的风险,公司应重点控制管理,由安全主管部门和各职能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具体落实。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中的工作时,应采取应急措施,并根据需求为降低风险制定目标、指标、管理方案或配给资源、限期治理,直至风险降低后才能开始工作。

红色风险:1级风险,不可容许的,巨大风险,极其危险,必须立即整改,不能继续作业。对于该级别风险,只有当风险已降低时,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如果无限的资源投入也不能降低风险,就必须禁止工作,立即采取隐患治理措施。

每年至少1次进行双体系评审,如果工艺、设备、人员等变更时,要及时进行安全生产风险辨识、分级并采取管控措施。

双体系指的是危险源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工作互相补充,以降低事故风险为目标,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危险源分级管控

危险源指的是可能导致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GB/T 28001-2011》中的定义为: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二)隐患排查治理

根据不同危险源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主要从应急措施、个人防护措施、管理措施、工程技术措施角度制定;根据不同层级的管理者按照各自频次检查措施执行情况;这是巩固现有风险辨识成果的排查。

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主要以安全风险辨识和管控为基础,以隐患排查和治理为手段,是当前最为先进、科学的一种管理模式,是实现事故预防的“关口前移”的重要手段,通过危害因素辨识,可以找出需要防控的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估筛选出需要防控的危害因素,最后通过制定并落实风险防控措施,达到防止事故发生的目的,企业若要建立双重预防体系的工作,有以下几点建议:

成立“两个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和建设方案;

开展双体系的全员培训工作,让员工熟悉体系内容;

根据企业实际,制定出“两个体系”建设实施指南或者作业指导书;

要组织全员对风险点排查,建立风险点台账;

要组织相关部门及岗位人员进行危险源的辨识、分析;·

利用有效方法进行风险评价;

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进行风险分级管控;

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对风险进行培训和告知;

根据风险分级情况编制隐患排查清单;

确定排查计划和实施排查

据数据统计,国家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但重特大事故仍时有发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严重的社会影响,大大降低了全社会和人民群众对安全生产形势好转的认同度,为此2016年4月国务院安委办印发了《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9月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意见都对构建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明确提出了要求。

安全上的两个体系指的是安全体系、安全监督体系建设。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指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1、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管理体系,顾名思义就是基于安全管理的一整套体系,体系包括软件硬件方面。

软件方面涉及到思想,制度,教育,组织,管理;硬件包括安全投入,设备,设备技术,运行维护等等。构建安全管理体系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企业安全、高效运行。

在不同的行业及企业里, 安全管理体系的关键要素存在不同。但是,大部分优秀企业的安全管理,都大致具有以下几个类别的要素:

(1)安全文化及理念的树立

(2)管理层的承诺、支持与垂范

(3)安全专业组织的支持

(4)可实施性好的安全管理程序/制度

(5)有效而具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

(6)员工的全员参与

2、安全监督体系

安全监督体系,是指具有法定监督权的多元监督主体在对公共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时的任务和权限的划分体系。

为了加强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保障施工现场人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根据《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导则》、《XXX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安全监督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施工单位报送的施工组织设计,制定本安全监督工作计划。

扩展资料:

标准化是指在经济、技术、科学和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的事物和概念,通过制订、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

公司标准化是以获得公司的最佳生产经营秩序和经济效益为目标,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范围内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以制定和实施公司标准,以及贯彻实施相关的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等为主要内容的过程。

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称为标准化。它包括制定、发布及实施标准的过程。标准化的重要意义是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促进技术合作。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标准化

两个体系指:安全保证体系、安全监督体系

标准化指: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两个体系”基本原理是,企业通过对生产经营中存在安全生产风险进行科学辨识评价,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采取分级管控,针对制定的管控措施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同时对风险管控措施加以修正,通过对风险和隐患这两道防火墙的管控,实现对事故的有效防范。“两个体系”标准建设就是要把这一理念转变为科学的标准,指导规范企业的“两个体系”的建设、运行和持续改进工作,使“两个体系”建设有标准可遵循,使各级政府和部门对企业的“两个体系”指导监督有抓手。

两体系建设通常指: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

1、社会保障体系是指国家通过立法而制定的社会保险、救助、补贴等一系列制度的总称。现代国家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一。作用在于保障全社会成员基本生存与生活需要,特别是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伤残、失业、生育、死亡、遭遇灾害、面临生活困难时的特殊需要。

2、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基本上都包括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等社会事业,也包括公共交通、公共通信等公共产品和公用设施建设,还包括解决人的生存、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所需要的社会就业、社会分配、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秩序等公共制度建设。

3、由此可见,社会公共服务体系范围更广,它包含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只是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一部分。

4、公共服务体系主要是指以政府为主导、以社会团体和私人机构等为补充的供给主体,为公民及其组织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服务为主要目的而研究建立的一系列有关服务内容、服务形式、服务机制、服务政策等的制度安排。

5、最主要表现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与体制创新。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建立对于社会和谐、稳定,对于企业的健康发展、国际竞争力的增强,对于节约社会资源、提高服务效率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以上就是关于双体系风险管控措施包括哪些全部的内容,包括:双体系风险管控措施包括哪些、双体系多久评审一次、企业双重预防体系是指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9326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4
下一篇 2023-05-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